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国卷
文言文阅读二十练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
事,讨平鲁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
道规讨柏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
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
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
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景平元年,虏围
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
,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徐
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济入朝
。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
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
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
年,上疾笃,会北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
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
“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选自《宋书·檀道济列传》)
【练习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B.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C.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D.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讨平鲁
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
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
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
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
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
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
不复可追乃止。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
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
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
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北魏为边寇,
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
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选自《宋书·檀道济列
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祖,庙号,一般用于朝代开创者,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侍奉的名号。
B.戎夷,文中泛指少数民族部落。其中“戎”常泛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C.景平,年号,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年号纪年法是古代常用的纪年方法。
D.廷尉,古代官名,秦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的官吏,后改为大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讨平鲁
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
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
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
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
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
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
已远不复可追乃止。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
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
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
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北魏为
边寇,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
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选自《宋书·
檀道济列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檀道济守孝尽礼,尊奉兄姐。檀道济在父亲丧事期间做到了守孝尽礼;他对待姐姐和兄长,十分恭敬和睦,受到
了人们的称赞。
B.檀道济追随高祖,累获战功。高祖刚举义时,檀道济就随从他进入京城,其后多次参与讨伐之战,身先士卒,立
下了许多显赫战功。
C.檀道济力排众议,释放俘虏。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总共俘获四千多人,有人建议将这些人全杀死并运回京城
示众,但檀道济全部释放并让其回家。
D.檀道济不附权臣,力拒废议。徐羡之打算废黜庐陵王义真,檀道济反对徐羡之这样做;后来徐羡之想要废除少帝,
并讥笑檀道济不敢入朝。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讨平鲁山,
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柏谦、荀林等,率厉文
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
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凡拔城破
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
归之者甚众。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
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
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济入朝。既至,以
谋告之。将废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
守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
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北魏为边寇,召道济入朝。十三年春,
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
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选自《宋书·檀道济列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5分)
(2)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疑畏之。(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檀道济,少孤,居丧备礼。奉姊事兄,以和谨致称。高祖创义,道济从入京城,参高祖建武军事,
讨平鲁山,禽桓振以建义勋,封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又从刘道规讨
柏谦、荀林等,率厉文武,身先士卒,所向摧破。及徐道覆来逼,道规亲出拒战,道济战功居多。义熙
十二年,高祖北伐,以道济为前锋出淮、淝,所至诸城戍望风降服。至成皋,伪兖州刺史韦华降。径进
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沈归顺。凡拔城破垒,俘四千余人。议者谓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
罪吊民,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戎夷感悦,相率归之者甚众。景平元年,虏围青州刺史竺夔于
东阳城,夔告急。加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救东阳。未及至,虏烧营,焚攻具遁走。将
追之城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乃止。徐羡之将废庐陵王义真,
以告道济,道济意不同,屡陈不可,不见纳。羡之等谋欲废少帝,讽道济入朝。既至,以谋告之。将废
之夜,道济入领军府就谢晦宿。晦其夕竦动不得眠,道济就寝便熟,晦以此服之。太祖未至,道济入守
朝堂。上即位,进号征北将军。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朝廷
疑畏之。太祖寝疾累年,彭城王义康虑宫车晏驾,道济不可复制。十二年,上疾笃,会北魏为边寇,召
道济入朝。十三年春,将遣道济还镇,已下船矣,会上疾动,召入祖道,收付廷尉。薛彤、进之并道济
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张飞、关羽。初,道济见收,脱帻投地曰:“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选自
《宋书·檀道济列传》)
10.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原文标点:将追之,城
内无食,乃开窖取久谷;窖深数丈,出谷作米,已经再宿;虏去已远,不复可追,
乃止。
11.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其中‘戎’常泛
指东方的少数民族”说法错误,戎,泛指西部少数民族。
12.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并讥笑檀道济不敢
入朝”说法错误。文中“讽道济入朝”的意思是用委婉的言词奉劝檀道济入朝。
13.(1)谢晦那天晚上恐惧不安,难以入睡,而檀道济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谢晦
因此佩服他。
(2)手下心腹将领,都曾身经百战,儿个儿子又都有才气,朝廷渐渐猜疑畏惧他。
(评分标准:关键词各1分,句意1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本题第(1)小题关键词:其夕,
那个晚上;竦动,恐惧不安;熟,睡熟了;以此,因此。第(2)小题关键词:左右,
手下(身边);诸子,几个儿子;疑,猜疑;畏,畏惧。翻译文中的句子时要注意
涉及的关键词。
【参考译文】檀道济,年幼时失去了父亲,处在丧事期间能守孝尽礼。奉养姐
姐,服侍兄长,由于他和睦恭敬而获得好的称誉。宋高祖举义时,檀道济随从他进
入京城,参与高祖建武军事,讨伐平定了鲁山,俘获了桓振,因参加起义有功劳,
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卢循叛乱时,众贼寇纷纷兴起,郭寄生等聚集在作唐作乱,
他又跟随刘道规讨伐柏谦、荀林等人,他处处以身作则,来激励文武官员,冲锋陷
阵必定走在士兵前头,所以大军所指向的地方,无不被攻破。等到徐道覆来进逼,
刘道规亲自出兵迎战,檀道济的战功最多。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任命檀道济为
前锋,出兵淮水、淝水,军队所到之处,各城守敌纷纷投降。军队到达成皋,伪充
州刺史韦华降顺。径直进攻洛阳,伪平南将军陈留公姚洗归服。一路夺取城池,攻
破军垒,共俘获四千多人。有人提议说,应该把这些人全部杀掉,将其尸体运到京
城向人们展示以壮军威。檀道济说:“讨伐罪人而安抚百姓,正在今天。”便释放
全部俘虏并让他们回家。于是戎、夷等少数民族都很感激,相互率领其部族来归顺
的很多。景平元年,敌军在东阳城围攻青州利史竺夔,竺夔向朝廷告急。皇帝加檀
道济使持节、监征讨诸军事,与王仲德一起救援东阳。还未到达,敌军就烧掉军营,
焚毁攻城器械逃遁。檀道济将要率军追击他们,但城内没有粮食,于是打开窖仓,
取出陈年老谷;窖有几丈深,等到取出稻谷碾成米,已经过了两个晚上;敌寇已逃
离很远了。再不能追上,于是才停止了。
徐羡之打算废黜庐陵王刘义真,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檀道济,檀道济有不同的意见,
多次向徐羡之陈说这样做不行,但均不被采纳。徐羡之等人又密谋要废除少帝,用
委婉的言词奉劝檀道济入朝。檀道济来到以后,徐羡之把他们谋划的事告诉他。在
要废除少帝的这天晚上,檀道济进入领军府跟谢晦一同住宿。谢晦那天晚上恐惧不
安,难以入睡,檀道济一倒在床上就睡熟了,谢晦因此佩服他。太祖还未进入京城
时,檀道济进入朝堂守卫。太祖登位后,进号檀道济为征北将军。檀道济在前朝立
有显赫的功劳,威望很高;手下心腹将领,都曾身经百战,几个儿子又都有才气,
朝廷渐渐猜疑畏惧他。太祖重病多年,彭城王刘义康担心皇帝一旦驾崩,檀道济就
不能再控制。元嘉十二年,皇帝病得很厉害,适逢北魏侵犯边境,便召檀道济入朝。
十三年春天,皇帝打算派遣檀道济回去镇守,檀道济已经动身下了船,恰好皇帝的
病又发作。刘义康于是召回檀道济,并以祭祀路神为他设宴送行之名,趁机将他逮
捕。薛彤、进之都是檀道济的心腹干将,有胆量和勇力,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张飞、
关羽。起初,檀道济被捕时,气得脱下头巾掷在地上说:“竟然破坏国家的根基!”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
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
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
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
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
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
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
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
诸卫戍,九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
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
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
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
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
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
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练习二】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B.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C.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D. 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
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
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
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
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
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
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
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
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
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
俭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的称呼。
B. 礼部,古代六部之一。六部各司其职,如工部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漕运等事务。
C. 两淮,是个方位地理概念,泛指今天江苏和安徽两省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
D. 宪职,负责弹劾纠察的官吏,一般都相当于都御史、御史一类官职。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
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
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
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
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
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
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
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
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
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
俭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耿九畴能把握全局,清廉公正。他得到大臣们的推荐担任盐运司官员后,痛下决心改革遗留问题,所提建议被皇上定为法令。
B. 耿九畴办案能力强,能刚正执法。他曾多次辨析办理疑难案件,还不惧怕给事中王汝霖等的诬陷,对章瑾和王汝霖加以弹劾。
C. 耿九畴善于治理地方,安抚灾民。当凤阳遭受灾荒、快要产生盗贼时,他奉命前往巡视招抚,招来七万户流民,安定了地方。
D. 耿九畴敢于直言,多次提出合理建议。他曾建议皇帝停止购买羊角为灯,他在灾异发生时提意见曾被皇帝下诏书加以褒奖。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
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
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渊等议贬其官。
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
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
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畴言:“边城
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
“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
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
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
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
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
俭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5分)
⑵ 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简将帅,优诏报焉。(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
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
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以事见诬,逮下吏,已,得白,即留为刑部右侍郎。屡辨疑狱,无所挠屈。礼部侍郎章瑾下狱,九畴及江
渊等议贬其官。瑾婿给事中王汝霖衔之,与同官叶盛、张固、林聪等论刑部不公。九畴、渊遂劾盛等,且言汝霖
父永和死土木①,嬉笑自如,不宜居职。时景帝新立,急于用人,置汝霖等不问,瑾如奏。凤阳岁凶,盗且起,敕
往巡视招抚。奏留英武、飞熊诸卫军耕守,招来流民七万户,境内以安。两淮自九畴去,盐政复弛。景泰元年仍
命兼理。寻敕录诸府重囚,多所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私役操卒,九畴劾之。诏按治,且命诸边如得青者,具劾以闻。边将请增临洮诸卫戍,九
畴言:“边城士卒非乏。将帅能严纪律,赏罚明信,则人人自奋。不然,徒冗食耳。”乃不增戍。边民春夏出作
田,秋冬辄徙入塞。九畴言:“边将所以御寇卫民也,今使民避寇失业,安用将帅?”因禁民入徙,有被寇者,
治守帅罪。布政使许资言:“侍郎出镇,与巡按御史不相统,事多拘滞,请改授宪职便。”乃转右副都御史。大
臣镇守、巡抚皆授都御史,自九畴始。
有旨市羊角为灯,九畴引宋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②,事乃寝。灾异求言,请帝延儒硕,公赏罚,择守令,
简将帅,优诏报焉。天顺初,议事京师。帝顾侍臣曰:“九畴,廉正人也。”留为右都御史。罪人系都察院狱者
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节选自《明史·耿九畴传》) 【注】①土木: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
兵败事变。②苏轼谏神宗买浙灯事:宋神宗赵顼命令减价收买浙灯四千余盏,并将市场上的灯尽数拘收,苏轼上
书劝谏,希望神宗务从俭约。
10.D(罪人系都察院狱者不给米,九畴为言,乃日给一升,遂为令。已,
上疏陈崇廉耻、清刑狱、劝农桑、节军赏、重台宪五事。帝皆嘉纳)
11.B(漕运归户部管理。)
12.B (文本是说耿九畴和江渊商议贬去章瑾的官职,受到章瑾女婿王
汝霖的衔恨,因而王汝霖与叶盛等人认为刑部不公平,耿九畴和江渊也
弹劾叶盛等人。)
13.(1)耿九畴因为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
来,过了一些时间)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 (强调关键词,
一个1分,“以”“见”“下吏”“已”“白”。)
(2)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慎择守令,
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回复他。(强调关键词,一个1分,
“延”“简”“优诏”“报”“焉”。)
【参考译文】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年中进士。宣德六年被授予礼科给事中。他发
表的意见能把握住全局,有清廉公正的名望。正统初年,大臣说两淮盐政久坏,应选
择注重名誉和法度的人去治理它,于是推举耿九畴为盐运司同知。他彻底革除以前的
弊病,逐条上奏有利于国家的五件事,著录成法令。因母丧辞官,盐场的百姓几千人
到朝廷请求把他留下来。正统十年正月,起用他为都转运使。耿九畴节俭而没有别的
爱好,公事完后便焚香读书,廉洁的名声因此更响,妇女小孩都知道他的名字。
耿九畴因事受到诬陷,被逮捕交付司法官吏审讯,不久(后来,过了一些时间)
洗清罪名,就留他为刑部右侍郎。他屡次辨办疑案,刚正不挠。礼部侍郎章瑾被捕入
狱,耿九畴和江渊等人建议将他贬官。章瑾的女婿给事中王汝霖很恨他,与同官叶盛、
张固、林聪等人弹劾刑部不公。耿九畴、江渊于是也弹劾叶盛等人,并说王汝霖的父
亲王永和死于土木堡,他还嬉笑自如,这种人不应任官。当时明景帝刚当上皇帝,急
于用人,便置王汝霖等人不问,章瑾则照所奏请处治。凤阳岁荒,盗贼将要起事,皇
上敕令耿九畴前往巡视招抚。耿九畴上奏留下英武、飞熊等护卫军边耕边守,招来流
民七万户,境内因此得到安宁。两淮自从九畴走后,盐政又坏。景泰元年,朝廷仍命
他兼管。不久皇上敕令耿九畴审理各府的重犯,大多被平反。
都指挥杨得青等人私自役使操练士兵,耿九畴弹劾他们。皇帝下诏命令调查处
治,并且命令各边镇,有像杨得青这样的人都报告上来。边将请增加临洮等卫的戍
卒,耿九畴说:“边城的士卒并不缺。将帅如果能够严申纪律,赏罚分明,则人人
自行发奋。否则的话,徒然浪费粮食而已。”于是不增戍卒。边境百姓春夏出塞耕
田,到了秋冬往往迁入塞内。耿九畴说:“设边将就是为了御寇卫民的,现在让百
姓因躲避敌寇而失去家业,用将帅来干什么呢?”耿九畴便禁止百姓迁入塞内,如
有遭贼寇侵扰的,他便治守将之罪。布政使许资说:“侍郎出任镇守官,与巡按御
史不相统辖,这样事情便多有滞留,请改授予他宪职为便。”于是耿九畴被转为右
副都御史。大臣出去镇守或者巡抚,都授予都御史之衔,就是从耿九畴开始的。
有圣旨要买羊角做灯,耿九畴引用宋代苏轼谏阻神宗买浙灯的事,这事就停止了。
皇上因为有灾异而征求大臣的意见,耿九畴请皇上延揽知识渊博的儒生,公平赏罚,
慎择守令,选拔将帅。皇上下褒美嘉奖的诏书答复他。天顺初年,耿九畴入京师议
事。皇上对侍臣说:“耿九畴是廉正之人。”把他留下任右都御史。(当时)关在
都察院监狱的罪人官家不供给粮食,耿九畴为此提出建议,于是对这些罪人每天供
给一升粮食,并将此定为法令。后来,耿九畴上书请求崇尚廉耻、清理刑狱、劝课
农桑、节俭军赏、重视台宪官员的作用五项建议,皇上都嘉许采纳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
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
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
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
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
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
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
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
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
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
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
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
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练习三】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B.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C.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D. 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
祖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
两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
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
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
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
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
之,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
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
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
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
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
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学田”指古代朝廷或地方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田,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经济支柱。
B. “从子”这一亲属称谓始见《后汉书》,唐宋时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意同于“侄”。
C. “教授”指古时设置在中央学府主管学务的官员,是讲解经义、掌管学校课试的文职官。
D. “榷茶”指政府对茶叶所实施的课税、管制等措施,是我国唐以后的一种茶叶专卖制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
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
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
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
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
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
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
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
