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ppt课件48
加入VIP免费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ppt课件48

ID:495034

大小:4.19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 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 去,不愿屈服。……我们应 当写《闻一多颂》。” ——毛泽东 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 》一文中指出:“许多曾经是自 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 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 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 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 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 臧克家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 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 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 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 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 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 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 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 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 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 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 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 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 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象 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 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 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 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 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 岁。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正义是杀不完的 _标清.flv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 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新诗集《红烛》 (1923)、《死水 》(1928)是现代 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 学期间创作了组诗 《七子之歌》,表 达了深挚的爱国之 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 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 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 论》、 《楚辞校补》、《古 典新义》等。他对《周易》、 《诗经》、《庄子》、《楚辞 》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 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 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 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 腐朽,拍案而起,走出 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 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 去。1946年7月15日, 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 杀身亡。 臧克家(1905~2004 ),现代著名诗 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 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 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 诗集《烙印》,这是他最 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 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 《罪恶的黑手》、《自己 的写照》、《泥土的歌》、 《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卓越( ) 锲而不舍( )小楷( ) 沥尽心血( ) 慷慨淋漓( ) 迥乎不同( )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 zhuó kăi wù shuāi hè dié qiè lì kāng kăi lín lí jiŏng kuī 读准字音 速读课文,说说文章记叙了闻一 多先生哪几方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不同阶段 在说与做方面表现的不同特点,热情 赞扬了他为了救国救民而奋斗终身的 爱国精神。 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 “说”与“做”?据此为脉络,文章可 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 的? 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 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的。 第一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的特点。 文章分两个部分。 第二部分记述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 方面“说”了就“做”的特点。 闻一多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 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最突出表现在两件事上: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 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的参加群众 大会。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 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 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 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 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 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 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找出过渡段,体会其好处 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 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 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把“说”和“做”这两方面结合 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分析人物形象 1、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具有两重身份,这两重身 份分别是什么?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3、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主要做了什么事? 4、在这两种不同的事业中,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处 理“说”和“做”的关系的? 5、课文在结构上,前后两个部分构成了艺术上的 什么手法? 6、请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和革命家在“说 ”和“做”方面的表现,热情赞扬他为了救国救民而 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学者 革命家 闻 一 多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对比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对比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对比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对比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学者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闻 一 多 学者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闻 一 多 学者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1、文章标题为什么取“闻一多先生 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 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 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 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 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 格和革命精神。 精读课文 2、 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 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 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 接点题,言简意赅。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 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 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 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 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 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 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3、 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 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 的? 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 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 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 独裁,争取民主。 再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 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 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 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 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4、细读全文,画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 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 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 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 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 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 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 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 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 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 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 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1、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 线部分的意思。 