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素
• “素”的本义是“没有染色的丝娟”。“没有染色”说明是
平时就是这样不加修饰的,故引申出“朴素”“素来,一向
”等义。“真情”当然是“朴素,朴实”的,不需修饰的,
所以老子说:信言不美。
•
• 成语助记:素昧平生素餐尸位安之若素
训练有素
• 【鱼传尺素】指传递书信。
• 【我行我素】行:做;素:平素,平常。不管人
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时的一套去做。
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4素善留侯张良
5披心腹,见情素
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白色的生绢
白色的
空,白白地
向来,一向
真情、本心
没有文采的
素
82、汤
• “汤”的本义是“开水、热水”。后特指“
沐浴时的热水”“中药加水煎制而成的汤剂
”(两者都需热水或开水)。开水当然“烫
”,故又有“烫”义(后写作“烫”)。
• 成语助记:固若金汤金城汤池赴汤蹈火
• 扬汤止沸换汤不换药
• 【斧钺汤镬】斧钺:古代军中刑戮。汤:滚开的
水。镬:古代的大锅。汤镬:古代一种酷刑,把
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指各种酷刑。
• 【如汤浇雪】比喻事情非常容易解决。同“如
汤沃雪”。
• 【空心汤圆 】指徒有虚名,并无实利可图的东
西。
1臣请就汤镬
2臣侍汤药,未曾
废离
3疾在腠里,汤慰之
所及也
4淇水汤汤
热水,开水
汤剂
同"烫",用热水
焐
水势浩大的样子
汤
83、涕
• 从水,弟声。先秦时期,“涕”指眼泪,后来出现了“泪”,两字
就同义并用了。本义:眼泪
• “涕”的本义是“眼泪”,流眼泪时会鼻子发酸而流出鼻涕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故后又引申出“鼻涕”之义。
•
• 成语助记:
• 涕泗滂沱感激涕零破涕为笑
• 【拾人唾涕】 比喻自己没有创见,只是抄袭别
人的言论、见解。
• 【涕泗交颐】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1蒋氏大戚,汪然出涕
2士皆垂泪涕泣
3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4目泪下,鼻涕长一尺
眼泪
哭泣
涕零:流泪
鼻涕
涕
84、徒
• “徒”的本义是“步行”。“步兵”就是步行的。步行没有
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故有“空”义,进一步引申出“徒然,
没有效果”;步行还有“只”用脚走的内涵,故又虚化成“
只、但、仅仅”等义。
•
• 成语助记:徒劳无功徒有其表家徒四壁
• 好色之徒
• 【前徒倒戈】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
己人。
• 【马齿徒长】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饕餮之徒】形容贪吃的人。
• 【高阳酒徒】秦末年代,谋士郦食其去追随刘邦
时对自己的称呼。现用以代指指嗜酒而放荡不羁
的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1郯子之徒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徒以吾两人在也
4班白者多徒行
5迁徙之徒
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7高祖亭长,为送徒郦山
一类人
白白地
只,仅仅
步行
徒属
门人、弟子
指服劳役的
犯人
徒
•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
•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 【注】 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
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
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
• (1)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
“徒”“漫”二字对此作简要赏析。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颔联描绘长安景色:上林苑里,鲜花盛开却无人欣赏;细
柳营前,柳枝新绿却无人欣赏。花木随着季节开花结果,
是自然规律,本无所谓“徒发”或“漫新”,然而诗句中
却着以“徒”和“漫”,寓情于景。此联是首联诗中“愁
思看春不当春”的具体化描述,以乐景写哀情,形象地表
现诗人睹物感怀的惆怅心情。
• 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
•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 【注】 唐代洛阳为东都。杜审言曾任洛阳丞,后任膳部员外郎及著作佐郎时
亦多在洛阳供职,其家在洛阳西巩县。本诗大约作于长安二年或三年的春天,
当时杜审言随驾在长安。
• (1)清人吴乔说:“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请结合颔联中
“徒”“漫”二字对此作简要赏析。
•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诗人抒发怀友思归之离情,表达了对洛阳万物无比
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 鹊桥仙 陆游2013全国卷
•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
边渔父
•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蓣洲烟雨②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
恩赐与?
•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蘋洲烟雨:
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
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情感,
一定要对整个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
• 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
渔翁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具体内容的鉴赏能力鉴赏诗歌具体内容,首先要对
这.内容进行深人剖析,体会其在整个作品中魄作用
•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
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 赏析
• 这是陆游闲居故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地近镜湖,因此他此期词作多为“
渔歌菱唱”山容水态之咏,棹舞舟模之什,貌似清旷谈远,翛然物外,殊不
知此翁身寄湖山,心存河岳他写“身老沧洲”的惨谈生活,正是“心在天山
”的痛苦曲折的反映这首《鹊桥仙》即其一例仔细品味当得诗人心思、真实
处境。
• 词从南郑幕府生活写起发端两句,对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这段戎马生
涯作了一往情深的追忆在华丽的明灯下与同僚纵情赌博,骑上骏马猎射驰驱,
这是多么豪迈的生活!当时南郑地处西北边防,为恢复中原的战略据点王炎
入川时,宋孝宗曾面谕布置北伐工作;陆游也曾为王炎规划进取之策,说“
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见《宋史·陆游传》)他初抵南
郑时满怀信心地唱道:“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
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因此,他在军中心情极为舒畅,遂有“华
灯纵博”、“雕鞍驰射”的“当年豪举”词句显得激昂整炼,入势豪迈但第
三句折入现实,紧承以“谁记”二字,顿时引出一片寂寞凄凉朝廷的国策起
了变化,大有可为的时机就此白白丧失了。不到一年,王炎被召还朝,陆游
转官成都,风流云散,伟略成空那份豪情壮志,当年曾有几人珍视?此时更
有谁还记得?词人运千钧之力于毫端,用“谁记”一笔兜转,于转折中进层
后两句描绘出两类人物,两条道路:终日酣饮耽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候;
志存恢复的儒生如已者,却被迫投闲置散,作了江边渔父,事之不平,孰逾
于此?这四、五两句,以“独”字为转折,从转折中再进一层经过两次转折
进层,昔日马上草檄、短衣射虎的英雄,在此时却已经变成孤舟蓑笠翁了那
个“独”字以入声直促之音,高亢特起,凝铸了深沉的孤愤和掉头不顾的傲
岸,声情悉称,妙合无垠
• 下片承“江边渔父”以“轻舟”、“低逢”之渺小与“苹洲烟雨”之
浩荡对举,复缀“占断”一语于其间,再作转折进层“占断”即占尽之意纵
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无拘无束,独往独来,是谓“占断烟雨”三句
写湖上生涯,词境浩渺苍凉,极烟水迷离之致,含疏旷要眇之情词至此声情
转为纾徐萧散,节奏轻缓但由于“占断”一词撑拄其间,又显得骨力开张,
于舒缓中蓄拗怒之气,萧散而不失遒劲昂扬“占断”以前既蓄深沉的孤愤和
掉头不顾的傲岸之情,复于此处得“占断”二字一挑,于是,“镜湖元自属
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这更为昂扬兀傲的两句肆口而成,语随调出,唱出
了全阕的最高音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诏赐镜湖一曲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他于闲散,这镜湖风
月本来就只属闲人,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与吗?再说,天地之大,江湖之迥,
何处不可置他八尺之躯,谁又稀罕“官家”的赐与?这个结句,表现出夷然
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笔锋直指最高统治者,它把通首迭经转折进层蓄
积起来的激昂不平之意,挟其大力盘旋之势,千回百转而后骤现,故一出便
振动全词,声情激昂,逸响悠然,浩歌不绝。
• 这首抒情小唱很能代表陆游放归后词作的特色他在描写湖山胜景,
闲情逸趣的同时,总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这首《鹊桥仙》中雕
鞍驰射,苹洲烟雨,景色何等广漠浩荡!而“谁记”、“独去”、“占断”
这类词语层层转折,步步蓄势,隐曲幽微,情意又何等怨慕深远!这种景与
情,广与深的纵模交织,构成了独特深沉的意境明代杨慎《词品》说:“放
翁词,纤丽处似淮海,雄快处似东坡其感旧《鹊桥仙》一首(即此词),英
气可掬,流落亦可惜矣”他看到了这首词中的“英气”,却没有看到其中的
不平之气,清代陈廷焯编《词则》,将此词选入《别调集》,在“酒徒”两
句上加密点以示激赏,眉批云:“悲壮语,亦是安分语”谓为“悲壮”近是,
谓为“安分”则远失之这首词看似超脱、“安分”,实则于啸傲烟水中深寓
忠愤抑郁之气,内心是极不平静,极不安分的不窥其隐曲幽微的深衷,说他
随缘、安分,未免昧于骚人之旨,委屈了志士之心。这首词,读来荡气回肠、
确是上乘之作。
85、亡
• 小篆字从入,从乚。“入”是人字。乚( yǐn)隐蔽。合起来表示
