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通州区高三语文一模讲评版(共58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通州区高三语文一模讲评版(共58张PPT)

ID:497281

大小:276.83 KB

页数:5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通州区 2020 年高三年级 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2020 年 5 月本试卷共 8 页,共 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 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风筝在古代书籍中叫风鸢,用木料为主制作的叫木鸢,以帛或纸做 成的叫帛鸢或纸鸢。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观夫史籍所载风鸢之由来久矣,其可徵 【注】 者实寡非所详也,惟 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无或疑焉,盖将用之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 川泽而空递,所以辅舆马之不能,匡舟楫之不逮者也,揆其初衷殆欲利 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无所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 前人考证风筝的制作年代上推到春秋时期墨子以前,甚或还要远得多, 只是没有文献可以考据,无法加以论断。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墨子和 公输子创作木鸢和木鹊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 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 都没有成功。 以后的年代,兵家利用风鸢作测量或传递信息的事例不胜枚举,散 见于多个历史时期的记载中,这些纸鸢都要求灵活变动可以操纵,从而 向“运动类型”风筝这一支流发展。清代军事组织“八旗”间仍保留着 其特殊扎糊技法,只是不允许在市肆坊间售卖。这种军事专用风筝可以 单线操纵,用以传递信息,越过敌人阵地,把书信传递给自家友军,并 把回信再带回来。这种具有特殊放飞功能的风筝由两个风筝配成一套, 一静一动,静的是要能“钻高”,加上“吊环”,把另一风筝的主线穿 入被固定的吊环内,使这“吊环”升到敌人弓箭射不到的高度。然后, 把另一只灵活善动的风筝也放起来,加以操纵,使它上、下、左、右、 斜飞、横飞、下扎、上翻。用于军事的风筝要求放飞者技巧极其熟练, 还要善于辨识风力的变化,放飞风筝的两个人各自放飞自己的风筝,但 又要相互配合默契,才能使风筝成为军中送信取物的工具。在南宋时, 人们喜欢在杭州西湖堤上放飞此类风筝互相缠绕搅斗,以决胜负为趣。 南宋为避开金人的侵吞,偏安建康,把北宋的风筝工艺带到江南。 那里的气候湿润,少烈风多和风。因此,江南的风筝多为仿生型风筝。 形神兼备,动态逼真,多以鹞子的轻巧灵活的动态作为模仿“标的”。 南方至今仍把风筝叫“纸鹞”或“鹞子”,例如蜈蚣风筝叫“蜈蚣鹞子 ”,双斗燕儿风筝叫“双燕鹞子”。南通地区,风力强大,那里的 工艺高手以“板子”扎法为主,能抗大风。人们把各种不同大小的哨子 拴到“板鹞”的迎风面料上,使它受风就发出音响。多少组高低音不同 的哨子,使得放到天上的风筝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取材于孔祥泽《风筝漫谈》) 【注】徵:证明。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风筝”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风筝最早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我国春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 B.墨子发明风筝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 C.古人在军事活动中,会利用风筝来进行友军之间的情报传递。 D.“运动类型”风筝不仅用于军事活动,也用于人们的娱乐活动。 【解析】选项B:“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错,原文 “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 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都没有成功。”混淆已然与未然。2.风筝历来有“南鹞北鸢”之说,下列不属于“南鹞”特征的一项是 (3 分) A.“南鹞”制作工艺是由“北鸢”工艺衍生的。 B.“南鹞”多为仿生型风筝,讲究形神兼备。 C.“南鹞”制作者喜爱用鹞子作为模仿“标的”。 D.配有哨子的“南鹞”,放飞时具有音响效果。 【解析】选项A是“南鹞”制作工艺的由来,与题干无关。材料二 放风筝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费孝通在《论人类与文化 自觉》中指出:“文化的意义就在其对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从这个 意义上讲,风筝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发生的直接成因就是人们的需要。 