1、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 趣正浓。 “诗兴不作” “作”,起。 “诗兴不作” 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转入对我国古典 文化的深入研究。 揣摩语言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 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 的方法。 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 径。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 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 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 了第一步。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 文化药方。 3、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 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 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闻一多 在一盏孤灯 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 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 ”,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 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 的意趣一脉相承。 “潜心贯注” 和“心会神凝”意思 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 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 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 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穿插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举例略。 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 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 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 具体感知的东西。  1、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 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 哪些词句十分深刻地刻画了闻 一多先生治学的目的、态度与精神? 文章的第一部分为了突出闻先生孜 孜、日夜不懈的治学精神,有些词句用 得很考究。比如写其钻研古代典籍的目 的,用了“吃尽”“消化尽”“远射 ”“文化药方”等词语,用比喻的手法 准确地表达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 执著地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良药。 作者写闻先生治学的严谨,用“目 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 血”一组成语,以整齐的句式,流泻的 激情,热情赞美了闻一多治学专心致志 的程度。又用了“群蚁排衙”一个比喻 的词语,就把密密麻麻小楷的形象生动 地刻画了出来。又如写其孜孜不倦、废 寝忘食的精神,一“贪”一“惜”,既 深刻,又形象。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 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闻一多事例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地方当局调动 武装特务军警,冲入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校园, 残酷镇压爱国学生,死4人,伤数十人,制造了 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得知惨案消 息后,悲愤已极。带领家属子女赴烈士灵堂祭奠, 并亲书“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挽联。 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 充一两个事例 4、文章前后两部分都说到了闻一多先生 的“说”和“做”,他在两个方面的“说 ”与“做”矛盾不矛盾?意义是否相同? 尽管闻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 与“做”的情况迥然不同,但实质上二 者并不矛盾。二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 完全一致,而且以宝贵的生命“证实了 他的‘言’和‘行’”。言行一致是闻 先生人格的写照。前后两部分既刻画了 闻先生力戒空言、崇尚实干的学术道德, 又刻画了为民主事业作狮子吼的慷慨陈 词、昂首挺胸的战士形象。 一个“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 予多种含义。开头引用的闻一多自述中 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 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可是第5段中“他并没有‘说’, 但他‘做’了”中的“说”以及第6段 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前一部分中的“没有‘说’”,主要是 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作为革命家”,闻一多的“ 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 是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 也就不但是“言”,也是“行”了。 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 意思!这种结合一定语言环境灵活 地赋予同一个词以不同含义的表现 手法,是耐人寻味的。 这篇文章写得十分精粹,全文只 有一千多字,就突出地表现了闻一多 先生思想品格的最本质特征。精选的 典型事例,精致严谨的结构,精练的 诗一般的语言,精当的抒情性议论, 使这篇文章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写法探讨 ⑴结构严谨。 作者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 领全文,上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做了 再说,做了不说”,表现闻先生“学者 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 ”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闻 先生“革命家的方面”。在上半部分与 下半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 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⑵选材精当。 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能以 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 只选取了写作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 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三件 事作为例证。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 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作者 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就已 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 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 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⑶精于剪裁。 对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 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 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 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 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 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 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比如,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着 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突出了闻先 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目 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 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 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 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 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 的严谨态度。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 出中心。 再如闻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及 其被害经过,是人们熟知的,作者就不 再对事实经过作过多的记述,而只是反 复强调“凶多吉少”的紧急形势,撷取 “演讲”中最“慷慨淋漓”的“你们站 出来”这一句话,描绘“昂首挺胸,长 须飘飘”的从容姿态,从而突出了闻一 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有这些, 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剪裁上的深厚功力。 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的语言大呼 小叫,用大词、文言词,不朴实。到底 应该怎样看?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诗人,应该看到, 他是用诗化的语言写的。精练、生动、 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文章的 语言风格。我们不能强求一律,说朴实 的风格就好,诗化的风格就不好。应该 说各有特点,各有妙处。 (4)、语言诗化,精练形象 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这些成 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 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 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 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用文言词,适当用一点,用得好, 能使文章精练,增加语言的味道,是好 的。要吸取文言中有生命力的成分,这 是大家都赞同的。 至于文章气势盛,好像大呼小叫, 这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正合适。闻先生是 一个刚性人物,富于阳刚之美。 文章又是怎样围绕闻一多的苦读钻 研精神夹叙夹议的? 作者截取了闻先生向古代典籍钻 探的事实着力描叙:先叙他攀高钻坚 的研究志趣,继写他研究的目的,再 写他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的研究精神, 最后写他辛苦凝结而成的硕果—— 《唐诗杂论》。 (5)、夹叙夹议 作者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议论, 论证闻一多先生确实是做了再“说”, 做了自己也没有“说”,回应了引文。 为了使议论更有说服力,作者又简要地 夹叙了两个事实: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 “校补”;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为 了证明事实有足够的根据,在叙事之前 点明作者对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时 期的闻一多先生有着深刻的印象。 布置作业 1、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 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 想。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 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2、课外阅读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目不窥园: 诗兴不作: 一反既往: 窥,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 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 即专心致志。 “作”,起的意思。诗兴不作, 不是不做诗,而是写诗的兴致 不起、不发。 既,已经。既往,过去。与过 去完全不一样。 解释词语 衰微: 赫然: 潜心贯注: 慷慨淋漓: (国家、民族等)衰落,不兴旺。 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 的样子。 用心专注而深刻。 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 说话十分畅快。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