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考查内容 考查区域
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西北地区
3-5 农业 江淮平原
6-8 气温 西北地区
9-1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俄罗斯
36 产业转移+交通 东部地区
37 地质地貌 西南地区
43 旅游开发评价 欧洲西部
44 河流治理 西南地区
[习题]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
有关。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
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答案:1.A 2.D
习题链接
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
”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A.水文、地貌、植被
B.地貌、水文、植被
C.植被、地貌、水文
D.水文、植被、地貌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
”“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
A.风俗习惯改变
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
C.人口迁徙频繁
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图中无河 地名有河
环境变迁
【答案】1.A 2.D
【解析】1.地名“河”的命名往往是靠近某河流,以河命名,与之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水文;黄土高原
地貌沟壑纵横,峁梁相接,与地名“梁”相关的是地貌;黄土高原地名可以反映当地物产,如榆林因
其多种榆树而得名,因此与地名“柳”相关的自然要素是植被;A正确。故选A。
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而图中乙地河流明显比甲地少。水文
类地名的分布可以指示环境变化,乙与现代河流距离较远,可能与气候变干有关,风沙活动加强,
地表水环境恶化,一些河流流量减少甚至消失,这些表明乙地自然环境变化较大,D正确。图中民
族没有大变化,风俗习惯改变不大,A错误。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土地利用结构不稳定,B错误。乙
地环境较差,经济落后,人口迁徙不会频繁,C错误。故选D。
【点睛】黄土高原的米脂县、甘泉县、枣林坡等地是以当地物产命名。此地命名还受蒙语影响,如
毛乌素系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
[习题] 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
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
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
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
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图2为该地收
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
为稻茬。据此完成3~5题。
答案:3.B 4.C 5.D
习题链接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
需在田地中打沟(图2)。打沟主要是
为了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
目的是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5.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B.复种指数提高
C.田间管理精细化
D.种田大户增多
水 稻 需 精 耕
细 作 , 劳 动
力投入较大,
但 该 地 劳 动
力少了
【答案】3.B 4.C 5.D
【解析】3.种植单季稻稻田长期浸水,而小麦怕涝,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田地
中打沟是为了排水,使土壤干湿适宜,创造高产土壤条件,B正确。巢湖平原雨季较长,播种
小麦前稻田水分充足,水分充足,打沟不是为了灌溉,A错误。在田地中打沟起不到防虫害的
作用,C错误。巢湖平原地形平坦,越冬作物小麦不需要特别通风,D错误。故选B。
4.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
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种植小麦收益低,收割水稻后翻耕播种会增加生产成本,
导致利润下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才不经翻耕播种小麦,C正确。由于稻田长期浸水,土壤板
结,通透性较差,不经翻耕播种小麦不能提高产量,A错误。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不严重,B错误。
当地水资源充足,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减少蒸发,D错误。故选C。
5.据材料信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经翻耕
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判断,随着农业劳动力减少、机械化的普及,为土地流转、土地
承包提供了可能,种田大户会增多,D正确。巢湖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变化不大,种植结构不
会变得复杂化,A错误。复种指数有气候决定,不会提高,B错误。种田大户承包经验,机械化
操作,劳动力有限,田间管理不会变得精细化,C错误。故选D。
[习题]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
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
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
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
6~8题。
答案:6.C 7.A 8.C
习题链接
6.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
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曲线倾斜
度相似
降温作用
地面长波
辐射弱
与沙漠相比,绿洲
冬暖夏凉
【答案】6.C 7.A 8.C
【解析】6.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可知,凌晨0—6时左右绿洲和沙
漠地表温度的变化曲线接近平行,说明降温速率接近,C正确;地面长波辐射主要受地温的影
响,图中显示地表温度差值最大接近15时,故15时左右绿洲和沙漠的地表温度差值最大,A错
误;傍晚沙漠地温曲线较陡,温度下降较快,故绿洲降温速率小于沙漠,B错误;上午绿洲地
温低于沙漠,故绿洲长波辐射弱于沙漠,D错误。故选C。
7.由于沙漠白天温度较绿洲高很多,夜间虽然沙漠降温幅度快于绿洲,但还是会出现绿洲夜
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现象,①正确;绿洲地表较湿润,蒸发(腾)多,吸收热量多,会使
绿洲夜间降温较快,温度较低,②正确;空气湿度大和大气逆辐射强都会导致夜间降温较慢,
使绿洲夜间地表温度较高,③④错误。故选A。
8.由上题分析可知,要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必须具备绿洲夜间地表
温度仍低于沙漠,则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要远高于绿洲温度,使沙漠积累的余热多,导致夜晚降
温后温度仍然高于绿洲,故要出现沙漠高温应为夏季7~8月。也可以通过读“该绿洲和附近沙漠
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图得知,图中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图中沙漠