放断线的风筝叫做 “放晦气”“断鹞放灾”,这是我国北方非常重 要的民俗之一。据 《东周岁时记》 载,儿童们于岁初,把“家中某生 身厄消灾, 送厄迎福” 等字样写在风筝尾部, 然后把它放掉, 希望 就此送出厄运, 迎来幸福。按中原地区的古代风俗,放风筝的“放” ,不是把风筝放飞起来,而是“放走”之意。 某人有灾,将姓名写于 纸鸢之上,放至空中,剪断系绳,使其飞走,灾即消除,即所谓“放病 根”“放晦气”。 而在吴中扬州地区民间时令风俗中即有“三月之时,放断鹞”之说, 颇具特色的传统蜈蚣风筝,它前面也曾做成一个鬼头。新春伊始,春风 浩荡,把风筝放走,意味着放走旧年的灾祸、疾病、晦气,表达了对新 一年的美好愿望。人们从图谶风筝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安慰。民 俗家钟敬文指出:“从民俗史的角度考察,放风筝最早的原始意义, 具有巫术性质,其最初的含义是为了转移病痛、邪恶,将一切不祥的灾 祸放飞于天空。”把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极 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祈吉盼福的文化心理。 风筝的吉祥图案是通过 借喻、比拟、双关、寓意、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 图案”的美术形式,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象形寓意,物以 情观,呈现出“天人合一”、物我主客同归的意境美。人们给风筝以深 刻的寓意,用风筝来描绘人间的悲欢离合,以风筝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 感。如五福临门、连年有鱼、龙凤呈祥、双喜临门等等,寄托和表达了 中国人祈求吉祥、幸福、长寿、喜庆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取材于李弘历的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风筝的民俗文化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人们放风筝是为了消灾、送厄、迎福。放风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 俗。 B.把写有病人名字的风筝放至空中,剪断系线,使其飞远,寓意送走 疾病。 C.在风筝上绘制吉祥图案,表达祈吉盼福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文化 特色。 D.风筝上的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讲究象形寓意,物以 情观。 【解析】“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讲究象形寓意,物以情观。 ”是“风筝的吉祥图案”与题目无关。材料三 就风筝描写来看,明清小说、戏曲中的例子不少。如明代小说《醒 世恒言》中“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古今小说》中“陈从善梅岭失浑 家”、明代传奇《金印记》、《春灯谜》中都写到了风筝或断线的风筝 等,但是,它们所蕴含的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基本上是借风筝比喻人物 的一去不返,或借指对已逝人、事、物的深情怀念。清代李渔的《风 筝误》,以“风筝”命名,又以“风筝”贯穿全剧始终,风筝作为情节 的重要线索和具象。 现代以风筝描写作为意象叙事的作品亦复不少,如鲁迅的小说《风 筝》,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风筝”意象,早在 1929 年就被收入《新 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近几十年来一直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家卡 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也是小说的一个线索, 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追寻“风筝”,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作为具 象的风筝要飞上天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 筝才能放飞;二是风筝都需要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 之后必定会掉落下来。正是由于风筝具有这些“象”,高明的艺术家才 有可能将“意”嵌入其中,使得风筝装载着艺术家所要传达而又颇为含 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认识象 外之象、意外之意乃至味外之味的鉴赏能力,不辜负艺术家的苦心孤诣, 挖掘出作品的审美价值。 (取材于王人恩的相关文章)4. 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对风筝的描写,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 的一项是(3 分) A.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 调中。