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剖析
一、试题剖析
2019
年高考地理各套试题在内容比重、呈现方式、试题风格等方面,基本延续往年特点,以稳为主,稳中求进。
现以全国
Ⅰ
卷为例,作一下简单地剖析:
考点区域分布
长江三角洲
村办企业
黄河干流
我国东北
某地区铁路线
欧盟
人口结构
澳大利亚
本土汽车制造
里海
地中海
安仁古镇
芝加哥
人工运河
从出题背景上看
3
组题考察了中国地理;
3
组题考察了世界地理。与去年相比,以考察世界地理为考点的知识点多了一个。并且世界地理考察的地区是欧洲和澳大利亚。
从出题背景上看
以欧洲为背景考察的选择题,主要考察的是读图与人口迁移影响的基础题,难度不大。而综合题方面,则从整体性的角度考察了地中海、里海和黑海区域的相关地貌、水环境的变化。澳大利亚是一个热点地区,我们会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混合农业,但往往很少从工业的角度去分析它,虽然区域很熟悉,但考法很新颖。
从出题背景上看
以中国地理为考察知识点的题,材料相对热门:乡镇企业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黄河流域都是近些年的热点区域。从出题背景上去分析今年的试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区域地理这部分知识点,要从细节去掌握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并且要会去联系时事。
从知识点角度去看
今年的高考题主要考察这
5
大核心模块: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工业、人口和交通。但与往年相比,我们今年对于地球运动部分和农业并没有考察。
从形式上去分析
今年的
11
道选择题,分为
4
组去考察。
1-3
题通过文字材料的形式重点考察我国乡镇企业的问题;
4-5
题通过欧盟的人口结构图,考察了人口的相关知识点;
6-8
题通过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路分布图,考察交通的相关知识点;
9-11
题,通过黄河小北干流分布图,考察河流地貌的特征。
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的试题,都是从图形、地图出发,这也体现了地理试题的特点,也给我们一个方向,地理不仅仅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点,更要有图形、地图的分析能力。
从综合题去分析
36
、
37
题均以世界地理为背景。
36
题的四个设问均为纯粹的工业题,与
18
年情况相同。设问新颖,在答题时会不好上手,但也有平时复习中的基础知识点,例: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考察工业区位优势的知识点)。
从综合题去分析
从这个角度看,在今后的学习、备考中,还是要回归教材,把握好核心知识点,增强对材料内容的筛选、分析能力。
整体上,
36
题重点考察人文地理,难度较小。以澳大利亚汽车发展的真是案例为背景,围绕汽车产业布局、汽车产业特点、汽车生产成本以及汽车产业退出的影响等现实问题,重点考察学生从地里角度分布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从综合题去分析
37
题以区域背景为依托,着重对自然地理的考察,难度稍高。像(
4
)问,以里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实证,阐明了板块运动与里海地区地貌、水文、气候之间的关系,反演了湖泊的形成过程,由此获得黑海和地中海将相继成湖的依据。试题引导考生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判断黑海和地中海可能发生的变化
,
旨在扩大考生视野,评价考生以尺度上转换为代表的地理思维创新能力。
从选修角度去分析
今年选修难度变化不大。从分值设定上看,旅游地理是两问,环境保护为一问。
旅游地理的两问分别是:分析游客较少在当地留宿的原因和为当地提出合理建议,两个设问都比较常规,难度较小,取得高分的可能性也更高。
环境保护则是主要考察为改善湖泊水质而进行工程设施对环境的影响,且需要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难度上较旅游地理明显高出一块。
综合全国
Ⅰ Ⅱ Ⅲ
卷来看,
试题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助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为方向,紧密围绕“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推进高考内容改革,通过精选素材、创新情境、巧妙设问,深入发掘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1
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立德树人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素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念,具备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1.1
再现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真实情境,树立人地协调观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展现地理学与社会的关联,在“五大发展理念”“五个统筹”的新时代背景下,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所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为背景创设情境,以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导考生树立协调发展意识。
如:文综全国
Ⅰ
卷第
1
~
3
题
题组根据嘉善县产业布局从分散到集中、从城乡各自发展到统筹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考点。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
“
村村冒烟
”
现象。
2016
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
“
抱团飞地
”
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
1
~
3
题。
1
.“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
.燃料来源分散
B
.空间布局分散
C
.原料来源分散
D
.产品市场分散
村办企业涌现,村村冒烟
“
村村
”-
区域布局概念
空间布局分散
燃料来源分散
加引号
“
冒烟
”
是寓意
没有信息说明是燃料消耗型工业
原料来源分散
产品市场分散
无信息支持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
“
村村冒烟
”
现象。
2016
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
“
抱团飞地
”
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
1
~
3
题。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腾退建设用地指标
原来建设用地紧张
缓解建设用地紧张,更好的集约利用土地
飞地具有区位优势
条件优越的飞地
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创新、创业中心,保证各村收益机制
人多地狭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
“
村村冒烟
”
现象。
2016
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
“
抱团飞地
”
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
1
~
3
题。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抱团飞地
区位优势
科技优势
创新创业
宜居则居,宜农则农,宜工则工
腾退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空间规划
城乡统筹创新
由题目可以看出,该题组重点考查学生如何结合政策背景的变化来理解产业布局的变化,如何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角度认识产业集聚的益处,引导考生关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
再如:文综全国
Ⅱ
卷第
1
~
3
题
该题组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为案例,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国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
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3.