人到隐蔽处。本义:逃离,出走
• “亡”的本义是“逃跑”。作名词则为“逃亡的人”;逃跑
即人“失掉”,国家“失掉”即“灭亡”;生命“失掉”即
“死亡”;东西失掉当然就“没有”了。
• 成语助记:亡羊补牢亡命之徒唇亡齿寒
追亡逐北有名亡实家破人亡名存实
亡
• 【亡不旋踵】指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
跟。形容时间极短。
• 【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
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
曲。
•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
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
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
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 注释:
• ①党:朋友。率:率领。②竖:童仆。③歧:分岔。④
奚:为什么。⑤亡:丢失。
• 【歧路亡羊】歧路:岔路;亡:丢失,失去。字面意义
是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现比喻事物复杂多
变,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歧路亡羊】
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
义
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亡者
3今刘表新亡
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5法令亡常,大臣亡罪者
6孔子伺其亡也而往拜之
逃亡,逃跑
失去,丢失
死亡
灭亡
通"无"没有
出外、不在
亡
•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途。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
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
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
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 要点:
援,拉。弗,不
• 纺:有里子的衣服,即夹衣。
• 禅(dān)缁:单的黑衣服,无里的衣服。禅,单。黑色的单衣
• 当:抵,偿。
• 得:便宜
讽刺强横不讲道理的人,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肆无忌惮的损害别
人的利益,而且公然宣称自己损人利己的行为使被掠夺者得到了利
益。
从哲学角度看,澄子没有区分
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而
发生了判断的错误
86、王
• 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
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 “王”的本义是“帝王”“天子”。作动词则有“为
王,统治天下”之义,后又作为“臣子的最高封爵”。
•
• 成语助记:霸王别姬成则为王,败则为寇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内圣外王”是中国儒家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长期引起争论
的哲学问题。对此命题,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对中国哲学作了深刻研究后
认为:“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派哪一家,都自以为是讲内圣外王之道。”“
所以圣人,专凭其是圣人,最宜于作王。如果圣人最宜于作王,而哲学所讲的,
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可以说,“内圣外王之道”是冯友兰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所谓“内圣”,主要是从人内在的心性道德修养而言的,而“外王”是从人的社
会功用而言的。它使人由“内在”而走向了“外在”,人之存在,不能专属沉迷
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内心的和平与幸福,而应坚实地存在于社会之中,切实
地承担社会的责任。因此,冯先生认为“内圣外王”学不仅具有独特的人格意义,
而且还具有政治理想和社会责任的含义,体现了既内在又超越之精神。
“内圣外王”这一概念最早源自道家的庄子,庄子说:“圣有所生,王有
所成,皆原于一(道)”。此一道,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
道术者所追求的。虽然这一命题最早由庄子提出,但却成为了儒家哲学不能绕过
的话语。孔子讲“学而优则仕”。实则讲的也是“内圣外王”之学,这里的学,
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加强道德伦理的训练,“仕”之过程也
不能单调表述为做官,应是人由内心走向外在,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之表现。
1 三十日不还,则
请立太子为王
2沛公欲王关中
3妃嫔媵嫱,王子皇
孙
4王师北定中原日
一国的君主
称王,统治天下
王子:君主的儿
子,也指贵族子弟
王师:封建时代
政府的军队
王
87、望
• 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 tǐng)。象一个
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 “望”的本义是“向远处看”。故有“观察”之义:“希望,盼
望”不就是“向远处看”的抽象形式吗?(由空间的远转变为时
间的“远”):“名誉、名望”当然是每个人所期望的;反义引
申而为“埋怨,责怪”;阴历每月十五日前后“日月相望”,所
以此时又叫“望日”。
• 成语助记:
• 望子成龙望穿秋水德高望重望尘
莫及望梅止渴望其项背
望文生义望闻问切望洋兴叹
众望所归得陇望蜀喜出望外
• 不孚众望引领而望
【望尘奔溃】 亦作“ 望尘奔北 ”。谓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
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
【望门投止】望:看。 投止:投宿。 逃难或出奔时,见有人家
就去投宿,求得暂时存身。后泛指在仓猝情况下,来不及选择存身
的地方。
绝命诗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1登轼而望之
2日夜望将军至
3则请立太子为王,
以绝秦望
4先达德隆望尊
5七月既望
6并、汾乔木,望
秋先陨
远看,观察
盼望
希望
名望,声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为"望"
临近
望
•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2014四川卷)
•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
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
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
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
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4分)
•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2014四川卷)
•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
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2014四川卷)
•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
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
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
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
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长今,流露出终老山林的
惆怅(4分)
• 度荆门望楚陈子昂。
•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首联交代作者的行程
•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进一步写眼前所历之景
•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具体地状写楚境胜地
•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直抒胸臆以楚狂接舆自比
• 注:隈:[wēi]山水等弯曲的地方。“白云隈”,即天尽
头。
• 全诗笔法细腻,结构完整,寓情于景,含而不露,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远看,“望望”,一再瞻看。
诗人以两组叠字生动地表现他此时心情,巫峡已相去遥遥,家乡更
远隔重山。初离故乡,乍入楚境,急切地要饱览楚国风光,因此望
之又望。
88、恶
• “恶”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貌丑;一是罪恶。
容貌丑陋当然“不好”,会令人“讨厌,不
喜欢”。
• 成语助记:疾恶如仇无恶不作恶贯满盈
• 除恶务尽怙恶不悛疾恶如仇深恶痛绝
• 【粗衣恶食】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长恶不悛】长期作恶,不知悔改。
• 【彰善瘅恶zhāng shàn dàn è】彰:表明、显扬;瘅:憎
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 【十恶不赦】《齐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条:一曰反
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
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
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书·刑法志》第二十五
卷“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
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
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
1元恶
2廉君宣恶言
3状貌甚恶
4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
5所恶有胜于生者
6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7彼且恶乎待哉?