(唐 高骈《风筝》) 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 纸鸢。(清 高鼎《村居》) C.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 别离。(清 曹雪芹《风筝》) D.横空欲纵又遭擒,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妲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 素心。(现代 郭沫若《咏风筝》 【解析】“忙趁东风放纸鸢”是实写放风筝,故选:B。5.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风筝有哪些用途。(6 分) 5.(6 分) 材料一:我国古代风筝可用于军事活动,也可用于民间娱乐。 材料二:放风筝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人们通过放风筝来抒发内心情 感和愿望。 材料三:“风筝”具有特殊的文学意象,用于文学创作,可表情达意。 【评分说明:6 分。每个要点 2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共 18 分) 或有罪而可赏也,或有功而可罪也。西门豹治邺,廪无积粟,府无 储钱,库无甲兵,官无计会 【1】 ,人数言其过于文侯 【2】 。文侯 身行其县,果若人言。文侯曰:“翟璜任子治邺而大乱。子能道,则可; 不能,将加诛于子。”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 库。今君欲为霸王者也,臣故稸 【3】 积于民。君以为不然,臣请升 城鼓之,一鼓,甲兵粟米,可立具也。”于是乃升城而鼓之。一鼓,民 被甲括矢,操兵弩而出;再鼓,负【4】 辇粟而至。文侯曰:“罢之 。”西门豹曰:“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一举而欺之,后不可复用 也。燕常侵魏八城,臣请北击之,以复侵地。”遂举兵击燕,复地而后 反。此有罪而可赏者也 有的人有罪而能够受到赏赐,有的人有功反而要加罪。西门豹担任邺 令时,仓库里没有积粮,府库里没有储钱,兵库里没有武器,官衙里没 有账目,人们多次向魏文侯告状。文侯亲自到这个县察看,果真像人们 所说的那样。文侯说:“翟璜任用你治理邺县,而现在一片混乱,你能 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那么就算了;如果不能改变,我将对你施加 刑罚。”西门豹说:“我听说打算称王的君主使百姓富裕,称霸的君主 使武备强盛,亡国的君主使仓库堆满。现在君主要想成就霸业,我因此 积蓄财力在百姓之中。君主如果不相信,我请求允许登城击鼓,武器、 粮食,能够立即准备好。”于是登上城楼击起战鼓。一鼓声落,百姓身 披铠甲,捆束箭矢,手握兵弩而奔来;第二次击鼓,百姓拉车背粮前来 待命。文侯见状,说:“让他们回去吧!”西门豹说:“和老百姓立下 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一次击鼓欺骗了他们,以后就不能再听从 指挥了。燕国曾经侵略魏国,占领八城,我请求攻打他们,夺回被侵领 土。”于是举兵讨伐燕国,夺回侵地后才返回邺地。这是有罪而能够受 赏的例子。 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文侯曰:“吾土地非益广 也,人民非益众也,入何以三倍?”对曰:“以冬伐木而积之,于春浮 之河而鬻之。”文侯曰:“民春以力耕,暑以强耘,秋以收敛,冬间 【5】 无事,以伐林而积之,负轭而浮之河,是用民不得休息也。民以 弊矣,虽有三倍之入,将焉用之?”此有功可罪者。 解扁为魏国管理东部边界,向上交的赋税比往年增加三倍,主管官 吏请求给他赏赐。魏文侯说:“我国的土地没有扩大,人口也没增加, 收入为何增加了三倍?”官吏答说:“用冬季的时间在山里伐木,堆聚 起来,在春天顺河漂浮而下,然后卖掉,因此增加了收入。”魏文侯说: “百姓春天勤力耕种,暑天尽力除草耕耘,秋天收割贮藏,冬天闲暇无 事,砍伐树木积聚起来,装在车子上运到河边,顺流运往城邑,这样是 使老百姓一年四季得不到休息。百姓已经十分疲惫了,即使有三倍的收 入,将来又有什么用处?”这是有功反被加罪的例子。 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何以明之?中行穆伯攻鼓 【6】 ,弗能 下。馈闻伦曰:“鼓之啬夫 【7】 ,闻伦知之,请无罢武大夫,而鼓 可得也。”穆伯弗应。左右曰:“不折一戟,不伤一卒,而鼓可得也, 君奚为弗使?”穆伯曰:“闻伦为人,佞而不仁,若使闻伦下之,吾可 以勿赏乎?若赏之,是赏佞人。佞人得志,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 虽得鼓,将何所用之?”攻城者,欲以广地也。得地而不取者,见其本 而知其末也。 ( 取材于《淮南子·人间训》) 注:【1】计会:账簿。下文中“上计而入三倍”中的“计”,也指计 会。【2】文侯:魏文侯。文本中“西门豹”“解扁”均为魏文侯臣。 【3】稸:古同“蓄”,积蓄。【4】负:驾。【5】间:暇。【6】中 行穆伯:即荀吴,晋大夫。鼓:此处为国名,姬姓,时属鲜虞。【7】 啬夫:古代官名。 贤明的君主不随便求得,忠臣不随便求利,怎么能说明这个问题?晋 大夫中行穆伯攻打鼓地,没有能够攻下。这时晋臣馈闻伦进言说:“鼓 地的啬夫,我知道他,(只要由他做内应),不需要劳累将士,而鼓地 可以得到。”穆伯没有表示意见。左右的人说“不折断一件兵器,不 伤害一个士卒,而鼓攻而得,你为什么不派他去呢?”穆伯说:“馈闻 伦这个人巧媚而不讲仁义。假使让他得到了鼓地,我难道不赏赐他吗? 如果赏赐他,这是奖励佞人。佞人得志,这就将使晋国的将士,舍弃仁 义而追随奸佞。