与
200
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
空间位置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1.
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Ⅰ型中的多数城市(
)
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
2016年
协调发展水平Ⅰ型
海港:上海、
宁波
沿江城市:上海、
南京
长江口:上海、苏州
均不是多数城市
直辖市:上海;
副省级市和计划单列市:南京、杭州、宁波
省会城市:合肥、南京、杭州;
地级市:苏州
多数城市符合
D
项;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
A.
均衡性 B.边缘性
C.集中性 D.对称性
核心
边缘
3. 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
A.空间位置 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近
B
、
C
、
D
均无佐证信息
由题目可以看出: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三者协调不仅有利于推动城市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紧密联系,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
1.2
讴歌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重点选择反映建国以来伟大建设成就作为素材,激发考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
如:文综全国
Ⅱ
卷第
36
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现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 (海)入宾 (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图4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空间尺度
-
自然环境
原因?气候资源优势?
原因?
(
1
)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6分)
等高线
海拔高、山高谷深
狭长走向
较稠密
极大极小值
地表起伏较大
谷地面积小
耕地分布在谷地,面积小
地形特点:山高谷深
。
耕地
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空间尺度较大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8分)
横断山区边缘
阻挡西南、东南季风
谷地
地形封闭,热量不易散失
东西走向
谷底地处背风坡
气流下沉
水汽含量少
增温
局地
尺度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气候
热量充足
地处山地高原
干热
-
晴天多
纬度低
水果全年可以生长
用水得到保障
光照强
干热,降水不足
温差大
品质好
温差
光照
热量
降水
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4分)
水果种植业
培育农产品品牌
科技改良品种
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改善交通条件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互联网
+
拓展市场
发展旅游相关产业
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该题组以云南省大理宾川县“治贫先治水”的发展理念为例,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限制和脱贫致富相结合,凸显国家建设伟大成就。
又如:文综全国
Ⅲ
卷第
9
~
11
题,以我国新疆独库公路为原型设计试题。
在新疆,有一条世界级的旅行公路,它穿越天山腹地,有人说它险如虎口,有人说它绝美异常。去过的人,回来以无不对它念念不忘。它就是独库公路,一条从风中来,归于雪中去的大美公路。
独库公路是国道217从北疆独山子到南疆库车的路段,它的出现使南北疆1000多公里的路程缩短了近一半。它是一条奇迹之路,它翻越了4个终年积雪的达坂,跨越了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沿途1/3的路段尽是万丈悬崖,1/5路段地下是高山永冻层。
它是数万官兵奋战十年的结果,他们硬生生的在黄羊都却步的达坂上凿通了隧道,跨越了不可逾越的山峰。而代价,便是这里,多了168个不朽的灵魂,所以,它更是一条英雄之路。
这一路走下去,在充满危险的同时,你也会收获异于平常的美丽。
而且,你会发现,从你踏上它的那一刻,关于和它的美丽故事,就已经停不下来了。
我国某公路长
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
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
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
9~11题。
9.该公路位于
(
)
A.吉林
B.内蒙古
C.西藏
D.新疆
吉林没那么大,
500km
还出不去??
内蒙古没永久冰川
平均海拔
3000
米以上
新疆有绿洲
你眼睛发亮了吗?
