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
世界地理
一
概况
相关概念
海拔
(绝对高度)
:
地表某地点高
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高差)
:
地表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垂直距离
。
海平面
1000m
600m
400m
一
概况
相关概念
海拔
(绝对高度)
:
地表某地点高
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高差)
:
地表某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
垂直距离
。
等高线
: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深线
:
水体中
深度
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距
:
相邻两
条等高线
间的高度差。
二
特征
特征
同线
等高
同图
等距
等高线为
闭合曲线
,但图幅内不一定闭合。
等高线不
分叉
、不
重合
(
悬崖
)。
二
特征
特征
同线
等高
同图
等距
等高线为
闭合曲线
,但图幅内不一定闭合。
等高线不
分叉
、不
重合
(
悬崖
)
。
等高线越
密集
,
坡度
越
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缓
。
密集
稀疏
100
米
200
米
400
米
300
米
二
特征
特征
同线
等高
同图
等距
等高线为
闭合曲线
,但图幅内不一定闭合。
等高线不
分叉
、不
重合
(
悬崖
)
。
等高线越
密集
,
坡度
越
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
缓
。
示坡线
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A
B
三
判读
大范围地形的判读
平原
:
海拔
200
米
以下,等高线
稀疏
,广阔平坦。
丘陵
:
海拔
500
米
以下,
相对高度
在
200
米以下,等高线
稀疏
,较和缓。
山地
:
海拔
500
米以上,
相对高度
大,等高线
密集
。
高原
:
海拔高度
大,在
500
米以上,
相对高度
小,等高线在
边缘
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三
判读
局部地形的判读
1780
1800
1866
山峰
:
四周
低
,中部
高
。
盆地
:
四周
高
,中部
低
。
山脊
:
又
称
分水岭
。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
(等高线
凸
向低值
处)。
312
316
山脊
320
316
山谷
山谷
:
又称
集水线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等高线
凸向高值
处)。
鞍部
:
相邻两个
山顶
之间,呈
马鞍
形。
316
318
鞍部
陡崖
:
近于
垂直
的山坡,等高线
重合
。
2110
2130
2150
2154.9
三
判读
局部地形的判读
山地
:
四周
低
,中部
高
;
盆地
:
四周
高
,中部
低
;
山脊
:
又称
分水线
;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线
凸向低值
处)。
山谷
:
又称
集水线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等高线
凸向高值
处)
。
鞍部
:
相邻
两个
山顶
之间,呈
马鞍
形。
陡崖
:
近于
垂直
的山坡,等高线
重合
。
特殊
地形的判读
新月形沙丘
等高线呈封闭新月形。一侧陡,一侧缓,缓坡为迎风坡。
820
810
N
梯田
等高线稀疏和密集处差别大,海拔较低。
206
205
206
207
冲积扇
等高线呈圆弧形,并上密下疏。多有放射状河流或季节河流。
火山
等高线封闭,呈较有规律的环状,上密下疏。突出特点为中心海拔突然降低。
峰林
多山间盆地(坝子),山多陡峭孤峰。等高线稀疏处数值小。山峰等高线密集且平滑。
黄土塬
顶部平坦,边缘处沟谷纵横。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数值大
三
判读
局部地形的判读
山地
:
四周
低
,中部
高
;
盆地
:
四周
高
,中部
低
;
山脊
:
又称
分水线
;从山顶向外伸出的凸起部分(等高线
凸向低值
处)。
山谷
:
又称
集水线
。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等高线
凸向高值
处)
。
鞍部
:
相邻
两个
山顶
之间,呈
马鞍