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
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
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
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申屠致远备受重用,为政有方。元世祖南征时,军中的机要事务,大多由他谋划;担任寿昌府判官时,他布置得法,民众得以安定。
B. 申屠致远明察秋毫,断案公正。任杭州总管府推官时,为屈打成招的杨玠节平反昭雪,使诬陷彭宏有谋反之心的金渊受到应有的惩罚。
C. 申屠致远为人正直,不惧权贵。忙兀台要置弹劾他不守法纪的郄显等人于死地,致远不惧怕威胁,解开他们的囚具,让他们到军中立功赎罪。
D. 申屠致远为人勇敢,敢于斗争。陈天祥被捕后,大家都不敢前往湖广巡视,致远慨然请行,和桑哥进行面对面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南征,荐为经
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浙,举为都事,
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
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
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反者十七人,
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
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系于狱,必
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
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
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
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
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
删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5分)
(2)属县械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本题共4小题,19分)
申屠致远,字大用,其先汴人。金末从其父义徙居东平之寿张。致远肄业府学,与李谦、孟祺等齐名。世祖
南征,荐为经略司知事,军中机务,多所谋画。
师还,至随州,所俘男女,致远悉纵遣之。至元十年,御史台辟为掾,不就。宋平,焦友直、杨居宽宣慰两
浙,举为都事,首言:“宋图籍宜上之朝;江南学田,当仍以赡学。”行省从之。临安改为杭州,迁总管府推官。
宋驸马杨镇从子玠节,家富于赀,守藏吏姚溶窃其银,惧事觉,诬玠节阴与宋广、益二王通,有司榜笞,诬服,
狱具。致远谳之,得其情,溶服辜,玠节以贿为谢,致远怒绝之。
杭人金渊者,欲冒籍为儒,儒学教授彭宏不从,渊诬宏作诗有异志。致远察其情,执渊穷诘,罪之。属县械
反者十七人,讯之,盖因寇作,以兵自卫,实非反者,皆得释。改寿昌府判官。时寇盗窃发,加之造征日本战船,
远近骚然,致远设施有方,众赖以安。
二十年,拜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李兼诉平章忙兀台不法,有诏勿问,仍以显等付忙兀台鞫之,
系于狱,必抵以死。致远知其冤状,将纵之,忙兀台胁之以势,致远不为动,亲脱显等械,使从军自赎。桑哥当
国,治书侍御史陈天祥使至湖广,劾平章,桑哥摘其疏中语,诬以不道,奏遣使往讯之,天祥就逮。时行台遣御
史按部湖广,咸惮之,莫敢往,致远慨然请行。比至,累章极论之。桑哥方促定天祥罪,会致远章上,桑哥气沮。
转运使卢世荣榷茶牟利,致远并劾之。又言日本不可涉海远征徒费中国铨选限以南北优苦不均宜考其殿最量地远
近定为立制则铨衡平而吏弊革。致远清修苦节,耻事权贵,聚书万卷,名曰墨庄。家无余产,教诸子如师友。
(选自《元史·列传第五十七》,有删节)
10. B(句中“涉海远征”是前句的谓语,后面断开;“考”的宾语是“
其殿最”不要断开。)
11. C(“教授”指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
12. D(“进行面对面的斗争”错。申屠致远是屡次上奏章极力为陈天祥
争论,并没有“面对面的斗争”。)
13. (1) 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得知实情,姚溶服罪,杨玠节拿财物作为
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绝了他。(谳:审议;辜:服罪;贿:财物;
绝:拒绝,每个词的解释1分,句意1分。)
(2) 属县中逮捕了十七个谋反的人,(申屠致远)审问他们,原来是因强
盗兴起,他们拿兵器自卫,实际不是谋反的人,都获得了释放。(械:
逮捕;“反者十七人”:定语后置;盖:原来。每个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申屠致远,字大用,他的祖先是汴梁人。金朝末年跟随
他的父亲申屠义迁居东平的寿张。致远在府学进修学业,和李谦、孟祺
等人齐名。世祖南征,(申屠致远)被推荐担任经略司知事,军中的机要
事务,大多由他谋划。
军队返回,到达随州,所俘获的男女,申屠致远全部释放了他们。
至元十年,御史台征召他担任掾吏,(申屠致远)没有赴任。南宋被平定
后,焦友直、杨居宽任两浙宣慰使,推荐他做都事,(申屠致远)首先建
议:“宋朝的图书文集应上缴朝廷;江南的学田,应仍旧用来供应学校。
”行省听从了他的建议。临安改为杭州,(申屠致远)升任总管府推官。
宋朝驸马杨镇的侄子杨玠节,家中很有钱,看守钱财的小吏姚溶偷了他
的银子,怕事情被发觉,就诬陷杨玠节暗中和宋朝的广、益二王勾结,
官吏拷打,杨玠节无辜服罪,案子已定。申屠致远审议此案,得知实情,
姚溶服罪,杨玠节拿财物作为酬谢,申屠致远生气地拒绝了他。
杭州有个叫金渊的人,想假冒籍贯作儒生,儒学教授彭宏不同意,
金渊诬陷彭宏作诗有反叛之心。申屠致远察知其中实情,拘捕金渊极力
审问,判了他的罪。属县中逮捕了十七个谋反的人,(申屠致远)审问他
们,原来是因强盗兴起,他们拿兵器自卫,实际不是谋反的人,都获得
了释放。改任寿昌府判官。当时敌寇盗贼暗中兴起,加上建造攻打日本
的战船,远近民众骚动,申屠致远布置得法,百姓赖以安定下来。
至元二十年,(申屠致远)拜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江淮行省宣使郄显、
李兼控告平章忙兀台不守法,皇上下诏不让追问,并把郄显等人交给忙
兀台审讯,(郄显等人)被关在狱中,(忙兀台)一定要置他们于死地。申
屠致远知道他们的冤情,要放了他们,忙兀台以权势逼迫他,申屠致远
不为所动,亲自解开郄显等人的囚具,让他们到军中赎罪。桑哥当权时,
治书侍御吏陈天祥被派到湖广,弹劾平章,桑哥摘录他奏疏中的话,诬
陷他大逆不道,奏请派使者前往审讯他,陈天祥被捕。
当时行台要派御吏到湖广巡查属部,大家都怕桑哥,没有人敢去,
申屠致远慷慨激昂地请求前往。等到了后,屡次上奏章极力争论。桑哥
正催促定陈天祥的罪,恰逢申屠致远的奏章呈上,桑哥气焰受阻。转运
使卢世荣征收茶税牟取暴利,申屠致远弹劾他。他又说不能跨海远征日
本,白白消耗国力;选拔人才以南北为限,苦乐不均,应考核他们的优
劣,考虑地区的远近,定为制度,这样选拔人才就能公平而官场弊端也
能革除。申屠致远清心修持,坚守名节,以侍奉权贵为耻,藏书万卷,
取名墨庄。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教育孩子如同师友一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 累官入
为都转运使。 既得燕山,郭药师众二万, 皆仰给县官,诏以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
颐浩奏:“ 开边极远,其势难守,虽穷力竭财,无以善后。”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
五事,愿博议久长之策。徽宗怒,命褫职贬官。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时苗傅、刘正
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奉简宗明受改元诏令,会监司议, 皆莫敢对。
吕抗曰:“ 主上春秋鼎盛, 二帝蒙尘沙漠,日望拯救, 其肯遽逊位于幼冲乎? 灼
知兵变无疑也。” 颐浩乃与张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颐浩曰:“今事不谐,不过
赤族,为社稷死,岂不快乎?”浚壮其言, 即舟中草檄。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
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可合不可离。 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颐浩等以
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以手加额。二年,颐浩乃大议出师,而身自督军北向。
高宗谕颐浩、秦桧曰:“ 颐浩治军旅,桧理庶务,如种蠡分职可也。” 二人同秉政
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
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屡请兴师复中原,谓: "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
兵十六七万矣。愿睿断早定,决策北向。 "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
际,人倚之为重。自江东再相,胡安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
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时军用不足,颐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于是
郡县多横赋,大为东南患云。(选自《宋史·吕颐浩传》)
【练习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B.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C.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D.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 累官入为都转运使。 既
得燕山,郭药师众二万, 皆仰给县官,诏以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奏:“ 开边极远,其势难
守,虽穷力竭财,无以善后。”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愿博议久长之策。徽宗怒,命褫职贬官。
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时苗傅、刘正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奉简宗明受改元诏令,会监
司议, 皆莫敢对。 吕抗曰:“ 主上春秋鼎盛, 二帝蒙尘沙漠,日望拯救, 其肯遽逊位于幼冲乎?
灼知兵变无疑也。” 颐浩乃与张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颐浩曰:“今事不谐,不过赤族,为社稷死,
岂不快乎?”浚壮其言, 即舟中草檄。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 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
可合不可离。 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颐浩等以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以手加额。二年,颐
浩乃大议出师,而身自督军北向。高宗谕颐浩、秦桧曰:“ 颐浩治军旅,桧理庶务,如种蠡分职可也。
”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
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屡请兴师复中原,谓: "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愿睿
断早定,决策北向。 "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自江东再相,胡安
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时军用不足,颐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于是郡县多横赋,大为东南患云。(选自《宋史·吕颐浩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博士, 古为官名,职责为掌管图书、通晓史事,以备顾问;汉武帝后,专掌经学传授。 西晋至宋代设置的
专精一艺的职官。 现多指最高一级的学位。
B. 改元,指帝王在位时改变年号或同一王朝后续继位的新皇帝启用一个新年号。这里是指“ 苗刘为逆” 时,
新继位皇帝宋简宗颁布了“明受” 新年号。
C.“檄”,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重要的文书。 后把这种重要的文书称为檄, 多
指官府用于征召、晓谕、声讨、揭发的文书。
D.种蠡, 是越王勾践重要大臣文种、范蠡的并称。 并称在古代很常见,如, 王孟是指王昌龄和孟浩然,山水
田园诗人代表; 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 累官入为都转运使。 既得燕山,郭
药师众二万, 皆仰给县官,诏以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奏:“ 开边极远,其势难守,虽穷力竭财,无以
善后。”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愿博议久长之策。徽宗怒,命褫职贬官。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时苗傅、刘
正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奉简宗明受改元诏令,会监司议, 皆莫敢对。 吕抗曰:“ 主上春秋鼎盛,
二帝蒙尘沙漠,日望拯救, 其肯遽逊位于幼冲乎? 灼知兵变无疑也。” 颐浩乃与张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颐
浩曰:“今事不谐,不过赤族,为社稷死,岂不快乎?”浚壮其言, 即舟中草檄。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
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可合不可离。 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颐浩等以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
以手加额。二年,颐浩乃大议出师,而身自督军北向。高宗谕颐浩、秦桧曰:“ 颐浩治军旅,桧理庶务,如种蠡
分职可也。”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
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屡请兴师复中原,谓: "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愿睿断早定,决
策北向。 "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自江东再相,胡安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
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时军用不足,颐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于是郡
县多横赋,大为东南患云。(选自《宋史·吕颐浩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吕颐浩熟悉边防,敢于为边事直言。他上奏说遥远的地方打下了也难据守,又陈奏燕山、河北五件危急之事,
希望广泛征求长久之策,因此被处分。
B. 吕颐浩奋不顾身,勇于为国讨贼。苗刘兵变, 他没有对此坐视不管, 而是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与张浚合
力平定了叛乱, 使京都百姓都感到欢欣庆幸。
C. 吕颐浩力主北伐,希望收复中原。他引用史例,多次向高宗进言,主张在宋军实力有所恢复的时候, 要当
机立断, 早下决心,北伐中原,实现中兴。
D.吕颐浩颇有胆略, 力挽国家颓势。 他为南宋的生存与稳定作出了贡献。 他创立月桩钱制度, 有效解决了
江、 浙、湖南各路大军面临的军用不足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 累官入为都转运使。 既得燕山,郭
药师众二万, 皆仰给县官,诏以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奏:“ 开边极远,其势难守,虽穷力竭财,无以
善后。”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愿博议久长之策。徽宗怒,命褫职贬官。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时苗傅、刘
正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奉简宗明受改元诏令,会监司议, 皆莫敢对。 吕抗曰:“ 主上春秋鼎盛,
二帝蒙尘沙漠,日望拯救, 其肯遽逊位于幼冲乎? 灼知兵变无疑也。” 颐浩乃与张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颐
浩曰:“今事不谐,不过赤族,为社稷死,岂不快乎?”浚壮其言, 即舟中草檄。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
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可合不可离。 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颐浩等以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
以手加额。二年,颐浩乃大议出师,而身自督军北向。高宗谕颐浩、秦桧曰:“ 颐浩治军旅,桧理庶务,如种蠡
分职可也。”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
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屡请兴师复中原,谓: "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愿睿断早定,决
策北向。 "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自江东再相,胡安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
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时军用不足,颐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于是郡
县多横赋,大为东南患云。(选自《宋史·吕颐浩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颐浩奏: 所统将士,忠义所激,可合不可离。( 5 分)
( 2) 胡安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 累官入为都转运使。 既
得燕山,郭药师众二万, 皆仰给县官,诏以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奏:“ 开边极远,其势难
守,虽穷力竭财,无以善后。”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愿博议久长之策。徽宗怒,命褫职贬官。
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时苗傅、刘正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奉简宗明受改元诏令,会监
司议, 皆莫敢对。 吕抗曰:“ 主上春秋鼎盛, 二帝蒙尘沙漠,日望拯救, 其肯遽逊位于幼冲乎?
灼知兵变无疑也。” 颐浩乃与张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颐浩曰:“今事不谐,不过赤族,为社稷死,
岂不快乎?”浚壮其言, 即舟中草檄。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 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
可合不可离。 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颐浩等以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以手加额。二年,颐
浩乃大议出师,而身自督军北向。高宗谕颐浩、秦桧曰:“ 颐浩治军旅,桧理庶务,如种蠡分职可也。
”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
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屡请兴师复中原,谓: "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愿睿
断早定,决策北向。 "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自江东再相,胡安
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时军用不足,颐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于是郡县多横赋,大为东南患云。(选自《宋史·吕颐浩传》)
10、 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 B 级。
11、 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层级为 B 级。D 项“
王孟:指王昌龄和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错,王孟指王维、孟浩然。
12、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D 项“ 他创立月桩钱制度解决了军用不足问题”, 此语有错。 原文只是提到,颐
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制度,于是州县大多额外征收赋税,成为东南
地区的大害。 原文未提及解决了军用不足的问题。
13、( 1) 苗傅的同党假托圣旨请颐浩独自骑马入朝,颐浩上奏说,(我) 所统率
的将士,都是被忠义激励(来的),可以聚合不可分离。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层级为 B 级。
( 1)关键点,各 1 分:“托”,假托;“党”,同党;“忠义所激”, 被动句,
译为: 被忠义激励;大意 2 分(“ 统”,统率;“ 离”,分离)。
( 2) 胡安国用书信(写信)劝他效法韩忠献,把大公无私当做根本,把报恩复仇
当做警戒,颐浩没有采用。
( 2)关键点,各 1 分:“书”,书信;“先”,先务,首要,根本;“用”,采
用;大意 2 分(第一个“以”,用;“报复恩仇”,报恩复仇)。
【参考译文】
吕颐浩,字元直,他的祖先是乐陵人。因为李清臣的推荐,他担任邠州教授,授任
宗子博士。多次升官入朝任都转运使。攻取燕山之后,郭药师的二万部队,都依靠政府
供养,诏令任命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上言说:“开拓极远的边疆,其势难守,
即使穷竭财力,也无法善后。”又上奏陈述燕山、河北危急之事五件,希望广泛征求长
久之策。徽宗大怒,下令夺去他的职务。
高宗即帝位,授任他为扬州知州。当时苗傅、刘正彦作乱,逼高宗让位。颐浩到江宁,
接到了简宗(注:“苗刘兵变”,隆祐太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时年 2 岁的赵旉即位,
是为简宗,改年号为明受,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张浚、吕颐浩闻知后召集各地将领勤王
平乱,重新扶持高宗赵构登基。赵旉退位,隆祐太后还政,赵旉从即位到退位共计 26
日)改年号为明受的诏令,正遇朝廷讨论,大家都不敢开口。吕抗说:“皇上正当壮年,
二帝流亡在沙漠,蒙受风尘,日夜期望被拯救,(皇上)哪里会急着让位给幼儿呢?可
知兵变无疑。”颐浩于是与张浚及诸将相约,合兵讨贼。吕颐浩说:“现在事情(如果)
不成功,不过被灭族而已,为国家而死,难道不痛快吗?”张浚认为他的话很豪壮,
就在船中草制檄命。苗傅的同党假托圣旨请颐浩独自骑马入朝,颐浩上奏说,(我)所
统率的将士,都是被忠义激励来的,可以聚合不可分离。苗傅等人惊恐,于是请高宗复
位。颐浩带领勤王护驾部队入城,人民夹道围观,欢欣庆幸。
二年,颐浩于是大力主张出师,并由自己亲自督率军队攻向北方。
高宗对颐浩、秦桧说:“颐浩主管军事,秦桧治理政事,就像文种、范
蠡那样分职。”二人共同执政,秦桧知道颐浩不被舆论所赞许,就广泛
引荐知名人士帮助自己,打算倾轧吕颐浩而独掌朝政大权。高宗于是下
诏禁戒结党,授任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多次请求兴兵恢复中原,说:“太祖取天下,军队不过十万,
现在有军队十六七万。希望圣断早定,决策北伐。”颐浩有胆略,善于
骑马射箭,在国家艰难之际,人们十分倚重他。自从江南再度任相,
胡安国用书信(写信)劝他效法韩忠献,把大公无私当做根本,把报恩
复仇当做警戒,颐浩没有采用。 当时军用不足, 颐浩创立了江浙、湖
南诸路大军月桩钱制度,于是州县大多额外征收赋税,成为东南地区的
大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袁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
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
表荐太祖。太祖朝天子于洛阳,引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
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
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
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太祖曰:“此孤本志也。”以昭为冀州牧。太祖表封千秋亭
侯,转拜司空军祭酒。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太祖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
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
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宣稍建立,
以自藩卫。”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文帝即王位,拜昭将作大匠。及践阼,迁大鸿
胪,进封右乡侯。明帝即位,进爵乐平侯,邑千户,转卫尉。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
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
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
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
、邓飏等。昭年八十一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练习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B.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C.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D.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袁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
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表荐太祖。太祖朝天子于
洛阳,引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
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新还旧京,远
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太祖曰:“
此孤本志也。”以昭为冀州牧。太祖表封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太祖
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
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
地与人,宣稍建立,以自藩卫。”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文帝即王位,拜昭将作大匠。及践
阼,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明帝即位,进爵乐平侯,邑千户,转卫尉。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
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
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
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昭年八十一薨,
谥曰定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河内,中国古代区域名称,以黄河以南为河内,而黄河以东则称河东。
B.五伯,即五霸,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多指中国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
C.祭酒,原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
D.孝悌,是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孝悌”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根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袁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
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表荐太祖。太祖朝天子于
洛阳,引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
