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梅花魂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整体感知
想一想:
同学们,请大家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
要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通过写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
对梅花的挚爱,反映了这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
眷恋之情,也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赤子心。仔细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第一件事:外祖父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第二件事:外祖父分外爱惜“墨梅图”。
第三件事:外祖父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
第四件事:离别前,外祖父把 “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件事:临别时,外祖父又把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1.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读诗落泪)
2.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珍爱梅图)
3.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地哭了。 (思国伤感)
4.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赠墨梅图)
5.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送梅花绢)
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每件事理清层次
•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
故乡的梅花使“我”想起了外祖父。(略写)
• 第二部分(第2~15自然段):
“我”回忆外祖父生前喜爱梅花的五件事。(详写)
• 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
每当“我”看到珍藏的梅花图和手绢,就会想起外祖父眷恋祖国
的心。(略写)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可以把段意链接起来;二、可
以去掉次要的,保留主要的;三、可以用一两话概括。
课文主要内容:“我”回忆了外祖父生前喜爱梅花的五件事。
(最适合概括本科主要内容的方法是“第二和第三种”)妙解课文
文中外祖父有几次落泪?
1.第一次落泪原因 (教读唐诗,伤心落泪。)
2.第二次落泪原因 (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3.第三次落泪原因 (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外祖父三次落泪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
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重阳节的
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
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朋友,渴望朋友早点回来的思想感情。(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
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
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
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
的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
异邦,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
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外祖父第二次落泪:无法回国,失声痛哭。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
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
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竞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外祖父和小孩子应该说在年龄上相差甚远,作者为什么却
说外祖父像小孩子一样失声痛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他为年纪大了,不能回国而落泪。
表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眷念之情。外祖父第三次落泪:送别亲人,思归难归。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
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
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母亲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
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
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外祖父年事已高,不能回国已是他
心中刻骨铭心的痛,表现了外祖父
对祖国的无限眷念。从外祖父的第三次落泪中,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从眼泪
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是他心中刻骨铭
心的痛,不能回国已成为他终身的憾事。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外祖父喜爱梅花和思乡爱国的情感。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这对反义词用外祖父对古玩和墨梅图截然不同的态度
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
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
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通过对外祖父对待墨梅图的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可以
看出外祖父多么真爱墨梅图。在外祖父眼里,梅花是祖国的
象征,他爱梅花,也是爱祖国。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
有什么稀罕的呢? 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
“我”的疑虑,为下文留
下悬念。外祖父如此珍爱墨梅图,为什么又
把墨梅图送给“我”?并在“我”
登船回国之时,又把他的第二件藏
品“梅花手绢”送给“我”呢?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
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
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
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
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反映了外祖父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他对珍品无比的爱惜。
女儿和外孙女走了,自己就要与她们天各一方,真想留一件珍
品陪伴自己,以解心头的寂寞。但想到自己已风烛残年,真担
心这件珍品不能回到祖国。因此,还是忍痛割爱送给了“我”。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
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
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
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
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
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你觉得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
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排比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梅花品格
这句话,实写梅花,暗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一
明一暗,两条线索浑然一体。
借物喻人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
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
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谁能举出中华
民族有气节的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事
迹呢?苏
武
受
尽
屈
辱
十
九
年
爱
国
之
心
永
不
变文天祥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
天祥,坚持抗击元兵。在战斗中被俘,
在被囚禁的四年中,他百折不挠,在招
降书上写下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
在
侵
略
者
面
前
低
头
,
就
不
配
做
中
国
人
!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诗人、散文作家朱自清
宁
肯
饿
死
,
也
不
吃
美
国
的
面
粉。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
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
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
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
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
节。”读到这儿,我们应该了解到外祖父珍爱梅花的原因了吧
?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
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
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
才好!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
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
外祖父。
睹物思人 引起下文
开头由“梅花”引出对外祖父的回忆。
开门见山,睹物思人,自然引起下文。 当年的我,还过于稚嫩,并不懂得,我带
走的,岂止是我慈爱的外祖父珍藏的一幅丹
青、几朵血梅?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的华
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哪!
照应开头 点明中心
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
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合作探究
现在我们再来看课题,你是不是对“梅花魂”有了新的理解?
①“梅花魂”就是指梅花精神。
②“梅花魂”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③“梅花魂”是外祖父眷恋祖国的一颗心。写法点拨
写作方法 首尾呼应法
要 点 首尾呼应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内容上
相互关照、互相呼应,前面讲的内容,后
面要作出相应的交代。课文结构
想起外祖父 睹物思人
教诗词落泪
梅花魂 难归而痛哭
故乡梅花开
珍爱墨梅图
赠予墨梅图回忆外
祖父
送梅花手
绢
珍藏墨梅图 理解外祖父 托物表心
海外游子
心系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