形。
陡崖
:
近于
垂直
的山坡,等高线
重合
。
特殊
地形的判读
新月形沙丘
:
相对高度
较小
,迎风坡等高线
稀疏
;背风坡等高线
密集
。
梯田
:
等高线稀疏和密集处差别大,海拔
较低
。
火山
:
等高线为近似
圆形
,上密下疏。
冲积扇
:
等高线呈
圆弧
形,并上密下疏。多有
放射状
河流或季节河流
。
峰林
黄土塬
三
判读
坡度陡缓的判读
几种
山坡
凸形
坡
:
等高线
下
密上疏
。
凹
形
坡
:
等高线
下
稀上密
。
均匀
坡
:
等高线分布均匀
。
A
B
100
500
单位
:
米
200
100
300
600
500
400
M
N
A
B
M
N
三
判读
坡度陡缓的判读
几种
山坡
凸形
坡
:
等高线
下
密上疏
。
凹
形
坡
:
等高线
下
稀上密
。
均匀
坡
:
等高线分布均匀
。
等高线越
密集
,坡度越
陡
。
坡度=等高距
×
比例尺
/
图上距离
坡度陡缓与
等高距
、
比例尺
成正比,与
图上距离
成反比。
三
判读
两点通视的判读
等高线两点间是否能
通视
,主要取决于两点之间是否有
遮挡物
;即两点之间的
空间连线
必须高于两点之间所有等高线的
高度
值
。
遮挡
物
山峰
山脊
陡崖
凸形坡
A
B
100
500
单位
:
米
200
100
300
600
500
400
M
N
A
B
M
N
C
三
判读
河流
的判读
河流分布于
山谷
,河流
流向
与等高线
凸向
相反。
山脊
为河流的
分水岭
。
山地
常形成
放射状
水系,盆地常形成
向心状
水系
。
陡崖
处可能形成
瀑布
。
等高线
密集
的河谷,河流
落差
大,流速快,
水能
丰富
。但不利于
航运
。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
冲积扇
。
三
判读
气候的判读
山区(坡向,温度与降水)
。
山地
海拔
较高,
气温
较低。
阳坡
光照好
,
阴坡
气温低、
蒸发
弱。
迎风
坡
降水较多。
盆地
地形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
污染物
的滞留。
三
判读
A
B
C
D
E
1:20000
500
700
相关计算
等高距
与等高线
值
相对高度
及
温差
三
判读
300
200
200
300
M
N
1
2
3
4
a
b
c
d
200
100
300
1
2
3
4
M
a
b
c
d
N
相关计算
等高距
与等高线
值
相对高度
及
温差
三
判读
相关计算
等高距
与等高线
值
相对高度
及
温差
100
300
单位
:
米
A
B
C
D
E
三
判读
相关计算
等高距
与等高线
值
相对高度
及
温差
陡崖
陡崖
顶部
的高度
陡崖
底部
的高度
陡崖
的
相对高度
:
(
n
-
1
)
×h≤
相对高度<(
n+1
)
×h
(
n
表示
重合
的等高线的条数,
h
为
等高距
)
读图,回答
1→3
题。
1.
河流
ab
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
东南
B
.
自东南向西北
C.
自东北向
西南
D
.
自西南向东北
2.
断崖顶部的
E
点
海拔可能为
A.59m B.99m
C.199m D.259m
3.
此断崖的最大高
度可能为
A.150m B.99m
C.210m D.249m
下
列
四
幅图均代表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4→5
题。
4.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
50
米,比例尺分别为
1:10000
、
1:20000
、
1:30000
、
1:40000
,则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
>④>③>②
B.②
>③>①>④
C.①
>②>③>④
D.④
>①>②>③
5.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分别为
50
米、
100
米、
150
米、
200
米,比例尺都为
1:10 000
,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
>④>③>②
B.②
>③>①>④
C.①
>②>③>④
D.④
>③>②>①
①
②
③
④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
等高距为
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
,回答
6→7
题。
6.
Q
地的海拔可能为
A
.
90
米
B
.
230
米
C
.
340
米
D
.
420
米
7.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
260
米
B
.
310
米
C
.
360
米
D
.
