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北京西城高三二模语文阅卷及评分相关说明 (课件36张)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年6月北京西城高三二模语文阅卷及评分相关说明 (课件36张)

ID:498354

大小:464.43 KB

页数:3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年6月西城区模拟测试 高三语文阅卷及评分相关说明 西城区中学语文教研室 五次测试协同备考 核心内容反复强化 题型样式互补呈现  跟进路径因生制宜 一、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1、核心话题:河流与人类生产生活 2、核心话题展开角度: 河流与文明发展 河流与生态维护 河流与生态修复 3、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实际应用 基本概念都比较熟悉, 话题的知识平台生活平 台特征比较突出,一些 知识性陈述直接作为判 断出现在文段中。 接受了大自然开枝散叶与源远流长的双重恩泽,选择沿河而居  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无不与河流相关。  河流一旦干涸,与河流相伴的文明也可能会随之消失。  兴水利、除水害成为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重要推力。 判断 判断 (特称)判断 判断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类选择沿河而居,因为这样有利于安排生产生活。 B.河流哺育了人类文明,影响着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 C.连年的洪涝灾害,最终造成了玛雅文明的分崩离析。 D.兴水利除水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了推动作用。 2.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作用的一项是(3分) A.拦截岷江水流 B.奠定防 洪基础 C.扩大灌溉面积 D.造福当 地民众 词语(概念) 判断(条件改变) 河流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血管,它将陆地、湿地、湖泊、海洋连接在一起,也 将诸多生态系统连接在一起。  蜿蜒流淌的河流是大地上靓丽的风景。  对人类而言,河流能够提供的便利不一而足。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河流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流的流动有利于各种水生生物得到一些必要的营养。 B.河流的季节性洪水可以进一步荡涤河岸上的多余物质。 C.河流既能给人类带来审美愉悦又具有实际的利用价值。 D.河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体现在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 季节性的洪水可以进一步荡涤河流中的多余物质 而工业革命后,河流成为原料运输、商贸货运、人员往来的重要航道,河流 对人类的意义愈加重要。  对河流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使许多昔日秀美的河流变得苍老而憔悴。  新加坡河、圣安东尼奥河、黄浦江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一项是(3分) A.工业革命过程中人类对河流的利用程度有显著提高。 B.海洋生物重返新加坡河表明污染治理已经出现成效。 C.在圣安东尼奥河治理过程中注重保持河流的自然美。 D.彻底拆除废弃厂房重建了市民与黄浦江的亲善关系。 程度 时态 态度 内容5.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人类在享受河流恩泽时应当如何善待河流。 答案要点: ①合理利用,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 ②尊重自然之美,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改变。 ③适度开发,尊重与河流相关的历史文化。 评分说明: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1、阅读中的规则遵循与合理介入 2、如果关涉到概括相同或不同: 分别呈现,按照要求整理。 遵循逻辑层次,按照要求补充对应。 3、比如,关于历史建筑: 年久失修,要维护(据文意具体) 具有意义,要光大(据文意具体) 现状被动,要协调(据文意具体)二、文言文阅读 (一)文言阅读与鉴赏  不同文本彼此关照,叙事说理兼备  说理,结构;叙事,形象  理与据的呈现面貌,形象与特点的立足平台。 ⑴景公出游于公阜,北面望睹齐国,曰:“呜呼!使古而无死,何如?”晏子曰:“昔者上帝以 人之殁为善,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若使古而无死,丁公太公将有齐国,桓、襄、文、武将皆相之, 君将戴笠衣褐,执铫耨以蹲行畎亩之中,孰暇患死!”公忿然作色,不说。 无几何,梁丘据御六马而来,公曰:“是谁也?”晏子曰:“据也。”公曰:“何如?”曰:“ 大暑而疾驰,甚者马死,薄者马伤,非据孰敢为之!”公曰:“据与我和者夫!”晏子曰:“此所谓 同也。所谓和者,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今据也甘君亦甘,所谓同也,安得为和!”公忿然作色, 不说。 无几何,日暮,公西面望睹彗星,召使禳去之。晏子曰:“不可!今君嗜酒而并于乐,政不饰而宽 于小人,近谗好优,恶文而疏圣贤人,何暇在彗!”公忿然作色,不说。 及晏子卒,公出屏而泣曰:“呜呼!昔者从夫子而游公阜,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取材于《晏子春秋》) ⑵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 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 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 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今据 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 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取材于《左传》) 1、叙事、说理兼具 2、文本数量及文意互补 3、叙事中的形象、说理中的结构 4、考点上的常规与稳健 5、考点配合上的相关考量 6、词语意义的积累呈现与推断运用 7、句意整理的文意背景 8、文意的理解与概括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襄、文、武将皆相之 相:辅佐。 B.大暑而疾驰 疾:快速。 C.宰夫和之 和:调和。 D.是以政平而不干 干:追求。 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景公出游于公阜 政不饰而宽于小人 B.昔者上帝以人之殁为善 以泄其过 C.梁丘据御六马而来 子犹驰而造焉 D.非据孰敢为之 先王之济五味也 1、推断是有条件的判断,而 不只是猜测: 有些什么意义(条件)?此 处需要承担什么意义?(条 件) 1、语法层面: 2、语意层面: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使古而无死,何如? 假使将来我们不是消亡而是回到古代,会怎样呢? B.夫子一日而三责我,今谁责寡人哉! 先生一天内就多次指摘我的过失,现在还有谁能这样呢! C.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梁丘据不过是与您保持一致,哪里称得上是与您相和呢? D.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 如果只是用清水去调和清水,谁还会去饮用它呢? 假如自古以来人们就没有死亡,会怎么样呢?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景公北望齐国心有所动,想引发大家议论,没想到晏子借机讽谏。 B.为了能讨得齐景公的欢心,梁丘据顶着酷热大张旗鼓地追随齐景公。 C.臣下坚持违抗国君的命令提出自己的不同政见,才能实现君臣相和。 D.国君认为一些措施不可行,臣下也应就其中的可行因素向国君陈述。10.结合以上两则文言文,简要概括晏子所说的“和”与“同”的区别。(6分) 参考答案: 同:关注获得个人好处,往往一味随声附和,对国事贻害无穷。 和:注重谋求国家利益,能够调和不同见解,有利于国家治理。 ❶本质、表现以及影响三方面; ❷可以分开整体呈现而整体区别,也可以三方面各各对举以显示区别 评分参考:“同”“和”各有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有其他合理概括,酌情给分。 合理的对举举例(不完全罗列) 1、公和私、个人和集体 2、附和、阿谀、谄媚、奉承 调和、直言、仗义执言、公正 3、朝廷、国家、天下的治理,以及 国君的修养中的有利与不利(二)《论语》考查 1、教育情境的典型意义(言说与学说) 不必在意句子是不是都熟悉,或者句子数量有多少。 即便是非典型呈现,也要有在典型平台上应用的决断。 2、特定情境下的学说与主张考查(常识领域的内容) 厚书读薄的不同样式与最佳效应。 3、以《论语》为平台的语言运用与发挥(表达要求以及规范) 《论语》阅读中的一二三四五 一、仁 二、强调仁,重视礼 三、强调仁、重视礼,推行教育 四、强调仁、重视礼,推行教育, 中庸处事 五、仁、义、礼、智、信(二)根据要求完成11题。