云南省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云南省云南民族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五)语文试题

ID:494366

大小:98.5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 爱”的礼之精神。礼是有秩序的爱。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 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漫长的进程中,以“地缘”关系为依据,以“亲族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宗 族——家族共同体,以及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 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 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 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 “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 了宗族大家庭乃至族内小家庭之间的“亲亲”要求,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种“亲亲”的基 础上,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族人,互爱互助的效果。这样,敬宗收族,使得宗法不 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成为维持社会稳定、一统天下 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而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动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 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 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 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 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 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 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城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 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 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 立德立行。 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 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从而以传统文化的孝、悌、显耀祖先功德等诸多方面,体现对“礼”的 理解和强调。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 -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政治”性的。 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盧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 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潮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祠 堂在建立家族共同体的进程中,把人与人的行为全部纳入一个秩序中,亲亲有爱,形成“天下一家,各亲 其亲,各子其子”的“礼”的主要内容;对共同族源的认同和体悟,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和”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 B.我国古代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C.我国古代,一个家族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仪式,都由宗子来率领和主持。 D.古代,人们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既可祭祀先人,又可立约族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宗明义,指出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B. 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展示了宗族的形成和祠堂的出现,阐释了祠堂祭祀蕴含的精神价 值。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阐释祠堂祭祀活动的内容,指出了祠堂对家族成员的榜样或约束作用。 D.文章第四段以新安吕氏祠堂照壁的刻画和墀头文字来表明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族宗法文化心理,所以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都存在祠堂。 