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同步课件(部编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3《短文两篇》同步课件(部编人教版)

ID:497761

大小:1.81 MB

页数:5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 下册 第四单元 第十三课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并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课文的论述思路,学习作者的说理艺术。 3.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读书的价值,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读书。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或看到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吗?那你们知道这句 话是谁说的吗?(培根)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他写的文章——《谈读书》。 作者介绍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 家。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 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他的主 要著作有《随笔》《新工具》《培根论人生》等。 检查字词 怡情 (yí)      傅彩 (fù) 藻饰 (zǎo) 矫 (jiǎo) 狡黠 (xiá) 诘难 (jié) 蒸馏 (liú) 滞碍 (zhì) 睾肾 (ɡāo) 吹毛求疵 (cī) 阐证 (chǎn) 检查字词 检查字词 词语释义 怡情: 使心情愉快。 傅彩: (给言辞)增添光彩。 文采藻饰:修饰言辞,使之富有文采。 学究: 指迂腐的读书人。 诘难: 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滞碍: 不通畅。 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检查字词 词语辨析 “吹毛求疵”和“求全责备”都有“过分较真,追求极致”的意思。“吹毛求疵 ”原意是吹开皮上的毛寻找疤痕,比喻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重在故意、刻 意。“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重在要求较高。 整体感知 1.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合作探究】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蜡矣”):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书使人充实”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 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整体感知 2.文中告诉我们读书有哪三种方法? 【合作探究】摘要、浏览、精读。 解读课文 1.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读书的三种偏向是什么?用的是哪些论证方法 ? 【合作探究】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解读课文 2.本文第一层中何处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被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 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自然花草”比喻人天生的才干,“修剪移接” 比喻读书学习可以“补天然之不足”,这样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比喻论证的作用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具体事物来比喻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 有形象性,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而更有说服力。 答题模式一般为: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将抽 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从而更具有说服力。 解读课文 3.本文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请举例并分析其作用。 【合作探究】文中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 长情”“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 应推敲细思”“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等。排比使文章条 理分明;有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深化中心。 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 节奏感,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赏析语言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情”中的“怡情”“傅彩”“长才”三 个词语可以颠倒位置吗?为什么? 【合作探究】不能颠倒位置。这三个词语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的,形象地 写出了读书的作用之大、之多,所以不能颠倒位置。 赏析语言 2.“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中“鄙”“羡”“用 ”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鄙”“羡”“用”这三个字极为准确地分析了不同人对读书的不 同态度,通过对比突出了正确的读书目的——用书。 赏析语言 3.如何理解“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 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这句话? 【合作探究】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说明书经提炼后易丧失大量精华,使读者 获得的价值与乐趣降低,形象地说明了“代读”的弊端。 赏析语言 4.理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这句话。 【合作探究】这句话论述了“读书”“讨论”“作用”在培养人的素养中的作用。 归纳主旨 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主旨。 【合作探究】本文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正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 具体的读书方法,同时归纳了读书的重要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 上的各种缺陷,以此鼓励人们多读书。 探究写法 多用比喻说理、排比说理和对比说理。 【合作探究】本文风格平易流畅,笔法灵活,语言精辟,比喻、排比、对比的修 辞手法运用恰当。 运用比喻说理。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运用排比说理。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排比的运用使所说的道理十 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探究写法 运用对比说理。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 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 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拓展延伸 1.积累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合作探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 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 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 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孔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拓展延伸 2.请同学们讲述一则关于读书的故事。 【合作探究】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这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 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 因为经常地、反复地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 开玩笑说:“你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认识到了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开卷有益,让我们徜徉在书海 之中,快乐阅读吧! 