坏人
不好的
丑陋
憎恨
厌恶
嫉妒
怎么,哪里
恶
•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 当年诗人离开草堂时亲手培植的四株小松,才“大抵三
尺强”(《四松》),诗人很喜爱它,恨不得它迅速长
成千尺高树;那到处侵蔓的恶竹,即使有万竿也要斩除。
诗人喜爱新松是因它峻秀挺拔,不随时态而变,诗人痛
恨恶竹,是因恶竹随乱而生。这两句,其句外意全在“
恨不”、“应须”四字上。杨伦在《杜诗镜铨》旁注中
说:这两句“兼寓扶善疾恶意”,这是颇有见地的。乱
世的岁月里,诗人的才干难以为社会所用,而各种丑恶
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诗人由此感慨万分。这两句,深
深交织着诗人对世事的爱憎。正因为它所表现的感情十
分鲜明、强烈而又分寸恰当,所以时过千年,至今人们
仍用以表达对于客观事物的爱憎之情。
• 《横江词六首》(其一)李白
•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 猛风吹倒天门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 开首两句,语言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充满地方色彩。
侬为吴人自称。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
一抑一扬,感情真率,语言对称,富有民间文学本色。
横江,即横江浦,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位于长江西北岸,
与东南岸的采石矶相对,形势险要。从横江浦观看长江
江面,有时风平浪静,景色宜人,所谓人道横江好;然
而,有时则风急浪高,横江欲渡风波恶,如此风波不可
行,惊险可怖,所以侬道横江恶,引出下面两句奇语。
89、微
• “微”的本义是“微小,细微”。程度“小”就是
“稍微”;地位“小”就是“低贱,卑下”;势力
小就是“衰微”。非常小就接近于“没有”(但又
不是完全没有,故此义用于假设,我们不能感叹古
人用词之巧。)由此义又可进一步引申出“隐匿
”“暗暗地”等义。
• 成语助记:无微不至微不足道微服私
行
• 微言大义见微知著人微言轻白璧微
瑕【具体而微】具体:各部分已大体具备;微:微小。指事
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
1童微伺其睡
2其文约,其辞微
3勃,三尺微命
4动刀甚微
5但微颔之
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祸患常积于忽微,
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偷偷地
深奥
低贱
轻微,轻
稍微,略微
如果没有
喻指细小的
事情
即使不
微
• 微信微博微写作微电影微课微商
2015十大网络词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世界那么大,
我想去看看、你们城里人真会玩;为国护盘、明明可以靠
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我想静静、吓死宝宝了、内心
几乎是崩溃的、我妈是我妈、主要看气质。
2015十大流行语:抗日战争胜利70年、互联网+、难民、
亚投行、习马会、巴黎恐怖袭击、屠呦呦、四个全面、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十年时代新词:微博、中国梦、微、正能量、电商、80后
/90后、保障房、大数据、小长假、动车。
“微”而可道,改变生活(人民论坛)
——时代热词标注中国表情之一
• 记录微博客、观看微电影、发起微公益,想购物有微促
销,想出门有微旅行,还有数不清的微梦想、微道德、微表情
……林林总总的微生活和数以亿计的微个体,将一个“微时代”
推上前台。
• “微”观念普及,“微”元素盛行,得益于微博、微信等微
媒体的技术支撑。140个字或1分钟语音的表达与交流中,可以传
递信息、交流感情,也可以照见观点、启迪思想。形式更便捷、
平台更广阔、个性更张扬,因而聚拢了更多人气。微时代,可说
是网络时代公众参与的必然走向。
• 更重要的是,微字背后,是信息被动接受的“被时代”向信
息定制和分享的“我时代”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聚合式“生产
方式”。微,所投入的或许只是点滴成本:车上厕上的一心多用、
茶余饭后的休闲时间,都可以被微所覆盖、所充实。而微的精确
打击,更让“私人定制”一般的生活体验,产出更具含金量的信
息和服务。当“国字头”部委微博集体上线,政务微博总数以十
万计;当微博客自发组织,凝聚“我们都是雅安人”的能量,恐
怕没有人会怀疑“微”而可道。
• 一个微字重塑了信息形态,更重塑了社会价值,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交往,在其中悄然变化。微,让
注意力转移加速:不久前还起早贪黑去“偷菜”,现在
已跳过“切西瓜”和“地铁冲浪”,转向“飞机大战”。
微,让表达门槛变低: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
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微,可弥
合人际距离:现实的沉默让位于网络的热络,曾经天各
一方,而今朝朝暮暮;曾经以邻为壑,而今鸡犬相闻,
难免让人浩叹“网络让世界变小”。
• 繁荣背后,也有隐忧。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
题党,每每断章取义;地铁上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
看的不是书本而是手机……当整体性思考被微小的断片
所取代,如何避免认识被“微”碎片化?当只言片语的
吐槽变成众声喧哗的狂欢,又如何防范价值被“微”肤
浅化?越是各有怀抱的时代,越需要建设心态和理想情
怀;越是分众独我的演进,越不能缺少文化担当和整体
考量。在诉求个体利益的同时多一些宏观思考,在专注
自我小圈子的同时多一些虑他情怀,唯有培护好社会的
共有价值,个体价值的姹紫嫣红才能绚烂绽放。
• 不独是文化层面,社会治理覆盖若跟不上,微
时代可能同样难以为继。言语暴力能不能从根子上拔除
?负面情绪会不会误导网络舆论?这些都考验着治理智
慧。问题不仅限于此,“3Q大战”可不可以不再重演?