410
米
四
应用
应用
港口码头
等高线
稀疏
,等深线
密集
;
陆
域平坦、水域深阔的
避风
港湾
,
避开
河流
入海口
。
海滨浴场
缓坡
沙滩
;
等高线
与
等深线
稀疏。
四
应用
应用
气象站
视野
开阔,等高线
稀疏
的
坡地;
坡度
适中,
天气
晴好。
疗养院
空气
清新
,
植被覆盖
好;
向
阳
坡,等高线
稀疏
的坡地;
远离
市区
,
交通
便利。
四
应用
应用
野外宿营地
近
水源
,
等高线
稀疏
的
高
地;
避开山前空地
,防
泥石流
、
山洪
;
避开
陡
坡
或
陡崖
,防滑坡、崩塌。
水库水坝
水库选在
河谷
或山谷
地区
,呈
“
口袋形
”的
洼地
或小盆地
。
水坝选在流出
洼地
或盆地
河道
最狭窄
(
等高线
密集
)的区域。
四
应用
应用
交通线路
线路
尽量
短与直
,少
弯路
,相对高度
小
。
等高线
稀疏
,坡度
较
缓,沿
等高线
修建;
少
占
农田
,少过河,少建
桥
;
避开
沼泽、断层、陡崖
等地形地质复杂的区域。
四
应用
应用
引水线路
线路
尽量
短
;
利用
地势引水
自流
,避免通过山脊。
管道
线路
尽量短;
避开
高山、大河、峡谷
等
地形地质
条件复杂的区域。
四
应用
应用
农业区
等高线
稀疏
,地势平缓的地区,适宜发展
种植业
;
等高线
密集
,地势较陡的地区,适宜发展
林业和牧业
。
工业区与居民区
靠近
水源
、
交通
便利、等高线
间距较大
的
地形平坦
开阔
处。
右为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图,该区域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
风。
回答
1→2
题。
1.
甲、乙、丙、
丁四个
地点,最适宜建
港口
的是
A.
甲
B.
乙
C
.
丙
D.
丁
2.
甲、乙、丙、
丁四个
地点,最适宜建
海滨浴场
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是我国沿海某城镇规划
图。
回答
3→4
题。
3.
图中城市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港口
,最
合适的位置
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4.
为了
加强乙村和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
中四
条线路规划最合理的
是
A
.
a B
.
b
C
.
c D
.d
下
如
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图
(
单位
:
米
)
。为了让游客体验悬空、惊险
、刺激
,该地旅游局将原有登山线路中的某段改造为玻璃栈道
(
如图
)
,回答
5→6
题。
5
.
图
中甲、乙、丙、丁四处人类活动布局合理的
是
A
.
甲
——
水文站
B
.
乙
——
农田
C
.
丙
——
瞭望台
D
.
丁
——
聚落
6
.
最
适宜改造为玻璃栈道的
是
A
.
①
段
B
.
②
段
C
.
③
段
D
.
④
段
7.
暑假
,某驴友团到户外野营活动。在
A
、
B
、
C
、
D
四地选择宿营,你认为
选择
_________
地
宿营最合适,说明其理由。
120
80
80
120
240
120
80
A
B
C
D
等高线
陡崖
河流
0
500m
E
C
离水源近,取水方便;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坡度较缓,
无
地质灾害隐患
。
8.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
⑴图中最适宜修建水库的拦河坝的地点是
。
⑵若水坝高
100
米,请用“∥”在图上画出水坝的位置,并用阴影部分画出水库的区域。分析水库建成之后可能带来的问题。
D
淹没村庄
和农田
,
需要移民
。
五
地形剖面图
A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200
400
600
800
A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B
´
垂直比例尺
:1/20000
绘制地形剖面图
确定
坐标
,纵坐标表示
高度
,横坐标表示
水平距离
。
确定
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采用
原图
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要视情况而定
,
一般
垂直
比例尺要
大于
水平比例尺。
描点
并连接;
注明
比例尺
。
下图中甲图为某地
(
26°N,116°E
)
平面图,沿甲图
E—F
与
C—D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
回答
1→2
题。
1.