15时左右的地表最高温已达40多度,故最可能发生在北半球夏季7~8月,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习题] 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
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
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
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
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
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
9~11题。
答案:9.D 10.A 11.B
习题链接
9.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
少,是由于其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
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11.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
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纬度低
与水汽源地距离、
山脉阻挡作用等
差异最小
【答案】9.D 10.A 11.B
【解析】9.读图可知,该地位于60°N附近,受西风带影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带来一定的
水汽,与东欧平原相比,西西伯利亚距水汽源地远,所以降水相对少,①正确。西西伯利亚平
原和东欧平原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相差不大,②错误。地势南高北低不是影响西西伯利亚平
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乌拉尔山脉的东侧,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
阻挡,所以降水少,④正确。故D①④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由材料可知,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
带等自然带,由于苔原带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热量条件最差,物种数量最少,景观较为单一,
且乌拉尔山脉两侧热量条件接近,所以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
带是苔原带,A正确。与苔原带相比,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的水热条件相对较好,物
种数量较多,景观较为复杂,由于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所以景观、物种组成
差异较大,BCD错误。故选A。
11.读图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由南到北跨纬度较大,与北部相比,南部所处的纬度位置相对
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相对较大,所以,南部较干,B正确。沼泽分布少和河流向北流均
不是造成南部较干的主要原因,AC错误。由题干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并不
大,所以,南部较干的原因并不是由于远离北冰洋,D错误。故选B。
[习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
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
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
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
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
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
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
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
品生产基地(图10),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
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
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
越来越少。
习题链接
(1)简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
公司建设毛油压榨工厂的优势条件。(6分)
(2)分析该公司在杭州、广州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
产品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8 分)
(3)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
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
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8分)
【答案】(1)为玉米主产区,原料丰富;皆为欠发达中小城市,地价便宜,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
(2)接近市场,辐射人口多,市场规模大,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运输毛油与运输精炼油成本相近,
由精炼油生产到小包装的工艺衔接紧密,产品可快速投放市场,有利于保证产品的新鲜度。
(3)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
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
规模运输优势)。
【解析(1)读材料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 可知, 建设毛油压榨工厂应接近
原料地,惠民、铁岭、通辽、鄂尔多斯等地吸引该公司的优势条件为玉米主产区,原料丰富;且这些城
市皆为欠发达的中小城市,廉价劳动力丰富,且地价便宜,生产成本较低。
(2)建设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需要接近市场,杭州、广州城市较大,经济辐射范围广,消费
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小包装产品适合当地消费者需求;运输毛油与运输精炼油成本相近,可接近市
场布局,同时该公司接近市场布局利于精炼油生产到小包装工艺的紧密衔接,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
保证油品新鲜度,利于提高产品的品质。
(3)由辽宁铁岭到广州运输距离长,且广州是港口城市,长距离运输海运费用较低,海运可节约运输
成本,故将毛油由辽宁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
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集装箱液袋运输比铁桶运输转运方便,铁桶运输要将铁桶
运回,而集装箱液袋运输只需单程运输,减少了运输费用;液袋体积具有可塑性,可充分填满集装箱空
间,具有装载量大的模运输优势。
[习题]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
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
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图
11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习题链接
(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
断裂发育的原因。(6分)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