我国某公路长
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
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
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
9~11题。
10.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
(
)
A.洪水频发
B.路面积雪严重
C.泥石流多发
D.路面冻融沉降
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新疆洪水多为夏季冰川融水形成的
秋、冬季节积雪量大,来年入夏才完全融化
泥石流多发,跟山洪有关系,也在夏季
路面冻融沉降,也在气温升高的春夏季节
大雪封山,无法通行
我国某公路长
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
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
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
据此完成
9~11题。
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绿洲
新疆
干旱
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荒漠植被
与山地迎风坡有关,在北坡
750
米海拔还不够格
独库公路的修成贯通,沟通了南疆和北疆两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在促进民族繁荣和稳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试题引导考生热爱祖国,要从了解祖国的山山水水开始。
1.3
谱写改革开放积累的成功经验,培育生态文明观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在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下,有效整合学科知识,合理运用学科能力,认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如:文综全国
Ⅲ
卷第
1
~
2
题,以某企业“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案例,主要考查考生对“厨余垃圾”以及“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工艺过程的认识。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
1~2题。
1.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
(
)
A.废料
B.原料 C.能源 D.产品
废料
产品
能源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图1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
1~2题。
资源化
资源化
无害化
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环境
资源化
2.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
(
)
A.废渣
—
生产沼气
—
沼气
发电
B.
工业油脂
—
提取生物油脂
—
有机渣
C
.有机渣
—
生产沼气
—
废渣
D
.生产沼气
—
有机渣
—
提取生物油脂
废渣已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机渣
分拣
提取生物油脂
有机渣
工业油脂
该题组通过对“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引导考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关心和爱护环境,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观。
2
立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聚焦能力考查,为高校选拔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2.1
从整体性视角,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要求考生能够综合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整合学科知识与能力,横向联系、纵向贯通,面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探索和解决问题。
如文综全国
Ⅰ
卷第
6
~
8
题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重视图例:
河流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图例:山区
非农耕区,农产品错
铁路终点为山区
非工业品
石材运输成本高,无特殊信息
长白山区
东北林区之一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决定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运输需求
外部市场冲击
森林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或枯竭)
运输需求变小
铁路运输经济性变差
-
废弃
该题组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揭示自然环境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
又如:文综全国
Ⅰ
卷第
37
题
37
.(
22
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
6
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
1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
分)
(
2
)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
分)
(
3
)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
分)
(
4
)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
分)
(
1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
分)
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
地壳运动挤压山脉隆起
阻隔里海与地中海
形成湖泊
地貌
水文
气候
西侧大高加索山
南侧厄尔布尔士山脉
图示仅有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
汇水区域仅剩东、北两面
图示
-
中纬度
大气环流
-
西风带
大高加索山阻挡西风
里海区域背风坡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地貌
:山脉隆起导致地表起伏加剧,里海地处封闭
的
盆地
,地势低洼,难以排盐,盐度上升;
水文:山脉隆起导致河流呈放射状汇入里海,径流
只
进
不出,盐度上升
;山脉
隆起导致河流落差
加
大
,含沙量增大,导致里海含沙量上升;
气候:山脉隆起导致背风
坡焚风
效应加剧,气候更加
干旱,蒸发
旺盛,湖面萎缩,盐度上升。
(
1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6
分)
(
2
)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6
分)
淡水湖
盐度低
补给多
损耗少
河流注入水量大
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可不计
冰雪融水补给
蒸发弱
下渗可不计
冰期气温较低
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
补给大于蒸发。
(
3
)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6
分)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
淡水湖
咸水湖
湖水补给量减少
气温升高
盐度累积、升高
湖水蒸发量增大
大陆冰川大幅消退
无排盐通道
内陆湖
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
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
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
4
)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4
分)
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
内海
湖泊
联系水道封闭
直布罗陀海峡和土耳其海峡封闭
山脉持续抬升
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坎(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该题组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充分体现了地壳、湖泊、地形、气候等各种自然体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理念;同时,将区域联系和区域过程展示给考生,要求考生具有要素综合、空间综合与时间综合能力。
又如:文综全国
Ⅲ
卷第
37
题,通过不同日期水体形态比较,分析气候、河流和地质地貌的相互作用
。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
7
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
1
)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6
分
)
转为淤积
河流断面
河岸陡峭
侧蚀较弱
下蚀较强
河岸岩性坚硬,相近(无差异侵蚀)
地壳抬升
(地壳
抬升)
河流下切(未摆动)
;
单一
岩性(岩性相近)河岸,河岸直立。
变化特征:深度增加。
原因:融雪补给为主,流量持续增长,水位上升
;
融
雪补给为主,含沙量低,流速持续加快,侵蚀河床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
7
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
2
)指出
4
~
6
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8
分
)
4~6月
季节性融雪补给
流量增加
水位上升
上游河段
落差大
下蚀增强
河床加深
含沙量小
降水
补给,(坡面侵蚀强,)河水含沙量高
;
径流
量与流速变率大,流速降低时泥沙快速淤积。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
7
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
7
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
(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8分)
8
月
降水补给
流量变率大
非降水时河床水位低
输沙能力减弱
河床淤积
含沙量高
降雨集中
坡面侵蚀增强
该题组将短期的小尺度自然地理过程与长期的大尺度自然地理过程相统一,要求考生从整体角度认识地理环境。
2.2
从实践性视角,强化对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考查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理解与熟练掌握学科主干内容的前提下,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与原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考生真懂会用,学以致用。
如:文综全国
I
卷第
6
~
8
题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
河谷分布
C
.山脊线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
.
