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学习目标 :
1.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普及
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
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2.掌握四大媒介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四大媒介的发展
课时划分:1课时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传
播的重要性、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前所
未有。请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用
哪些方式获得信息?
“知讯者生存!” ——广告
语
书籍、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互联网……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
纸的故乡在中国。”
思考:
我国报刊业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请大家阅读课本内容。
西汉的邸报,是官员间
传阅的报纸,具有新闻
传播的初步功能。
报纸的故乡在哪?
兴起
发展
繁荣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A )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报
》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
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
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
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
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
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
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
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
调整,业务蒸蒸日上,成为中国近代
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
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
《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
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
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1、报刊业的兴起阶段
表现:
A )19世纪中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申报
》
B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
(艾小梅(艾小梅 18731873年年 汉口)汉口)
戊戌变法时期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时务报时务报》》; ;
————《《民报民报》》;;
————《《新青年新青年》》;;
—《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
——《人民日报》、《红旗》;
《光明日报》、《文汇报》等。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
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
作用: 《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
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
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朱执信章炳麟
作用: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
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
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
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
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
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
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
作用:成为宣传改良、革命、新文化和民主科学思想
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作用: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皖南事变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题辞: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作用: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
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
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
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
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 725种。
(2)报刊的作用:
报道新闻,传递信息、传播知识、通达民情、开
启民智、舆论监督、立言议政、扩大信息含量,拓宽
报道领域,丰富人们的生活。
书面化特点——要求有一定的文化
水平,而且缺乏直观感染力。
报纸的缺陷?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
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
(1)19世纪末:电影就传入了我国
(2)1905年: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电影
──京剧《定军山》
(3)20世纪20年代:走向成熟
(4)1931年: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5)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当发达
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
电影插曲成为国歌——《风云儿女》
(6)新中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
(7)改革开放后:名导、明星,荣获国际大奖
电影小结
1905年11月,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景丰,在自家
照相馆中的露天空地上,拍摄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
电影──京剧《定军山》。这部电影的主演是京剧界须
生泰斗谭鑫培。
任景丰 谭鑫培
《定军山》剧照
《定军山》是第一部国产无
声京剧影片。取材于东汉末
(219年)刘备大将黄忠在定军
山(今陕西勉县西南)斩曹操大
将夏侯渊的故事。由著名京剧演
员谭鑫培主演老将黄忠。
放映轰动北京,万人空巷。
它开始了中国人拍电影的最初尝
试。这部影片不论对中国电影史
还是中国京剧史来讲,都是弥足
珍贵的资料。
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
试拍摄有声电影。同年8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
1931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
红牡丹》。
《歌女红牡丹》我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明星影片
公司1931年摄制,洪深编剧,张石川导演,胡蝶主演。
剧情为红牡丹从小学演旧戏,嫁一无赖丈夫,备受虐待。
后丈夫失手杀人入狱,她不咎既往,探监营救。1931年
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轰动了上海滩,
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也吸引了南洋各地的华侨。
《
歌
女
红
牡
丹》
剧
照
《渔光曲》剧照
《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
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联华
影业公司1934年摄制,蔡楚
生编导,王人美等主演。
剧情为渔民徐福被渔霸
逼死,女儿小猫、儿子小猿
由母抚养,仍袭父业。在一
场海匪洗劫渔村中破产,徐
家姊弟流落上海,在码头卖
唱度日。小猿劳累病倒,在
小猫的《渔光曲》声中凄惨
死去。影片创卖座最高纪录,
1935年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荣誉奖。
蔡
楚
生—
—
汕
头
潮
阳
人
王
人
美
《渔光曲》剧照
聂耳
田汉
义勇军进行曲
文革时期的电影如报刊一样题材狭
隘,表现手法单一,中国的电影事业走
入低谷。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电影再次走向