即使得到鼓地,又将有什么用呢?”攻城的目的是想 扩张土地。能够得到土地而不取得,是看到它的根本而就知道它的末梢 了。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侯身行其县 身:亲自 B.翟璜任子治邺 子:儿子 C.虽有三倍之入 虽:即使 D.贤主不苟得 苟:随便 6.(3 分)B(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也用以尊称对方,相当于“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文侯曰:“罢之。 臣请北击之 B.民以弊矣 欲以广地也 C.于是乃升城而鼓之 负轭而浮之河 D.将加诛于子 臣故稸[xù]积于民 7.(3 分)C(C 项两句中的“而”均为连词,表示顺承关系。A 项第 一句中的“之”为代词,“聚集的百姓”;第二句中的“之”为代词, “燕国”。 B 项第一句中的“以”同“已”,意思为“已经”;第二 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用来”。D 项第一句中的“于”为介 词,“对”;第二句 中的“于”为介词,“在”)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或有罪而可赏也 有的人有罪过却得到嘉奖 B.民被甲括矢 百姓身披铠甲,捆束箭矢 C.吾可以勿赏乎? 到时我能不奖赏他吗? D.见其本而知其末也 看清了事物的主要方面而推知它的次要方面 8.(3 分)D(看到它的根本就知道它的末梢了)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①与民约信,非一日之积也 ②是使晋国之武,舍仁而为佞 9.(4 分) ①和百姓立下的誓约,不是一天积累成的。 ②这就将使晋国的将士,舍弃仁义而追随奸佞。 【评分说明:4 分,每句翻译 1 分,其中“约信”要准确,①句中的 否定句要准确。②实词、句意翻译要准确。其余表述意思对,即可给分 】10.本文分别讲述了西门豹、魏文侯、穆伯三人处理政务的故事,你从 中获得哪些启示?(5 分) 10.(5分)答案要点:藏富于民;取信于民;不能滥用民力;不完全 依据结果赏罚;不任用奸佞。 【评分说明:5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6 分) 1 11 1. . 阅读下面《论语》中 的文字 ,回答问题。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 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学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 (《论语·八佾》) ① 解释“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含义。(2 分)11.(6 分) ① (2 分) “切、磋、琢、磨”本义是指骨角玉石等 加工工艺。在文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比喻道德学问方面相互研讨 勉励。或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评分说明:2 分,本义,1 分;引申义,1 分。要解释准确,意思对, 即可给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1 题。(共 6 分) 1 11 1. . 阅读下面《论语》中 的文字 ,回答问题。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 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学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述而》)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 “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 》已矣。” (《论语·八佾》) ②《论语·季氏》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请根据上面的文字, 说说孔子这样说的理由。(4 分) ②(4 分)《诗》是雅言,即规范语言。(1 分)在诵读《诗》《书 》,述说礼仪时,都要用规范语言。(1 分)学习《诗》,不仅学习其 中道理,还要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这样就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2 分)所以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 【评分说明:4 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1】(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2】 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注:【1】颜:指颜某。障楼:杭州城外一观潮处。【2】渤澥(xiè):指渤海。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二)【1 1 】(北宋)苏轼 万人鼓噪 【2】 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3】 。