的原因。(4分)
答案:(1)受到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
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
原 (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
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
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
(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
蚀,发育河流。
[习题]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
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
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图
11示意金沙江云南段。
习题链接
(3)说明图示区域金矿石出露较多的
原因。(6分)
(4)说明出露的金矿石转变成金沙江
中沙金的地质作用过程。(8分)
答案:(3)金矿与断裂空间分布一致。
图示区域山高谷深(地壳抬升,河流深
切),河谷出露的岩层较多,金矿石出
露的概率增大,河流较多,金矿石出露
的空间范围增大。
(4)金沙江及其支流两岸出露的金矿
石,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
随流水进入金沙江。金沙江比降大,水
流急,搬运能力强,磨蚀矿石,使矿石
进一步破碎。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
挟带的金在河床不断沉积、富集,形成
沙金。
【解析】【分析】考查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貌的成因,金沙江中沙金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详解】(1)注意审题,空间关键词“图示区域”,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处我国西南横断山区,
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根据板块构造说理论可知,断裂发育是由于板块运动的压力超过了岩石的
承受能力,使岩层发生断裂;该地处于从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向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四
川盆地过渡地带,板块运动活跃,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造成板块运动的压力
超过该地岩石的承受能力而导致断裂发育。
(2)由上题分析可知,图示区域断裂发育显著,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在流水
侵蚀作用下发育成河流,故河流多沿断裂分布。
(3)读材料 “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可知,断裂空间
分布处金矿石出露较多,图示区域受地壳抬升,河流深切影响,形成山高谷深的地貌形态,河
谷出露的岩层较多,多沿断裂分布,故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且图示地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河流众多,使金矿石可出露的空间范围较大。
(4)由上题分析可知,河谷出露的岩层中金矿石出露几率较大。金沙江中沙金的形成地质作
用过程,首先是河流两岸出露的金矿石,受外力作用岩石风化侵蚀破碎,矿石掉入到比降大的
金沙江,随急流搬运,磨蚀矿石,使矿石进一步破碎;随后河流流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河
水挟带的金将在河床不断沉积,逐渐累积而形成沙金。
[习题]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
分)
奥地利的哈尔斯塔特小镇以湖光山色、错落有
致的特色建筑、古老的盐矿遗址等而闻名,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每
年有数十万游客来到这个仅有千余居民的小镇
观光。我国某企业选择国内自然景观相似的地
点,按照哈尔斯塔特的原型建造了一座翻版小
镇。建成开放后一度成为当地热门旅游景点。
习题链接
评价仿建国外著名旅游景点的做法对当
地旅游开发的影响。
答案:降低开发设计难度,利用被仿景
点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并配套开发其他
旅游项目,创造经济效益,提高投资回
报率;风景能够复制,而历史和文化却
不能够复制,翻版景点没有“灵魂”,
难以实现长期效益;仿建景点耗资较大、
引入外来文化等也会对当地旅游资源和
原生文化的保护构成损害。
【解析】【分析】考查旅游资源的创造及其影响。
【详解】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评价地理事物的影响具有有利与不利两大方面,故仿建国外
著名旅游景点的做法对当地旅游开发的影响主要表现如下:
有利影响:仿建国外著名旅游景点具有现成的样本,能够降低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的难度,可以
直接利用被仿景点较高的知名度吸引游客,复制的旅游资源结合当地其他旅游项目发展旅游,
可以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短期会使投资会带来收益,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
不利影响:国外著名旅游景点能够复制,但其历史文化内涵却不能够复制,复制的景点缺少地
方人文特色的“灵魂”,难以发挥该旅游资源的持续效益,且仿建景点资金投入较大,投资回报
风险大,同时外来文化的引入会影响当地原生文化,给当地特色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干扰。
[习题]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
分)
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
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
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
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
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
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
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
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
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
习题链接
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
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答案:节约治污成本;提高水的循环利
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
利用;有效减少污染物入河;降低污染
物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对下游的影响);
改善全流域的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
【解析】读材料可知,当地政府按照海
绵城市建设理念,采取“适度集中、就地
处理”模式,实施河道截污与污水厂建设
有效减少了污染物入河,降低了污染物
对下游的影响范围和强度,同时节省了
治污成本;“就地回用”提高了水资源的
循环利用率,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
资源化利用;流域综合治理中注重加强
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建设,能有效
改善全流域的环境,使滨江公园成为水
清岸绿的城市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