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分享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
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
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
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
…(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
9.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饿其体肤( )⑵衡于虑( )⑶出游数岁( )⑷期年,以出揣摩( )10.用“/”为文中画线,画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
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
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
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
秦,皆少②之。弗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
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⑵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⑶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子释本而事口舌,
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
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
信。
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
·苏秦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12.【乙】文苏秦的经历能否作为【甲】文论点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
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今
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①当世之君矣。
”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②之。弗信。乃西至秦,说惠王,弗用
,乃东之赵,赵相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选自《史记·苏秦
列传》)
【注释】①说:劝说,说服②少:轻视,贬低。答案:
9.⑴使……饥饿⑵同“横”, 梗塞,指不顺⑶游历⑷一年
10. 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
11.⑴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
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⑵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
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国家的侵扰
,这样的国家就常常走向灭亡。⑶(苏秦)于是就闭门不出,把自己的
藏书全部阅读了一遍。
12.
能。【乙】文通过写苏秦出游失败后遭受家人冷遇,然后刻苦读书,最
后取得成功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一观点,符合【甲】文的观点“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可以作为【甲】文的事实论据。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往东去到齐国从师,曾在鬼谷先生那儿研习
学问。他出外游历了好几年,非常狼狈地回到家里。他的哥哥、弟弟、
嫂子、妹妹、妻子、侍妾都暗地里讥笑他,说:“周人的风俗,向来是
治理产业,努力从事工商,以博取十分之二的利润为目的。如今你去掉
了根本去搬弄口舌,穷途末路,不也应该吗?”苏秦听了这些话,心里
感到惭愧而暗自伤心,就关门不出,把他的书都取出来,再次发愤阅读,
说:“一个读书人已经埋头读书了,却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取得高位和
荣耀,书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他从这些书中找出一本
周书《阴符》,伏案攻读。读了一年,他从书中找出了许多揣摩国君心
意的诀窍,说道:“凭借这些知识,我可以去游说当代的国君了。”他
打算去游说周显王,显王的近臣们平素就熟悉苏秦,都轻视他。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
举于市。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
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③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
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1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2
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
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3
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
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4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2存:抚恤。3耽:沉溺。4九重:深宫之内。5存意:用心操劳国
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必先苦其心志( )(2)行弗乱其所为( )
犹割股以啖腹( ) (4)若耽嗜滋味(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
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
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③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
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B的中
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首先要C。(3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
奚举于市。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③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1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2
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
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3
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
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4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2存:抚恤。3耽:沉溺。4九重:深宫之内。5存意:用心操劳国
事。13、【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
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3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
①
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
奚举于市。
②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
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③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④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贞观1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2
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
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3
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
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4
,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5。
【注释】1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2存:抚恤。3耽:沉溺。4九重:深宫之内。5存意:用心操劳国
事。答案: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必先苦其心志( )(2)行弗乱其所为( )
(3)犹割股以啖腹( ) (4)若耽嗜滋味( )
【参考答案】(1)使…痛苦(2)违背(意愿)(3)大腿(4)喜欢,
特别爱好
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A、管夷吾举于世/皆以美于徐公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时有物外之趣
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 D、故卿等为朕之耳目/辍耕之垄上
【参考答案】B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3段中划横线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
12、【甲】文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A
,接着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
面进行推论,最后概括出B的中心论点。【乙】文太宗认为“为君之道
”首先要C。(3分)
【参考答案】A:列举事例;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先抚恤百姓
(心存百姓)
13、【甲】【乙】两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国的观点,这些观
点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同:都强调了治国需贤臣辅佐这一内因。甲文强调朝廷要
有严格执法、直言敢谏的贤士;乙文强调贤臣犹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
操劳国事。异:甲文还强调外因也能导致亡国的观点,如果没有敌对的
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国家就会灭亡。而乙文没有涉及外因。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
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
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
纵自己的欲求。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
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
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
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
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
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
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
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 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
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
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
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
不注意,不重视。
15.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舜发于吠亩之中 发
②人则无法家拂土 拂
③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17.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知守成之难
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
C.国恒亡 今亡亦死
D.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求其能千里也18.翻译文中划线语句。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19.【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答案】
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①起,指任用 ②通“弼”,辅佐 ③谁
17.A
18.①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②然而创业的艰难,已成
为过去的往事。
19.唐太宗和孟子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
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参考译文:
