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曹刿论战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判断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的
用法。
3.学习文章取材详略得当的特点。
4.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
的原因。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起自
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
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
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
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相传《左传》为左丘明所作。左丘明
知识渊博,品德高尚,世代为史官,依
《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
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成为史
家的开山鼻祖。
这次战争发生在春秋初期,交战双方是强大的齐
国和弱小的鲁国。交战地点是鲁国的长勺,所以史称
“长勺之战”。
齐襄公时,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
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后来齐襄公被杀,住在
莒国的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称为齐桓公。
后来鲁国也送公子纠回齐国争夺王位,结果被齐桓公
打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掉公子纠。前684年,齐桓公
又以鲁国曾经帮助公子纠与他争夺齐国君位为借口,
再次举兵攻鲁。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
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
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
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
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
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
”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
鲁庄公。
①齐师:
②肉食者:
③间(jiàn):
⑤乃:
齐国的军队。
这里指居高
位、享厚禄
的人。
于是,就。
④鄙:
重点词语
参与。
鄙陋。这里指
目光短浅。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译文]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
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
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
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
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
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
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
“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
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②衣食所安:
③专:
④徧:
①何以战:
⑤牺牲:
重点词语
即“以何战”
,凭借什么作
战?
衣食这类养
生的东西。
个人专有。
通“遍”,遍及,
普遍。
指猪、牛、羊等。
⑥福: 名词作动词,赐
福,保佑。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庄公说:“对于大大
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
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你忠于职守
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
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
②察:明察。
③情:
④忠:
(以)实情判断。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①狱:案件。
⑤从:跟从。
重点词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曰:“可矣。”遂逐齐师。
[译文]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
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准备下令击鼓
进军。曹刿说:“还不可以。” 齐军
击过了三次鼓,曹刿说:“可以(击鼓
进军)了。”齐军大败。(这时)鲁庄
公准备驾车追赶(齐军)。曹刿说:“
还不可以。”他走下战车察看齐国军队
车轮辗过的痕迹,(又)登上战车前的
横木仔细眺望敌情,说:“可以(追击)
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②鼓:
③驰:
④败绩:大败。
①乘: 乘战车。
⑤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重点词语
名词作动词,
击鼓进军。
驱车(追赶)。
⑥逐:追赶、追击。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
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译文]战胜齐军之后,鲁庄公问
(曹刿)如此指挥军队的缘故。曹刿回
答说:“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
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
勇气就衰减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
就用完了。对方的士气用完了,而我方
的气势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像
齐国这样的)大国,是很难估测的,我
害怕他们有埋伏。我观察他们的车辙印
已经乱了,望见他们的军旗已经倒下了,
所以下令追逐齐军。”
②作:振作。
③盈:
④再:
充满。这里指士气
正旺盛。
①既克:战胜齐军后。
⑤靡:
第二次。
⑥故:
倒下。
所以。
重点词语
如果给课文的三段文字各拟一个小标题,怎样拟写
?
明确:从人物曹刿身上来看应为:
请战、从战、论战
从人物庄公身上看应为:
将战、实战、问因。
从内容上看应为:战前准备、战争过程、
取胜原因。
1.从长勺之战可以看出曹刿怎样的军事思想?
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
战场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3.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1.从长勺之战可以看出曹刿怎样的军事思想?
明确:(1)在与庄公的对话中,体现了曹刿重视“人和
”这一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2)从一鼓作气的战术看,他善于把握进攻的最佳时机。
面对齐师远道而来,鲁军以逸待劳,选在齐师三鼓后,
避免与齐师的正面交锋,在彼竭我盈之时一鼓作气,大
败齐师,以此看出曹刿战术之高超。
(3)从“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曹刿在齐师失败
而逃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他清楚地知道齐师此时的军
事实力远没有全部丧失,他的一视一望看出曹刿的谨慎
沉着,体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
2.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
场上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
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
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
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
逐师”上表现得仔细、谨慎、果断,能够正确地捕捉
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3.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有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
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
现了他的审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有人说鲁庄公是个政治平庸、军事无知的人,但长
勺之战的胜利仅仅是依靠曹刿的高超指挥吗?你怎
样看鲁庄公这个人物?
备战、
交战、
评战
三问三答
政治远见
以民为本
参战---军事才能
论战---足智多谋
详
写
请见---肉食者鄙---爱国热情
曹刿论战
《左传》
最勉强的和平也比最正义的战争受人
欢迎。
——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