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美国举行总统大选,罗斯福以绝
对优势击败胡佛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
二、罗斯福新政
1、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调整工业生产;
调整农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2、核心思想:
3、特点:
4、实质:
5、评价: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改变胡佛政府奉行的自由放任的传
统经济政策,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政策
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容易导致生产的混乱而产生
经济危机。
没有。新政仅仅是一种资本主义范围内的政策调整。
二、罗斯福新政
1、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调整财政金融;
调整工业生产;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2、核心
思想:
3、特点:
4、实质:
5、评价: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恢复了社会经济,维护了民主制度
(2)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义
(3)二战后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为今天应
对危机提供经验
探究一
苏俄: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以上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20世纪20和30年代,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恢
复经济都进行了经济改革,请问是哪两个国家进行了怎样
的改革?请对照着两个大国经济改革的内容,思考各有什
么本质特征? 在维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
当发展市场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
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适
当发展计划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
说明: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根本对立的,
社会主义可以发展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同样可以发展计划
经济,两者可以相互借鉴。都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
“如果宪法不能解决危机,将要求国会赋予我战胜危机
所需要的巨大权力,相当于我们在遭到了外敌侵犯时我
应拥有的权力。
——《罗斯福文选》第14、17页
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通过大量立法来保障新政的实施。
先后通过了《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工业
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文献。
探究二
思考:结合必修一,美国政体最显著特征是什么?材
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总统权力扩大 三权分立关系失衡
政治制度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
调
整
和
创
新
是
促
进
发
展
的
必
要
措
施
(2012安庆模拟)1935年7月,美国哲学家和记者李普
曼说:“人民交给罗斯福先生一把尚方宝剑,以使他
能够在一场特殊的战斗中率领他们。现在战斗业已
结束,宝剑应该入鞘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尚方宝剑”指新政时期总统获得了立法权
B.“战斗业已结束”指美国经济已经恢复
C.“宝剑应该入鞘”指应该限制总统新政时膨胀的
权力
D.美国民主政治的根基在新政中遭到破坏
探究三 多元史观认识罗斯福新政
史观就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
史观 解读
①社会
史观
社会史观的本质是大众化、生活化,是“所有人的历史
”或称为“社会习俗的历史”。
②全球
史观
用全球整体大视角研究世界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
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
间相互关联和渗透
③现代
化(近代
化)史观
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
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
1.从现代化史观看,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调整美国经济模式,应对和缓和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开
创了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从社会史观看,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
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
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如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
社会紧张局势。
3.从整体史观看,一方面,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
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
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另一方
面,罗斯福新政使得美国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巩固
了美国民主制度,为二战美国加入反法西斯战争并取
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讲,罗斯
福新政改变了美国甚至世界历史的走向。
以史为鉴
罗斯福新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有何借鉴意义?
金融、农业、工业、民生
1.(2010年上海单科,27)下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
斯福新政前后的( )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8)罗斯福就任美国
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3.(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5)富兰克林•罗斯福
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
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
“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