电子商务可不可以趋向秩序稳定?这些也都呼唤着社会
治理的创新和跟进。对治理者而言,提升微素养,强化
微管理,创新微服务,是完善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的必然
要求,更是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
• 涓滴之水,汇流成河。微,是一种力量。我们要做
的,是在每一次的鼠标滑动和键盘敲击中,记录时代、
记录美好,汇聚起中国前行的磅礴动力。
90、悉
• 从心,从采。采(biàn),辨别。心中加以辨
别,很详细。本义:详尽
• “悉”的本义是“尽,全”。“详尽,详细
”不就是“全部”表达出来吗?再进一步引
申出动词“详尽地知道”。
• 成语助记:
• 【悉帅敝赋】指倾全国的军事力量。古代按田赋出兵车、
甲士,故称兵为“赋”。敝,谦词,指不精良。
• 【纤悉无遗】 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一点都没
有遗漏。也作”纤芥无遗”。
• 【工力悉敌】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全、都;敌:相
等。双方的功夫和力量完全相等,不相上下,常形容彼
此不分高低,多用于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造诣。
• 【铢两悉称(zhū liǎng xī chèn)】悉:都;称:相当。
形容两者轻重相当,丝毫不差。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古之治天下,至纤至
悉也
3丞相亮其悉朕意
4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
三十万
5书不能悉意,略陈固
陋
都,全
周全,详尽
知道
尽其所有
详尽地叙述
悉
• 《赠程处士》唐王绩
•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扰扰:烦乱。
悉:全,都。
悠悠:众多的样子。
首二句,先写“百年”,次写“万事”,以“百”、“万”两个约数接“扰扰”、“悠悠
”,且以表示内在感情的“长”、“悉”相衔接,概括了时间、空间和人事的纷繁,显示
出诗人厌烦尘嚣、追求解脱的心理。由于诗人在现实中到处碰壁,郁郁不得志,以致“才
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自撰墓志》)。因
此,他不得不对自己原先以正统儒者自居,以周公、孔子为楷模,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进
行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使他觉悟到:正是“礼乐”囚禁了“姬旦”,“诗书”缚住了
“孔丘”。囚禁、束缚二句,在前两句的映衬对比下,显得分外强烈、沉痛。日出日落尚
且可以随意自然,洋洋河水尚且可以任情东流,何况是人呢?为什么要既受礼乐的束缚,
又受人事的拘牵,在忧生嗟世中作徒然的努力?“日光”、“河水”一联,诗人以自然的
景象与不自由的自我进行对比,至“礼乐”、“诗书”一联发而为愤激语。诗人决心皈依
自然,过清静无为的生活。而皈依自然,归隐田庐,不仅永远做不了圣人,还必须放弃一
整套与正统儒家思想相关联的处世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确立一种新的价值取向来
对抗社会,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这种新的价值取向就是睡与醉。
“不如高枕上,时取醉消愁。”睡,代表不以世事为念的生活;醉,意味着对社会的消极
反抗。这也就是诗人在《田家三首》《醉后》《过酒家五首》中所说的:“阮籍生涯懒,
嵇康意气疏”、“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
91、相
“相”的基本义有:一是仔细看,审察;一是
扶助[盲人](盲人不是用“木”拐杖的吗?加
一“目”表示有人扶助)。
• 成语助记:相机行事相濡以沫大相径庭
弹冠相庆形影相吊将相之才人不可貌
相
【吉人天相】吉人:有福气的善人。天相:老天的保佑。是指好人
总会得到天的帮助,好人总能得到上天的保佑。
【心手相忘】 极言得心应手。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息息相关】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
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根本区别:休戚相关只能指人,息息相关可以指物
息息相关: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的密切.
区别:①“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厉害一致的意思.“息息相关”
不含.
②“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休戚相
关”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
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
③“休戚相关”含有褒义色彩,“息息相关”则是中性的.
1伯乐学相马
2儿已薄禄相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6及时相遗归
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
为小相焉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
10便利在此月,六合正相应
观察,审察
容貌,貌相
帮助,辅助
宰相,丞相
互相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代词
古代主持礼仪的官
相与:一起
相得,相投合
相应、合适
相
• 相鼠(《诗经·国风·鄘风·相鼠》)
•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 看老鼠都有皮,人却不讲礼仪。人若没有礼仪,
不去死还干什么?
• 看老鼠都有牙齿,人却不知廉耻。人若不知廉耻,
不去死还等什么?
• 看老鼠都有肢体,人却没有礼教。人若没有礼教,
为什么还不快死?