(共7分)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 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注】①夫子:此处以及下文中的夫子,均指公叔文子。 ②时然后言:到应该说 话的时候才说话。 11.从公明贾的回答来看,公叔文子是如何为人处事的?“其然?岂其然乎”反映 了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哪些主张?请简要说明。(7分)11.(7分)参考答案:  第一问:(3分)应对有方,举止有仪,取舍有度。 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 合理翻译三句话的意思,视同要点呈现;有其他言之成理的表述,也可以。  第二问:(4分)孔子用“其然?岂其然乎”表达了自己对公叔文子的佩服和赞许。  其中反映了孔子在为人处事中奉行仁、礼、义、智以及中庸等主张。  评分说明:“仁”“礼”“义”“智”“中庸”中至少要关涉到两方面。(常识)  孔子态度,1分;反映的主张,2分;简要说明,1分。意思对即可。 总而言,公明贾回应中包含的 是正面评价。具体到三句话: 1、言之有据、言而有据、应对 有据、三思而后行(坚持内心 一类,不妥) 2、遵从内心、尊重礼法、内心 庄重(充满自信一类,不妥) 3、取舍有法、取舍有义、取舍 凭义(舍生取义一类,不妥)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应用 1、古诗与古词的理解与鉴赏 2、诗意表达与理解 3、诗意主题的拓展 4、诗歌鉴赏的应用与表达 形象、手法和情感 形象本身有意义附着、 手法发挥的是协调作用、 情感在细致深入之后会显现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4题。(共12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①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吴融:晚唐诗人,受政治局势影响,几度被贬,漂泊一生。 ②帝乡:指长安。 偶逢 可堪! 难堪! 回首 12.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有枝红杏伸出墙头,正好被踟蹰在墙外路上的“行人”看到。 B.颔联的意思是说自己想“长得”赏花,又担心此处难以停留而遗憾。 C.颈联的文字中虽然不见有“花”字,却能使人感受到“花”的孤寂。 D.尾联借回忆起“帝乡”千万树杏花盛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 13.下面诗句都有“蝶”,与“春浅香寒蝶未游”中“蝶”的形象特点相似的一项是 A.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B.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雨 晴》) C.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黄巢《题菊花 》) D.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在“长得”“难留”的 语境意义的把握上,有 对“诗中语”以及诗人 情感态度的误解。 蝶之语的运用,相似在 形象特点,愁。 形象呈现,虚。 14.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化用了 这首诗的首句。请简要分析,两诗由“一枝红杏”而引发的联想和感触有何不同。  14.(6分)参考答案:  吴诗由一枝红杏少人关注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表达了诗人在漫漫行程中的孤寂;由 眼前的红杏联想到京城中的千万枝红杏,表达了诗人心系朝廷的忧苦。  叶诗由墙外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鲜花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惊喜。  评分参考: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如有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各要点中, 漂泊身世、孤寂, 长安繁华、忧苦, 满园生机、惊喜,(不拘) 是检视学生答案的着力点。 但是,参考答案中有关“联 想”的表述规格在讲评中要 给予足够关注。 漂泊、孤寂,长安繁华、忧苦,以及满园生机、惊喜是检视各个要点的着力点所在。 (三)古代诗文默写 1、默文化,写经典 2、复习中的推进策略 3、理解性默写的合理与恰切  15.