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新还旧京,远
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太祖曰:“
此孤本志也。”以昭为冀州牧。太祖表封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太祖
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
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
地与人,宣稍建立,以自藩卫。”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文帝即王位,拜昭将作大匠。及践
阼,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明帝即位,进爵乐平侯,邑千户,转卫尉。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
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
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
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昭年八十一薨,
谥曰定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昭料敌制胜,取得突出政绩。他在担任魏郡太守期间,郡内非常混乱,盗贼纷起,他巧用计谋,一举扫除了盗
贼,保证了社会的安定。
B.董昭多谋善断,具有远见卓识。他在归顺太祖曹操后,帮助曹操分析形势,梳理远志,说服曹操接受爵位,加强
自我保护,深得曹操欣赏。
C.董昭认识清醒,深得治国之要。在辅佐明帝的时候,对当时社会的颓风弊俗的认识深刻,明帝因此采取多种措施,
斥免多人,革除奸弊。
D.董昭忠心耿耿,成为曹魏元勋。从为曹操助画方略开始,他始终心系曹魏,多方谋划,累有功勋,既是曹魏的谋
士、重臣,也是开国元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袁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来,交易市买。昭厚
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表荐太祖。太祖朝天子于洛阳,引
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
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
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太祖曰:“此孤本志也。”以昭为
冀州牧。太祖表封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太祖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
又非人臣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虑也。
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宣稍建立,以自藩卫。”后太祖
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文帝即王位,拜昭将作大匠。及践阼,迁大鸿胪,进封右乡侯。明帝即位,进爵
乐平侯,邑千户,转卫尉。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
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
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帝
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昭年八十一薨,谥曰定侯。(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朝廷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
(2)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董昭字公仁,济阴定陶人也。举孝廉,袁绍以昭领魏郡太守。时郡界大乱,贼以万数,遣使往
来,交易市买。昭厚待之,因用为间,乘虚掩讨,辄大克破。昭欲诣汉献帝,至河内,为张杨所留。
表荐太祖。太祖朝天子于洛阳,引昭并坐,问曰:“今孤来此,当施何计?”昭曰:“将军兴义兵以
诛暴乱,入朝天子,辅翼王室,此五伯之功也。此下诸将,人殊意异,未必服从,今留匡弼,事势不
便,惟有移驾幸许耳。然朝廷新还旧京,远近跂望,冀一朝获安,今复徙驾,不厌众心。夫行非常之
事,乃有非常之功,愿将军算其多者。”太祖曰:“此孤本志也。”以昭为冀州牧。太祖表封千秋亭
侯,转拜司空军祭酒。后昭建议:“宜修古建封五等。”太祖曰:“建设五等者,圣人也,又非人臣
所制,吾何以堪之?”昭曰:“今民难化,甚于殷、周,处大臣之势,使人以大事疑己,诚不可不重
虑也。明公虽迈威德,明法术,而不定其基,为万世计犹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与人,宣稍建立,
以自藩卫。”后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文帝即王位,拜昭将作大匠。及践阼,迁大鸿
胪,进封右乡侯。明帝即位,进爵乐平侯,邑千户,转卫尉。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
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
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
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修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帝于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
、邓飏等。昭年八十一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董昭传》)
10.【文言断句】(3分)
B(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
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
11.【实词理解】(3分)A(“河内”指黄河以北。)
12.【内容分析】(3分)
C(“多种措施”和“革除奸弊”不当。)
13.【文言翻译】(10分)
(1)然而朝廷刚刚回到旧时京城,无论远近都在企望,希图在一个早上安
定下来,现在又一次迁移尊驾,不能让众人满意。[5分。大意3分,“跂
”“厌”各1分。]
(2)明公您虽然威信德行超越前代,又深明法度,然而如果不能在此时奠
定根基,替子孙万世考虑,还是没有做到家啊。 [5分。大意3分,“法术
”“为”各1分。]
【参考译文】
董昭字公仁,是济阴定陶人。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袁绍让董
昭兼任魏郡太守。当时全郡境内秩序大乱,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
相互往来,进行买卖贸易。董昭十分重视这种情况,找机会在他们中间
进行离间,乘他们力量虚弱时发兵征讨,打得贼方大败。董昭想去拜见
汉献帝,被张杨留用。上表举荐(董昭)给太祖(曹操)。曹操到洛阳
朝见汉献帝,带着董昭(二人)坐在一起。曹操问:“如今我来这里,
应当采取什么计策?”董昭说:“将军起义兵,诛杀暴乱之徒,入京朝
拜天子,辅佐王室,这是可以媲美春秋诸侯五霸的功绩。但下面的各个
将领,人心各异,未必肯服从您,现今您留在这里匡弼天子,情势对您
不利,只有转移尊驾到许县了。然而朝廷刚刚回到旧时京城,无论远近
都在企望,希图在一个早上安定下来,现在又一次迁移尊驾,不能让众
人满意。做非同寻常的大事,就得有超越常规的举措,希望将军筹划怎
样做才利多弊少。”曹操说:“这正是我的本意。”任命董昭为翼州牧。
曹操上表封董昭为千秋亭侯,转拜司空军祭酒。后来董昭提出建议:
“应该探究古代的制度建置分封五等爵位。”曹操说:“建设五等爵位的是圣人,
又不是做大臣的所能制定的,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董昭说:“现在百姓难于教
化,更甚于殷代、周代,处在大臣的地位上,让别人在大事上怀疑自己,实在是不
可以不重新加以思虑啊。明公您虽然威信德行超越前代,又深明法度,然而如果不
能在此时奠定根基,替子孙万世考虑,还是没有做到家啊。奠定基础的根本,在于
地和人,应该在这两方面逐渐有所建立,以便自我保障和护卫。”后来曹操终于接
受了魏公、魏王的称号,都是因为董昭的这个建议。曹丕继承王位,董昭被任命为
将作大匠。曹丕称帝,董昭升为大鸿胪,进封右乡侯。明帝继位,董昭进封乐平侯,
食邑千户,转任卫尉。董昭上疏陈述末流的弊病说:“凡是占有天下的人,没有人
不崇尚敦厚朴实忠诚守信的人士,而对那些虚伪不实的人深恶痛绝,因为他们破坏
教化扰乱秩序,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我恭敬地注意到圣上前后所颁布的诏令,对浮
华虚伪之流深恶痛绝,想要击破不正当的结党,常常使用切齿的言辞;然而那些执
法的官吏都畏惧那些人的权势,没有人能对他们揭发纠查,这样就使得对风俗的败
坏侵犯越来越严重。我看到当今少年不再以学问为做人的根本,转而把四处交游作
为他们的职业;国中杰出的人士不把孝悌和清廉的修养当作首务,竟然把追逐权势、
惟利是图当作第一位的事情。”明帝于是发出严厉的诏令,斥责、罢免了诸葛诞、
邓飏等人。董昭 81岁去世,谥号为定侯。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
器也。” 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
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
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
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
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
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
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
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
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
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
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
“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
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
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
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
者。(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练习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
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
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
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
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嘉靖二十六年,居
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
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
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
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
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
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
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
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
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
视国公兼师傅者。(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年号
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嘉靖二
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
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
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
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
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
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
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
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
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
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
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
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
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
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
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
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
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嘉靖二十六年,居
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
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
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
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
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
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
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
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
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
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
视国公兼师傅者。(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 嘉靖二
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
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
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
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
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
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
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
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
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
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
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
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
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10.【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
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
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
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线句子的大意是:张
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应派
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但那些豪
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敕文询问病
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句中“输”承上句作“赋”的谓语。“国
藏”是指国库,作“充”的主语,中间要断开,排除A和C。“亡何”,是
时间词,不久的意思,要断开,排除B项。故选D。
11.【答案】D【解析】D屯田由工部掌管。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
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
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
积累。
12.【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
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
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
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
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间颠倒、地点错误、因国失当等多种情况。C
项曲解文意,原文“帝首肯之,有所蠲贷”,皇帝不是没有采纳,而是
答应有所减免。故选C。
13.①有关部门(或地方官员)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严厉禁止(这
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的,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匿:
隐瞒。黜:贬退。虽:即使。评分标准:词汇各1分,合计3分,文意2分。
②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
骗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罔:欺骗、蒙蔽。钳:惩治。宜痛钳以
法,状语后置。评分标准:词汇各1分,句式1分,合计3分,文意2分。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
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
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文言文翻译】张居正,字叔大,是江陵人,少年时即有过人的聪
明机敏,十五岁时就中了秀才。巡抚顾璘对他的文章感到惊奇,说道:
“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嘉靖二十六年,张居正考中进士,又改为
翰林院庶吉士。宰相徐阶等人都很器重他。张居正升任右中允,兼任国
子司业。他和国子监祭酒高拱关系很好,他们以宰相为目标,相互鼓励。
许阶代替严嵩为内阁首辅,推心置腹地委任张居正。
张居正和宦官冯保关系很好。他劝皇帝应该尊崇两宫太后。按照旧
制规定,皇后和天子的生母都称为皇太后,但称号有区别。冯保想讨好
皇帝的生母李贵妃,暗示张居正让他提出两宫并尊的建议,张居正不敢
违抗,议定皇后的尊号为仁圣皇太后,皇贵妃为慈圣皇太后,于是两宫
地位就没有区别了。慈圣皇太后迁移到乾清宫,抚养皇帝,宫内事情任
用冯保,朝廷的大权全交给张居正。当时因长时间天下太平,各地的群
盗纷纷起事,甚至攻入城市抢劫官库。有关部门常常隐瞒,张居正下令
严厉禁止这种行为,如果隐瞒不报,即使是奉公守法的官员,也要贬退。
捕获盗贼,当即处死,有关部门都不敢掩饰真实情况。盗窃供应边备和
海防用的钱粮,超过一定数额,一律斩首,但往往是长年关押或病死狱
中。只有张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且追捕犯人的家属,这样盗贼气焰才
被打下去以至最后被消灭。当时皇帝逐次修缮六宫,国库的银两很多被
调进宫中花销。张居正乘户部进呈皇帝审阅国库出入账目之机,上书对
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每年的收入少于支出,请皇帝把账目放在
御座旁边,时时翻看,做到量入为出,节俭无谓的开支。
他的奏疏呈上去,皇帝没有批复。皇帝又令工部铸钱,供给宫中开
销,张居正认为这样铸钱之利也不能抵偿宫中的消费,便加以制止。言
官建议停止苏州、松江织造贡品,皇帝也不听从。张居正当面请求,才
得以减去一大半。皇帝坐在文华殿,张居正为皇帝讲读经书完毕,把给
事中所上各地灾害情况的奏章给皇帝看,因而请求加以救济,并说:“
皇上爱民如子,而外派机构的官员损公肥私,违法求利,剥夺百姓欺骗
皇上,应按法律痛加惩治。皇上也要格外节俭,对于宫中的一切开支、
服饰器用、赏赐布施,应加以裁省禁止。”皇帝点头答应,有所减免。
张居正鉴于江南贵家豪族仗势不交纳赋税以及各种奸民猾吏巧于拖欠,
认为应派精悍大员前去严行督责。这样赋税才按时交纳,国库日益充实,
但那些豪民猾吏大都怨恨张居正。没过多久,张居正生病,皇帝频频发
敕文询问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作为药费。等到他去世以后,皇帝为此
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
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
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
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
:“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
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
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
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
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
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
“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
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
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
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练习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B.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C.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D.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
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
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
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
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
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
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
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
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
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
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上马车,掌握马缰绳,文中指范滂接受清诏使后准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
B.古人勋章上多系有丝带,方便佩带在身,解下来往往意味着主动放弃官职。
C.犹言高寿,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修短随化”,古人对此往往情感复杂。
D.两位文笔相当的诗人的并称,有大小之分,但文中并未指明是哪两大诗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
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
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
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
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
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
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
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
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
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
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
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范滂因为弹劾的人数非常多,受到了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果检举的不是贪
污腐败、奸邪残暴的人,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上书揭发欺压百姓的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豪二十余人,而且曾在休息的时
候拒绝召见为乡里人所鄙弃的外甥李颂。
D.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忍拘捕范滂,县令郭揖要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表现了对朝廷此举
的不满,也表现了对范滂为人的敬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
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
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
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
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
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年,遂大诛
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
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
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
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2)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
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迁光禄勋主
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
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
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甚多,疑有私故。滂对曰:
“臣之所举,自非贪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
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太守宗资先闻其名,
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里所弃。中常侍唐衡
