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激趣导入
在小学,我们学过杨万里的诗《小池》,(背诵)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
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中的泉水、树荫、
小荷、蜻蜓,杨万里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
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
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
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
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资料助读 1.关于作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
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
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陆游、范
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
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诚
斋集》等著作传世。
资料助读
2.关于作品
诗的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为描摹,二者构成先
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
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
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与“难
”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
的。
资料助读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
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
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
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3.关于背景
初读感知
1.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正音:赚(zhuàn) 拦(lán)
(2)释词: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
阳与余江
之间。
②莫言:不要说。③赚得:骗得。
④错喜欢:空欢喜。⑤拦:阻拦。
初读感知
2.反复诵读,小组齐读,分组读。
3.指名学生读,大家从以下方面评议:
a.停顿节奏,有无读破。b.感情是否把握准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整体把握
1.初步理解诗意。
自读并理解诗意,然后两人一组相互交流。
2.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诗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学生自由散读,初步把诗译成较通顺的文字。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
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围子里以后,一座山
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4.学生发言,讲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整体把握
5.赏析、讨论、探究 。
(1)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圈出来,细细品一品,说说其中的妙
处。
(2)归纳: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
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
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
生就是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
在的。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
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
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6.诵读探究
理解诗意
1.读诗句,品味语言(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教师予以指导)。
这首诗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深意。“莫言”二字既
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
的否定。“下岭便无难”正是从艰难攀登的上山过程,以
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中得到心理上的对比结果。“
赚得行人错喜欢”中一个“赚”字富于幽默风趣的意味。
理解诗意
2.这首诗中蕴含着什么哲理?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
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
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3.探究讨论。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
胜不骄,败不馁。
课堂小结
1.主题: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
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
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
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为哲理诗,然后就能知道,此诗明
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
而应不断进取。
2.归纳写法 :
语言平易自然,雅俗共赏;风格幽默风趣。
作业布置
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人的心情与自然
景色和谐相融的句子是哪两句?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
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出哲理的句
子是哪一句?
板书设计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文体定位——哲理诗
明写——登山的感受
实谈——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