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注:【1】作者时任杭州通判,中秋观钱塘江海潮,作这组七绝诗,共五首。【2】万人鼓噪:春秋时 期吴越战争,越军在深夜里进攻吴军,万人在战鼓声中呼喊前进,吴军震惊,一败涂地。【3】老阿 童: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曾率长江上游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国首都建业。 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首诗的起笔用先声夺人手法,从远处潮声写起,如巨雷轰鸣,声震百里,震人心魄,奠定基 调。 B.第一首诗的结尾两句,描写钱塘江的巨浪好似一道突起的雪岭,不仅挡住观潮者的视线,还让人 害怕。 C.第二首诗的前两句,诗人用两个典故作比,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描写钱塘江潮水来势汹汹的威 势。 D.第二首诗的三四句,运用设问,一问一答,用写越山好似浮在浪花中间,来写潮头之高,诗境如 画。 诗人向读者描绘出涨潮的壮观画面:“惊涛来似雪”,惊涛骇浪排 空而来,如万马奔腾,潮水卷起的浪墙似一道突起的雪岭,铺天盖地而 来。画面气势宏大,雄奇无比。结句“一坐凛生寒”是又一次衬托,用 满座观潮人吓得胆颤心寒,再次对钱江潮这宇宙的奇观进行热烈的赞颂。 由于诗人在描写钱江潮时多次运用了烘托的手法,进行反复的渲染,因 而获得了直接描摹所难以获得的艺术效果。13.以上两首诗都描写了潮水气势宏大,境界雄奇。下列诗句中,与此境界不符的 一项是(3 分) A.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唐 宋昱《樟亭观涛》) B.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宋 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二首》) C.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宋 杨蟠《钱塘江上》) D.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清 施闰章《钱塘观潮》)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1】(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2】 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注:【1】颜:指颜某。障楼:杭州城外一观潮处。【2】渤澥(xiè):指渤海。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二)【1 1 】(北宋)苏轼 万人鼓噪 【2】 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3】 。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注:【1】作者时任杭州通判,中秋观钱塘江海潮,作这组七绝诗,共五首。【2】万人鼓噪:春秋时 期吴越战争,越军在深夜里进攻吴军,万人在战鼓声中呼喊前进,吴军震惊,一败涂地。【3】老阿 童: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曾率长江上游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国首都建业。【解析】“一气连江色,寥寥万古清”写的不是潮水,故选C14.请结合诗句,比较两首诗在描写钱塘江潮水的手法上有何不同。 (6 分 三、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6 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2~14 题。(共 12 分)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1】(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2】 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注:【1】颜:指颜某。障楼:杭州城外一观潮处。【2】渤澥(xiè):指渤海。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其二)【1 1 】(北宋)苏轼 万人鼓噪 【2】 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3】 。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注:【1】作者时任杭州通判,中秋观钱塘江海潮,作这组七绝诗,共五首。【2】万人鼓噪:春秋时 期吴越战争,越军在深夜里进攻吴军,万人在战鼓声中呼喊前进,吴军震惊,一败涂地。【3】老阿 童:西晋名将王浚的小名,曾率长江上游水军,浮江东下,楼船千里,一举攻下吴国首都建业。14.(6 分)孟诗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运用衬托手法来描写 潮水。孟诗通过人们听到潮声后“辍弹”“连骑出”等行为表现出人们 观潮的踊跃,引起读者对钱塘潮的好奇心。用“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 宽”营造出潮水涌来时海天湛蓝开阔的背景,以静衬动。