吃相梁实秋
• 一位外国朋友告诉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时候,
偶于餐馆进食,忽闻壁板砰砰作响,其声清脆,密集如
联珠炮,向人打听才知道是邻座食客正在大啖其糖醋排
骨。这一道菜是这餐馆的拿手菜,顾客欣赏这个美味之
余,顺嘴把骨头往旁边喷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
壁板打得叮叮当当响。不但顾客为之快意,店主人听了
也觉得脸上光彩,认为这是大家为他捧场。这位外国朋
友问我这是不是国内各地普遍的风俗,我告诉他我走过
十几省还不曾遇见过这样的场面,而且当场若无壁板设
备,或是顾客嘴部筋肉不够发达,此种盛况即不易发生。
可是我心中暗想,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样的事恐怕
亦不无发生的可能。
• 《礼记》有“毋啮骨”之诫,大概包括啃骨头的举动在内。
糖醋排骨的肉与骨是比较容易脱离的,大块的骨头上所联带着的
肉若是用牙齿咬断下来,那龇牙咧嘴的样子便觉不大雅观。所以
“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都是对于在桌面上进膳的人而言,
啮骨应该是桌底下另外一种动物所做的事。不要以为我们一部分
人把排骨吐得劈拍响便断定我们的吃相不佳。各地有各地的风俗
习惯。世界上至今还有不少地方是用手抓食的。听说他们是用右
手取食,左手则专供做另一种肮脏的事,不可混用,可见也还注
重清洁。我不知道象咖喱鸡饭一类粘糊糊儿的东西如何用手指往
嘴里送。用手取食,原是古已有之的老法。罗马皇帝尼禄大宴群
臣,他从一只硕大无比的烤鹅身上扯下一条大腿,手举着鼓槌,
歪着脖子啃而食之,那副贪婪无厌的饕餮相我们可于想象中得之。
罗马的光荣不过尔尔,等而下之不必论了。欧洲中古时代,餐桌
上的刀叉是奢侈品,从十一世纪到十五世纪不曾被普遍使用,有
些人自备刀叉随身携带,这种作风一直延至十八世纪还偶尔可见,
据说在酷嗜通心粉的国度里,市尘道旁随处都有贩卖通心粉(与
不通心粉)的摊子,食客都是伸出右手象是五股钢叉一般把粉条
一卷就送到口里,干净利落。
• 不要耻笑西方风俗鄙陋,我们泱泱大国自古以
来也是双手万能。礼记:“共饭不泽手。”吕氏注曰:
“不泽手者,古之饭者以手,与人共饭,摩手而有汗泽,
人将恶之而难言。”饭前把手洗洗揩揩也就是了。樊哙
把一块生猪肘子放在铁楯上拔剑而啖之,那是鸿门宴上
的精彩节目,可是那个吃相也就很可观了。我们不愿意
在餐桌上挥刀舞叉,我们的吃饭工具主要的是筷子,筷
子即箸,古称饭頍。细细的两根竹筷,搦在手上,运动
自如,能戳、能夹、能撮、能扒、神乎其技。不过我们
至今也还有用手进食的地方、象从兰州到新疆,“抓饭
”“抓肉”都是很驰名的。我们即使运用筷子,也不能
不有相当的约束,若是频频夹取如金鸡乱点头,或挑肥
检瘦的在盘碗里翻翻弄弄如拨草寻蛇,就不雅观。
• 餐桌礼仪,中西都有一套。外国的餐前祈祷,兰姆的描
写可谓淋漓尽致。家长在那里低头闭眼口中念念有词,孩子们很
少不在那里做鬼脸的。我们幸而极少宗教观念,小时候不敢在碗
里留下饭粒,是怕长大了娶麻子媳妇,不敢把饭粒落在地上,是
怕天打雷劈。喝汤而不准吮吸出声是外国规矩,我想这规矩不算
太苛,因为外国的汤盆很浅,好象都是狐狸请鹭鸶吃饭时所使用
的器皿,一盆汤端到桌上不可能是烫嘴热的,慢一点灌进嘴里去
就可以不至于出声。若是喝一口我们的所谓“天下第一菜”口蘑
锅巴汤而不出一点声音,岂不强人所难?从前我在北方家居,邻
户是一个治安机关,隔着一堵墙,墙那边经常有几十口子在院子
里进膳,我可以清晰的听到“呼噜,呼噜,呼——噜”的声响,
然后是“咔嚓!”一声。他们是在吃炸酱面,于猛吸面条之后咬
一口生蒜瓣。
• 餐桌的礼仪要重视,不要太重视。外国人吃饭不但要席
正,而且挺直腰板,把食物送到嘴边。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
细”,要维持那种姿式便不容易。我见过一位女士,她的嘴并不
比一般人小多少,但是她喝汤的时候真能把上下唇撮成一颗樱桃
那样大,然后以匙尖触到口边徐徐吮饮之。这和把整个调羹送到
嘴里面去的人比较起来,又近于矫枉过正了。人生贵适意,在环
境许可的时候是不妨稍为放肆一点。
• 吃饭而能充分享受,没有什么太多礼法的约束,细嚼烂咽,或风
卷残云,均无不可,吃的时候怡然自得,吃完之后抹抹嘴鼓腹而
游,像这样的乐事并不常见。我看见过两次真正痛快淋漓的吃,
印象至今犹新。一次在北京的“灶温”,那是一爿道地的北京小
吃馆。棉帘启处,进来了一位赶车的,即是赶轿车的车夫,辫子
盘在额上,衣襟掀起塞在褡布底下,大摇大摆,手里托着菜叶裹
着的生猪肉一块,提着一根马兰系着的一撮韭黄,把食物往框台
上一拍:“掌柜的,烙一斤饼!再来一碗炖肉!”等一下,肉丝
炒韭黄端上来了,两张家常饼一碗炖肉也端上来了。他把菜肴分
为两份,一份倒在一张饼上,把饼一卷,比拳头要粗,两手扶着
矗立在盘子上,张开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间一口!不
大的功夫,一张饼下肚,又一张也不见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满
脸大汗,挺起腰身连打两个大饱膈。又一次,我在青岛寓所的后
山坡上看见一群石匠在凿山造房,晌午歇工,有人送饭,打开笼
屉热气腾腾,里面是半尺来长的酦面蒸饺,工人蜂拥而上,每人
拍拍手掌便抓起饺子来咬,饺子里面露出绿韭菜馅。又有人挑来
一桶开水,上面漂着一个瓢,一个个红光满面围着桶舀水吃。这
时候又有挑着大葱的小贩赶来兜售那象甘蔗一般粗细的大葱,登
时又人手一截,像是饭后进水果一般。上面这两个景象,我久久
不能忘,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荡荡的,饿来吃饭,取
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26 十二月 202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
有修养的人,不仅道德修养
高,而且在日常生活方面也
修养有素,吃有吃相,站有
站相,走有走相,睡有睡相。
在过去的上海人家庭中,父
母就会像一位教师那样,从
小教育自己的子女在日常生
活中要有规矩。
在现实生活中,这方面有些
放松,不仅孩子不讲规矩,
就连做父母的也不太讲规矩,
这不是小事一桩。
1、盛饭须先在锅里把饭打松,盛在碗里的饭是粘连的散
粒,不能有团团、块块。盛饭宁浅勿满,可以再添,却
不能一次盛得高出碗口。
2、吃饭要端起饭碗用筷子夹饭送进嘴里,不能用嘴靠着
碗边拨饭吃,更不能把碗搁在桌上低头扒饭。
3、饭须吃得颗粒不剩,吃完后筷子不能搁在碗上,因为
这是饭还没吃完的表示。
4、吃饭时不能边挥动筷子边说话,这样会遭到筷子被快
速没收的小惩罚。
5、拿筷子的姿势要标准,位置要恰当,太高,过于无礼;
太低,显得无知。
6、夹菜要顺势、自然,不能连续夹某个菜两次以上。切
忌目光老盯着菜,做翻、挑、“釜底抽薪”等动作。
7、要尽量夹靠近自己面前的菜,从别人的筷子上面越过、
底下穿过去夹菜,都是万万使不得的。否则就会遭到“
没有规矩”的低斥声。
8、吃鱼时鱼不能翻身;菜碗也不能随意搬动,更不能把
自己喜欢的菜肴拖拉到自己面前。
9、如果有人患咳嗽或轻微感冒,则此人面前放上一双“
公筷”和一小碗汤。准病人必须一连数天用“公筷”夹菜,
在小碗里喝汤,直至身体痊愈为止。
10、不能用端碗的左手中指把筷子夹在碗底去舀汤。这是
在露天干活人的“吃相”。因为就地吃饭,没有搁筷子的
饭桌,只能把筷子夹在饭碗下面。
字谜:十分体贴无人信
谢
“十分”等于一“寸”,体贴扣“身
”
92、谢
• “谢”的本义是“道歉,谢罪”。道歉当然
就是要把道歉的话“告诉”别人。进一步引
申出“辞,谢绝”。由此再引申出“辞别”
,花辞别枝头即“凋谢”。
•
• 成语助记:
闭门谢客新陈代谢
• 【尺波电谢】波,水波。指人世短促,如波逝电闪。
• 【谢家宝树】原指谢玄,是谢家的人才栋梁,可以光耀
门楣。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 【秦楼谢馆】旧指都城中的吃喝玩乐之所。亦称“秦楼
楚馆”
•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恭
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
做某事的婉辞。
1阿母谢媒人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3乃令张良留谢