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
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建宁二
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
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滂死则祸弭,何敢以罪累君,又
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滂从父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
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
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10.(3分)B(具体略)
11.(3分)C(A项,“各地”应为“冀州”;B项,“勋章”应为“印
信”;D项,“李杜”并非是诗人李白、杜甫或李商隐、杜牧的合称,
而是东汉名臣李膺和杜密的合称)
12.(3分)C(文中“寝而不召”的意思是“范滂把宗资用李颂为吏这
件事压下去了,不召见李颂”。)
13.(10分)
(1)(5分)那些没有查清(详究、检查核实)的(官吏),将要进一
步查实(验证、核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
接受死刑。(评分建议:“参实”“贰”各1分,大意3分。)
(2)(5分)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
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感念(感伤)、悲伤(悲戚)了。(评
分建议:“从”“戚”各1分,大意3分。)
【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
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于是(朝廷)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
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
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
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
陈蕃说:“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怎么能够)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
求他吗!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难道不是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陈蕃于是
向范滂道歉。(范滂)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官,呈报反映
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
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
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因为召
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官吏)
,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负
责审理的)官吏无话可说了。
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
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
(于是)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
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西平人李颂,是王侯
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
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
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
说:“范滂(这样做)是公正的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
今天我宁愿受鞭打而死,但范滂(的做法)无法改变。”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
来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
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
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
(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
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
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
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
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感念、悲伤了。
”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
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
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
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
大同兵乱。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
松、顺天。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
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
之。宗皋言:“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
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
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
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
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
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
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宗皋戍
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
务。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
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练习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B.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C.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D.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会廷推保
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宗皋言:
“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
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
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
听勘。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
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
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
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
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狱,指接受皇帝的命令对犯罪的九卿、郡守等二千石高官进行拘捕关押的监狱。
B.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防秋,古代西北各游牧部落往往趁秋高马肥时南侵,届时边防军队特加警卫,调兵防守。
D.存问,指慰问并进行请教,在古代,多用于君主对臣下的一种关心和虚心纳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会廷推保
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宗皋言:
“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
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
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
听勘。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
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
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
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
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宗皋直言进谏,不畏强权势力。他上疏规劝皇帝要改善为政的方法,被廷杖四十。众臣讨论推举保定巡抚刘夔时,他极力
陈说刘夔谄媚权势劣迹。
B.郭宗皋善于思考,常有独特见解。在密云等地的驻兵方式上及蓟镇的边防事务等方面,他都提出了创新的做法,这些都得到
了皇帝的高度认可。
C.郭宗皋受到追责,戍守陕西边塞。鹞儿岭一战无胜果,大同一战总兵张达等战死,都使他受到处罚,后来他又受到朝廷追责,
戍守陕西靖虏卫。
D.郭宗皋致仕还乡,备享朝廷恩荣。他告老还乡后,皇帝屡次派人前来问候,并送给他廪米和仆人。在他死后,朝廷追赠他为
太子太保,赠谥号“康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宗皋劝帝惇
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会廷推保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
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宗皋言:“密云最要
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
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
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
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杀伤相当。宗
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
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庄国祯劾宗皋
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
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
(2)帝疑有侵冒,令罢归听勘。既而事得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进士。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陨如雨。未几,哀冲太子薨,大同兵乱。
宗皋劝帝惇崇宽厚,察纳忠言,勿专以严明为治。帝大怒,下诏狱,杖四十释之。历按苏、松、顺天。会廷推保
定巡抚刘夔还理院事,宗皋论夔尝荐大学士李时子,谄媚无行,不任风纪。坐夺俸两月。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万全右卫,抵广昌,列营四十里。顺天巡抚朱方下狱,擢宗皋右佥都御史代之。宗皋言:
“密云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马兰、太平、燕河三屯岁发千人,以五月赴密云,有警则总兵官自将赴援。居庸、
白杨,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请预拟借调之法,令建昌军,平时则协助密云,遇警则移驻居庸。
”俱报可。久之宗皋闻敌骑四十万欲分道入奏调京营山东河南兵为援已竟无实坐夺俸一年。故事,京营岁发五军
诣蓟镇防秋。宗皋请罢三军,以其犒军银充本镇募兵费。又请发修边余银,增筑古北口等。帝疑有侵冒,令罢归
听勘。既而事得白。
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务。俺答三万骑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与战鹞儿岭,
杀伤相当。宗皋坐夺俸。明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及椿皆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坐夺俸。给事中唐禹追论死事
状,因言全军悉陷,乃数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燿,各杖一百,宗皋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协理戎政。旋进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书参赞机务。给事中
庄国祯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诏许之。万历中,再存问,岁给廪隶。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
人存问。是年卒。赠太子太保,谥康介。 (选自《明史·郭宗皋传》,有删改)
10.C
11.D(存问,就是指慰问,没有“并进行请教”和“虚心纳谏”的意思)
12.B(“这些都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认可”错误,文中说“帝疑有侵冒,
令罢归听勘”)
13.(1)宗皋劝说皇帝推崇(崇尚)宽容敦厚,认真考察采纳忠诚的言
论,不要只是把严明作为治理的标准。(“惇崇”,推崇、崇尚;“察
”,考察、明察;“纳”,采纳;“以……为”,把……作为各1分,
句意1分)
(2)皇帝怀疑他有侵夺冒领之嫌,命令罢职回来听候调查。不久事情
真相得以查清楚。(“侵冒”,侵夺冒领;“勘”,调查、查问;“白
”,清楚、明白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郭宗皋,字君弼,是福山人。嘉靖八年的进士。提拔为御史。嘉靖
十二年十月,星像下雨一般陨落。没过多久,哀冲太子(明世宗朱厚熜
皇太子朱载基,追封为哀冲太子)去世,大同军队发生动乱。宗皋劝说
皇帝推崇(崇尚)宽容敦厚,认真考察采纳忠诚的言论,不要只是把严
明作为治理的标准。皇帝大怒,下诏入狱,打四十大板释放了他。历任
苏州、松州、顺天府的巡按使。恰逢朝廷推荐保定巡抚刘夔回来管理院
中事务,宗皋评议刘夔曾经推荐大学士李时之子,奉承讨好没有品行,
不讲作风纪律,(惹怒皇帝)被判罚剥夺两月俸禄。
二十三年十月,敌寇攻入万全右卫,抵达广昌,布列大营四十里。当
时顺天巡抚朱方被关入监狱,朝廷提拔宗皋以右佥都御史身份代替他。
宗皋上书说:“密云是最要害的地方,应该设置重兵把守。请求敕命马
兰、太平、燕河三军镇每年发千人戍守,在五月奔赴密云,有警报总兵
官就亲自带兵赴援密云。居庸、白杨,地理重要兵力薄弱,遇到警情一
定等待上奏部里批复,不能及时处理。请求预先拟定好借调的法令,命
令建昌三镇之军,平时就协助密云防务,遇到警情就移兵驻守居庸。”
全都回复可以。很久以后,宗皋听说敌人四十万骑兵想要分道进入,上
奏调派京营、山东、河南军队做后援。已经准备完毕却没有发生,被处
罚剥夺一年俸禄。按照惯例,京营每年调发五军到蓟镇执行秋天防务。
宗皋请求停止调拨三军,用犒劳军队的饷银补充本镇招募军队的费用。
又请求调发修边剩余的银两,增加修筑燕河营、古北口。皇帝怀疑他有
侵夺冒领之嫌,命令罢职回来听候调查。不久事情真相得以查清楚。
不久进封兵部右侍郎,总管宣、大、山西军务。俺答汗带领三万
骑侵犯万全左卫,总兵官陈凤、副总兵林椿和俺答汗在鹞儿岭作战,双
方战损相当,宗皋因此被处罚剥夺俸禄。第二年再犯大同,总兵官张达
和林椿都战死,宗皋与巡抚陈燿因此被罚剥夺俸禄。给事中唐禹追论死
事情况,趁机说全军全都沦陷,是数十年没有的大挫败。帝于是逮捕宗
皋和陈燿,各杖打一百,宗皋谪戍陕西靖虏卫。
隆庆改元,从戍卫的地方起任刑部右侍郎,改任兵部,协助处理军
政。很快进封南京右都御史,就职改任兵部尚书参赞重要事务。给事中
庄国祯弹劾宗皋衰老平庸,宗皋也自认为年老请求退休,下诏准许他的
请求。万历中,两次慰问,每年供给廪隶(粮食、奴仆)。十六年,宗
皋年已九十,皇帝又派遣行人慰问。这年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康
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
余。从车驾北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寻迁陕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
郑怀冒流剽处州,协诸将平之。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僭号,攻劫都匀诸处。诏进右副都御史
,赞南和侯方瑛军往讨。圭以谷种诸夷为东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乘胜攻六美山。干把猪就擒
,诸苗震詟。成化元年,荆、襄贼刘千斤等作乱。敕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以圭提督军务,发京军
及诸道兵会讨。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门石狻猊重千斤,通只手举之,因以为号。正统中,流
民聚荆、襄间,通窜入为妖言,潜谋倡乱。石龙者,号石和尚,聚众剽掠。通与共起兵,流民从者四
万人。圭等至南漳,贼迎战,败之,乘胜逼其巢。通奔寿阳,谋走陕西。圭遣兵扼其道,通乃退保大
市,与苗龙合。官军又破之雁坪,斩通子聪及其党苗虎等。贼退保后岩山,据险下木石如雨。诸军四
面攻,圭往来督战,士皆蚁附登。贼大败。擒通及其众三千五百余人,焚其庐舍,夷险阻而还。石龙
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遭父忧
,葬毕,视事。三年改兵部尚书,兼督十二团营。六年,阿罗出等驻牧河套,陕西数被寇。圭言镇巡
官偷肆宜治。圭乃议大举搜河套,发京兵及他镇兵十万屯延绥。而以输饷责山西、陕西民,不给,则
预征明年赋。于是内地骚然。十年卒官,年五十六。赠少傅,谥恭敏。圭性简重,公退即闭阁卧,请
谒皆不得通。在贵州时,有愤中官虐而欲刺之者,误入圭所。圭拥衾问之,其人惊曰:“乃吾公耶
?”即自刎,不殊,仆于地。圭呼烛起视,傅以善药,遣之。人服其量。(节选自《明史·白圭传
》,有删改)
【练习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B.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C.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D.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从车驾北
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寻迁陕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郑怀冒流剽处州,协诸将平
之。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僭号,攻劫都匀诸处。诏进右副都御史,赞南和侯方瑛军往讨。圭以谷种诸夷为
东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乘胜攻六美山。干把猪就擒,诸苗震詟。成化元年,荆、襄贼刘千斤等作乱。敕抚
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以圭提督军务,发京军及诸道兵会讨。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门石狻猊重千斤,通只
手举之,因以为号。正统中,流民聚荆、襄间,通窜入为妖言,潜谋倡乱。石龙者,号石和尚,聚众剽掠。通与共
起兵,流民从者四万人。圭等至南漳,贼迎战,败之,乘胜逼其巢。通奔寿阳,谋走陕西。圭遣兵扼其道,通乃退
保大市,与苗龙合。官军又破之雁坪,斩通子聪及其党苗虎等。贼退保后岩山,据险下木石如雨。诸军四面攻,圭
往来督战,士皆蚁附登。贼大败。擒通及其众三千五百余人,焚其庐舍,夷险阻而还。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
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遭父忧,葬毕,视事。三年改兵部尚书,兼
督十二团营。六年,阿罗出等驻牧河套,陕西数被寇。圭言镇巡官偷肆宜治。圭乃议大举搜河套,发京兵及他镇兵
十万屯延绥。而以输饷责山西、陕西民,不给,则预征明年赋。于是内地骚然。十年卒官,年五十六。赠少傅,谥
恭敏。圭性简重,公退即闭阁卧,请谒皆不得通。在贵州时,有愤中官虐而欲刺之者,误入圭所。圭拥衾问之,其
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圭呼烛起视,傅以善药,遣之。人服其量。
(节选自《明史·白圭传》,有删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字是成年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故又叫“表字”。古人自称称字,称人称
名。
B.御史为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秦开始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官员过失诸事。
C.父忧是父丧的婉辞。按照古代礼仪,父母死后,子女须守丧三年,但本文中白圭在父亲“葬毕”即“视事”。
D.少傅为“三公九卿”中“九卿”之一,由夏朝始设,历代多沿置。后只作为皇帝对有功之臣的表彰,为虚职;
文中亦是如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从车驾北
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寻迁陕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郑怀冒流剽处州,协诸将平
之。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僭号,攻劫都匀诸处。诏进右副都御史,赞南和侯方瑛军往讨。圭以谷种诸夷为
东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乘胜攻六美山。干把猪就擒,诸苗震詟。成化元年,荆、襄贼刘千斤等作乱。敕抚
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以圭提督军务,发京军及诸道兵会讨。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门石狻猊重千斤,通只
手举之,因以为号。正统中,流民聚荆、襄间,通窜入为妖言,潜谋倡乱。石龙者,号石和尚,聚众剽掠。通与共
起兵,流民从者四万人。圭等至南漳,贼迎战,败之,乘胜逼其巢。通奔寿阳,谋走陕西。圭遣兵扼其道,通乃退
保大市,与苗龙合。官军又破之雁坪,斩通子聪及其党苗虎等。贼退保后岩山,据险下木石如雨。诸军四面攻,圭
往来督战,士皆蚁附登。贼大败。擒通及其众三千五百余人,焚其庐舍,夷险阻而还。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
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遭父忧,葬毕,视事。三年改兵部尚书,兼
督十二团营。六年,阿罗出等驻牧河套,陕西数被寇。圭言镇巡官偷肆宜治。圭乃议大举搜河套,发京兵及他镇兵
十万屯延绥。而以输饷责山西、陕西民,不给,则预征明年赋。于是内地骚然。十年卒官,年五十六。赠少傅,谥
恭敏。圭性简重,公退即闭阁卧,请谒皆不得通。在贵州时,有愤中官虐而欲刺之者,误入圭所。圭拥衾问之,其
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圭呼烛起视,傅以善药,遣之。人服其量。(节选自《明史·白
圭传》,有删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白圭为国分忧,积极平叛。先后参与平定福建贼郑怀冒,剿灭贵州东苗干把猪,镇压刘千斤、石龙等人的叛乱。
B.白圭善于用兵,作战勇敢。征讨干把猪时,他主张先攻谷种诸夷;攻打后岩山,他冒着如雨的木石,往来督战。
C.白圭性情简重,铁面无私。陕西屡遭侵袭,他认为镇巡官应当惩治;公务完毕即闭门睡觉,从不接受他人邀请。
D.白圭宽宏大量,不记人过。在贵州时,有人行刺中官而误入白圭住所,白圭不但不加责罚,反而用好药为他疗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从车驾北
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寻迁陕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郑怀冒流剽处州,协诸将平
之。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僭号,攻劫都匀诸处。诏进右副都御史,赞南和侯方瑛军往讨。圭以谷种诸夷为
东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乘胜攻六美山。干把猪就擒,诸苗震詟。成化元年,荆、襄贼刘千斤等作乱。敕抚
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以圭提督军务,发京军及诸道兵会讨。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门石狻猊重千斤,通只
手举之,因以为号。正统中,流民聚荆、襄间,通窜入为妖言,潜谋倡乱。石龙者,号石和尚,聚众剽掠。通与共
起兵,流民从者四万人。圭等至南漳,贼迎战,败之,乘胜逼其巢。通奔寿阳,谋走陕西。圭遣兵扼其道,通乃退
保大市,与苗龙合。官军又破之雁坪,斩通子聪及其党苗虎等。贼退保后岩山,据险下木石如雨。诸军四面攻,圭
往来督战,士皆蚁附登。贼大败。擒通及其众三千五百余人,焚其庐舍,夷险阻而还。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
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遭父忧,葬毕,视事。三年改兵部尚书,兼
督十二团营。六年,阿罗出等驻牧河套,陕西数被寇。圭言镇巡官偷肆宜治。圭乃议大举搜河套,发京兵及他镇兵
十万屯延绥。而以输饷责山西、陕西民,不给,则预征明年赋。于是内地骚然。十年卒官,年五十六。赠少傅,谥
恭敏。圭性简重,公退即闭阁卧,请谒皆不得通。在贵州时,有愤中官虐而欲刺之者,误入圭所。圭拥衾问之,其
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圭呼烛起视,傅以善药,遣之。人服其量。
(节选自《明史·白圭传》,有删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从车驾北征,陷土木。(5 分)
(2)圭拥衾问之,其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进士。除御史监朱勇军,讨兀良哈有功。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
从车驾北征,陷土木。脱还,景帝命往泽州募兵。寻迁陕西按察副使,擢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郑怀冒
流剽处州,协诸将平之。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僭号,攻劫都匀诸处。诏进右副都御史,赞南和
侯方瑛军往讨。圭以谷种诸夷为东苗羽翼,先剿破百四十七寨,乘胜攻六美山。干把猪就擒,诸苗震詟。
成化元年,荆、襄贼刘千斤等作乱。敕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以圭提督军务,发京军及诸道兵会讨。
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门石狻猊重千斤,通只手举之,因以为号。正统中,流民聚荆、襄间,通
窜入为妖言,潜谋倡乱。石龙者,号石和尚,聚众剽掠。通与共起兵,流民从者四万人。圭等至南漳,
贼迎战,败之,乘胜逼其巢。通奔寿阳,谋走陕西。圭遣兵扼其道,通乃退保大市,与苗龙合。官军又
破之雁坪,斩通子聪及其党苗虎等。贼退保后岩山,据险下木石如雨。诸军四面攻,圭往来督战,士皆
蚁附登。贼大败。擒通及其众三千五百余人,焚其庐舍,夷险阻而还。石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
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遭父忧,葬毕,视事。三年改兵部尚
书,兼督十二团营。六年,阿罗出等驻牧河套,陕西数被寇。圭言镇巡官偷肆宜治。圭乃议大举搜河套,
发京兵及他镇兵十万屯延绥。而以输饷责山西、陕西民,不给,则预征明年赋。于是内地骚然。十年卒
官,年五十六。赠少傅,谥恭敏。圭性简重,公退即闭阁卧,请谒皆不得通。在贵州时,有愤中官虐而
欲刺之者,误入圭所。圭拥衾问之,其人惊曰:“乃吾公耶?”即自刎,不殊,仆于地。圭呼烛起视,
傅以善药,遣之。人服其量。(节选自《明史·白圭传》,有删改)
10.B(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理清人物、事件,并结合表示人名(如
石龙、刘长子、圭)及官职(太子少保)的关键词判断。断句如下:石
龙与其党刘长子等逸去,转掠四川。圭等分兵蹙之,长子缚龙以降,余
寇悉平。录功,加圭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11.A(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
12.C
选项 从不接受他人邀请 原文意思是“别人请
求拜见都不通报”原文 请谒皆不得通
13.(1)采分点:“巡按”,巡视审查;“辨”,查清、查明;“疑狱
百余”,定语后置;“狱”,案件;“从”,跟从、跟随。(各1分共5
分)
(2)采分点:“拥 ”,围着;“乃”,是;“即”,立即;“殊”,
死;“仆”,倒下。(各1分共5分)
原句 巡按山西,辨疑狱百余。从车驾北征,陷土木。
翻译 (白圭)巡视审查山西,查清一百多例疑难案件。跟从皇上北征,身陷土木
堡。
原句 圭 拥 衾问之, 其人 惊曰: “ 乃吾公耶?”
翻译 白圭围着被子问他,那个人吃惊地问:“是我的主公吗?”