最后两句诗“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写观潮人的心态和神态,来衬托钱塘江潮水 排空而来的雄伟壮观。 苏诗主要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来写潮水,诗人用“万人鼓噪”“浮 江老阿童”两个典故来比喻钱塘江潮水的汹涌,又用设问手法,一问一 答,描写江水涌起,白浪滔天,潮头似卷越山而去的令人震撼的场面。 【评分说明:孟诗运用衬托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 分;苏诗运用正面 描写手法,举出诗句分析,3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15.在横线处填写古诗文作品原句。(共 8 分) ①“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 ,让读者意犹未尽。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音乐到达 高潮时,戛然而止,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诗人用“__________, 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②阅读古诗词,我们不妨对其他语言现象展开联想,以便于我们语言学 习和积累。比如,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 __________”诗 句,我们可以联想到成语“物是人非”。 ③在社会交际中,我们引用古文表达思想情感,会显得特别文雅。比如 参加某学术会议,与会人员既有知名的前辈,又有后起之秀,我们应该 用“__________, __________”来赞美会议的盛况。再如参加某聚会, 远客贵宾,座无虚席,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对主人好客、盛情款待的赞美。15.(8 分) ①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②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③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千里逢迎 高朋满座 【评分说明:8 分。每空 1 分。写对一句给 1 分,每句中只要有一处 错误,该句便不给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 16 题。(共 6 分) 16.《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中有一段文字,高鹗对曹雪芹的原稿进行了修改。有人认为从情节、 人物形象等方面来看,这样改并不好。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 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 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果 然有趣。”(曹雪芹稿) 黛玉把花具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已 看了好几出了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 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黛玉笑着点头儿。 (高鹗稿)16.(6 分)答案示例: 同意“这样修改不好”的看法:因为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 分)。 曹雪芹原稿要突出林黛玉聪明。(1 分)黛玉用“果然有趣”来回答宝玉的问话, 表现出他们有共同一致的性格、理想及审美趣味,(1 分)用“共读《西厢》”来 表现二人叛逆性格和宝黛纯真爱情这一主题。(1 分)而高鄂的修改,体现不出林 黛玉的聪明,也与后面“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矛盾。(1 分 )“黛玉笑着点头儿”只表明她认可宝玉的观点,不能体现出他们志趣、性格一致的 特点。(1 分) 不同意“这样修改不好”(即认为高鹗修改是可以)的看法:高鹗的修改也有他 的道理。这段文字是“宝黛共读西厢”情节(1 分)。在高鹗看来,林黛玉当时的 年龄,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读完《西厢》是不可能的。(1 分)所以用了现实主 义手法,客观描写人物。(1 分)同时用“点头不语”来体现林黛玉作为贵族小姐 的含蓄、矜持的特点,(1 分)也表现出她对宝玉的观点心悦诚服的心理状态。(1 分)高鹗的修改只是客观描写了宝黛共读《西厢》这件事,没有加入主观思想情感。 (1 分) 【评分说明:6 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意思对,即可给分】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7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0 题。 哲人其萎 汪曾祺 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二十来岁,就写出了《科尔沁旗草原》。 