4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
门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6多谢后世人
7及花之既谢
8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
否"
推辞,谢绝
道歉,认错
辞别
辞别
感谢
告诉
凋落
请问
谢
• 寄黄几度
• 黄庭坚①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
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
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
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
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
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
热空气。
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被称为“奇语”,请问此联
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是怎样具体运用的?请简要分析。
对比。十年前与十年后形成时间上的对比;桃李春风中与江湖雨夜
中形成环境上的对比;相聚饮酒与孤坐灯下形成行为上的对比;相
聚的快乐与离别的孤独形成情感上的对比。
①“桃李春风”与“江湖夜雨”,一忆京城相聚之乐,一抒别后相思
之苦,形成对比;②“一杯酒”与“十年灯”,一言欢会极其短促,
一说飘泊极其漫长,形成对比;③通过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
①巧用对比。“桃李”“春风”“一杯酒”的清新、明丽,“江湖
”“夜雨”“十年灯”的阴冷、凄苦,曾经相聚的美好和今天涯飘
零的凄苦对举,凸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②运用名词组接
(列锦)(白描),匠心独运,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意境。③给读
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 寄黄几度
• 黄庭坚①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
斗争延续多年,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
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
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
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膊,积累了治
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湿
热空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回答。
①与友人相距遥远,无法互通音信的伤感与无奈之情; ②与友人分
别日久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③对友人家境贫寒,但依然保持正直廉
洁品格的赞美之情; ④对友人年老体衰、处于恶劣环境中的挂念与
同情。⑤对友人处境的不平和担忧之情。
①开头两句,表达山水阻隔、不能相见的无奈, ② 颔联
在今昔对比中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③颈联尽显对黄几度
的赞许、期待,④尾联则既有对黄几度的同情,也有对友
人仕宦生涯乃至诗人自身政治命运的哀怨。
• 寄黄几度黄庭坚①
•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三折肱③。
•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④溪藤。
• [注]①黄庭坚:宋代诗人。王安石变法之后形成的新党、旧党的斗争延续多年,
黄庭坚受牵连两次被贬。写此诗时黄庭坚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黄庭坚
的朋友。曾在南方四会县做官,为官清廉却未得重用。②《史记》中说大文
豪司马相如很穷,“家居徒四壁立”。③出自《左传》,意思是折断三回胳
膊,积累了治病经验就可当好医生了。④瘴:瘴气,热带或亚热带森林中的
湿热空气。黄庭坚主张“点铁成金”,所以其诗用典特多,不容易读懂,这首
诗至少有四处用典。第一句是说他自己在北方德州做官,黄几度在
南方四会县做官,一南一北不能见面。《左传》里记载齐桓公攻到
楚国,楚国君主对齐桓公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没有利害
冲突,你为什么攻打我们?”“北海”“南海”的说法即源于此。第二
句是说想给你寄一封信也办不到。这里化用了《汉书》里苏武从北
海用鸿雁向家乡传书的典故。传说大雁秋季南飞到湖南衡阳就不再
走了,
93、信
• “信”的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虚伪”。引申出“实在的,
真实的”“守信”等义,言语真实,不说谎是一种美德,故
古人又把它当作“一种道德”(仁义礼智信)。由“守信”
进一步引申出“信用”,讲信用别人就会“相信,信任”你。
• 成语助记:信口开河信而好古信手拈来
信以为真背信弃义言而无信兼听则
明,偏听则暗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信而有征】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
且有证据。
• 【信口雌黄】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
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
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
以信
2自可断来信
3烟涛微茫信难求
4低眉信手续续弹
5欲信大义于天下
6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8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9言必信,行必果
言语真实
使者,送信的人
确实,的确
随意,随便
同“伸”,伸
张
信:真诚的
可靠的
信物、凭据
守信用
信
• 浪淘沙 白居易
•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诗人在诗中化用了李益《江南曲》诗意:“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从而暗示出
这是一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不幸女子,这种情况在
中唐时极为常见。当时官府重商弃农,盐商和珠宝大贾
成为一个特殊阶层,“姓名不在县籍中”,“不属州县
属天子”,他们牟取暴利,生活豪奢,玩弄妇女,喜新
厌旧,自然谈不上什么爱情专一。“商人重利轻离别”、
“日日逐利西复东”,故商人妇便更要常受“来去江口
守空船”之苦。了解这一背景可更深一层地理解此句之
意。“始觉”二字,说明君之薄幸、妾之深情都是在痛苦相思
之中悟出,同时还照应了上联,说明那异于常理之问并非
来无端绪,而正是相思女子久经失望折磨后之体验所得。
这样,便充分地传达出无比深切的酸楚,凄婉动人。
• 浪淘沙白居易
•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采桑子宋·吕本中
•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
离。
•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
时?
