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说明语言说明语言
目
录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点针对训练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点1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统编八上《中国石拱桥》“思考探究”)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
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
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教材设问学考点
考 点 探 源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参考答案】(注:此部分只呈现部分示例)1. 打比方。 如“石拱桥的桥
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
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特征,富有形象性。
2.引用。 如引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
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
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作比较。 如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
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
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的特点。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点1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013.16、2012.17)
1. (2013河北16题)选文第②段引用安子介先生的话意在说明什么?(引用,
汉字的功能、重要作用)
2. (2012河北17题)选文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及其作用)
中 考 链 接 及 方 法 指 导
中考常见设问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方法总结】此类题首先要明确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文章内
容以及说明方法的相关作用回答即可。
相关知识详见本专题“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注意:(1)区别易混淆的说明方法,如作诠释与下定义。(2)审清题意,答
题方向到底是一种说明方法,还是多种说明方法,或者是主要运用的说明
方法。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点2 说明顺序
考向1:辨析说明顺序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节选)第7-10段说明物候现象来
临的决定因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你认为这样的顺序安排是出于什么
考虑?
考 点 探 源
【参考答案】采用了逻辑顺序。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包括纬度、经度、高
下差异和古今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有条有理。前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
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条理。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思考探究”节选)第1-3段是怎样将“物
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
统编其他设问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向2:概括说明思路
(统编八上《苏州园林》“思考探究”改编)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
说明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的?
【解题思路】理清总分结构:先从第2段找到中心句是什么,再从第2段找到4个
主体部分,接下来的3、4、5、6段具体段阐述四个主体部分,然后在7、8段补
充构图美、图案美、色彩美。
【参考答案】课文主体部分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
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又补充
说明了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向3:分析说明顺序
(统编八下《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思考探究”)这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
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试任选其中一篇,
分析其思路。
【参考答案】示例:《恐龙无处不有》这篇短文,隐含着一个逻辑推理过程: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
一块大陆上。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所以,现在的
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或者说“泛大陆”。这块“泛大
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点2 说明顺序(2016.14、2009.14)
考向1:辨析说明顺序
【方法总结】(1)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2)寻找语言标志。时间顺序一般会有朝代、季节、早晚等标志性的词语;空
间顺序一般有方位名词作标志;逻辑顺序有“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为
什么”“原来”“因此”等标志性词语。一般情况下,如果一篇文章找不出明
显的时间、空间顺序的标志词时,便是逻辑顺序。
(3)紧扣说明对象特征。说明事物的,要么采用空间顺序,要么采用时间顺序;
介绍事物的内在或事理的,多采用逻辑顺序。
中 考 链 接 及 方 法 指 导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向2:概括说明思路(2016.14)
(2016河北14题)选文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姓氏的产生与发展”的
?请简要说明。(从原文中找表示时间的词语)
中考常见设问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方法总结】
解答此类题,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明确选文的说明顺序(或说明结构)(有时题干已给出,有时题干并未明
确说明,需要对说明顺序(或说明结构)进行辨析)。相关知识详见本专题“
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2)按说明顺序(或说明结构)将原文内容进行概括梳理。
答题规范:首先,说明(介绍)……然后(再、其次),介绍……(再次)……
最后,介绍……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向3:分析说明顺序(2009.14)
(2009河北14题)选文②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逻辑顺序)
【方法总结】河北对说明顺序的考查一般也会结合段落顺序能否调换的题型,
答题时需要注意围绕说明顺序的特点及一般作用作答。相关知识详见本专题
“说明顺序”。
题型1:段落顺序能否调换(2009.14)
作答时,首先看所给段落(或句子)与前文总说部分的顺序是否一致;其次,
辨析所给几个段落之间的关系;最后分表态。
答题规范:表态(一般不能调换)+不能调换的原因。
中考常见设问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题型2:说明顺序及作用(备考推荐)
相关知识详见本专题“说明顺序”。
(1)明确说明文类别。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也会采用逻
辑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多采用逻辑顺序。
(2)寻找语言标志。根据语言标志判断说明顺序,如果是时间顺序,则根据文
中的时间梳理说明思路;如果是逻辑顺序,则按照事物或事理的逻辑分条梳
理;如果是空间顺序,则按照说明的结构介绍。这类题实质考查的就是文章
的行文思路。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有时候一篇说明文会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并兼用
其他说明顺序,不同的说明顺序的运用,其作用都是使说明更具条理。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 点 探 源
考点3 说明文语言
考向1:准确严密性
(统编八上《中国石拱桥》“积累拓展”)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体会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
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2.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3.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
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
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参考答案】1.“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是有记载的”指出后面
判断的根据,更增强了准确性,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才更符合
实际情况,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数字具体,实事求是,该用“约”限制时,绝不“故作准确”; “几乎
”强调了桥面与河面并非完全平行。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积累拓展”节选)比较下面文字的不同特点,
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
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
春天提前九天。(用数字说话,展现结论,有理有据,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
确性。)
统编其他设问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向2: 生动形象性
(统编八下《大自然的语言》“积累拓展”节选)比较下面文字的不同特点,
体会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
赶快种谷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
割麦插禾。”
【参考答案】连用杏花、桃花、布谷鸟三个例子,都扣住“大自然的语言”
这一点,以灵动的语言表现出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人们生产生
活的重要意义。将道理寓于形象之中。
返回目录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点3 说明文语言(2010.17、2008.14)
考向1:准确严密性(2010.17)
1. (2010河北17题)选文第④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不可以;准确性和科学性)
中 考 链 接 及 方 法 指 导
中考常见设问
返回目录三、标题理解及作用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方法总结】相关知识详见本专题“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通常从以下角度设问:
①“××”一词好在哪里?
答题规范:词义(是否含修辞)+生动形象地……+事物特征。
②“××”一词能否删去(或替换成“××”)?为什么?
答题步骤:A.表态:一般是不能删去(替换);B.解释词语本义以及语境义,词
语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对句子进行的修饰或限定作用;C.比较:
比较删去(替换)这个词语和不删(替换)的区别,结合具体内容说明不能删去的
原因;D.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表述: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与
科学性。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答题规范:不能删(替换)+解释词(句)意思+若删去,……不符合实际(太
绝对化)+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全国设问:请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A.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或词语(限定词、程度词、
有数据的);B.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考向2: 生动形象性(2008.14)
1. (2008河北14题)选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
析。(举例:“……” 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
2. (2007河北12题)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形象生动
性)
中考常见设问
返回目录三、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
考
向
1
考
向
3
考
向
2
【方法总结】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是指说明文语言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的特点,一般
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或字词、短语、句子描写生动、优美
之类。
作答时,结合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回答句子是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进行
生动、形象地说明即可。
另外,注意对文中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如指代性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
词语,河北中考近年来也会在说明文、议论文中考查对词句的品味与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