农产品
C
.工业品
D
.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该题组通过提供小尺度森林铁路地图,考查考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和身边事物去思考、探索和发现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中学对于地图的教学由学习地图知识转为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工具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又如:文综全国
I
卷第
36
题
36.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莱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
1
)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8
分)
(
2
)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8
分)
(
3
)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
分)
(
4
)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分)
(
1
)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8
分)
人口相对密集,城市较多
市场需求量大
澳大利亚东南部,殖民者最早开发
开发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
铁路、公路、海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
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便利
劳动力相对充足
(
2
)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8
分)
总需求量小
人口总量小
国土面积大,各地气候等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加剧国内汽车市场竞争
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
原本多样化的市场
对汽车种类型号需求多样化
总需求量小
/
选择更多
每种
……
需求都较少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
运输距离长
铁路、航空等替代性运输方式
(
3
)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4
分)
劳动力成本高
发达国家
市场需求量小
研发
成本
高
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
难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由
美、日等品牌公司控制,缺乏自主品牌与核心
技术
土地
租金
高
布局
在发达的
大城市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汽车生产技术
要求高、资本投入多,对经济带动作用较强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减少
失业率
提升,居民收入
下降
外商投资减少
复杂工业产品的制造,需要大量零部件企业
失去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经济下滑
整车进口替代,取消国内生产
制造业份额减小
产业结构变化
零配件
、物流运输、零售等相关产业
萎缩
城市
的国内经济生产总值降低,财政税收
降低
该题组以澳大利亚汽车发展的真实案例为线索,围绕汽车产业布局、汽车市场特点、汽车生产成本以及汽车产业退出的影响等现实问题,把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从发展到退出的过程与地理因素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
又如:文综全国
Ⅱ
卷第
6
~
8
题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
6-8
题。
6.
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
A.连续层片状
B.
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连续层片状
间隔团块状
条带状
鱼鳞状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
6-8
题。
7.
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积云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
下垫面受热强烈
上部与地面温差大
对流运动旺盛
水汽上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成云
热带雨林地带
空气湿度大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
6-8
题。
8.
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下垫面温度低
水汽凝结温度不变
水汽凝结温度
下垫面温度高
水汽凝结高度大
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积云云底高度低值
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低
该题组以生活中的地理事物“云”为主题,呈现出云的形成与下垫面性质的对应关系,引导考生依据大气对流运动基本形式和原理,分析积云形态特征,实现对积云的区域差异和时间差异的认知迁移。
再如:文综全国
Ⅱ
卷第
9
~
11
题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
9-11
题。
9.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构造运动
B.流水 C.冰川
D.
风
10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地面沉降
B.
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冻融塌陷
洼地增多增大
断流期间,时间尺度短,排除地面沉降(内力作用)
已断流,流水侵蚀排除
冻融塌陷应一直存在(冬季冻结,夏季消融)
半干旱区
风力作用为主
部分半湿润区
断流后流水作用减弱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
9-11
题。
11.
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水土流失
B.