【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
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
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
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
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
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
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
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
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
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乙】唐太宗问身边大臣:“创业与守成哪个难?”房玄龄:“建
国之前,与各路英雄一起角逐争斗而后使他们臣服,还是创业难!”魏
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是从艰难境地取得天下,又于安逸中失
去天下,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与我共同打下江山,出生入死,
所以更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与我共同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富贵而导
致骄奢,忘乎所以而产生祸乱,所以懂得守成更难。然而创业的艰难,
已成为过去的往事,守成的艰难,正应当与诸位慎重对待。”玄龄等人
行礼道:“陛下说这一番话,是国家百姓的福气呀!”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
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
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
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
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管夷吾举于士( ) (2)行拂乱其所为( )
(3)及其稍长 ( ) (4)或因而抄录( )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
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
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3.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以”与“太夫人以荻画地”中的“以”字意
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刀劈狼首
B策之不以其道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徒以有先生也15.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行拂/乱/其所为
C欧阳公/四岁/而孤 D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
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
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
17、经历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
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
乙两文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答案:
13.A(2分)
14. (1)狱官 (2)违背 (3)等到 (4)有时(每个1分,共4分)
15.A (2分)
16. (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2)太夫人用芦苇秆在地上画,用这样的方式教欧阳修写字。(本题
每个2分,共4分)
17.客观因素:艰苦的生活环境。
启示: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
心。(每问2分,共4分,结合文章回答合理即可)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供他上学。欧阳修
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
篇章,让他学习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
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以至于白天黑夜废寝
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
与大人一样有文采。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
发豉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
‘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
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苦其心志 苦: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3)至于鄙 鄙: (4)卒得反国 卒: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
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
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
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2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喟然叹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B.被服以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温故而知新
D.孙叔敖举于海 所恶有甚于死者24.请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
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
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
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2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2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豉举事,
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
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
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答案:
(三)(12分)
22.(1)使……痛苦(1分) (2)通“横”,梗塞、不顺(1分)
(3)边境 (边远的地方)(1分) (4)最终(终于,最后)(1分)
23.C (2分)
24.(I)从脸色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征
”,表现,显露,O.5分;“喻”,了解,明白,O.5分;句意1分)(2分)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闻”.使……听到,
O.5分;“是以”,因此,O.5分;句意1分)(2分) ’
25.“谄谀者众”;(1分)无“法家拂士”(1分) 。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宋昭公亡国后出逃,到达了边境,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
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从妃子数百人,披着衣服
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长得英俊!’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
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昭公看来,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的
话人太多。所以宋昭公逃出了国家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
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
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
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
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
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舜发于畎亩之中
困于心,衡于虑
王数封我矣
而子辞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8.翻译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9.问答题: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
释。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9题。(9分)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答案:
7. 发:起,指被任用
衡:通“横”,梗塞、不顺
数:多次
辞:推辞,谢绝
8.(1)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
的能力。
(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9.【参考答案】接受肥沃的土地,一定会是兵家必争,没办法长期占有,
而寝之丘是一块不吉利的土地,楚人和越人都很忌讳,所以能够长期占
有,孙叔敖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懂得甲文中的居安思危的精神,不仅
在位之时不倨傲,多次拒绝大王的封赏,在将死之时也告诫儿子只能接
受不吉利的土地。【乙文翻译参考】
孙叔敖患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
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
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
而且地名很不吉利。楚人長惧鬼,而越人迷信鬼神和灾祥。所以,能够
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数死后,楚王果然把肥
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
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不把世俗心目
中的利益看作利益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东西当作自己所喜爱的东西,这
就是有智慧的人不同于世俗的人的原因。【古文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
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
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
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
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 (2)内侍请上易衣________
【古文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
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
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
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
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9. 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古文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
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
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
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
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10. 【乙】文中的______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____________
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__的人。
【古文阅读】【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
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
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
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
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
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答案】
8. (1). “拂”通“弼”,辅佐。 (2). 易:换。
9. 示例;(1)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 (2)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
呢?