原句 即 自刎, 不 殊,仆于地。
翻译 立即自杀,没有死,倒在地上。
【参考译文】
白圭,字宗玉,南宫人。正统七年考中进士。授官御史,监朱勇军,
讨伐兀良哈有功。巡视审查山西,查清一百多例疑难案件。跟从皇上北征,
身陷土木堡。脱身回朝后,明景帝命他到泽州招募士兵。不久,调任陕西
按察副使,提拔为浙江右布政使。福建贼寇郑怀冒流窜抢劫处州,白圭协
同诸将扫平了他。天顺二年,贵州东苗干把猪等人冒用帝王称号,攻打劫
掠都匀等地方。皇上下诏晋升白圭为右副都御史,辅助南和侯方瑛军队前
往征讨。白圭认为谷种诸夷是东苗羽翼,先剿破其一百四十七座营垒,乘
胜攻打六美山。干把猪被擒住,诸苗震惊惧怕。成化元年,荆、襄一带贼
寇刘千斤等作乱。朝廷下令抚宁伯朱永为总兵官,而任用白圭提督军务,
派遣京城军队及各路军队合兵讨伐。刘千斤,名通,河南西华人。县衙门
口的石狮子有千斤重,刘通用一只手举起它,于是用这个作为名号。正统
年间,流民聚集在荆、襄之间,刘通窜入妖言惑众,阴谋作乱。石龙这个
人,号石和尚,聚众抢掠,刘通和他共同起兵,附从的流民有四万人。
白圭等人来到南漳,贼寇迎战,白圭击败他们,乘胜逼近其巢穴。刘
通逃奔到寿阳,打算向陕西逃跑。白圭派兵扼守住他的去路,刘通就退
守大市,与苗龙会合。官军又在雁坪击破他们,斩杀刘通的儿子刘聪及
其党羽苗虎等人。贼寇退守后岩山,凭借险要之地抛落木石如同下雨。
各路大军四面围攻,白圭往来督战,士兵都像蚂蚁一样攀附登城。贼寇
大败,擒获刘通及其部下三千五百多人,焚烧他们的房舍,夷平险阻的
地方后撤军。石龙与其党羽刘长子等人逃跑,辗转掠夺四川。白圭等分
兵追逼他们,刘长子捆绑着石龙来投降,余寇都被扫平。记功,加授白
圭为太子少保,增加俸禄一级。遭受父丧,安葬完毕,到职办公。成化
三年,改任兵部尚书,兼任统率十二座团营。成化六年,阿罗出等居留
在河套地区放牧,陕西屡次被侵犯。
白圭说镇巡官苟且恣肆应该惩处,白圭就建议大举搜索河套地区,
调发京城军队及其它镇兵十万屯居在延绥,并拿运输军粮责令山西、陕
西百姓,不能供应,就提前征收第二年的赋税,于是内地动荡不安。成
化十年,死在官任上,终年五十六岁。被赠予少傅,谥号恭敏。白圭性
情庄严持重,公务完毕就关闭阁楼睡觉,别人请求拜见都不通报。在贵
州时,有愤恨宦官肆虐而想刺杀他的人,误入白圭房间。白圭围着被子
问他,那个人吃惊地问:“是我的主公吗?”立即自杀,没有死,倒在
地上。白圭叫人点上蜡烛站起来察看,用良药敷其伤口,让他走,人们
佩服他的气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13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
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
”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
人,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
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①之举,乃传檄州郡云:
“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
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
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
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
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
华州,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
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
①勤王:指当君王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去救援王室。
【练习十】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B. 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C. 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D. 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13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
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
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
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
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①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
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
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
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
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
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华州,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
沉。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
①勤王:指当君王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去救援王室。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3分)
A. “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中的“辞赋”在文中是科举考试的科目,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辞赋”则
是指一种起源于战国时代的文体,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B. 字,指表字。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
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C. “大安三年”中的“大安”为年号。年号自汉武帝开始出现,后来历代帝王遇到大事、要事,一般都更改年
号。每个皇帝都有年号,有的皇帝所用年号多达十几个。
D. “檄”即“檄文”。檄文是古代政府用于征召、晓谕、声讨等的公告、文书,常特指为声讨敌人或揭发叛逆
罪行的文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13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
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
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战,败之,获
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
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①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祸有所基,
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
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
”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
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华州,囚死于郡学,临终
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
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
①勤王:指当君王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去救援王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韩玉不仅文采出众,而且有吏才。他建议开掘通州潞水的河渠,使货物可以通过漕运直达京城,他也因此而被连升两级。
B. 韩玉军事才能突出。大安三年,西夏人围攻都城,韩玉受命招兵,十天时间就招了一万人,率军击败西夏军队,缴获牛马千
余只,敌人最终连夜撤退。
C. 韩玉为人刚直。他对那些贪恋权力观望形势,拖延岁月而守护妻子儿女的将帅很是鄙视,他自己却顾念君主而不计身后名。
D. 韩玉蒙冤而死。华州人李公直举兵谋反被杀,李公直曾写信给韩玉,而韩玉并不知道,此信被安抚司获得,怀疑韩玉参与了
李公直的阴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13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为应奉,应
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
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人,与夏人
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
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①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
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
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
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
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
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华州,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气,必不下
沉。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①勤王:指当君王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去救援王室。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
(2)当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10—13题。
韩玉,字温甫,其先相人,曾祖锡仕金,以济南尹致仕。玉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入翰林
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章宗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
”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陕西安抚司檄玉以凤翔总管判官为都统府募军,旬日得万
人,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余。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
路者忌其功,驿奏玉与夏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授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
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玉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①之举,乃传檄州郡云:
“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固威权。”又云:“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
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
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有
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珪袭取之,遂置极刑。
公直曾为书约玉,玉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及使者觇玉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玉道出
华州,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
子不疑,字居之。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藏其父临终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皓然,刚直之
气,必不下沉。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读者恻然。
(选自《金史•韩玉传》,有删改)①勤王:指当君王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去救援王
室。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翻译
(1)文章不用修改。他又撰写《元勋传》,符合旨意,章宗感叹道:“
功勋大臣何等幸运,有这个人为他们作传。” (点:修改,1分;补充主
语“他”,1分;称:符合,1分;何:多么,1分;大意1分)
(2)掌权的人嫉妒韩玉的功劳,快马奏报韩玉与西夏贼人有勾结,朝廷
怀疑韩玉,派遣使者授予韩玉河平军节度副使一职,并暗中监督他的军队。
(当路者:掌权的人,1分;驿:快马,1分;有谋:有勾结,1分;觇:
暗中监督,1分;大意1分)
【10题详解】
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谁”“事”“君亲”“虚名”“
史臣”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当然”意思是“应当
这样做的原因”,与“君”一起构成“有”的宾语,故不能断开,排除BC
两项;“事至于今”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应该断开,且后面“今日目
前”都是“如”的宾语,也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D项。
【11题详解】
“每个皇帝都有年号”错,年号汉武帝时才开始有,故选C项。
【12题详解】
D项,“华州人李公直举兵谋反被杀”错误,原文中的意思是华州人李公
直因为京城被隔绝,谋划兴兵进京救援,京兆统军却声称李公直占据华州
反叛,并非“谋反”。故选D项。
【13题详解】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
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文不加点”是指作
文一气呵成,无须修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即“修改”;“
又作《元勋传》”省略主语“他”;“称旨”,符合旨意;“何”,多么,
表示感叹。第二句中,“当路者”,掌权的人;“忌”,嫉妒;“其”,
代词,他的;“驿”,快马;“之”,代词,指韩玉;第一个“使”,动
词,派遣;“且”,并且;“觇”,暗中监督。
参考译文:
韩玉,字温甫,他的祖先是相州人,曾祖父韩锡在金朝做官,以济南尹
的身份辞官退休。韩玉在明昌五年考中经义、辞赋两科的进士,进入翰林
院担任应奉,奉诏令一天写文章一百篇,一气呵成,不用修改。他又撰写
《元勋传》,符合旨意,章宗感叹道:“功勋大臣何等幸运,有这个人为
他们作传。”泰和年间,韩玉建议开掘通州潞水漕运河渠,漕船载运货物
直达京城。他晋升官职两级,被授予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一职。
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困。西夏军队接连攻陷邠州、泾州,陕西安抚司发
文书让韩玉以凤翔总管判官的身份为都统府招募军士,十天时间招得一万
人,与西夏军队作战,击败了他们,缴获牛马千余只。当时西夏军队五万
人正围攻平凉,又和全军在北原开战,西夏人怀疑金的大军到了,当晚解
围撤走。掌权的人嫉妒韩玉的功劳,快马奏报韩玉与西夏贼人有勾结,朝
廷怀疑韩玉,派遣使者授予韩玉河平军节度副史一职,并暗中监督他的军
队。
在此之前,华州人李公直因为京城被隔绝,谋划兴兵进京救援,而韩玉
依仗他的军队可以调用,也想要做派兵救援王室的事,于是传送檄文给州
郡说:“事情要推导它的本原,灾祸有它起始的基础,(国家的祸难)始于贼
臣贪图贿赂,包容奸邪,接着又是因为两位元帅贪恋权力,巩固威势。”
又说:“携带干粮,安坐着耗费,耗尽百姓的脂膏血肉。抛弃武器逃散了
又重新前来,耗尽国家的资财储蓄。谋取权力而观望形势,拖延岁月而守
护妻子儿女。”又说:“哪一个人不死呢?只因为有臣子必须这样做的原因。
事情到了今天这种地步,怎么能忍心不顾念君主呢?不要说死了就是身后事,
虚妄的名声一概听任史臣撰写。只是面对今天眼前的世事,有什么脸面居
处在人世间呢?”李公直的军队出发有很多天了,将领中有违背盟约的人,
国朝中有不顺从的人,就按照军法去加以处置。京兆统军便声称李公直占
据华州反叛,派遣都统杨珪袭击攻取华州,于是李公直被处以极刑。李公
直曾经写信约韩玉,韩玉预先并不知道,这封信就被安抚司获得,等到朝
廷派遣使者监督韩玉的军队时,又怀疑韩玉参与了李公直的阴谋,就落实
了他的罪名。韩玉路过华州,被囚禁死在郡学,临终的时候在墙壁上写了
两首诗,士人认为他是冤枉的。
韩玉的儿子韩不疑,字居之。因为他父亲死于强加之罪,发誓不出来
做官。珍藏他父亲临终时亲手写的书信:“此次前往幽冥之路,我的心
胸光明坦荡,刚烈正直的气概,必定不会下沉,我儿不用担心。世道混
乱,时运艰难,要努力保护自己,虽然阴间与人世不同,难道就见不到
你吗?”读到这些话的人都很伤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
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夸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
当先公耶? ”卒不许。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 觊有
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
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
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 事,为当轴者所恨。轼
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
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 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
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 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
夸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辦,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 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
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故操舟 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
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练习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B.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C.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D.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 辞
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夸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
公耶? ”卒不许。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 觊有所启
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
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
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
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 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
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之岭南。
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 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
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
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 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夸上供米三之
一,复得赐度僧辦,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 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徙扬州。旧发运
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故操舟 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
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
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有主持,执掌意;知州,地方行政机构州之长官。元祐年间,苏轼知登州,写下了“西北望,射天狼”的词
句。
B.古代多以右为上,为贵,为高。文中的“朝中无出公右者”与“位在廉颇之右”句中的“右”的意思是相同的。
C.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名称。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烽火扬州路”的意思是相同的。
D.牒,文书;度牒,官府发给出家僧道的凭证,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苏轼易米救饥,即卖度牒之利。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 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夸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耶? ”卒不许。二年,
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 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
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镇戎,
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
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 事,为
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
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 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宜皇帝
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例,遣
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 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夸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辦,易
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 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
故操舟 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
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侍帝读经,冀有启悟。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治乱兴衰及朝政得失的时候,都反复开导,希望皇帝能有所启发。哲宗虽沉
默不言,却常常赞成。
B.苏轼主掌贡举,关怀士子。苏轼主持礼部考试,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约束,
使他们能展其能。
C.苏轼密疏进言,秉持忠诚。听到谏官对蔡确的处置,苏轼上疏密奏,提出自己的建议,太后接受了苏轼的建议,在他外任之时,
给予优厚的慰劳。
D.苏轼担任知州,德泽生民。杭州饥疫并发,苏轼请求减免赋税,用度牒换米以救饥者;扬州船家因禁私载而生活困苦,苏轼请
求恢复旧制得到允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 辞于宰相蔡确
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夸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当先公耶? ”卒不许。二
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 觊有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
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
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
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
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
大臣议迁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 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谓
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郊,用前执政恩
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 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夸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
辦,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 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
载物货,故操舟 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
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节选自《宋史•苏
轼列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
(2)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哲宗立,(苏轼)复朝奉郎、七登州,召为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
辞于宰相蔡确确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夸者。轼曰:“昔林希同在馆中,年且长。”确曰:“希固
当先公耶? ”卒不许。二年,兼侍读。每进读至治乱兴衰、邪正得失之际,未尝不反复开导, 觊有
所启悟。哲宗虽恭默不言,辄首肯之。尝读祖宗《宝训》,因及时事,轼历言:“今赏罚不明,善恶
无所劝沮;又黄河势方北流,而强之使东;复人入镇戎,杀掠数万人,帅臣不以闻。每事如此,恐浸
成衰乱之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 事,为当轴者所恨。轼
恐不见容,请外,知杭州。未行,谏官言前相蔡确知安州,作诗借郝处俊事以讥太皇太后。大臣议迁
之岭南。轼密疏:“朝廷若薄确之罪,则于皇帝孝治为不足;若深罪 确,则于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
谓宜皇帝敕置狱逮治,太皇太后出手诏赦之,则于仁孝两得矣。” 宣仁后心善轼言而不能用。轼出
郊,用前执政恩例,遣内侍赐龙茶、银合,慰劳甚厚。既至杭, 大旱,饥疫并作。轼请于朝,免本
夸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辦,易米以救饥者。明年春,遣 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七年,
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故操舟 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
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轼请复旧,从之。未阅岁,以兵部尚书召兼侍读。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0.【参考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人物传记作为记叙性语段,动词及动词短语是断句的关键,
也是读懂句子的关键。轼起于忧患,不欲骤履要地,辞于宰相蔡确。确
曰:“公徊翔久矣,朝中无出公右者。”
11.【参考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文化常识等的能力。能
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给出的是常见的传统文化现
象和在具体语境下的实词的理解。此题设置和古诗文的背诵相连。错误
项为A,“西北望,射天狼”出自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词,此
词作于密州知州任上。
12.【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
选文中的信息、理解人物形象、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
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
选项的表述来对原文进行概括和分析。
C原文是说,苏轼上疏密奏提建议,太后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心善其言)
,但是没有采用(而不能用);C项表述为“太后接受了苏轼的建议”
不合文意。
13.【参考答案】
(1)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
诬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摧辱、举子、单词,各1
分;大意,2分。)
(2)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
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一切(私载)(省略句)、济、
病,各1分;大意,2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
表达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
中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参考译文】:
哲宗即位,(苏轼被)授朝奉郎、登州知州,召他做礼部郎中。升为
起居舍人。苏轼从忧患中被起用,不想骤然间登上要职,向宰相蔡确推辞。
蔡确说:“你徘徊不进已经很久了,朝廷中没有比你更合适的。”苏轼说:
“从前林希和我同在馆里,而且他年纪大。”蔡确说:“林希真应当比你
先起用吗?”终于没有答应。元祐二年,兼侍读。每次在皇帝面前诵读到
治乱兴衰、奸邪正直及朝政得失的时候,未曾不反复开导,希望对皇帝有
所启发。哲宗虽然恭敬沉默不说话,常常很赞成。曾经读到祖宗的《宝训
》,因而讲到时事,苏轼一一地诉说:“现在赏赐处罚不分明,善没有勉
励恶没有禁止;又黄河正向北流,而硬要它向东流;西夏攻入镇戎军,杀
掠几万人,统帅不奏报。每每出现这类事情,恐怕渐渐会成为衰亡和动乱
的开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
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
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陷为罪状,
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
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被当权的人所恨。苏轼怕不被
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杭州知州。尚未动身,谏官说前任宰相蔡
确任安州知州,作诗借郝处俊的事讥讽太皇太后。大臣们建议把他流放岭
南。苏轼上密奏说:“朝廷如果处分蔡确轻了,那对皇帝以孝治天下就不
足;如果治罪重了,那对太皇太后的仁政又有所欠缺。认为应由皇帝下敕
书立案逮捕治罪,太皇太后就下手诏宽赦他,那就仁和孝两方面都得当了。
”宣仁后心里认为苏轼的话好而不能实行。苏轼出行外任时,朝廷使用过
去执政大臣的旧例,派宦官赏赐他龙茶、银盒,慰劳很优厚。苏轼到杭州
后,遇上大旱,饥荒和瘟疫并发。苏轼向朝廷请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
分之一,又得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换取米来救济饥饿的人。第二年
春天,派人带着医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元祐七年,移扬州。
以前发运司主管东南漕运法,允许驾船的人私自载运货物。所以驾船的人
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
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
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苏轼请求
恢复旧制,朝廷允准。不满一年,召为兵部尚书兼侍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
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
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
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
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
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
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
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
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
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
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
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
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
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练习十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B.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C.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D.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
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
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
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
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
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
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
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
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1.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麾下,原指将旗之下,是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也指将帅或其他权势者的部下。
B.传舍,原为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之地,后泛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
C.长揖,古时指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多用于晚辈对长辈,来表达内心的敬意。
D.君,在文中是一种封号,始自战国时期,封君是春秋时分封卿大夫的形式的延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
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
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
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
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
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
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
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
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郦食其早年落魄,行为放荡不羁。他虽然只是一名看管里门的小吏,但是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
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
B.郦食其择主而事,眼光放得长远。他面对好计较、刚愎自用的将领时,就深自藏匿,在遇到有远略的沛公后,
马上毛遂自荐,崭露头角。
C .郦食其不卑不亢,言辞犀利深邃。他面见沛公时,沛公没有以礼相待,而郦食其据理力辩,三言两语就让沛公
恭恭敬敬地将其奉为上宾。
D.郦食其工于谋略,论事切中肯綮。他首先是一言道破了沛公实力上的不足,接着为沛公指点迷津并亲身犯险,
为沛公霸据陈留立下了功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
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
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
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
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
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
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
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
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
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5 分)
(2)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
役,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好苛礼自用,
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沛公时
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
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
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
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
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
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
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
陈留,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
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节选自《史
记·郦生陆贾列传》)
10. A【“其中与人言”的“其”是代词,而前文缺少指代的内容,不合语境,所以
此处应断开; “未可以儒生说也”是文中骑士针对郦食其委托其引荐的结论,根据
文意不难判断】
11. C【A 项“麾下”在今天也是一个常见词,根据原文“骑士”以及今天人们的日
常用法,不难判断;B 项的“传舍”,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舍相如广成传
舍”一句,联系课本,不难判断;C 项的“长揖”是上古时就有的礼节,不分长幼
尊卑都可用,但多数用于平辈之间。D 项“君”,课文中我们学过信陵君、平原君、
长安君、商君等,再结合语境,不难判断】
12. B【B 项中的“就马上毛遂自荐,崭露头角”错,根据原文可知,郦食其是先委
托沛公麾下的一名骑兵来引荐自己,当“沛公至高阳传舍”时,沛公“使人召郦生
”】
13. (1) 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
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易”“从游”“先”各 1 分,句
意 2 分)
(2) 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
且向他道歉。(“摄” “延”“谢”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
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
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
们都称他为“狂生”。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
攻城略地 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
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骑士回
答说:“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
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
大骂。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郦食其说:“你只
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骑士回去之后,就接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
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郦生去
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
见。
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您是想帮助
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沛公骂道:“你个奴才
相儒生! 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
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泰国攻打诸侯呢?”郦生说:“如果您下决心聚
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
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
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
的谋略,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那
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郦生说道:“您把乌合之众及散
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凭借这些,来直接和强秦对
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
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
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
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
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
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
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
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
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
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
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
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
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
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
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
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
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
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练习十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
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B.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
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C.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
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D.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
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
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
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
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
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
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
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
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
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孝廉即“至孝
至廉”之人,“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B.兖州,我国古“九州”之一.包括今山东、河北、河南等部分地区。《尚书·禹贡》称:大禹治水,
划天下之地为冀、兖、青、徐、雍等九州。
C.九锡,即“九赐”,指天子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九种器用之物,代表最高礼遇。古代一些权
臣常接受“九锡”,后来该词成了篡逆的代称。
D.祖日,其中“祖”是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荆轲刺秦王》中
“既祖”的“祖”与本文中的“祖”意思相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
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
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
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
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
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
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
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
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彧少有才名,深得众人赏识。南阳何颙称他有“王佐之才”;袁绍对他敬重有加;投奔曹操后,
曹操称他是张良一样的策士谋臣。
B.荀彧勇决果毅,善于把握局势。他识破张邈的阴谋,整军防备,避免了变乱发生;官渡之战,他
提出合理建议,使曹操出奇兵打败袁绍。
C.荀彧工于谋略,颇有远见卓识。他建议曹操先稳固自己的根本;又向曹操献计,把皇帝迎到许都,
为“挟天子令诸侯”打下了基础。
D.荀彧清高正直,事主保持忠节。他以大义阻谏曹操进爵国公,为自己埋下灾祸;他在病中收到曹
操送的“空器”,于是饮药而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
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
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
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
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文公纳周襄王
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
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
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
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
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5分)
(2)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少有才名。南阳何颙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中平六年,举孝廉。董卓之乱,
弃官归乡里。比至冀州,袁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每怀匡佐之义,度绍终不能定大业,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
曰:“吾子房也。”
兴平元年,操东击陶谦,使彧守甄城。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邈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
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陶谦死,操欲遂取徐州,还定吕布。彧谏曰:
“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首事,故能平定山东,此实天下之要地也。宜
急分讨,使虏不得西顾,乘其间而收熟麦,约食蓄谷,以资一举,则吕布不足破也。”操于是大收熟麦,复与布战,
兖州遂平。
建安元年,献帝自河东还洛阳,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众多以山东未定,未可卒制。彧乃劝操曰:“昔晋
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虽御难于外
乃心无不在王室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秉至公以服天下,扶弘义以致英俊。”操从之。
操保官渡,虽胜而军粮方尽,书与彧议,彧报曰:“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
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操乃坚壁持之。遂以奇兵破绍。
十七年,董昭等欲共进操爵国公,九锡备物,密以访彧。彧曰:“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振汉朝,虽勋庸崇著,犹
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事遂寝。操心不能平。会南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帝从之。至濡须,
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
公云。
(节选自《后汉书·荀彧传》)
10.D(“汉高祖”应是下一句的主语,“未遑远赴”不能分开。)
11.D(文中的“祖日”为死者设祭奠之日。)
12.C(张冠李戴,原文是“操议欲奉迎车驾,徙都于许”。)
13.(1)(我们应该)乘机收割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
动,那么吕布不难击败。【关键词】“间”(机会)“以资”(解释为
作为…的工具,作为…的方法)的翻译各1分,句意3分。
(2)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敌人的气势也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
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错失良机啊!
