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课标要求: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
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技术开放区和开发上
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
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
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
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
略决策。
对外开放
导入新课: 春天的故事 - 杨曼莉
词:蒋开儒/叶旭全 曲:王佑贵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这位老人是谁?画的勒个
圈叫什么?为什么他要在
中国的南海边画勒个圈?
开放政策是中国的希望
--邓小平
“我懂得什么是现
代化了”
1978年10月24日,邓小平乘敞篷汽车参
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的车体车间和装配车间。
“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
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
的车”
1978年10月26日,邓小平乘新干线“光-
81号”超特快列车赴京都访问。
邓小平1979年2月2日在休斯敦参观林
登 · 约翰逊航天中心时,登上航天飞机
的模型,坐在乘务员的位置上,就像
在作一次航天飞行。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1979年1
月底至2月初,邓小平出访美国。这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对美国
的访问。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背景
国内方面
国际方面
1.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
2.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4 .机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外投资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 海南省(最大的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
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
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
展。
珠
海
深
圳
汕头
厦
门
澳门 香港
④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1979年4月,邓小平与时任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时说:
“……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
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
②靠近沿海,交通便利,
①临近港澳台,华侨多,利于吸引外资
③广福两省原有经济基础较好
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
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呢?
(2): 经济特区的特点:
1、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
2、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
3、所有制形式: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
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4、经济运行: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
5、国家政策: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
方便
(3): 经济特区的作用
:
1、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
2、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
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
用
3、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
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
的”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
放政策,有一个指导思想要明
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
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邓小平思考:
邓小平的题词和讲话为中国的对外开放 指出了什么发展
方向?
中央对特区发展的思考: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 海南省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天津
上海
大连
秦皇岛
烟台青岛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温州
福州
广州
湛江
北海
USE YOUR HEAD
问题生成:这么做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沿海开放城市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 海南省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珠江三珠江三
角洲角洲
长江三长江三
角洲角洲
闽东南闽东南
地区地区
环渤海环渤海
地区地区
USE YOUR HEAD
问题生成:这么做的主观动机又是什么?深化对外开放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的过程
(一)经济特区的创办
(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0年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 海南省
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
深圳
汕头
厦门
珠海
海南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南通
上海
宁波温州
福州
湛江北海
广州
珠三角
闽三角
长三角
环渤海地区
重庆
万县 宜昌 武汉
九江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东兴
满洲里
黑河
珲春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问题:我国对外开放有何特点?
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
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
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带
——内陆”的格局
四、对外开放的新发展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尽快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0世纪90年代
浦东新区: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1.目的:
3.意义:
2.时间:
浦东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
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
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
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
是全世界。”
浦东位于黄浦江以
东,浦东虽与繁华的
上海外滩、南京路仅
一江之隔,但经济上
远远落后于有“东方
小巴黎”之称的上海
老城区。 “宁要浦西
一张床,不要浦东一
间房。”
龙头: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开发开放前的陆家嘴 开发开放后的陆家嘴
成就:
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
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
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90年代改
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1.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980年设立的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B、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
C、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D、中国政府对特区实行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
经济管理体制
2、经济开发区的主要特点包括( )
①以引进外资为主 ②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③以加工出口产品为主 ④人才技术知识密集
A①②③ 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②④
B
A
课堂练习
• 3.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 城市—
—内地
•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沿江、沿边及内陆城市
• C.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
地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
放区
B
4. 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为环境优美
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
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毗临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5.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比较缓慢
,造成这一状况的相关系因素包括( )
①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②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③政 治 上 的 “左 倾 ”错 误 ④没 有 可 供 出 口 的 产 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