10. (1). 示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然后知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 “上”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3). 虚心
纳谏或、开明或广开言路等。
【解析】
8.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
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
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
易”:换。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
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
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
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所以”“动
”“曾益”“卿”“朕”等字词的翻译。
10.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
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
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一空与二空,乙文中的“此曹今日受富贵
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与甲文中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也”异曲同工。三空,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件洛
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
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卿能如此,朕
复何忧”“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等描写,可以看出皇上是一个虚心
纳谏的君主。(二)译文(部分):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
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上奏还没结束,皇
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
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
衣服,我难道敢吝惜头颅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
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
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内侍请皇上换衣
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
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
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选
自《群书治要》
11.选择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错误的一项( )。(2分)
A.人恒过( 常常 ) B.而后作( 有所作为)
C.鲍叔终善遇之( 待遇 ) D.及小白立( 等到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
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
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选
自《群书治要》13.【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
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
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选
自《群书治要》14.【甲】文告讲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结
合课文“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另举一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
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
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选
自《群书治要》答案:
11,C (2分)
12, (1)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
的才能。(1分)
(2)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当政,齐桓公因此称霸天下。(1分)
13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就应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
敌国外患(2分)
14(1)磨难:管仲贫困,管仲囚焉。(2分)(2)略(2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
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
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
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
渣。汰,扔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 苦() ②久而虎脑空,痛发,迹猱 迹()
③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 辄( ) ④猱则已走避高木 则()2.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献左右。译句: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
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
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
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
渣。汰,扔掉。3.甲文中的舜等人成就大业和乙文中的老虎被“啖”脑而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答: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
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
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
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
渣。汰,扔掉。4.两文阐述同一道理所运用的写各不相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兽有猱①,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
②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而汰其余③以奉虎曰:“余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以
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
痛发,迹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刘元卿《猱》
【注释】①猱náo: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②殊快:很舒服。③汰其余:要扔掉的余
渣。汰,扔掉。1、答案:①使……痛苦;②就;③追寻踪迹;④却。评分:每小题0.5
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答案:我偶尔得到一点食物,像生肉这类美食(或美食)不敢私自享
用,把它献给您。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2分。意思
对即可。
3.答案:甲文中的舜等人历经磨难而变得内心警觉、性格坚强、才能增
强;乙文中的老虎沉湎于“瘙痒”及美言美食的享受。评分:答对一项
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4.答案示例:甲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或通过举例和道理论证)
,乙文运用借事寓理的写法(或通过讲述寓言故事的方法)。评分:答
对一项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①猱:猴。猱替老虎搔痒。形容表面曲意奉承,暗箭伤人。
②缘:攀援
③爬搔:即搔痒
④休:止
⑤殊快不觉:只感到特别的痛快、舒服,没有觉得头上有洞
⑥徐:慢慢地
⑦汰:清除
⑧腥:腥荤
⑨私:独自占有
10.左右:犹言“您”,敬辞
11.口腹:指代事物
12.迹:名词作动词用,意为“追寻……的踪迹”
13.跳踉:四脚乱蹦译文:
野兽中有一种猴,体小而善爬树,爪子锐利。老虎头上痒,就让猴
替它搔。不停地搔,搔出洞来了,老虎却觉得特别惬意而不知有洞。猴
就慢慢地汲取老虎的脑浆来吃,而且用剩余下来的虎脑浆献于老虎,说:
“我难得获得这荤鲜,不敢自己吃,特地献给你吃。”老虎说:“这只
猴真是待我忠心耿耿,如此爱我而忘记了自己的食物。”老虎吃自己的
脑浆也不知道。
时间长了,虎脑快空了,发痛了,就去追踪猴,猴早就逃避到高树
上去了。老虎翻腾蹦跳,大声吼叫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