【关键词】“情见”(通“现”),底细清楚、实情显现;“势竭”
,气势衰竭、锐气消减;“奇”,奇计、奇兵。以上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荀彧宇文若,颍川颖阴人,青少年就凭才识出名。南阳
人何颙见到荀彧认为他奇异不凡,说:“这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啊。”中
平六年,被推举为孝廉。董卓作乱时,弃官回到家乡。等荀彧到了冀州,
袁绍用贵宾的礼遇对待荀彧。荀彧每每有匡正之心。估计袁绍最终不能
成就大事,就离开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和他交谈后大喜,说:“你是我
的张良啊。”
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派荀彧守甄城。赶上张邈、陈宫据兖州反
曹操,而暗地迎接吕布。张邈派人欺骗荀彧说:“吕将军来帮助曹使君
打陶谦,应赶紧供应他军需物资。”荀彧知道张邈有变,就整顿军队做
好防备,因此张邈的计谋不能得逞。陶谦死后,曹操想马上攻取徐州,
回兵后平定吕布。荀彧劝谏说:“以前高祖占据关中,光武帝占据河内,
都是先巩固根本,以控制天下。将军本以兖州为根本,所以能平定山东,
这实在是天下的要地啊!应立即分兵讨伐,使敌寇不能西顾,乘机收割
成熟的麦子,节食蓄粮,以助军事行动,则吕布不难击败。”曹操于是
大力抢收成熟的麦子,又和吕布交战,兖州于是被平定。
建安元年,献帝从河东回到洛阳,曹操打算迎接车驾,迁都到许昌。
众人大多认为山东尚未平定,不可仓促行事。荀彧于是鼓动曹操说:“
晋文公曾接纳周襄王,而使得诸侯们如影随形,汉高祖为义帝戴孝而使
得天下人心尽归。自从天子遭难,将军首举义兵,只是因为山东纷扰混
乱,没有顾得上接驾,虽然在外平定祸乱,但心里却无时不在挂念着王
室。趁此时奉迎主上以顺应万民心愿,执最大的公正来使天下信服,扶
持大义来网罗英才。”曹操听从了他的意见。
曹操守官渡,虽然得胜但军粮就要吃完,写信与荀彧商议,荀彧回信
说:“您以仅及敌之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
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敌人的气势也已经枯竭,
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错失良机啊!”曹操
于是坚守壁垒和袁绍相持。终于用奇兵打败袁绍。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要联名推戴曹操晋封国公,赐予九锡仪仗器物,
秘密地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说:“曹公本是发动义兵,以振兴汉朝,
虽然功勋卓著,还保持忠贞之节。君子爱人要合于道德,不应该这样。
”事情就这么搁置下来。曹操心里难以平静。等到南征孙权,曹操上表
请荀彧到谯郡劳军,皇帝答应了他。到了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曹
操赠送他食物,打开一看,却是空盒,于是荀彧服毒而死。皇帝为他难
过痛惜,祭奠之日因此而不奏乐。谥为敬侯。第二年,曹操终于晋封魏
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
具得诬状。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
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
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
师,奏曰:“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
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
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
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宣德三年召为南京工部右侍郎。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
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
璟居妻丧,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
便修塞。或议自大名开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
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节选自《明史·郑辰传》)
【练习十四】
10.下列对原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B.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C.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D.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真授余/试职而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
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
“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
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
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宣德三年召为南
京工部右侍郎。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
真授余试职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
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或议自大名开
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
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节选自《明史·郑辰传》)
11.对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监察御史,官名,明朝时为督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省称,主要职责通常弹劾与建言。
B.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C.丁内艰,指遭遇母丧或祖母之丧。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果父母去世,须辞官为父母守制。如果丧服未满,
就不可出仕。
D.六部,明朝时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
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
“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
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
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宣德三年召为南
京工部右侍郎。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
真授余试职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
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或议自大名开
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
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节选自《明史·郑辰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辰深得皇帝赞赏。他曾奉皇帝之命调查江西安福百姓告发谋逆案以及谷庶人图谋不轨案,处理结果都得到皇帝认可。
B.郑辰为民请命。潞州百姓苦于徭役被逼为盗,有关部门以叛乱上报,朝廷因此下令发兵,郑辰为此事回京上朝奏明实情。
C.郑辰为官刚直。他在担任山西按察使时,对贪官严惩不贷;英宗在位时,奉命前往地方考核官员,奏罢所有失职官吏。
D.郑辰不计嫌怨。他虽与同僚杜佥事发生过言语冲突,但在其死后,仍为他治丧,并出钱送他的妻子儿女回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
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
“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
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
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宣德三年召为南
京工部右侍郎。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
真授余试职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
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或议自大名开
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
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节选自《明史·郑辰传》)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验。无实,无一得罪者。(5分)
(2)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江西安福民告谋逆事,命辰往廉之,具得诬状。
福建番客杀人,复命辰往,止坐首恶,释其余。南京敕建报恩寺,役囚万人。蜚语言役夫谤讪,恐有变,命辰往
验。无实,无一得罪者。谷庶人谋不轨,复命辰察之,尽得其踪迹。帝语方宾曰:“是真国家耳目臣矣。”
十六年超迁山西按察使,纠治贪浊不少贷。潞州盗起,有司以叛闻,诏发兵讨捕。辰方以事朝京师,奏曰:
“民苦徭役而已,请无发兵。”帝然之。还则屏驺从,亲入山谷抚谕。盗皆感泣,复为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粟
给山海军,辰统山西民辇任。民劳,多逋耗,绶令即山海贷偿之。辰曰:“山西民贫而悍,急之恐生变。不如缓
之,使自通有无。”用其言,卒无逋者。丁内艰归,军民诣御史乞留。御史以闻,服阕还旧任。宣德三年召为南
京工部右侍郎。初,两京六部堂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内任者蹇义等荐九人独辰及邵玘傅启让帝素知其名即
真授余试职而已
英宗即位,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辰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云南布政使周璟居妻丧,
继娶。辰劾其有伤风教,璟坐免。正统二年,奉命振南畿、河南饥。时河堤决,即命辰伺便修塞。或议自大名开
渠,引诸水通卫河,利灌输。辰言劳民不便,事遂寝。迁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饷宣府、大同。镇守都督
谭广挠令,劾之,事以办。八年得风疾,告归。明年卒。
辰为人重义轻财。初登进士,产悉让兄弟。在山西与同僚杜佥事有违言。杜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节选自《明史·郑辰传》)
10.A
11.C
“如果丧服未满,就不可出仕”错误。朝廷官员守制期未满,朝廷可强令其出仕。
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叫“夺情”。
12.B
“郑辰为此事特意回京上朝奏明实情”中“为此事”错误。原文“辰方以事朝京师
”,可知郑辰并非为此事特意回京。
13.(1)有流言说服役的人诽谤朝廷,恐怕发生事变,派遣郑辰前往察看。流言不
实,没有一个人获罪。(得分点:“蜚语”“讪谤”“无实”,大意2分。)
(2)正统二年,他奉命救济南畿、河南地区的饥荒。当时黄河决堤,就命令郑辰等
待合适时机修复堵塞河堤。(得分点:“振”“伺便”“修塞”,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郑辰,字文枢,浙江西安人。永乐四年(1406)中进士,后被授予监
察御史。江西安福的百姓报告有人谋逆,朝廷命郑辰前往查访,全部查
清诬告的情况。福建外番杀人,又命郑辰前往。郑辰只将首恶治罪,其
他的都释放了。皇帝下召在南京建报恩寺,役使囚犯上万人。有流言说
役夫诽谤朝廷,恐怕发生变故,朝廷命郑辰前往调查。谣言不合事实,
没有一人获罪。谷庶人图谋不轨,又命郑辰察访,郑辰全部查清了他的
情况。皇上对方宾说:“他真是国家耳目之臣啊!”
十六年(1418),他被破格提升为山西按察使,调查惩治贪污者,没
有丝毫宽恕。潞州盗贼兴起,有关官员上报说有反叛,朝廷下令发兵去
讨伐。郑辰正因为有事回京师朝见,上奏说:“这是百姓苦于徭役而已,
请不要发兵。”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他回去时则屏去骑马的侍从,亲自
入山谷中进行安抚晓喻。盗贼都感动而泣,重做良民。礼部侍郎蔚绶转
运粮食给山海关驻军,郑辰统领山西百姓用车运粮,完成差役。百姓很
辛苦,多有拖欠和损耗,蔚绶命令就在山海关借贷偿还。
郑辰说:“山西百姓贫穷而且凶悍,逼急了恐怕会生变。不如先缓
一下,让他们自通有无。”他的意见被采纳,终于没有拖欠的。遭母丧
归家时,军民都前往御史处乞请把他留下。御史上报朝廷,郑辰守孝期
满后,回到旧任。
英宗即位后,分派大臣考察天下地方官。郑辰前往四川、贵州、云
南,全部上奏罢免了不称职的人。云南布政使周璟在妻丧期间续娶,郑
辰弹劾他有伤风化,周璟因此事被免职。正统二年(1437),他奉命赈
济南畿、河南饥荒。当时黄河决堤,就命郑辰趁便修复堤防。有人建议
从大名开渠,引各河的水流入卫河,以利于灌溉运输。郑辰说这样会劳
民,不便利,此事就停止了。后他升任兵部左侍郎,与丰城侯李彬转运
粮食到宣府、大同。镇守都督谭广阻挠命令,郑辰弹劾他,事情得以办
妥。八年,他患风疾,告病归家。第二年去世。
郑辰为人重义轻财。刚考中进士时,他把财产都让给了兄弟。在山西
时,与同僚杜佥事有言语冲突。杜去世后,郑辰为他治丧,出资遣送他
的妻儿回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治县豪何汝
翼,械请于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
其数。帅司檄不忧录靖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开州。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
俾民知孝义。民绝斗争,夜户不闭。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
得行。改成都路转运判官。适岁饥,不忧行抵泸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比至,下令曰:“米
至矣。”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发其廪。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
者,民遂定。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
失水,故岁屡饥。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
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朝廷命不忧摄制司。初,官兵败
,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居官所
至有声,立朝好言天下事。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
谅,每宴禁中,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
慕涕泣。不忧以文行训勉族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
,人人感励。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
【练习十五】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B. 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C. 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D. 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
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帅司檄不忧录靖
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开州。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民绝斗争,夜户不闭。
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改成都路转运判官。适岁饥,不忧行抵泸
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
发其廪。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
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
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朝廷命不忧摄制司。初,
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居官所至有
声,立朝好言天下事。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
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不忧以文行训勉族
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第,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因科举考试中分等第而得名,又称“及第”。
B.调、转、改、摄均与官职任免或变化有关,其中“摄”是“临时代理”的意思。
C.廪,中国古代仓库的名称。中国古代一般称贮米的建筑为仓,贮谷的建筑为廪。
D.禁中,又叫“禁内”,指帝王所居之处,因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得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
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帅司檄不忧录靖
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开州。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民绝斗争,夜户不闭。
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改成都路转运判官。适岁饥,不忧行抵泸
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
发其廪。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
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
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朝廷命不忧摄制司。初,
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居官所至有
声,立朝好言天下事。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
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不忧以文行训勉族
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忧无畏果敢,严厉惩治豪强。他担任金华丞,惩治土豪何汝翼,将其刑拘后押送到州府衙门,最终使其被
其他的州所编管,当地人因此畏惧折服。
B.不忧移风易俗,受到百姓拥戴。他治理开州,为百姓开办学校,使百姓知晓孝义,开州民俗焕然一新;在他
离任开州时,百姓挡住城门表达不舍之情。
C.不忧明辨是非,遇事思虑深远。起初官兵战败,前制使以贿赂敌方首领的方式求和,他不同意前制使的做法,
认为讲和的对象应该是大族而非小族。
D.不忧关心族人,注重文行教化。他训勉族人,举荐其中的杰出者,请求开办新的学校;设立自讼斋,让有过
失者在那里读书,人人受到感动和激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
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帅司檄不忧录靖
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开州。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民绝斗争,夜户不闭。
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改成都路转运判官。适岁饥,不忧行抵泸
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
发其廪。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
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
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朝廷命不忧摄制司。初,
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居官所至有
声,立朝好言天下事。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
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不忧以文行训勉族
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适岁饥,不忧行抵泸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5分)
(2)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赵不忧,字仁仲,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初补保义郎,绍兴二十七年登第,调金华丞。治县豪何汝翼,械请于
郡,编隶他州,邑人慑服。除永州通判。郡岁输米,倍收其赢,民病之,不忧言于守,损其数。帅司檄不忧录靖
州狱,辨出冤者数十百人,靖人德之。除知开州。开州俗鄙陋,不忧为兴学,俾民知孝义。民绝斗争,夜户不闭。
诸司交荐,以比古循吏。转夔州转运判官,开人数千遮城门,不得行。改成都路转运判官。适岁饥,不忧行抵泸
南,贷官钱五万缗,遣吏分籴。比至,下令曰:“米至矣。”富民争发粟,米价遂平。唯朱氏独闭籴,邑民群聚
发其廪。不忧抵朱氏法,籍其米,黥盗米者,民遂定。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绝江遏水,以灌数郡田。吏盗
金,减役夫,堰不固而圮,田失水,故岁屡饥。不忧躬视,操板筑,绳吏以法。黎州青羌奴儿结反制司调兵往戍
属不忧给饷依故事富人出粮而下户以力致于边不忧曰民饥不可扰也以籴余米发卒运之。朝廷命不忧摄制司。初,
官兵败,前制使遣人赂奴儿结以和。不忧曰:“奴儿结,吐蕃小族也,今且和,若大族何?”不听。居官所至有
声,立朝好言天下事。时布衣上书狂悖,多抵罪,不忧谓太上皇帝不罪言者。帝可之。既嘉其忠谅,每宴禁中,
帝与之饮酒,顾谓皇太子曰:“此贤臣也。”不忧性笃孝,生七岁,遭父北迁,每思慕涕泣。不忧以文行训勉族
属,荐其秀杰者,奏新学宫,增广弟子员。置自讼斋,使有过者读书其中,人人感励。淳熙十四年卒,年六十七。
赠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节选自《宋史•赵不忧传》)
10. A
11. C(仓和廪解释反了)
12. C(“讲和的对象应该是大族而非小族”错,原文并未表达认同讲
和特别是认同与大族讲和的意思。)
13.(1)适逢饥荒年份,不忧前往泸南,借入五万缗官钱,派吏人分别
买进粮食。(“适”“贷”“籴”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不忧使朱某伏法,没收他的米,把抢米者处以黥刑,百姓于是安
定。(“抵……法”“籍”“黥”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参考译文】
赵不忧,字仁仲,是嗣濮王赵宗晖的曾孙。不忧最初补了保义郎
官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及第,调任金华县县丞。他惩处县里土豪何汝
翼,给何汝翼加上刑具送到州衙,最终使其被其他的州所编管,当地人
于是畏惧而折服。不忧任永州通判。州中每年交米税,成倍收取所应负
担的粮食,百姓为此感到痛苦,不忧跟太守讲了,减少所收的数目。长
官下文书令不忧审查靖州的案件,不忧查出冤枉的有数十百人,靖州人
感激他。授任开州知州。开州民俗鄙陋,不忧为他们办学,使人民懂得
孝义。人民没有了争斗,夜不闭户。各司交替举荐不忧,把他比做古代
循礼守法的官吏。不忧转任夔州转运判官,数千开州人挡住城门,不忧
不能前行。改授成都路转运判官。适逢饥荒年份,不忧前往泸南,借入
五万缗官钱,派吏人分别买进粮食。等到米到了,不忧下令说:“米来
了。”
富民争着卖粮,米价于是平稳。唯独朱某不卖出米,当地民众成群
聚集打开他的粮仓。不忧使朱某伏法,没收他的米,把抢米者处以黥刑,
百姓于是安定。永康军每年治理都江堰,用笼子盛石头形成石蛇阻断江
水,用以灌溉数州田地。吏人盗钱,减少劳力,堰未成而塌,田发生水
灾,所以多次闹饥荒。不忧亲自察看,操板修筑,把吏人依法惩处。黎
州青羌奴儿结反叛,制司调兵前往戍守,吩咐不忧提供军粮。按以前的
典章制度,富人出粮,而穷苦人家出劳力运到边境。不忧说:“百姓吃
不饱,不可以打扰。”把买入米多余的部分派兵运去。朝廷命令不忧代
理制司。 当初,官兵战败,前制使派人贿赂奴儿结求和。不忧说:“
奴儿结,是吐蕃小族,现在尚且讲和,那对大族怎样办?”没有听从。
不忧做官所到之地方有名声,在朝喜好谈论天下事。当时,有普通百姓
上书狂妄,多数被判罪,不忧说太上皇帝不对进言的人施加罪名。皇帝
认可了他的建议。皇帝又赞赏不忧忠诚信实,每次在宫中宴饮,皇帝与
他饮酒,皇帝回头对皇太子说:“这是贤德的臣子。”
不忧秉性十分孝顺,七岁时,遭逢父亲北上入金国,不忧经常因思
念而哭泣。不忧用学问道德训勉同族的亲属,推荐那些优秀杰出的人,
他上奏开设新的学校,增加弟子人数。设立自讼斋,让有过失的人在里
面读书,人人受到感动和激励。淳熙十四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
开府仪同三司,封崇国公。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
思征贤,诏访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
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
治人,紊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
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
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
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
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
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
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
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
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
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
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贈司
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
【练习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
B.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
C.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
D.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
征贤,诏访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
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
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
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
”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
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
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
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
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
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
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
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贈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C.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
征贤,诏访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
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
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
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
”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
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
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
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
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
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
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
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贈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谟心系朝纲,秉公劝谏。对于皇帝要赦免董昌龄一事,魏谟认为董昌龄杀害无辜的事实确凿,如果赦免他,会
紊乱朝纲。
B.魏漠正气凛然,不畏权势。宣宗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使皇亲国戚的骄横气焰
得以收敛。
C.魏谟忠于职守,从不越职。他从谏官转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时,皇帝仍要求他评价自己言行,他直言拒绝
了该请求。
D.魏谟坚持原则,敢于直谏。皇帝偏袒一位乐工并授官扬州司马,宰相也授意谏官不要再言,虽劝谏失败,魏谟仍
进言不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征贤,诏访
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谟谏曰:“王者赦有罪,
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
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
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
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
尝观之。”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
哉?”乃止,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
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进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动。时帝春秋高,嫡嗣
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
保。卒,年六十六,贈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5分)
(2)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文宗读《贞观政要》,思
征贤,诏访其后。谟姿宇魁秀,帝异之。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
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
宪章,乖至治。”有诏改洪州别驾。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
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
”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
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谟曰“向者
取观,史氏为失职。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
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武宗立,谟坐二人
党,出为汾州刺史。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顷之,
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且泣下,帝为感
动。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
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卒,年六十六,贈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
10.B
11.B【解析】“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解释错误,应为“正妻所
生的儿子”。
12.D【解析】“虽劝谏失败”错,据原文“工降润州司马”,说明魏谟
的劝谏应是有效的。
13.