该地的地形是
A.
山峰
B.
山脊
C.
山谷
D.
鞍部
2.
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
东北向
西南
B
.
东南向西北
C.
西南向
东北
D
.
西北向东南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
回答
3→4
题。
3.
左图中剖面线
AB
和
MN
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
所对应
的位置分别
是
A
.
①
和
③
B
.
②
和
③
C
.
①
和
④
D
.
②
和
④
4.
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
位达
海拔
150
米时,图示范围内将
出现
A
.
一
个岛
B
.
两
个岛
C
.
三
个岛
D
.
无
岛
等高线
等高线
概况
特征
地形的判读
坡度的
判读
判读
应用
两点通视的
判读
地形剖面图
河流的
判读
气候的
判读
相关计算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
:
米)”
完成
1
→
3
题。
1.
R
、
Q
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
米
B.900
米
C.1000
米
D.1100
米
2.OMNP
四地中海拔
可能
相等的两地是
A.M
、
N B.M
、
P
C.N
、
O
D.P
、
O
3.
若在
Q
地建一小型
度假村
,应特别
注意
防范的自然灾害
是
A.
风沙
B.
洪涝
C.
滑坡
D.
寒潮
O
下面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10
米,
完成
4
→
5
题。
4.
山峰
N
的最大海拔高度可能为
A.90
米
B.89
米
C.79
米
D.97
米
5.
若用图中①、②、③、
④四
条
曲
线
表示
河流
,其中
正确的
是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下面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
6
→
8
题。
6.
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
2470
米
B.CD
是山谷,
EF
是山脊
C.H
在西南坡上,阳光
充足
D.H
地比
B
地降水多
7.B
点此时的温度为
18℃
,只
考虑高度因素
,则甲
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3.5℃
,
12.5
℃ B.22.5
℃
,
13.5℃
C.22.5℃
,
14.5
℃ D.13.5
℃
,
14.5℃
8.
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
运动
员攀至最
高处,高差
可能为
A.101
米
B.198
米
C.298
米
D.601
米
读下图,
完成
9
→
10
题。
9.
图
中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
① B
.②
C
.
③ D
.④
10.
若该地多山崩
和泥石流
等地质
灾
害,图
中最易发生
泥石流
灾害的是
A
.②
、④
B.②
、③
C.③
、④
D.①
、②
④
③
②
①
400
450
550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
完成
11
→
12
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
①
点河流流速最快
B
.
②
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
C
.
③
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
.
④
点位于
⑤
点正西方向
12.
左图
地形剖面图
是右图的
哪一剖面线绘制
的
A
.
L
1
B
.
L
2
C
.
L
3
D
.
L
4
13. 2
月
5
日,阳光灿烂,东南风
3
~
4
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
。下
图为“媚尼风景区”
略图
,
回答
问题。
⑴乘船游览尼湖,从
A
到
B
快还是从
B
到
A
快
(
均直线航行
)
?说明理由。
⑵他们想“漂流探险”,分析在
a
河 “漂流” 的特点。
⑶在图中
D
处拟建一水坝
(
图中
‖
处
)
,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可能被水淹的是
。
从
A
到
B
快
。该日
吹
东南风
,从
A
到
B
是
顺风航行
。
落差
大,水流急,漂流时速度快
,更加
惊险
刺激
。
②
13. 2
月
5
日,阳光灿烂,东南风
3
~
4
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旅游
。下
图为“媚尼风景区”
略图
,
回答
问题。
⑷古寺②与山顶
C
,两地的温差约为
______________
。
⑸
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
是
________
,
理由。
该山顶
最高不足
1000
米
,观赏
效果
不佳。
4.8℃~5.4℃
观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