沼泽化
C.土地沙化
D.盐碱化
风力侵蚀
表土侵蚀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排除
沼泽化排除
盐碱化排除
流水作用已减弱
地下水水位下降
断流
该题组以发源于大兴安岭的霍林河流域为案例,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不同的干湿区地貌营力的基础上,分析人类改变地貌营力及后果,重点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
2.3
从开放性视角,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增强开放性和探究性,引导考生运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情境,促进创新意识的提高。
如:文综全国
Ⅰ
卷
37
题第(
4
)小题,以里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实证,引导考生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判断黑海和地中海可能发生的变化
,
旨在扩大考生视野,评价考生的地理思维创新能力。
37.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
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
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
4
)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该小题通过设置开放性任务,要求考生能够围绕滑雪场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突出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
再如:文综全国
Ⅱ
卷
37
题第(
4
)小题
3
遵循全面发展,体现育人价值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根据地理学特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选取既能达成考查目标,又结合学科知识的素材,设置问题情境,加强对健康意识、审美情趣、劳动观念的考查,突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3.1
培养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健康意识
2019
年通过设计综合性、情境化的地理试题,利用体育运动等情境,加强对体育相关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如文综全国
Ⅱ
卷第
37
题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
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
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图
5
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
3
)
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
(
4
)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
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
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
滑雪场布局分散
适宜地广
冬季山区气温相对较低
浙江地处亚热带
人们对于滑雪的好奇与“全民上冰雪”热潮
初级赛道
-
休闲娱乐非竞技
一日体验型滑雪者
客源地市场距离近,遍布各地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6分)
答案: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
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
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
旅游技术设施完备
便于利用
交通条件较好
吸引更多游客
成熟的客源市场
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
顺便体验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4分)
答案: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者。
3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
分)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
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
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
室外滑雪场
受气温影响大
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
浙江亚热带
需要不断补给雪
气温高融雪快
需要电力制冷和水源造雪
维护成本高
天然无积雪
建设成本高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6分)
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
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37.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
10
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
1
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
4
)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该题组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我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为背景,将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具体的体育项目相结合,发掘体育项目开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浙江室外人工滑雪场建设的地理问题,该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冬奥会项目知识的了解和兴趣的培养,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3.2
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养成审美情趣
2019
年地理试题通过创设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和谐美等情境,以美育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在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
如:文综全国
Ⅲ
卷第
42
题
42.[
地理
——
选修
3:
旅游地理
](10
分
)
越后妻有地区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北部,冬季多大雪。由于地处偏远,该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都市,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乡村日渐衰败。为改变这一状况,该地区于
2000
年开始举办“大地艺术祭”活动。该活动以弃耕的农田、闲置的农舍和校舍以及山地为舞台,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展现当地传统文化。该活动使越后妻有地区逐渐成为日本知名的旅游地。图
8
为永久保留的“大地艺术祭”经典作品
——《
梯田
》
。
指出越后妻有地区举办
“大地艺术祭”活动的旅游价值,并说明能够永久保留在田野上的艺术作品的特点。
该题以“大地艺术祭”旅游活动为背景,通过一幅
《
梯田
》
艺术作品,呈现当地农民农耕生活的原风貌场景,使得艺术完全融入到乡土大环境之中,形成自然与人文景观和谐融合的美丽田园画卷;引导考生树立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观念,懂得欣赏自然美、人文美,领悟人地和谐之美,最终实现美育的教育引导。
3.3
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树立劳动观念
2019
年高考地理试题通过设置真实的劳动情境,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能力、智慧、思想等融为一体,要求考生发现劳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劳动观念。
如:文综全国
Ⅲ
卷第
43
题,
4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
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
降低盐度
过量施用化肥
减少化肥施用量
增施有机肥
淡水淋溶
雨水淋溶
夏季时去掉棚膜
客土置换
减少
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
;
利用
淡水灌溉淋溶(洗)
;
夏季时
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
;
客土
置换。
该题围绕我国北方地区农用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探讨解决方案,启发考生在劳动实践中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帮助考生内化劳动认知、增强劳动感悟、形成劳动习惯。
二、备考建议
1.
研究
《
课程标准
》
和
《
考试说明
》
,试做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
2.
注重日常积累,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内在联系,培养综合思维
3.
多途径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和世界,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4.
强化文字、图表材料信息的获取,锻炼图像分析和材料解读能力,提高信息意识和应用能力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