(1)现在董昌龄杀戮无罪之人,(董昌龄)却特意被怜恤宽恕,朝廷
内外都认为这是枉法。
“不辜”(名词性短语,无罪之人),“特”(副词,特意),“矜贷
”(动词性短语,怜恤宽恕),“中外”(名词性短语,朝廷内外),
“屈法”(枉法)五处,一处1分。
(2)现在太子还没有确立,不早点任用品行正直的人辅助、教导被确
立的太子,(被确立的太子)就不能担负太子的重任。
“以”(动词,任用),“傅导”(动词性短语,辅助、教导),“负
”(动词,担负、承担),“副贰”(专有名词,特指太子),“重
”(形容词作名词,重任)五处,一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魏谟,是魏征的第五代孙,字申之,考中进士科,同州刺史杨汝士(向
朝廷)举荐(魏谟)担任长春宫巡官。唐文宗(李昂)读《贞观政要》,
想到魏征的贤良,下诏寻访他的后代。魏谟身材魁梧,容貌清秀,皇帝
认为他不寻常。经略使董昌龄诬陷并杀害了参军衡方厚,被贬为溆州司
户,不久改任峡州刺史。魏谟上奏章进谏说:“帝王赦免有罪的人,只
有故意犯罪的人不能赦免。现在董昌龄杀戮无罪之人,(董昌龄)却特
意被怜恤宽恕,朝廷内外都认为这是枉法。(朝廷)又授予董昌龄刺史
的职务,让(他)又去治理百姓,这会使典章制度混乱,背离至善至美
的政治。”(最终)皇帝下诏(让董昌龄)改任洪州别驾。在此之前,
皇帝对宰相说:“太宗皇帝得到魏征,弥补缺失。我如今得到魏谟,
(他)必定能极力劝谏,我不敢希求达到贞观之治的境地,或许也可以
处于没有过失的地步了。”教坊有位擅长创制新曲的乐工,皇帝下诏授
予(他)扬州司马的职务,议论的人极力进谏说扬府司马官品很高,不
适合授予地位低贱的乐工,皇帝有意偏袒乐工。
宰相授意谏官不要再进谏了,唯独魏谟坚持劝谏说不能这样做,(最终)
乐工被降格任润州司马。不久,(魏谟)转任起居舍人,文宗给魏谟下
诏令说:“我行事有不正确的,(你)不要犹豫只管上奏,论述自己意
见。”魏谟说:“臣以前担任谏官,所以能够正言规劝;现在(我的职
责)是记录皇帝的言行,不敢超越职分。”皇帝索要起居注,魏谟上奏
说:“古时设置左史、右史官,记录得失以便保存下来作为借鉴。陛下
只要是行事正确,就不要担心我不记录;如果陛下所做的事有错误,
(即使我不记录)天下的人也会记录下来的。”皇帝又说:“不是这样
的,我曾经看过起居注。”魏谟说:“从前您索取观看,是史官失职。
陛下一看,那么后来所记录的内容必然会有避忌,好坏失真,不可以作
为历史,况且后代怎么能相信呢?”皇帝于是停止索看起居注。(皇帝)
破格提拔(魏谟)担任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魏谟坚决辞让,皇帝没
有同意,于是(朝廷)授予(魏谟)这两个官职。
当初魏谟的提拔,是李珏、杨嗣复推荐的。唐武宗(李炎)继位,魏谟
因被指为两人的党羽而获罪,被贬出京城任汾州刺史。唐宣宗(李忱)
继位,召(魏谟)入京城授予给事中的官职,升任御史中丞,(魏谟)
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致使有权势的皇亲国戚收敛骄横气焰。
不久,(魏谟)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魏谟)建议说:“现在太
子还没有确立,不早点任用品行正直的人辅助、教导被确立的太子,
(被确立的太子)就不能担负太子的重任。”并且留下眼泪,皇帝被
(魏谟这番话)感动。当时皇帝年岁已高,太子尚未确立,(这番话)
被大臣们推重。唐宣宗(李忱)大中十年,(魏谟)以平章事的身份兼
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魏谟)患病,上奏章请求(朝廷)选择别人替代
自己,被召入京城授予吏部尚书的官职,因长期患病,任检校尚书右仆
射、太子少保。(魏谟)去世,时年六十六岁,被追赠司徒的职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
察判官。时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
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
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
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
春水,贵主例为假贷,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
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
倡乱。民亦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
命。”安辑如故。拜中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
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
啸聚,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
成疾。保大元年卒,年七十九。(《辽史·大公鼎传》)
【练习十七】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B.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C.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D.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
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
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
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
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
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
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
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
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公鼎
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年
七十九。(《辽史·大公鼎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及第者。“进士”分等级,一甲三人,分别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进士
及第。
B.“大理”即大理寺,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其长官为大理卿,即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C.“旬日”指十天,有时也指时间不长。古代把一个月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十天,分别为上旬、中旬、下旬。
D.“乞归”指请求辞职回乡,类似的词语还有“乞骸骨”“致仕”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
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
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
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
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
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
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
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
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
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
年七十九。(《辽史·大公鼎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公鼎心怀大局,思虑周全。辽东地区发生水涝,官府大规模调发壮丁来修缮堤防,他力陈征役之弊,朝廷最终停止了劳役。
B.大公鼎体恤百姓,务于教化。他任良乡县县令期间,为百姓减省傜役,重视农桑,兴办学校,使百姓顺服,并得到教化。
C.大公鼎为官耿直,忠于职守。他调任长春州钱帛都提点时,公主按照惯例向他借钱,他予以拒绝,即使被埋怨责骂也不为所动。
D.大公鼎以诚待人,令人信服。东京盗贼发动暴乱,百姓也互相猜忌、争夺,他向百姓陈说祸福,发给盗贼凭证,劝他们改过,
众人都听从命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
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
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
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
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
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
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
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
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
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
年七十九。(《辽史·大公鼎传》)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农之道。”
(2)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大公鼎,渤海人,先世籍辽阳率宾县。公鼎幼庄愿,长而好学。咸雍十年,登进士第,调沈州观察判官。时
辽东雨水伤稼,北枢密院大发濒河丁壮以完堤防。有司承令峻急,公鼎独曰:“边障甫宁,大兴役事,非利国便
农之道。”乃疏奏其事。朝廷从之,罢役,水亦不为灾。濒河千里,人莫不悦。改良乡令,省徭役,务农桑,建
孔子庙学,部民服化。累迁兴国军节度副使。
时有隶鹰坊者,以罗毕为名,扰害田里。岁久,民不堪。公鼎言于上,即命禁戢。会公鼎造朝大臣谕上嘉纳之意
公鼎曰一郡获安诚为大幸他郡如此者众愿均其赐于天下从之徙长春州钱帛都提点。车驾如春水,贵主例为假贷,
公鼎曰:“岂可辍官用,徇人情?”拒之。颇闻怨詈语,曰:“此吾职,不敢废也。”俄拜大理卿,多所平反。
天祚即位,历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东京户部使。时盗杀留守萧保先,始利其财,因而倡乱。民亦
互生猜忌,家自为斗。公鼎单骑行郡,陈以祸福,众皆投兵而拜曰:“是不欺我,敢弗听命。”安辑如故。拜中
京留守,赐贞亮功臣,乘传赴官。时盗贼充斥,有遇公鼎于路者,即叩马乞自新。公鼎给以符约,俾还业,闻者
接踵而至。不旬日,境内清肃。天祚闻之,加赐保节功臣。
时人心反侧,公鼎虑生变,请布恩惠以安之,为之肆赦。公鼎累表乞归,不许。会奴贼张撒八率无赖啸聚,
公鼎欲击而势有不能。叹曰:“吾欲谢事久矣。为世故所牵,不幸至此,岂命也夫!”因忧愤成疾。保大元年卒,
年七十九。(《辽史·大公鼎传》)
10.C。“诚”一般放在句首,“从之”的主语是皇上,之前应断。
11.A。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
赐进士出身;三甲较多,赐同进士出身。
12.D。选项把大公鼎担任东京户部使和中京留守时的事揉在一起。
13.(1)只有大公鼎说:“边境要塞刚刚安宁,大规模征傜役,不是造
福国家便利农业的方法。”(边障、甫、大兴各一分)
(2)当时人心不安,大公鼎忧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来安定人
心,(皇上)因此大赦天下。(反侧、安、肆赦各一分)
大公鼎为渤海族人,祖先世居辽阳率宾县。统和年间,迁徙辽东的
豪族充实中京,从而居于大定府。他的曾祖父大忠,曾任礼宾使。父亲
大信,官任兴中府主簿。
大公鼎幼年时庄重有志,长大后好学。辽道宗咸雍十年,考中进士,调
任为沈州观察判官,当时辽东地区雨量过大,庄稼深受其害,北枢密院大
规模调发辽河两岸壮丁维护堤防,官府依照命令催促得很紧迫,只有大公
鼎说:“边境地区刚刚安宁,又大规模征摇役,不利于国家安定、发展农
耕。”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奏报朝廷,停止了这项工程,雨水也未造成灾害;
沿河两岸千里之内的人无不喜悦。改任为良乡县令,减省摇役,重视农桑,
兴办孔子庙学,县民悦服并得到教化。经多次迁升至兴国节度副使。
当时隶属于鹰坊的人,以捉鸟为名,扰害乡间田里,时间长了,百姓都
不堪忍受。大公鼎向皇帝报告了这种情况,当即命令禁止。正值大公鼎进
朝,大臣告知皇帝嘉奖采纳他建议的事,大公鼎说:“一个郡得到安宁,
确实是很幸运的事;其他郡这种事还很多,希望把这一恩惠通赐天下。”
又被采纳。调任为长春州钱帛都提点,当他到达春水,贵族、公主照例向
钱帛司借贷,大公鼎说:“岂可停止官家用度,他舞弊徇私拉人情?”予
以拒绝。因此多听到怨恨垢骂之语,他说:“这是我的职责,不敢读职。
”不久拜为大理卿,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
天祥皇帝即位之后,他历任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改任为东
京户部使,当时贼盗杀死东京留守萧保先,开始是图谋他的财产,进而
发动暴乱,百姓之间也互相猜忌,各家互相争斗。大公鼎一个人单骑到
郡中,向百姓晓以祸福,众人都扔下兵器叩拜说:“只要不欺压我们,
我们怎敢不听你的命令。”从此安居如故。被拜为中京留守,赐为贞亮
功臣,乘坐驿车赴任,当时盗贼充斥,有些盗贼在路上遇到大公鼎,都
在他的马前叩拜,请求改过自新。大公鼎发给他们凭证,让他们回家恢
复旧业,盗贼听说后,接踵而来,要求改过。不到十天,境内的贼盗便
被肃清了。天祥皇帝听说后,加赐他为保节功臣。当时人心动荡不安,
大公鼎顾虑发生变乱,请求布施恩惠予以安定,施行特赦。
大公鼎多次上表请求归家,皇帝不同意。正巧奴贼张撒八率无赖聚
集起事,大公鼎想平乱而没有力量,叹息说:“我想辞职已很久了,因
为被世俗之念所牵思,才不幸到这一步,难道不是天命吗!”从此忧愤
成疾,保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
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
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
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
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
。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
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
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
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见,言利害事,审而中
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
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
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
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
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
。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
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节
选自《宋史•王曾传》)
【练习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B.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C.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D.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
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
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
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
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
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
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
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
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
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
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
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
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
“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廷对, 科举时代皇帝举行殿试。后也称皇帝在朝廷上召问臣下,使奏对政事。
B.符命,帝王受天命的象征。古人认为天降祥瑞于国君,使其有凭证治理国家。
C.朔望,农历每月初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而以“晦”表示每月三十。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此外,“崩”在古代专指帝王或王后的死。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
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
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
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
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
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
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
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
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
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
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
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
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
“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曾精于学问,得到诸人夸赞。王曾虽然少年失亲,但在叔父和乡人的培育下,在文辞方面钻研较深,在后来的乡贡试中都
名列第一。
B.王曾关心国事,敢于直谏陈事。皇帝在真定接受符命,大兴土木以建宫室,其他臣子都不敢劝谏,只有王曾陈述了五大危害
用以劝谏。
C.王曾严肃庄重,处事遵照法度。真宗因身体不适让太子听事,但政事上都由皇后决定,王曾上奏请求遵循东汉的礼仪,太后
垂帘奏事。
D.王曾端厚持重,且勇于担当。王曾身居相位时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范仲淹对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十分钦佩,但也委婉地提出批
评。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
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
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
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
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
,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
宫异处,而柄归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
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
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
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
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
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
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
(2)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鞠于仲父宗元,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
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时瑞应沓至,曾尝入对,帝语及之。曾奏曰:“此诚国家承
平所致,然愿推而弗居,异日或有灾沴,则免舆议。”及帝既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下莫敢言者,曾陈五
害以谏。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真宗不豫,皇后
居中预政,太子虽听事资善堂,然事皆决于后,中外以为忧。真宗崩.,内外汹汹,曾正色独立,朝廷倚以为
重。仁宗立,迁礼部尚书。群臣议太后临朝仪,曾请如东汉故事,太后坐帝右,垂帘奏事,丁谓独欲帝朔望见
群臣,大事则太后召对辅臣决之,非大事令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画可以下。曾曰:“两宫异处,而柄归
宦官,祸端兆矣。”谓不听。既而允恭坐诛,谓亦得罪。自是两宫垂帘,辅臣奏事如曾议。曾方严持重,每进
见,言利害事,审而中理,多所荐拔,尤恶侥幸。曹利用恶曾班己上,尝怏怏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
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
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始,太后受册,将御大安殿,曾执以为不可,及长宁节上寿,止共
张便殿。太后左右姻家稍通请谒,曾多所裁抑,太后滋不悦。会玉清昭应宫灾,乃出知青州,人乐其政,为画
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
”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宝元元年冬,大星晨坠其寝,左右惊告。曾曰:
“后一月当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节选自《宋史•王曾传》)
10.(3分)C(“召对久之”是说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应该单独
成句;“甚”表示“思卿”的程度;“故不及朝服见卿”说明对王曾的
信任和重视。)
11.(3分)C(农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
12.(3分)D(“举荐贤能而不声张”表述不完整,“委婉地提出批评
”与原文不符。)
13.(10分)
(1)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他高,曾因不服气而不高兴。到曹利用因
事受到牵连而被判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恶
”“班”“坐事”各1分,句子通顺2分)
(2)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
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画一幅像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
(“会”“知”“祠”各1分,句子通顺2分)
参考译文: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年少丧父,由其叔父王宗元抚养成人,
向里人张震学习学问,善于写作文辞。咸平年间,由乡贡试礼部、廷对
都是第一名。杨亿见到了王曾所作之赋,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
才。”
这时各种吉祥的现象纷纷出现,王曾曾入朝进对,真宗向他说及了
此事。王曾上奏说:“这确实是国家太平的结果,但希望陛下进一步推
广而不要居功自骄,如果有一天发生灾荒,则可以免除世人的议论。”
到真定接受符命,大建玉清昭应宫,臣下都不敢劝谏,王曾陈述了五大
危害用以劝谏。真宗曾经晚上坐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并应对很长时间,
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诉王曾说:“我十分想见你,因此来不及穿着官