B. 修建祠堂并且定时祭祀先祖、宣读祖训是古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礼”的一种表现。 C. 古代社会宗族拥有社会管理权,所以族人一旦违犯了法令,族长就可以 祠堂中惩戒他。 D. 由于祠堂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的产物,所以随着时代发展,文明进步,祠堂将会消失。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文字,是文明时代的标志。在我国仰韶文化时期就有了图形文字,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是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从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行楷,汉字留住历史的记忆,推动着中华文 明的进程。汉字的构造和演化过程,也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人的文化心态和对世界的感知方 式。凝结着中国智慧的汉字,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上的古老表意文字,将我们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 族文化凝聚成一个整体。它所具有的形体美、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 在 单字信息含量大,又提升了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 2000 年前的古代文 章,临摹古人的书法。 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揭示了文字“出世”惊心动魄的力量。而今天,汉字随着海内外修习者的不断 增多,也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播到世界各地。识字,更思“知”字。 (选自孟杨《汉字,筑起心中的长城》,有删改) 材料二 汉字并不好学,笔画之间看似没有任何逻辑关联的汉字让斯睿德吃尽了苦头。斯睿德萌发了将汉字字 源存入计算机的想法。斯睿德自己动手,筹建专门网站,雇用了一名华裔女士帮他扫描《说文解字》《金文 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上的所有字源。2001 年,网站上线。 网站快建成时,斯睿德在硅谷的高薪工作没了,他找了份河道管理员的工作。57 岁时,他失业了。他的 汉宇字源网办的越久,生活就越清贫。 2011 年的一天,他忽然发现网站在一小时内获得了超过 100 美元的捐款。原来,他的网站被一位中国 网友介绍到了微博上,网站点击量激增,也开始收到一些捐款。斯睿德在田纳西的生活不再平静,不断有 中国记者打来越洋电话采访他,他也获得“汉字叔叔”的称号。 62 岁时,斯睿德买了一张单程机票,因为签证问题,他在天津险些待不下去。无奈,他发了条求助微 博,网友们纷纷呼吁“留住‘汉字叔叔’”。最终,北京师范大学接收、聘用了他。虽然收入并不高,但斯 睿德说:“我很满意,我喜欢这里。我可以安心研究汉字了,继续做我的网站。” 一位外国老人对汉字的一片痴心,令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深思。2015 年,“汉字叔叔”斯睿德和另外两 位外国友人一起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选自《“汉字叔叔”斯睿德》,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原创文化电视节目颇受欢迎,从《中华好诗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到 《汉字英雄》《中国灯谜大会》,都聚集了不错的人气和口碑。在张一清看来,这不仅仅是做一档好看的电 视节目那么简单,而是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张一清,他是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言教学研究室主任,专注于语言教学与测试研究。在这档 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电视节目中,张一清作为点评嘉宾持续参与。“我从 2014 年开始参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去年明显感觉到关注这一节目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老师和孩子们身 后的家长,这成为了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张一清说,要想在某一领域取得一项突出的成绩,必 得有广泛的参与群体作为支撑,现在,《听写大会》就具备这个条件。“报名参与节目的孩子越来越多,经 过选拔后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各地的活动都在贯彻这样一种精神:参与不仅仅是为了最后获得一个名次, 而是因为学生喜欢汉字,愿意了解汉字背后的中华文化,进而了解我们的历史。” 张一清说自己的第一本职工作是关注语文教学,第二是关注汉字本身。