94、兴
• “兴”的本义是“起来,起身”。事物“起
来”就是“出现”“发动”的形象表达。由
“出现”进一步引申出“创立”(门派,学
说等)之义。
• 成语助记:大兴土木兴师动众方兴未
艾
• 夙兴夜寐一言兴邦百废俱兴【兴观群怨xìng guān qún yuàn】兴:联想;观:观察;群:
合群;怨:怨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
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大兴师伐秦
3大楚兴,陈胜王
4逸兴遄飞
5夙兴夜寐
6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8赋比兴
兴起,发生
发动,调发
兴盛
兴致
起、起来
作
兴办、举办
诗歌表现方法
兴
《牡丹亭·闺塾 》
“吟余改抹前春句,饭后寻思午晌茶。蚁上案头沿砚水,蜂穿窗眼咂瓶花。”我
陈最良杜衙设帐,杜小姐家传《毛诗》。极承老夫人管待。今日早膳已过,我且
把毛注潜玩一遍。〔念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
者好也,逑者求也。〔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凶。待
我敲三声云板。〔敲云板介〕春香,请小姐解书。
【绕池游】〔旦引贴捧书上〕素妆才罢,缓步书堂下。对净几明窗潇洒。〔贴〕
《昔氏贤文》,把人禁杀,恁时节则好教鹦哥唤茶。〔见介〕〔旦〕先生万福,
〔贴〕先生少怪。〔末〕凡为女子,鸡初鸣,咸盥、漱、栉、笄,问安于父母。
日出之后,各供其事。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旦〕以后不敢了。
〔贴〕知道了。今夜不睡,三更时分,请先生上书。〔末〕昨日上的《毛诗》,
可温习?〔旦〕温习了。则待讲解。〔末〕你念来。〔旦念书介〕“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末〕听讲。“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
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
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昨日是前日,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
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
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
来求他。〔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哩。〔旦〕师父,依注解书,学生
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 溪兴杜荀鹤
•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有人说这首表现了诗人孤寂无奈的情绪,你认为如何?请说明其
理由。
• 答:表现“闲适”的心情:沐浴着山雨溪风,怡然垂钓,篷底自
斟自酌,醉来酣睡,无人打扰,任小船随波逐流,何等清静闲适。
• 表现孤寂无奈的情绪:这首诗表面上看似表现了闲适的心情,实
际上暗含着一种孤寂无奈的心情。诗中的钓者是在“山雨溪风”
的凄凉氛围中垂钓的,它使用着粗陋的“瓦瓯”,独斟独饮,
形单影只,百无聊赖,只好以酒为伴,借酒浇愁,“醉来睡着”、
“无人呼”醒,只好听任小舟在山溪中漂流。
95、行
• “行”的本义是“道路”(甲骨文即是十字路形)。道路自
然是用来“走”的,路总是成“行列”的。“离开”当然是
人走了:“运行、实施”、“流行、流动”等意义均是“走
”的抽象表达;由“实施”引申出“行为,经历”就顺理成
章了,一个人的“品行”不就是看他平日的“行为”吗?
• 成语助记:
• 我行我素行成于思行尸走肉行之
有效倒行逆施风行一时言行不一
响遏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知易行难
志洁行芳高山景行祸不单行一目
十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言而无文,行之不
远
【鸭步鹅行】是指鸭和鹅行八字步,因用以形
容人走路迟缓摇晃的样子。
1九岁不行
2赵王畏秦,欲毋行
3余嘉其能行古道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行将为人所并,岂足
托乎
6白居易的《琵琶行》
7必能使行阵和睦,优
劣得所
8汉天子,吾丈人行也
行走
前往
实行;做
行为,品行
将,将要
古诗体裁
行列,队伍
辈
行
• 村行
• 杜牧
•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王禹偁,北宋诗人。此诗作于宋太宗淳化
二年(九九一年)诗人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之时。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乡村小桥平原绿树极像我的家乡!
2.这首诗的前三联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请简要赏析。(5分)
答: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秋日黄昏
山野
绚丽多姿的恬静宁谧
的画面。
山路旁的菊花初黄,山野一派秋意,傍晚,群山万壑传来阵阵秋声,夕
阳斜照,数峰静静地伫立。如胭脂般的红艳的棠梨的叶子纷纷飘落,雪白的荞
麦花散发阵阵幽香。
时间
地点
景物特
点
2.这首诗的前三联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请简要赏析。(5分)
答:诗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山野绚丽多姿的恬静宁谧
的画面。
山路旁的菊花初黄,山野一派
秋意,傍晚,群山万壑传来阵阵
秋声,夕阳斜照,数峰静静地伫
立。如胭脂般的红艳的棠梨的叶
子纷纷飘落,雪白的荞麦花散发
阵阵幽香。
3.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
面,诗人是怎样描绘的?请简要
赏析。
怎么写景知识框架:
1.正面和侧面
2.角度:层次、色彩、动静、感官、
虚实、时间
3.手法:对比、反衬、借景抒情、虚实
结合、用典
4.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
3.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是怎样描绘的?请简要赏析。(6分)
答:①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富有层次美。“万壑
”“数峰”“斜阳”是远景,“棠梨叶”“荞麦花”
是近景。有“万壑”“棠梨叶”“荞麦花”等低处的
景物,也有“数峰”“斜阳”等高处的景物。
②有动有静,画面生动。“万壑”“数峰”“斜阳”
是静景,“晚籁”“棠梨叶落”“荞麦花开”是动景,
动静结合,非常生动。
③画面富有绘画美。诗人选取了秋天特有的“红叶”
和“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
成片的荞麦花开似雪。“胭脂”与“白雪”对举,令
红得更艳,白得更纯,富有色彩美、绘画美,给读者
带来唯美的视觉享受。
④诗人调动诸多感觉来表现所见秋日的美景。通过“晚籁”的听觉,“棠梨叶落胭脂色”的视觉描绘
和“荞麦花”香的嗅觉感受共同表现秋日的美景。
⑤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段,表现秋景。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
与“荞麦花开”的白色,生动形象地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同时,诗人以“
含”“立”“无语”等词语,赋予“万壑”“数峰”以人的情感,使画面富有别样的美丽。
3.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是怎样描绘的?请简要赏析。(6分)
答:①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富有层次美。“万壑”“数峰”“斜阳”是远景,“棠梨叶”“荞
麦花”是近景。有“万壑”“棠梨叶”“荞麦花”等低处的景物,也有“数峰”“斜阳”等高处的景
物。
②有动有静,画面生动。“万壑”“数峰”“斜阳”是静景,“晚籁”“棠梨叶落”“荞麦花开”是
动景,动静结合,非常生动。
③画面富有绘画美。诗人选取了秋天特有的“红叶”和“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
火;成片的荞麦花开似雪。“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得更艳,白得更纯,富有色彩美、绘画美,
给读者带来唯美的视觉享受。
④诗人调动诸多感觉来表现所见秋日的美景。通过
“晚籁”的听觉,“棠梨叶落胭脂色”的视觉描绘