服见你,请你不要以为我慢待你。”
真宗身体不适,皇后执掌朝政,太子虽然在资善堂听事,但一切都
由皇后决定,朝廷内外都为此而担忧。真宗刚驾崩,朝廷内外一片争辩
喧闹,纷乱不已,王曾面容严肃,神态庄重,朝廷将王曾作为重要大臣
加以依靠。仁宗即位,升任礼部尚书。大臣们议论太后上朝的仪式,王
曾请求像东汉过去的礼仪一样,太后坐在皇帝的右边,垂帘奏事。丁谓
却想皇帝只在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接见大臣,大事则由太后召见辅臣断
定,不是大事就让入内,押班雷允恭传奏禁中,决定可由雷允恭下达。
王曾说:“两宫不在一处,但大权归宦官执掌,这是祸害的一种征兆。
”丁谓不听。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杀,丁谓也由此而获罪。从此以后两宫
垂帘,辅臣上奏议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议。
王曾方正严整稳重,每次进朝觐见皇帝,陈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详细切中事理,
许多人受他推荐而被朝廷提拔,他特别厌恶侥幸受宠之人。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级比
他高,曾经因不服气而不高兴,其言语记载在《曹利用传》中。到曹利用因事而犯
罪时,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辩解。太后说:“爱卿曾经说曹利用强行蛮横,
如今又为什么要替他辩解呢?”王曾说:“曹利用一直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经以
理驳斥他,现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恶之名,臣下并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后对
曹利用从轻发落。开始,太后受册封,将御驾大安殿,王曾坚持认为不可以,到长
宁节给太后祝寿,只在便殿恭敬地进行庆典。太后的左右姻亲之家请求王曾通报求
见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压制,太后更加不高兴。正好玉清昭应宫发生火灾,
王曾于是被逐出京任青州知州。当地百姓对其治理措施十分高兴,替王曾画一幅像
并为他建祠庙进行祭祀。王曾推荐和贬斥士人,没有人知道。范仲淹曾问王曾说:
“公开选拔士人,是宰相的职责。您的大德,唯独缺少这一点。”王曾说:“执政
的人,如果将恩德归于自己,那怨恨又归于谁呢?”范仲淹深深佩服他所说的话。
宝元元年(1038)冬天,大星坠落在王曾的寝处,左右惊恐地告诉他。王曾说“:一
个月后就可以知道后果了。”一月后王曾死,终年六十一岁,被追赠侍中,谥号“
文正”。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
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
天子敬焉。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
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
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
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
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
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
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诸侯王园,与其后宫
,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财察。”上复
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室苑
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
奏,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
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
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年老以寿终。(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注】迭毁,古宗
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
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练习十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 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B.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C.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D.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
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
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
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
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
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
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
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
“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
财察。”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
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
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
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
遂从之。年老以寿终。(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注】迭毁,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
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
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
B.关东,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沛公欲王关中”的“关中”则指其西地区。
C.水衡,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时期所置,掌管皇家上林苑。
D.般庚,商朝君主,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
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
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
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
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
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
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
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
“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
财察。”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
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
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
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
遂从之。年老以寿终。(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注】迭毁,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
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
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翼奉勤奋学习,不愿追求仕进。他和萧望之是同学,研究《齐诗》,精通经术*萧望之把经术运用于政事,而他却不愿做官,
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
B.翼奉被人推荐,受到皇帝尊敬。元帝即位不久,许多儒者就推荐了他。他被征召在待诏宦者署,多次上书言事并被皇帝在闲
暇时召见,皇帝很尊敬他。
C.翼奉积极进言,指出朝政过失。因为连年发生灾祸,皇帝忧惧不安,广开言路,翼奉生奏指出,要对诸侯王的园林和后宫加
以改变,以此来应天救邪。
D.翼奉稽古鉴今,改革朝廷礼制。翼奉认为长安寝庙不行迭毁礼,花费很多:豪华的宫室园囿又致民困国虚,他引述历史建议
迁都,皇上实施了其建议。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事,而奉惇学不
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
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
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
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
。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
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
曰:“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财察。”上
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
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
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
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遂从之。年老以寿终。(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注】迭毁,
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
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5 分)
(2)比年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5 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也。治《齐诗》,与萧望之、匡衡同师。三人经术皆明,衡为后进,望之施之政
事,而奉惇学不仕,好律历阴阳之占。元帝初即位,诸儒荐之,征待诏宦者署,数言事宴见,天子敬焉。时,平
昌侯王临以宣帝外属侍中,称诏欲从奉学其术。奉不肯与言,而上封事曰:“臣闻之于师,治道要务,在知下之
邪正。人诚乡正,虽愚为用;若乃怀邪,知益为害。愚臣诚不敢以语邪人。”是岁,关东大水,郡国十一饥疫尤
甚上乃下诏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税损大官膳减乐府员省苑马诸宫馆稀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少
府减食谷马,水衡.省食肉兽。明年二月戊午,地震。其夏,齐地人相食。七月己酉,地复震。上曰:“比年
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焉。已诏吏虚仓廩,开府臧,振救贫民,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
有可躅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悉意陈朕过失,靡有所讳。”因赦天下,举直言极谏之士。奉奏封事曰:
“诸侯王园,与其后宫,宜为设员,出其过制者,此损阴气应天救邪之道也。今异至不应,灾将随之。唯陛下
财察。”上复延问以得失。奉以为祭天地于云阳汾阴,及诸寝庙不以亲疏迭毁【注】,皆烦费,违古制。又宫
室苑囿,奢泰难供,以故民困国虚,亡累年之畜。所繇来久,不改其本,难以末正,乃上疏迁都正本。书奏,
天子异其意,签曰:“问奉:今园庙有七,云东徙,状何如?”奉对曰“昔成王徙洛,般庚迁殷,其所避就,皆
陛下所明知也。非有圣明,不能一变天下之道。臣奉愚戆狂惑,唯陛下裁赦。”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上
遂从之。年老以寿终。(选自《汉书?翼奉传》,有删改)【注】迭毁,古宗庙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
诸侯设五庙供奉五代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开国帝王之庙,世世不毁,余则亲过高祖而毁其庙,迁其牌位于太
庙中。亲庙依次而毁,故称“迭毁"。
10.D
11.B (关东秦汉时指函谷关以东。)
12.D (“皇上实施了其建议”错,原文是“其后,贡禹亦言当定迭毁礼,
上遂从之”,皇上采纳的是 “定迭毁礼”,并没有采纳实施迁都的建
议。)
13.(1)人如果追求品行端正(正道),即使愚笨也是有用的;如果他
怀着奸邪之心,那么知识越多,危害越大。(诚,如果;乡,通“向”;
虽,即使。各1分,句意2分。)
(2)连年没有丰收(好的收成),百姓饥困贫乏,受不了饥饿寒冷,
以致于触犯刑法(刑律)。(比年,连年;登,丰收;刑辟,刑法、刑律。
各1分。句意2分。)
翼奉字少君,东海下邳人。研究《齐诗》,和萧望之、匡衡师从同一
个老师。三个人对经术都很精通,匡衡是后辈,望之把经术运用到政事
上,而翼奉勤奋学习不愿做官,喜欢历法阴阳占卜之术。元帝即位不久,
许多儒者就推荐他,他被征召在诏宦者署中,多次上书言事并在皇帝闲
暇时被召见,天子很尊敬他。当时,平昌侯王临凭着是宣帝外戚担任侍
中,称诏要跟随翼奉学习经术。翼奉不肯和他说,就上了一封密封的奏
章说:“我从老师那里听说,治道最要紧的在于知道人的正邪。人如果
追求品行端正(正道),即使愚笨也是有用的;如果他怀着奸邪之心,
那么知识越多,危害越大。我实在不敢将它告诉邪恶之人。”这一年,
关东发生大水灾,十分之一的郡国发生了饥荒,瘟疫更加盛行。元帝于
是下诏那些属于少府的江海湖泊园林池塘用来资助贫穷的老百姓,不收
赋税;减损太官(“大”通“太”)负责供应的御膳,裁减乐府中的成
员,减少苑中马匹的数量,皇帝很少临幸的各个宫殿馆阁不再修缮;太
仆少府减少喂马的谷物,水衡(掌管的上林苑中喂养的鹰犬)少吃肉类
食物。第二年二月戊午那天发生了地震。夏天,齐地发生人吃人的惨剧。
七月己酉那天,又发生地震。皇上说:“连年没有丰收(好的收成),百姓饥困
贫乏,受不了饥饿寒冷,以致于触犯刑法(刑律),我很怜悯他们。已经下令让官
吏打开仓库,救济贫穷的老百姓。各位官员也要好好想想天地的告诫,有可以免除、
减少、节省而方便老百姓的,可以上奏给我。尽心指出我的过失,不要有所顾忌。
”于是大赦天下,选拔直言敢谏的人。翼奉上奏了一封密封的奏章说:“诸侯王的
园林和他们的后宫,最好设定限额,遣出那些超过制度的人,这是消损阴气回应上
天救治邪祟的办法。如今怪异的事发生而不回应改正,灾难就会随之而来。愿陛下
裁夺。”元帝又向翼奉请教得失之事。翼奉认为在云阳汾阴祭祀天地,以及各个寝
庙不因为亲疏而毁掉一部分,都要花费很多,这是违背古代制度的。而且宫室园囿,
过度奢华难以供给,以致百姓穷困国库空虚,失去了这么多年的积蓄。这些由来已
久,如果不改变根本,很难使末正常,于是上书建议迁都以正根本。奏章呈上之后,
皇帝认为翼奉的意见与众不同,就批复说: “问奉:如今皇帝墓地所在的宗庙有七
个,你说要向东迁徙,怎么办?”翼奉回答说:“以前成王迁到洛,般庚迁到殷,
(他们)回避什么追求什么,都是陛下清楚知道的,不是有圣明之德,不能改变天
下,我刚直愚昧狂妄昏惑,全凭陛下裁断。”其后,贡禹也说应当定下迭毁之礼,
元帝于是听从的他的意见。翼奉年老而终。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
侯。武帝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
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
,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
未发,帝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
疾不入,于大司马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
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
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
遣其长史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
惊日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
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
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
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节选自
《晋书·司马亮传》)
【练习二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B.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C.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D.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曰/吾无二心/何至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
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
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
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
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
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
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
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
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
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
”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
“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
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爵土,即爵位和封地,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寝疾,指卧病。渐,指征兆,迹象;大渐,指病情出现好的迹象,将要痊愈。
C.大司马,官名,西汉常授给掌权的外戚,多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联称。
D.追复,一是指恢复,二是指为已故遭贬的大臣复官或爵位。文中指的是后者。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
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
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
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
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
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
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
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
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
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
”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
“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
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亮虽有才干,但仕途不顺。在曹魏时期以及武帝登基之后,他都担任多种官职;后来因刘旅的事情,最终被免掉官职。
B.司马亮处事畏缩,不听建议。武帝死后,他惧怕杨骏怀疑自己,称病不人朝;后拒绝何勖废骏的主张,逃往许昌。
C.司马亮构怨招祸,终遭非命。他想要夺取司马玮兵权,反而被诬陷,最终被悬赏处死,尸体也被损坏。
D.司马亮为君主推重,死后仍享哀荣。司马玮被诛杀之后,司马亮的丧葬之礼颇为隆重,庙内还陈设了轩悬之乐。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
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
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
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
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
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
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
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
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
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
”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
“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
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所害,亮造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
(2)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汝南文成王亮,字子翼。少清警有才用,仕魏为散骑侍郎、万岁亭侯,拜东中郎将,进封广阳乡侯。武帝
践阼,封扶风郡王,邑万户,置骑司马,增参军掾属,持节,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会秦州刺史胡烈为羌虏
所害,亮遣将军刘旂赴救,不进,坐是贬为平西将军。族当斩,亮与军司曹冏上言,节度之咎由亮而出,乞丐
方死。有司又奏免亮官,削爵土。诏惟免官。
及武帝寝疾,为杨骏所排,乃以亮为侍中、大司马、假黄钺、大都督,督豫州诸军事,出镇许昌。未发,帝
大渐,诏留亮委以后事。杨骏闻之,从中书监华廙索诏视,遂不还。帝崩,亮惧骏疑己,辞疾不入,于大司马
门外叙哀而已,出营城外,表求过葬而行。骏欲讨亮,亮知之,问计于廷尉何勖。勖曰:“今朝廷皆归心于公,
公何不讨人而惧为人所讨!”或说亮率所领入废骏,亮不能用,夜驰赴许昌,故得免。及骏诛,亮论赏诛杨骏之
功过差,欲以苟悦众心,由是失望。
楚王玮有勋而好立威,亮惮之,欲夺其兵权。玮甚憾,乃承贾后旨,诬亮与璀有废立之谋,矫诏遣其长史
公孙宏与积弩将军李肇夜以兵围之。帐下督李龙白外有变请距之亮不听俄然楚兵登墙而呼亮惊日吾无二心何至
于是若有诏书其可见乎宏等不许促兵攻之。长史刘准谓亮曰:“观此必是奸谋,府中俊义如林,犹可尽力距战。
”又弗听,遂为肇所执。是时大热,兵人坐亮于车下,时人怜之,为之交扇。将及日中,无敢害者。玮出令曰:
“能斩亮者,赏布千匹。”遂为乱兵所害,投于北门之壁,鬓发耳鼻皆悉毁焉。及玮诛,追复亮爵位,丧葬之
礼如安平献王孚故事,庙设轩悬之乐。(节选自《晋书·司马亮传》)
10.C. (选C句中的“白”是“告诉、禀告”之意,“外有变”是其宾语,
后面可断开,而“帐下督李龙白外”语意不通,故排除B、D两项;“楚兵
登墙而呼”,并非“呼亮”,“亮”应是“惊曰”的主语,故排除A项。)
11.B. (大渐,病危之意)
12.B.(“废骏”的主张并非廷尉何勖提出,原文表述为“或说亮率所
领入废骏”,“或”意思是“有的人”)
13.(1) 正赶上秦州刺史胡烈被羌人杀害,司马亮派将军刘旂前往救援,
未能进兵,因这件事获罪而被贬为平西将军。(会,恰逢,正赶上。坐,
因…获罪。为…所,被动句式。每点1分,句意2分。)
(2) 等到杨骏被杀以后,司马亮评定赏赐诛杀杨骏的人的功劳超过了等
级,想以此暂且博取众人欢心,因此令众人大失所望。(论,评定。差,
等级。由是,因此。每点1分,句意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