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 基础,而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在张一清看来,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 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本世纪初,他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儿童的汉字认知研究”, 探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通 (摘编自《张一清:探寻汉字文化基因》) 材料四 我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 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 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 茶壶,近看是汉字。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 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 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中华姓氏文化也将成为全球华人寻根问祖,进一步强化民族凝聚力的独特文化符号。 (选自李秉新《宋旦创意汉字形象化让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心》,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介绍了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古老表意文字,它把我国源远流长、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凝 聚在一起,并传承着中华文明。 B.材料二介绍了美国人斯睿德被称为“汉字叔叔”并入选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说 明他得到了中国人的认可。 C.材料三中张一清认为,认识汉字、了解汉字是阅读的基础,而对汉字理解力的提高则能够激发孩 子更多的兴趣和潜能。 D.材料四介绍了宋旦举办的汉字艺术展开幕的时间、地点,也介绍了书画同源的特点以及艺术展在 美国展出的社会意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汉字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我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我国 现存最早最完备的文字体系。 B.汉字并不好学,斯睿德雇人把《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编》和《六书通》里所有的字源上 传到网站供网友查询。 C.张一清认为,原创文化电视节目关注度越来越高,成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活动,这同时也反映出 社会文化氛围的升温。 D.宋旦举办汉字艺术展,他将创意水墨汉字融人到茶壶中以表现汉字的形体之美,让不懂汉字的外 国人也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 6.根据材料,说说汉字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岂有哑巴缪斯 余光中 一九六五年的初秋,夏菁和我同客美国。他高踞落矶山顶,我远卧五湖平原,两地相隔,一千五百英 里。九月间,他飞去芝加哥,我则驾车去芝城迎接。参观了艺术馆后,太阳已经偏西,便负着落晕,冲着 满地的秋色,驶回密歇根去。那夜月色清朗,平而直的超级国道,无声地流着,流一条牛奶的运河。怀乡 人最畏明月夜,何况长途犹长,归途的终点也不能算家。于是两人对吟起唐人绝句来,一人一首,结果, 是愈吟愈愁。事隔年余,仍记得当时,吟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真感到是那么一回事, 一时“鹅皮”(gooseflesh)都麻了起来。那实在是难忘的一夜。 “鹅皮”也好,“鸡皮”也好,诵诗而到高潮,我的反应之中,总会有这么一点生理成分。不是冒起 鸡皮鹅皮,便是目润喉涩,最敏锐时,更有猝然中箭的感觉。英国诗人浩司曼在《诗的名与实》一文中, 也曾经描述诗对他的作用,是生理甚于心智。他说,在早晨修脸的时候,他尽可能避免想诗,否则一句诗 忽然涌现在心中,他的面肌紧张起来,剃刀便会失手。又说,随之而来,会有一阵寒颤,自上而下,扫过 他的脊椎,且有泪水涌至眼中。最后,浩司曼说,胃部是这一切感觉的中心。 高更也表示过,看凡高的画使他的胃不宁。绘画到底是空间的艺术,构图的节奏感对我们生理的节奏 (例如呼吸和脉搏)所起的作用,似乎不如诗和音乐一类的时间的艺术,那么强烈。虽然十分喜爱绘画, 但在面对一幅杰作时,我所产生的是一种深沉然而缓慢的感动。缓慢,是因为画家没有限你一定的时间去 领会他的作品。音乐则恰恰相反,其节奏感完全取决于时间,人体的节奏感受到它的影响,随之疾缓起伏, 所以我们在生理上对音乐的反应,总是更为迅速而直接。证之以我个人的经验,被一段美好的旋律感动时, 我会生鸡皮,竖汗毛,麻头顶;但神往于一幅画的意境时,似乎很少这种生理的现象。 尽管有少数诗人热衷于诗的空间表现,诗,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时间的艺术。而时间艺术的诗,对我们 的作用,尽管是非常心灵的,也是颇为生理的。这一点,似乎有不少的读者,甚至作者自己,尚无明确的 认识。缪斯,一半是神,一半也是女人。她紧扣我们的心灵,但同时也满足我们的耳目。缪斯如果成为哑 巴,那么其所以成为女性的魅力,已经丧失了一半,不幸的是,中国诗的缪斯,已经显示出变哑的危机了。 对于我,对于中年以上的某些读者,中国古典诗的朗吟(英文叫做 chanting)是可以终身享受的一种 高级乐趣。说得轻松些,它可以自娱,可以娱人,是雅人名士的一种消遣,一种修养。说得严重些,它成 为欣赏古典诗的一个必要条件;短如一首五言绝句,不加千百遍的朗诵或低吟,是不可能充分心领神会的。 我这一代的中年人,身逢抗战,经历种种的不幸,而比起现在的青年来,至少多一件幸事,那就是,懂得 如何吟诵古典诗。小时候,我的父母和二舅父都会吟诗。他们虽未着意教我,毕竞耳濡目染,久之我也吟 成了自己的一种腔调。