(8分)  ①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  ③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  ④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有其他符合情境的古诗文句子,亦可)  评分标准:每空1分。每空有多字、少字以及错字、别字的情况,则该空不得分。 推进策略: 分值可观,志在必得。 突出文化性与经典性。 关注字句的出错背景。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1、作品阅读中的叙事风格 2、作品阅读中的文类意识 3、作品阅读中的词句理解 4、作品阅读中的结构梳理 5、作品阅读中的形象和情感把握 1、小说文本与叙事文本。 2、人物特点与形象特点。 3、小说文本与文学文本。 风吹端午 南风一吹,端午就近了。南风徐来,穿枝拂叶,高的艾草低的菖蒲,还有屋后的粽叶,门前的小雏菊……层层浸染之后,空气也变得密密匝匝起来,氤氲开来, 猛吸一口,那叫一个舒坦! 故乡的端午,总和艾草连在一起。 风把艾草味儿,从春弥漫到夏。艾草生命力旺盛,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丛丛,一簇簇,郁郁葱葱地长成一片。掐一片艾叶,放在鼻尖,馥郁的芬芳,一下 子钻进肺腑,人就会变得格外安静,仿佛连空气都一点点变了颜色,有一种清朗的明净。 夏至来临,百毒之虫、湿气浊气开始横行。端阳佳节,艾蒲簪门,虎符系臂,这是家乡的传统习俗。艾草和菖蒲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兄弟,一个带有浓郁的香 味,一个是青绿的宝剑,有它们驻守门楣,大鬼小鬼都会退避三舍。每临近端午,奶奶都会早早起床,趁太阳还没出来去割艾草。新鲜的艾草挂着露珠,散发出浓 郁的清香。奶奶教我用绳子一捆一捆地绑好,挂在门的两边,每个房间的门上都挂,连厨房也不例外。 端午近了,梅雨季节也随即到来,正是捂豆豉的季节。奶奶煮熟黄豆,准备做豆豉了。她把割回来的艾草,在木屉上铺开一层,再在上面铺一层厚厚的黄豆, 之后再盖上一层艾草。煮熟了的黄豆像躺在舒服的温床上,开始抽出丝丝缕缕的霉菌,把艾草顶得高高的。失了水分的艾草散发出一种异香,一直渗透并融进豆子 里去。奶奶笑眯眯地说:“艾草这东西,透气性好,霉东西时不会变得黏乎乎的。”奶奶用一物降一物的自然之法,集天地之灵气,把豆豉做得喷香喷香。 有谚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在门楣上收了水分,敛了绿气,一日日淡白。奶奶会把叶子摘下来,用一个干净袋子收好;把艾秆折成小段, 用稻草捆成一小把一小把。每逢阴雨天,奶奶的风湿必发,腿就疼得走不动路。这时候,艾就派上了大用场。奶奶把艾叶塞进竹筒里,然后点燃,一缕细小的烟缓 缓上升。奶奶将腿平搁在椅背上,拿艾烟在腿下熏。屋里弥漫着艾香,奶奶半闭着眼,说这艾一熏,骨头缝里的虫子就吓跑了。那艾火沿着穴位游走,穿透肌肤深 入每一道经络,消融那些痛点与病灶里的血滞淤堵,唤醒全身的能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们以修行的耐性抵达,水滴石穿,才有修复完整的那一天。奶奶真是 深谙其中之道,才能活得如此从容。 高中时感染上了疥疮。买了硫磺皂洗,抹了疥疮膏,痒还是止不住,恨不得把身上这层皮扒了。我不得已请假回家。奶奶一见我消瘦得脱了形,皮肉溃烂,心 疼得不行。她连忙去屋里取了艾草来,熬了一大锅水,等水煮成深褐色,倒在木盆里,让我泡在里面,还用艾水煮了几个鸡蛋,让我吃下蛋,喝下水。几天下来, 那痒痒劲还真就神奇地消失了。 如今,再没有人给我收艾叶了。每年的端午,我都会买一把回家,挂在门上。顺着艾草的清香,思绪就漫溯回旧日时光:晴空之下,软软的河滩上一片葱茏。 奶奶麻利地割倒艾草,用野草打个绺子,捆好,我背着,她握着镰刀跟在我身后。我放慢了脚步,回头瞥见她步履蹒跚,满头的银发在风中飘舞,像极了枯萎的艾 草。艾草黄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奶奶不能。千阳灿烂,我只能循着风的踪迹,追寻她为我们倾尽了一生的爱。 端午到了,奶奶又要忙碌起来了。糯米要提前淘洗干净,然后泡上几个时辰。趁此间隙,奶奶赶快清洗粽叶,又宽又亮的叶子,青葱逼人。一直忙到糯米泡好 沥干,她才直起腰,拽着筲箕边走边喊,快来包粽子哟!听到喊声,我们连忙搬来几把木椅,排在院子中间。此刻,风摇动一朵花撞到另一朵花,阳光轻挪它的脚, 与我们撞了一个满怀。木椅长长的斜影和花影交织,浓淡相宜,错落有致。我们围坐在奶奶身边,看她用拇指与食指从一叠洗刷得干干净净的粽叶中抽出绿油油的 一片,然后轻轻一旋一转,便卷成了喇叭状,抓些糯米放进去,再用手指压了压,收口,紧扎,一气呵成,一个漂亮的粽子就诞生了。奶奶的巧手,随着飘香的粽 子,齐齐留在了小院光影静谧的午后。 有一年,旱灾席卷了家乡,远远近近的田地荒得厉害,第二年村子里吃饭都成了问题。我们家因吃商品粮而得以勉强维持。那年端午前夕,奶奶要我和弟弟去 粮库买五十斤糯米。日落时分,又差我去喊隔壁的阿姨们来包粽子。粽子包好了,奶奶给每人都送上二十个粽子。另外,奶奶还用两只木桶装了粽子,专门送给彭 奶奶。彭奶奶八十多岁了,家里人口多,总是吃了上顿愁下顿。