布置作业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有一个老太太做寿,满堂儿孙、亲戚朋友都纷纷送礼、问候。请唐伯虎来作诗, 他第一句就说:“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听了很震惊,都斥责这个人胡言乱 语。唐伯虎说:“别急,请听下一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好!好!”众 人转过了神,夸赞起来。唐伯虎又道:“儿孙个个都是贼!”这下老太太的儿 孙可不干了,撸起袖子,欲围上来。紧接着,便听到唐伯虎说:“偷来蟠桃献 母亲!”儿孙一听,乐了。众人都赞扬这首诗作得好。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如果只看到第一句或第三句就认为是在骂人,便会误解。 只有四句一起看,才能发现这是首赞美诗。所以,我们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求甚解》就 是批驳根据只言片语就妄加判断的现象。 作者介绍 马南邨(1912—1966),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 人,新闻记者、作家。60年代初,以“马南邨” 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 主要著作有《燕山夜话》《邓拓诗词选》等。 文体知识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 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常用的驳论方法有直 接反驳、反证法、归谬法等。 检查字词 不求甚解 (shèn) 狂妄自大 (wànɡ) 王粲 (càn) 死抠 (kōu) 豁然 (huò) 检查字词 词语释义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造成大的损失。 豁然贯通:一下子完全搞通了。豁然,开阔或通达的样子。 检查字词 词语辨析 “不求甚解”和“囫囵吞枣”都有“不深入理解”的意思。“不求甚解”是中性 词,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 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重在态度。“囫囵吞枣”是 贬义词,是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重在方法。 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划分层次,写出大意。 【合作探究】第一部分(1):摆出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 好的”。 第二部分(2~8):用具体事例阐释“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 第一层(2~4):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二层(5、6):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以古人整合证明。 第三层(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因某一局部而 放弃整体。 第三部分(9):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整体感知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即多次 反复、虚心领会。 解读课文 1.“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合作探究】“不必提倡”的“不求甚解”是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解读课文 2.“不能盲目地反对”的又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合作探究】不能“盲目反对”的“不求甚解”是指只求领会要旨,不必在字句 上花太大的功夫。 解读课文 3.说说陶渊明式“不求甚解”的含义。 【合作探究】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虚心,戒“自负”; 二是前后贯通,戒“固执”。 解读课文 4.“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合作探究】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 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 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 “不求甚解”。 解读课文 5.第5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举例论证。以普列汉诺夫读书为反而事例,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 著作,“求甚解”,实际上做了许多曲解。今天我们读经典著作,一定要虚心读, 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解读课文 6.第6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举例论证。以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为例,从下面论证“不求甚 解”的读书方法是高明的。 解读课文 7.第8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道理论证。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道理论据,巩固己方观点,使论证 更严密。 赏析语言 1.第1自然段中“其实也不尽然”里的“然”指的是什么?“也不尽然”是什么 意思? 【合作探究】“然”是指“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也不尽然”是指也不完全是这样,也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即不能把话说死。 赏析语言 2.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合作探究】陶渊明喜欢读书,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 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 赏析语言 3.“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中“观其大略”是什么意思? 【合作探究】“观其大略”是指“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 而放弃了整体”。 赏析语言 4.如何理解“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句话? 【合作探究】“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是指“不因小失大”,与“ 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 归纳主旨 概括本文的中心主旨。 【合作探究】本文全面阐述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真正含义,指出读书的要诀在 于虚心和会意,提倡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以领会其实质。 探究写法 边驳边立,条理分明。 【合作探究】本文的作者在树立批驳的靶子后,从“不求甚解”的出处,指出陶 渊明此话的两层含义,提倡“不求甚解”的虚心的读书态度,如此,便阐述了自 己的主张。之后,作者又从“会意”的角度入手,举例指出古人读书就是“不求 甚解”,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读书不要死抠字眼儿,为某一局部放弃了整体, 而在于会意。在文末,作者强调了重要的书要反复读。作者便是如此在批驳别人 的观点的过程中,逐步阐明自己的主张的。全文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拓展延伸 1.本文与《谈读书》一文在语言上的不同特点。 【合作探究】本文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谈读书》 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平易流畅。 拓展延伸 2.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 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竽充数”辩 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 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 的放矢。 ①“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 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 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②“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 战”的新意。 ③“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 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认识到了读书的正确方法和态度。最后,我想把王国维的一 段话送给每一位读书人,让我们一起共勉:“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独上高 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同学们,好好读书吧!知识就是力量! 谢谢!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