其后这种吟哦,或高咏,或低唱,给了我无穷的安慰。今日,我的学生之中,甚至 青年诗人之中,据我所知,十之八九都不会吟诵古典诗。某些青年诗人,恐怕还没有意会到这是一种不利, 一种缺陷。默读唐诗,甚或用今日的国语出声诵读,固然也可以获致相当程度的了解;但比起曼声朗吟千 百次后的那种领会,恐怕相去远甚。最大的原因,在于前者仅仅是心灵的吸收,而后者加上了生理的沉浸。 所谓“熟读唐诗”,也就是要用生理的适应去帮助心灵的吸收,使那种节奏感,那种声调,进入肌肉,缠绕 每一根神经。 这样的分析,有些读者可能认为缺乏“诗意”。但是诗的生理作用,往往可以超越心灵的领会而影响读 者或听众。我在美国授中国诗的时候,班上的金发孩子们对我朗吟的反应,总是热烈的,有些学生甚至要 我教他们跟着吟咏。一位学生事后告诉我:他念这一班所留下的最深印象,是某次听我朗吟《国殇》。其间 我也有时应邀去别的大学演讲,而当我在演讲时朗吟李白或杜甫时,完全不懂中文的听众,总是兴味盎然。 这种反应,大部分属于生理。反之,我不懂西班牙文,而每次听到西班牙神父兼诗人劳治国(Father Carlos Orozco)朗诵洛尔卡炽热的抒情诗,总是感到一种绝大的过瘾。又如狄伦·汤默斯的诗,据有些人说,看 起来很费解,听起来,尤其听他自己朗诵起来,反而很容易接受,至少会感到,那节奏之中,扶带着一股 强大的说服力。再如乔叟那中世纪的英文,看起来好费劲,而听傅良圃神父(Father Fred Foley)念起来, 忽然透明得多。不错,心灵是诗的殿堂;但是,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仅仅张开眼睛,是不能接受全 部的诗的。我几乎可以说,一首诗若未经诵出,只有一半的生命,因为它的缪斯是哑了的缪斯。在台湾, 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的结果,已经使部分现代诗哑然无声,不能卒读。这样发展下去,也许有 一天我们的新诗会哑掉,而古典诗的吟诵,也可能失传。(例如仅仅会说国语的读者,是不会知道什么是入 声的,而将“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读成平声,哪里还有凄恻之感?)中国文学岂不变成了哑文学? [注]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主司艺术与科学的九位古老文艺女神的总称。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以一个疑问的句式作为标题,不仅增强了语气,还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并引起读者的阅读 兴趣。 B.作者用切身经历和英国诗人浩司曼的例子点明诗歌是一种感性的艺术,极易触发内心情感,产生 生理影响。 C.针对目前诗歌领城缺少朗吟风气,作者反复强调了朗吟的重要性,并揭示了朗吟缺失的危害性, 发人深省。 D.全文语言流畅,多用短句,词汇新颖,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表达内容果断,感情强 烈。 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但是,耳朵是诗的一扇奇妙的门”这句话的理解。(6 分) 9.文章第 3 段提到对“绘画”“音乐”等相关分析,看似与诗歌吟咏无关,请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韦陟,字殷卿,与弟斌俱秀敏异常童。陟甫十岁,授温王府东阁祭酒。风格方整,善文辞,书有楷法, 一时知名士皆与游。居丧,以父不得志殁,乃与斌杜门不出八年。亲友更往敦晓,乃强调为洛阳令。宋璟 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是矣。” 迁礼部侍郎。陟于鉴裁尤长。故事,取人以一日试为高下。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 由是无遗材。迁吏部侍郎,选人多伪集,与正调相冒,陟有风采,擿辨无不伏者,黜正数百员,铨综号为 公平。自以门品可坐阶三公,居常简贵,视僚党傲然;其以道谊合,虽后进布衣与均礼。 李林甫恶其名高,恐逼己,出为襄阳太守。入考华清宫,杨国忠忌其才,谓拾遗吴豸之曰:“子能发 陟罪乎?吾以御史相处。”豸之乃劾陟馈遗事。陟贬桂岭尉。会安禄山陷洛阳,弟斌没贼,国忠欲构陟与 贼通,密谕守吏,令胁陟使忧死,州豪杰共说曰,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 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坚卧不出。 肃宗即位,起为吴郡太守,会永王兵起,委陟招谕,乃授江东节度使。与高适、来瑱会安州,陟曰:“今 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乃推瑱为地主,为载书,登坛日: “皇天后土,实鉴斯言。”辞旨慷慨,士皆陨泣。 永王败,帝趣陟赴凤翔。初,季广琛从永王乱,非其本谋,陟表广琛为历阳太守,慰安之。至是,恐 广琛有后变,乃驰往谕诏恩释其疑,而后趣召,帝雅闻陟名,欲倚以相,及是迁延,疑有顾望意,止除御 史大夫。卒,年六十五。 (选自《新唐书·韦陟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 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 B.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 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 C.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 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 D.昔张说被窜/匿陈氏以免/今若诏书下/谁敢庇公/愿公乘扁舟遁去/事宁乃出/不亦美乎/陟慨 然曰/命当尔其敢逃/刑因谢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楷:文中指书体。