辉煌。
建国初期的中国电影,特点是把
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
了银幕。
八十年代有《阿Q正传》、《红高粱》
等影片。九十年代有《大红灯笼高高挂》、
《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
不能少》等影片在国际上多次获奖。20世纪
更是好片迭出。
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成为国际著名的
大导演。巩俐、葛优、章子怡等成为了国际
影星。至于香港电影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张艺谋
陈凯歌
冯小刚
许鞍华
李安
王家卫
王
晶
周
星
驰
王家卫
巩俐
葛优
李连杰
周润发
杨紫琼
2005年 12月28日,纪念中
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
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
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
锦涛会见与会代表并发表
重要讲话,期望更多精品
出现。
中国电影诞生百年纪念币——金币
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
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2.电视事业
北北京京电电视视台台((北北京京电电视视台台正正式式改改为为中中央央电电视视台台))
是是中中国国第第一一家家电电视视台台,,于于19581958年年55月月11日日试试验验播播出出,,标标
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
(1)诞生:
创办之初创办之初
的的《《新闻新闻
联播联播》》和和
播音员李播音员李
娟娟
改革开放以后,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1、电视逐渐普及;
2、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主要表现在:主要表现在:
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
通电器;
2、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
视台的覆盖面积;
3、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4、电视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
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5、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电视会得到普及
“村村通”工程——是国家为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主要是
西部地区)群众难以看电视听广播问题而实施的工程。从1998
年开始实施,到2001年3月,累计投资16.2亿多元,消灭广播电
视盲村10万多个,解决了近7 00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
问题。
三、“第四媒介”的兴起
我我国国的的互互联联网网事事业业起起步步虽虽晚晚,,但但发发展展速速度度却却是是一一日日千千
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里,发展态势呈现出后发者的跳跃式特征。
截截至至19961996年年1010月月3131日日,,上上网网电电脑脑29.929.9万万台台,,wwwwww网网站站1 1
500500个个,,上上网网人人数数6262万万人人,,到到了了19991999年年底底,,上上网网电电脑脑即即已已
达达到到350350万万台台,, wwwwww网网站站有有1515315153个个,,上上网网人人数数890890万万个个。。
到到20002000年年底底,,我我国国互互联联网网用用户户达达到到15801580万万,,次次于于美美国国、、日日
本、德国、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本、德国、英国而位居世界第五。
四大媒介是指哪些大众传播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利用和普及,”网络媒介”诞生.
互联网风靡全球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互联
网的
发展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互联
网的
功能
特点
互联网的优势使它较之其他媒介更具发展潜力,但它
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
互联网总结: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互联网的缺陷:
1、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的成长的不良信息
2、利用网络进行犯罪
3、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互联网的优势:
1、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
获取信息
互联网的弊端:
•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 信息来源渠道不确切
1.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
的构成潜在威胁。
2.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
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3.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互联网害处:
思考: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害处大还是益处大?
1、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
课堂练习
2、传统的三大媒介是:
①报纸 ②广播 ③电视 ④互联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抢答题
1、哪一种媒介的诞生标志着人
类由信息封闭时代进入了大众传
播时代?
报 刊
2、中国人自己在中国境内
创办的报刊?
《昭文新报》
3、新中国成立后,宣传党的
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
工具是什么?
《人民日报》
4、1958年、标志着中国电视
事业诞生的第一家电视台是?
北京电视台
5、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
的影片?
渔 光 曲
6、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年
代?
1994年
阶段阶段
形成形成
发展发展
繁荣繁荣
时期或时间时期或时间 代表刊物代表刊物 影影 响响
1919世纪中期世纪中期
18731873年年
戊戌变法时期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新中国
成立初期成立初期
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昭文新报》 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
的报刊(艾小梅,汉口)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成为宣传改良、革命
和新文化的武器,发
挥着制造舆论、唤醒
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红色中华》报《新
华日报》《解放日报》
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
介绍各行各业模范人物及事
迹;传播生产生活的知识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同国民党控制的报刊展开针
锋相对的斗争,为夺取革命
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恢复了生机,出现欣
欣向荣的景象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
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综合归纳
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
1、下列有关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世纪早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
B. 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
C.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是政府刊物
D.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
《红色中华》报、《中央日报》等报刊
2、标志着中国无声电影历史结束的是
A《渔光曲》 B《定军山》
C《风云儿女》 D《歌女红牡丹》
B
D
3、从信息传播和交流的角度看,如果你欣赏一场
精彩的球赛,你会选择下列哪一种传播媒介?
A. 报刊 B. 电影 C. 电视 D. 互
联网
D
4、“第四媒介”的主要功能有
①能传播文字、图象和声音
②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③可查询资料、浏览新闻
④可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
⑤双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等方式及时沟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