稿子寄到上海,因为气魄苍莽,风格清新,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 所激赏,当时就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小说,应该尽快发表,出版。 原著署名“端木红粮”,王统照说“红粮”这个名字不好,亲笔改为“ 端木蕻良”。从此端木发表作品就用了这个名字。他后在上海等地发表 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鸢鹭湖的忧郁》最受注意。这篇小说发散着东 北黑土的浓郁的芳香,我觉得可以和梭罗古柏比美。端木后将短篇小说 结集,即以此篇为书名。 端木多才多艺。他从上海转到四川,曾写过一些歌词,影响最大的 是由张定和谱曲的《嘉陵江上》。这首歌不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样过于哀伤,也不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样直白,而是 婉转深挚,有一种“端木蕻良式”的忧郁,又不失“我必须回去”的信 念,因此在大后方的流亡青年中传唱甚广。他和马思聪好像合作写过一 首大合唱,我于音乐较为隔膜,记不真切了。他善写旧体诗,由重庆到 桂林后常与柳亚子、陈迩冬等人唱和。他的旧诗间有拗句,但俊逸潇洒, 每出专业诗人之上。他和萧红到香港后,曾两个人合编了一种文学杂志, 那上面发表了一些端木的旧体诗。我只记得一句: “落花无语对萧红。” 我觉得这颇似李商隐,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端木的字很清秀,宗法二 王。他的文稿都很干净。端木写过戏曲剧本。他写戏曲唱词,是要唱着 写的。唱的不是京剧,却是桂剧。端木能画。和萧红在香港合编的杂志 中有的小说插图即是端木手笔。不知以何缘由,他和王梦白有很深的交 情。我见过他一篇写王梦白的文章,似传记性的散文,又有小说的味道, 是一篇好文章!王梦白在北京的画家中是最为萧疏淡雅的,结构重留白, 用笔如流水行云,可惜死得太早了。一个人能对王梦白情有独钟,此人 的艺术欣赏品味可知矣! 关于端木的为人,有些议论。不外是两个字,一是冷,二是傲。端木 交游不广,没有多少人来探望他,他也很少到显赫的高门大宅人家走动, 既不拉帮结伙,也无酒食征逐,随时可以看到他在单身宿舍里伏案临帖, 他写“玉版十三行洛神赋”;看书;哼桂剧。他对同人疾苦,并非无动 于衷,只是不善于逢年过节,“代表组织”到各家循例作礼节性的关怀。 这种“关怀”也实在没有多大意思。至于“傲”,那是有的。他不愿自 竖大旗希望被别人奉为宗师。他和王采比较接近。王采告诉我,端木曾 经写过一首诗,有句云: “赖有天南春一树,不负长江长大潮……” 这可真是狂得可以!然而端木不慕荣利,无求于人,“帝力于我何 有哉”,酒后偶露轻狂,有何不可,何必“世人皆欲杀”! 真知道端木的“实力”的,是老舍。老舍先生当时是市文联主席, 见端木总是客客气气的。老舍先生在一次大家检查思想的生活会上说: “我在市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一个是汪曾祺。端木书读 得比我多,学问比我大。今天听了他们的发言,我放心了。”老舍先生 说话有时是非常坦率的。 端木晚年主要力量放在写《曹雪芹》上。有人说端木这一着是失算。 因为材料很少,近乎是无米之炊。我于此稍有不同看法。作为小说的背 景材料是不少的。端木对北京的礼俗、节令、吃食、赛会,搜集了很多, 编组织绘,使这大部头小说充满历史生活色彩,人物的活动便有了广宽 天地,此亦曹雪芹写《红楼梦》之一法。有些对人物的设计,诚然虚构 的成分过大。如小说开头写曹雪芹小时候是当女孩子养活的。有评论家 云“这个端木蕻良真是异想天开!说曹雪芹打扮成丫头,有何根据?! ”没有根据!然而何必要有根据?这是小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 说,不是传记,不是言必有据的纪实文学。是想象,不是考证。我觉得 治“红学”的专家缺少的正是想象。没有想象,是书呆子。 端木的身体一直不好。我认识他时他就直不起腰来,天还不怎么冷 就穿起貉绒的皮裤,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而且一直还不放笔,写 出不少东西,真是不容易。只是我还是有些惋惜,如果他能再“对付” 几年,把《曹雪芹》写完,甚至写出《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那多好! (取材于汪曾祺同名散文)17.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 激赏:非常赞赏 B.我于音乐较为隔膜 隔膜:不通晓 C.也无酒食征逐 征逐:召集赶场 D.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 对付:马马虎虎 17.(3分)D(对付:勉强支撑)18.下列对端木蕻良为人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冷淡傲慢 B.冷峻狂放 C.淡泊孤傲 D.清高纯朴19.文章开头说“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才子”具体体现在哪些 方面?(4分) 19.(4 分)答案要点: ①小说成就高,二十来岁就写出受到名家激赏的小说。 ②诗歌成就高,歌词创作婉转深挚,自成一派;旧体诗创作俊逸潇洒, 每出专业诗人之上。 ③能写戏曲剧本,擅长绘画。 ④读书多,学问大,老舍先生佩服。 【评分说明:4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给分】20.这是一篇悼念端木先生的文章。“哲人其萎”出自《礼记》,记录 孔子在去世前七日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子贡听闻后说“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效仿)?”