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朗诵
历史背景壹
作者介绍贰
名句欣赏肆
叁 诗句分析
目录
• 本词创作于北宋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
年(1043年)间,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
• 本词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
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
• 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
• 写出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
• 范仲淹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了词
里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
•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
正,汉族。
• 苏州吴县人。
•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自幼孤贫的勤学书生
• 范仲淹先祖是 唐朝宰相范履冰。
•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辞别母亲前往南都
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学。
•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由“寒儒”成为进
士,被任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刚直不阿的“三光大臣”
• 执教兴学
• 秉公直言
载喜载悲的羁旅之思
• 范仲淹多次因谏被贬谪
作者介绍
范仲淹
无可奈何的边关愁绪
庆历新政,高风亮节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自幼孤贫的勤学书生
• 刚直不阿的“三光大臣”
• 载喜载悲的羁旅之思
• 无可奈何的边关愁绪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作者介绍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严先生祠堂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也。 --《岳阳楼记》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本词《渔家傲·秋思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
诗句分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 塞: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 衡阳雁去:传说秋天北雁南飞,至湖南衡阳回雁峰而止,不再南飞。
诗句分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
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 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 千嶂:绵延而峻峭的山峰;崇山峻岭。
诗句分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
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 燕然未勒:指战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东汉窦宪率兵追击匈奴单于,去塞三千余里,登燕
然山,刻石勒功而还。
诗句分析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
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
了伤心的眼泪。
• 羌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
• 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 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上片
描绘边地的荒凉
景象
下片
写戍边战士厌
战思归的心情
对家乡的怀念
名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
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
重浊。
• “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
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
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
白发人。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
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