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六大类形体。 B.三公: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不同的朝代所指的官职不同。 C.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也可以指其他地方。 D.皇天:古代对天的尊称。后土:古代对地的尊称。古人认为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陟才华突出,遵守孝道。十岁授祭酒,书有楷法,一时知名士皆与游。父殁,与弟杜门不出八 年。 B.韦陟为官有能,遭人忌恨。擅长鉴识裁定人物,选官号称公平。李林甫恶其名高,杨国忠忌其才。 C.韦陟坚贞不屈,报效国家。遭人构陷,誓不逃匿,坚定地居住在家不出逃。联合力量,报效朝廷。 D.韦陟慷慨陈词,忠于国家。他慷慨陈词,感动士兵,不顾皇帝劝阻,安抚季广琛,维护国家利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陟许自通所工,先就其能试之,已乃程考,由是无遗材。 (2)今中原未平,若不斋盟质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协心戮力,则无以成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 野菊 [唐]王建 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野人饷菊有感 [明]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14.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晚艳出荒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时,野菊却舒展出她艳丽的容颜。 B.以“冷”字修饰菊“香”,与时令、气候相吻合,渲染了香味的清纯无邪,冰清玉洁的姿态。 C.一个“战”字,一个“笑”字,使横戈疆场而又乐观坚贞的民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D.“野人偏自献黄花”,是对抗清英雄的崇高礼赞。一、二句诗创设了赏菊的自然环境。 15.两首诗歌均写到菊花,但所写内容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武帝曾经的住处,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景象是: ,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了“ , ”的形势,并据此提出了改革时弊, 励精图治的建议。 (3)《劝学》中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 砺”;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绘本阅读被中国教育者从认识到欢迎和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图文并茂。孩子不仅阅读着有温度、 有韵致的文字,也 在图画所呈现的美妙的视觉盛宴中。优秀的绘本只有插画风格多样,内容 丰富,才具备了启迪人生智慧、文化传承的重任。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和经典的绘本以极高的普及度进入 了 21 世纪孩子的童年,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另外一种色彩。语言与图像交织筑成的梦幻般的宫殿与爱 幻想的童年时光相映成趣,一时间也成了一道风景,绘本阅读______。 推介绘本的阅读活动,花样翻新, 形式花哨,却也因为没有底气拿出 的衡量体系,没有充足的力量编制出经得起推敲且体系完备的 课程框架,而在持续推进中显得 步履日益沉重。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活动应避免陷入花哨的形式 主义,而应围绕推动儿童阅读能力发展这个核心目标展开。高质量的绘本阅读活动,其好与不好,不能只 靠激情的粉饰和含糊的自圆其说,而应该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衡量体系和说得清楚、能够操作和落实的内涵 体系。( )。 阅读活动中引入评估体系势在必行,要为阅读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起点以及调整和修正 的尺度,而不必靠专家的个人魅力和积累的经验。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沉浸 蔚然成风 稳定 捉襟见肘 B.浸润 蔚然成风 稳健 左支右绌 C.沉浸 靡然成风 稳健 捉襟见肘 D.浸润 靡然成风 稳定 左支右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优秀的绘本不仅插画风格多样,内容丰富,还承担了启迪人生智慧、文化传承的重任。 B.优秀的绘本不仅内容丰富,插画风格多样,还承担了文化传承、启迪人生智慧的重任。 C.优秀的绘本不仅内容丰富,插画风格多样,还具备了文化传承、启迪人生智慧的重任。 D.优秀的绘本只有内容丰富,插画风格多样,才具备了文化传承、启迪人生智慧的重任。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的阅读活动,应该追求适宜引导和准确支持的境界 B.阅读活动经历了粗放的阶段之后,应该追求适宜引导和准确支持的境界 C.经历了粗放阶段之后的阅读活动,应该追求准确支持和适宜引导的境界 D.阅读活动经历了粗放的阶段之后,应该追求准确支持和适宜引导的境界 20.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有一些问题,请根据要求作答。