他们一家大小吃着我奶奶送的粽子,说不出有几多欢喜。 几十年后,彭奶奶的几个孙子先后发迹。有一年,在出差的路上,我碰到了彭家的三华。他乡遇故人,我激动地拍了拍他的肩,说:“三华,还认识我吗?” 三华把我的手从他肩上拿下,说:“拍我肩干什么,你不就是万家的老大吗?”说完,转身就走了…… 我愤愤不平,把这事告诉了奶奶,后悔当年给彭家送粽子。奶奶却笑了:“你帮助过的人现在过得很好,这就是让人高兴的事,善良何必求人回报!人哪,别 把好的东西泄漏了,跟包粽子漏米似的……” 奶奶的话,像阳光,也像风。 (取材于万华伟的同名散文,有删节) 安徽文学2020年第二期16.下列对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密密匝匝:指空气中弥漫着艾草、菖蒲、粽叶等各种植物的清香。 B.郁郁葱葱:指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的艾草到处都是,生命力旺盛。 C.水滴石穿:指奶奶每年端午坚持熏艾,最终治好了多年的风湿病。 D.一气呵成:指奶奶包粽子时的手法极为娴熟,粽子包得又快又好。 17.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草形似宝剑,又有浓郁的香味,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祈福祛毒的佳物。 B.文中引用谚语,既提示了艾草的药效,也表明这样的认识其实由来已久。 C.如今“我”还会在端午时往门上挂艾草,其中包含着一种对奶奶的思念。 D.文中把奶奶的话比作“阳光”“风”,是说这些话能给人以温暖和抚慰。 18.结合文意,分析作品中画线文句的表达效果。(6分)  18.(6分)参考答案:  细腻的描写突出了生活环境的清新怡人,诗情画意的语言渲染了家庭氛围的温馨和 谐,烘托了奶奶带领一家人包粽子时的其乐融融。  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 结构上的处理,特点(形式、内容),表意效果。 1、不必在概念和术语上苛求, 但回答的内容应该具体,文 句的特点与效果的表述保持 匹配。 2、由文及意、由表而里(段、 篇)、以及实际效果,答题 的各个层次在训练中要有兼 顾。19.作品中奶奶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请依据作品内容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19.(6分)答案要点: ①勤劳能干:早起割艾草;端午节操劳不得闲;包粽子又快又好。 ②善良慈爱:疼爱孩子;荒年给邻居家送粽子,帮助彭奶奶一家。 ③从容智慧:深谙自然之法,熟悉艾草的妙用;施恩却不图回报。 评分标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有其他合理分析,酌情给分。 每组短语中的两个词语可以理解为语意加强,不必同时出现,但是在解说时要对应。 (二)《红楼梦》人物形象把握 1、文字媒介 2、小说内容 3、《红楼梦》整本书背景 厚书读薄的不同样式与最佳效应。 (二)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 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 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 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到:“你在这里作什么?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 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 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 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 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 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 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 20.节选文字是如何表现宝黛之间的微妙情感的?请结合文段中的描写简要分析。 督促、引领和评价 1、剪裁实际。 2、剪裁考量。 3、跟进影响。 (服务于考点排布)20.节选文字是如何表现宝黛之间的微妙情感的?请结合文段中的描写简要分析。 20.(4分)答案示例: 环境描写:节选文字通过描绘落花流水等春景,烘托了宝黛共读画面的美好,暗 示出两个人志趣相投的情感基础。 人物描写:节选文字借刻画宝黛的言行举止,展现出宝黛在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显示出宝黛从两小无猜到爱情萌发的情感变化。 