作者以此作为文章 的题目,有何寓意?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7分) 20.(7 分)寓意:表达了对端木先生去世的痛惜心情,也表达了对端 木先生的尊崇和缅怀之情。(2 分) 启示:答案要点:①引古文来命文章题目,点明文章的主题及内容,同 时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避讳”的风俗。(2 分) ②从文章内容选材上,作者围绕“哲人”一词,对端木先生的才学、性 情、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用“哲人其萎”来概括自己失去端木这样一 位可以尊崇、效仿的先辈的痛惜之情和无人可效仿学习的失望之情。这 样选材,中心突出,值处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3 分)③从文章结构安排上,文章第一话“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和最后一 句话“……,那多好!”正是围绕“哲人其萎”来组织材料、谋篇布局, 这样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值得我们学习写作时借鉴。(3 分) 【评分说明:7 分。寓意,2 分;启示,5 分,按照答案中分项给分, ②③可以选择其一回答。每点均 3 分。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1.语言基础应用(5 分) ①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恰当一项是(3 分) 我建议北京多种一点桂花。桂花美荫, ① 。花开浓香,干制可以做 元宵馅、年糕。 ② ,何乐而不为呢? A.①叶坚厚,入冬不凋 ②不但有观赏价值,还有经济价值 B.①入冬不凋,叶坚厚 ②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价值 C.①叶坚厚,入冬不凋 ②既有观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 D.①入冬不凋,叶坚厚 ②不但有经济价值,还有观赏价值 【解析】“美荫”后应链接“叶坚厚”;句意先说的观赏,后说的经济。 故选C。五、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65 分。 21.语言基础应用(5 分) ②请将下面两个句子改成排比句。(2 分) 你的微笑是治疗我伤痛的一剂良方。绝望中看到了你的微笑就像看到生 命的曙光。 ②(2 分)你的微笑是我伤痛中一剂康复的良方,你的微笑是我绝望中 一线希望的曙光。 【评分说明:2 分。每句,1 分】22.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注意:写作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 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① “断舍离”为现代网络用语,有多重含义。其中“舍去、切断心中 的某些执念,以达到简单清爽的生活状态”的意思,可以用来赏析我们 阅读的小说。请从下列作品中选出一部,用“断舍离”来评述小说中某 一人物。要求:符合该小说内容及人物特点;符合该词的含义。150 字 左右。《边城》 《平凡的世界》 《老人与海》②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同学们都经历了一段居家网络学 习的时光,请你根据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你居家网络学习的经验,与同 学们分享。要求:所写的经验具体、切实,易记忆。150 字左右。③以“春天花会开”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现代诗。要求:至少 运用 2 种修辞手法,感情真挚,富有文采。不超过 150 字。23.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写作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的方框涂黑。) : 题目一:“脊梁”一词,用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 用的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被称作“中国脊梁”的人们,抵御 外侮之际,他们挺身而出,甘洒热血,不怕牺牲。和平建设年代,他们 埋头苦干,舍身求法,为民请命。这些“脊梁”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这样的“脊梁”。请以“中国的脊梁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题目二:孟子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现代社会也需要这种“ 守望”精神,相互伴随,相互帮助,相互支撑。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期望美好的人和事物。 请以“2020 年的守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 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