(5 分) 多与陌生人交谈,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①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陌生人的交谈中,受到启发, 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经常说话,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并且总是尽量说得准确、鲜明、生动些,② 就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③当自己和陌生人交谈时,思 维会变得敏锐起来,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一定会出现在脑海里。④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 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性。⑤为了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多与陌生人交 谈。 (1)根据文意,必须要删掉的句子是: (序号) (1 分) 2)文段中有两个词语使用不恰当,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改为 ; 改为 。(4 分) 21.请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1)漫画的寓意: (2 分) (2)请结合自身情况,提出 2 点合理的建议: (4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70 后通过课本和连环画里学习《三国演义》《水浒传》, 80 后很多在电视剧中了解《紅楼梦》, 90 后 和 00 后更多地通过网络了解传统文化。 从动漫影视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走红到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深受追捧,不难看出,传统 文化正以一种新的载体方式得以呈现。 然而这种打开方式不是简单的互动,而是让传统文化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植根于传统文化 之中,在更深层次的分享中,让传统文化的形态得到拓展。 纵观时代的发展,不同时代的青年通过不同方式了解传统文化,你会选择怎样的打开方式?请结合上 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 得抄袭、套作。 云南民族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C 【解析】原文“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 同的先祖,即收族。”宗子的任务交叉。[来源:Z#xx#k.Com] 2.(3 分)C 【解析】文章第三段运用举例论证阐释祠堂祭祀活动的内容,指出了祠堂对家族成员的榜样 或约束作用。 3.(3 分)B 【解析】A 项,“所以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都存在祠堂”错误,原文中说“中国古代乡村社会 普遍存在的祠堂”。C 项,“人们开始意识到追溯伦常宗亲、思考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原文无依据。D 项,“其文化价值将逐渐消失”错误,曲解原文。 4.(3 分)A 【解析】A 项,“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古老表意文字”不准确,原文是“迄今为止唯一存于世 上的古老表意文字”。 5.(3 分)D 【解析】D 项,“将创意水墨汉字融入到茶壶中”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将姓氏汉字融入 茶壶图案”。 6.(6 分)①文字的扩展能力和稳定性,使现代的我们仍然可以阅读 2000 年前的古代文章,临摹古人的书 法。②汉字里蕴含着中国的文化基因,是每个人接触中华文化的基本单元。③汉字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散播到世界各地,让外国人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文字所具有的形体美、 音律美和意蕴美,使民族文化具备了强大的包容能力,有助于文化传承。(答对一点给 2 分,任意三点 得 6 分) 7.(3 分)A 【解析】A 项“疑问的句式”错,应是 反问句。 8.(6 分)①比喻,把“耳朵”比作一扇奇妙的“门”,突出耳朵是听到声音的一种途径。②“耳朵”是解 读诗歌的一种途径,诗歌用眼睛看和耳朵听的不同效果,突出了诗歌诵读的重要性。③“但是”转折关 系,强调了朗诵对于诗歌理解的作用。④暗示某些诗人铺张意象而无视于节奏的做法,会使部分现代诗 哑然无声,不能卒读。(答对一点给 2 分,任意三点得 6 分) 9.(6 分)①借助“高更看梵高画”证明绘画的构图的节奏感对我们生理的节奏也会起作用。②用“绘画这 种空间艺术”与“诗和音乐一类的时间的艺术”对比,突出时间艺术对人的生理影响更突出。③承上启 下,突出诗歌也具备像音乐这样强烈的生理影响。④从而引出诗歌既是心灵的也是生理的,突出诵读的 重要性。(答对一点给 2 分,任意三点得 6 分) 10.(3 分) C 11.(3 分)A 【解析】A 项 ,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12.(3 分)D 【解析】D 项,皇帝没有劝阻韦陟去安抚季广琛。无中生有。 13.(10 分)翻译: (1)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此不 遗漏人才。(“所工”“能”“已”各 1 分,句意 2 分) (2)如 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 (“斋盟质信”2 分,“示”1 分,句意 2 分) 14.