评分说明:从其中一个角度完整分析,要点完备分析合理给满分。若同时关涉两个角 度,酌情给分。意思对即可。 “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字样不必出现,以答案内容表述及相应分析为准。 “同时关涉两个角度,酌情给分”,描写内容的指认以能与分析文字相适应为准。五、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这个地方多山而又环海,依海而建的房屋随岸就坡,高低错落,形成一种浪漫而随 意的“水岸气息”。(甲)房屋外墙则多用白色涂饰,外墙与露台栏杆多为弧形,线条 如水般流畅。(乙)每栋房屋不仅有庭院,还有许多回廊和过道。(丙)这些空间设计 一方面增加了欣赏海景步道的长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自然的穿堂风,从而起到降 温作用。(丁)在晴朗的日子里,与红瓦白墙、蓝天、碧海、沙滩相互映衬,一切美妙 而又和谐。 (1)将下面句子还原到上面一段文字中,最合适的位置是(3分) 大多数房屋用红瓦铺设屋顶,屋顶坡度平缓,有利于防风排水。 A.甲 B.乙 C.丙 D.丁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把修改好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2分) (1)(3分)A (2)(2分)参考答案: 红瓦白墙与蓝天、碧海、沙滩相互映衬,一切美妙而又和谐。 评分说明:根据文意表达的需要,解决成分残缺的问题。有其他合理修改,酌情给分。 1、时间线索、 2、空间线索、 3、逻辑线索(程序顺序)、 4、行文提示(关联词、副词) 病句修改 不管是何类病句,语意 表达需要是前提, 修改中不必拘于概念, 以修改效果为准。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学校图书馆新增的一间电子音像阅览室,即将向全体同学开放。请从管理员角 度为这间电子阅览室拟定一则开放启事。150字左右。 ②中秋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的传说或亲身经历会带给你怎样的联想?自选 角度描写一个与中秋主题相关的场景。150字左右。 ③在选考的文学名著中任选一部,就书中的一个情节片段作简要复述,简要谈谈你 对这一情节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的认识。150字左右。 应用文体 描写 述、评 选考格局 23.作文(50分)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 ①请以“实干和虚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 ②请以“经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1月,文化认同、新高度 3月,关于三字经、春节 4月,应对、在路上 5月, 的力量、甘苦 6月,实干和虚心(做和想)、经验 1、协同备考,如何协同? 立意方面,10道题互相补充 文体方面,10道题互相沟通 关系型命题: 甘苦、实干与虚心 2、整体要求:事和理 叙事要看表现,关注明理 说理要看论证,关注即事 3、700字要求,要有800字的考量。 区别于“实和虚”,是反对关系而非矛盾关系,互 补而非互斥。立论环节、联系实际环节强调公允。 区别于“经历”,要有对生活的表现,还需要有对 事理的关注。叙事环节、勾联明理环节贵在自然。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 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 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 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50—42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 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41—33分) 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 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32—25分) 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 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 补充沟通 1、评分参考的熟悉以及备课组层面的协调; 2、试卷讲评中的说正确、讲明白和留余地; 3、考查结果之下的学情分析以及跟进安排。 各位辛苦!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