(3 分)D 【解析】“自然环境”错,应是赏菊的情境,是情感环境。 15.(6 分)①《野菊》侧重于描写野菊生长的环境和野菊的冷香,展现了菊花超脱世俗、矢志不移的品质。 (2 分)寄托了作者弃绝名利、超脱世俗的野逸之情。(1 分)②《野人饷菊有感》侧重于描写菊花的 花茎虽饱经风霜,仍不失挺拔咄咄之势;“铁骨”一词展现出不畏风霜的菊花的伟岸不群的品格。(2 分)诗人对不畏风雨的菊花的爱护。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野菊经霜不老的傲岸实为诗人自身凛凛正气 的象征。(1 分) 16.(6 分)[来源:Z,xx,k.Com] (1)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2)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来源:学+科+网] (3)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来源:Z.Com] 17.(3 分)B 【解析】①“浸润”指沾 濡滋润;浸染熏陶;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沉浸” 指意思是浸泡,浸入水中;多比喻完全处于某 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结合上下 文绘本 阅读对孩子还有更深的影响,“浸润”符合语境。②“蔚然成风”原来是指写诗词歌赋成为了世 界上的一种风气,现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 气,多含有贬义。从感情色彩上判断,“蔚然成风”符合语境。③“稳健”意思是稳而有力;“稳定” 释义是稳固安定;没有变动。文中说道没有底气,因而“稳健”符合语境。④“捉襟见肘”意思是拉 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 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 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文中绘本阅读在持续 推进中,力不从心。[来 18.(3 分)B 【解析】A 项“插画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承担了启迪人生智慧、文化传承的重任”不符 合逻辑顺序。C 项“具备”与“重任”搭配不当。D 项“只有……才”关联词使用不恰当。 19.(3 分)D 【解析】绘本阅读活动,我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引导,为阅读活动找到一个 准确的起点以及调整和修正的尺度。故排除选项 A、B,应是先准确支持,而后才能适宜引导。选项 C、D 的区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C 强调“阅读活动本身”。 20.(5 分) (1)(1 分)④ (2)(4 分)③“一定” 改为“可能”“有时”“也许”“或许”皆可;⑤“必须”改为“应该”“可以” 皆可。 21.(6 分) (1)(2 分)寓意:揭示一些广告为博人眼球,乱改成语,甚至改变传统文化内涵、恶搞文化传统 ,误 导青少年的现象。 (2)(4 分)建议:①认真学习,扎实积累。②正确看待篡改传统文化的现象。③懂得捍卫传统文化。④传承 真正的文化传统。(每点 2 分,内容合理即可给分,任答两点) 22.(60 分)略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韦陟,字殷卿,与弟弟韦斌都聪明机灵,不同于平常儿童。韦陟刚满十岁,授任温王府东阁祭酒。韦 陟风格正直严整,擅长写 文章,字有楷法,当时知名人士都与他交往。为父亲守丧,因父亲不得志而死去, 他便与韦斌八年闭门不出。亲友不断前去敦促开导,他才勉强调任洛阳令。宋景见到韦陟感叹说:“盛德 遗范,都集中在他身上了。”韦陟升任礼部侍郎。韦陟尤其擅长鉴识裁定人物。根据旧例,选人全凭一场考 试决定优劣。韦陟允许考生自己通报所擅长的学问,先就考生擅长的方面考试,然后再按照常规考核,因 此不遗漏人才。升任吏部侍郎,候选的人多有 虚假,与正式调任的相互冒名顶替,韦陟有声威名望,裁定 无人不服,取消正式官员几百名,选官号称公平。韦陟自以为凭着门第等级可以坐而得到三公的地位,以 简约尊贵自居,傲然蔑视同在朝班的显贵;但如果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即使是后进布衣他也以礼相待。李 林甫忌恨韦陟享有高名,唯恐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调韦陟出京担任襄阳太守。入朝考核到华清宫任职,杨 国忠忌恨他的才能,对拾遗吴豸之说:“你能揭发韦陟的罪行吗?我任你为御史。”吴豸之便弹劾韦陟赠送 贿赂的事。韦陟被贬为桂岭尉。正值安禄山攻陷洛阳,韦陟的弟弟韦斌陷入敌寇中,杨国忠想要构陷韦陟 与敌贼勾结,秘密告诉守吏,命令守吏威胁韦陟,使他忧愤而死。州里的豪杰都劝韦陟说:“过去张说被 流放,藏在陈氏家得以幸免。现在如果诏书一下,谁敢庇护您呢?希望您乘坐轻舟逃走,等事情平息了再 出来,不也很好吗?”韦陟感慨地说:“命该如此,怎么敢逃脱刑罚?”于是表示谢意让他们离去,坚定 地居住在家不出逃。肃宗继承皇位,起任韦陟为吴郡太守,正遇永王兵乱,委任韦陟前往招抚,便授任韦 陟为江东节度使。韦陟与高适、来瑱在安州会合,韦陟说:“如今中原没有平定,若不结盟约定效忠,以 此宣示四方,让人们知晓我们同心协力,就无法成功。”便推举来瑱为当地之主,订下盟书,登上盟坛说: “皇天后土,明察此言。”辞意慷慨,士兵都感动地流下眼泪。永王失败,皇帝催促韦陟赶赴凤翔。起初, 季广琛跟从永王叛乱,不是他的本意,韦陟上表举荐季广琛任历阳太守,安慰了他。到这时,韦陟恐怕季 广琛以后会发生变故,便先赶 往宣示皇上的恩旨以化解他的疑惧,然后才赴召去拜见皇帝。皇帝一向听说 韦陟的名声,想要倚重他做宰相,到这时韦陟来凤翔有所拖延,皇帝怀疑他有观望之意,只授任御史大夫。 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