和“荞麦花”香的嗅觉感受共同表现秋日的美景。
⑤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段,表现秋景。用
“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
与“荞麦花开”的白色,生动形象地把山村原野写
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同时,诗人以“
含”“立”“无语”等词语,赋予“万壑”“数峰
”以人的情感,使画面富有别样的美丽。
4.结合全诗,诗人抒发了怎样复杂的情感?(6分)
如何把握情知识框架:
4.结合全诗,诗人抒发了怎样复杂的情
感?(6分)
答:①对秋日山野色彩斑斓、静谧恬静
的风光的无限喜爱和陶醉于这美好景色
的闲适自然之情。
②诗的尾联转入抒情,抒发了诗人浓郁
的思乡之情。
③诗中也蕴含着诗人遭遇贬谪的愤慨苦
闷、孤寂惆怅之情和盼望能够得到朝廷
的重新起用以施展个人才华,实现个人
理想的情怀。
源于注释——
知人论世
5.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5分)
怎么抒情 知识框架:
1.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
2.手法:对比、反衬、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用典
3.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
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
5.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5分)
答:①前三联,诗人通过对村行所见的景物描写
间接抒情。诗人信马由缰听到秋日傍晚,群山万
壑传来阵阵秋声,看到山路旁的菊花初黄,山野
的一派秋意,夕阳斜照,数峰静立,红叶飘落,
雪白的荞麦花散发阵阵幽香。面对着绚烂多姿的
秋景,诗人充满了无限的喜爱,同时,这些景物
描写,也为后面的直接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
②最后一联,诗人直抒胸臆,看到“村桥原树似
吾乡”而生发无限惆怅的思乡之情。
③诗人运用设问、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表现
诗人对秋景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6.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5分)
动与静,虚与实,XX和XX
景与情角度鉴赏 知识框架:
1.写了什么景
2.怎样(十六个字:景为情设,情缘
景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抒发什么情.
6.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诗的前三联,诗人描绘了菊花初黄,夕
阳斜照,数峰静立,红叶飘落,雪白的荞麦
花散发阵阵幽香的山野秋景。【2分】这些景
物就是为后面的抒情而设置的,诗人的情感
正是缘于这些景物而生发的,寓情于景,情
景交融,【2分】抒发了诗人对秋景的喜爱之
情,同时正是这些与家乡相像的景色触发了
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1分或2分】
7.请从“动”和“静”的角度,赏
析这首诗的第二联。(6分)
答:①诗人以 “晚籁”“有声”,
从听觉角度展示了动态之美。②同
时,“万壑”“数峰”“夕阳”等
景物,又从视觉角度展现了静态之
美。③第二联中,有动静也有静景,
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构成一幅优美的秋日山村图画。
96、幸
“幸”的本义是“逢凶化吉,免于灾祸”。
故引申出“运气好境遇好”。“天子所至
”“非法取得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愿望”当
然都是运气好;天子在宫里常常到“宠爱,
宠幸”的妃子处,故又引申出“宠爱,宠幸
”之义。
•
• 成语助记:幸灾乐祸
• 【三生有幸】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
三世都有幸运。形容极为难得的好机遇。结识新
朋友时说的客气话。
• 【言多伤幸】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
品行受损害。
1幸复得此妇
2今事有急,故幸来告
3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5幸可广问讯
6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幸运
幸亏
宠幸
皇帝到来
希望
“死”的委
婉说法
幸
送张舍人之江东
•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
• 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
•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张翰,西晋文学家,南朝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载:“晋张翰
在洛,见秋风起而思故乡莼鲈(莼鲈:两种美味的食物),因辞官
归。”
1.张舍人在秋季欲暮时分乘船踏上旅途,诗人以“ ”和“ ”(各
填两字)代指离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独和和诗人的不舍。“
”一句,更有“此一别,相见是何年”的况味。
2.诗评家认为李白的送别诗有雄健豪迈之气,突破了一般送别诗“有别必怨,有怨必盈
(充分表达)”的情调。试以本诗的尾联为例简要分析。
一雁 孤帆
沧波杳难期
诗人想象友人到了吴州,两人虽然相隔千里,但能共对一轮明月互
诉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97、修
• 从彡( shān),攸( 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
装饰
• “修”的本义是“培养,改进”等。事物要“改进”自
然需要“修理(坏东西的改进),修葺(房子改进)修
饰(语言服饰等的改进)”;改进的结果自然就是“善
”(变好),“美”(变美)“长”(变高变长)。
• 成语助记: 修身养性 茂林修竹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
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
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内修外攘】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
1修守战之具
2乃重修岳阳楼
3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4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5有茂林修竹
6掌修国史
7恐修名之不立
8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修理,整治
修建,修造
修订,修改
学习,研究
长,高
撰写
美好
修养
修
98、徐
• 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
慢步走
• “徐”的意义很好记,只有“缓慢地,慢慢
地”的意思。
成语助记:不疾不徐
• 【把臂徐去】互相挽着胳膊慢慢离开。
• 【按辔徐行】辔:马缰绳。轻轻按着缰绳,让马
慢慢地走。
• 【半老徐娘 】 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
1不徐不疾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迟缓
慢慢地、缓
缓地
徐
99、许
• “许”有两个基本的意义:一是应允;一是
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
•
• 成语助记:以身相许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多许少与】答应人家的多,给予人家的少。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
2塞上长城空自许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不知何许人也
5问渠哪得清如许
6时人莫之许也
答应,允许
期望
表示约数
处所
这样
赞同
许
100、阳
• 从阜,昜( yáng )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 “阳”本义是“山南或水北”。这个地方正是阳光照
得到的地方,故又引申出“日光,阳光”之义;后又
借做“佯”,意义是“表面上,假装”。
•
• 成语助记:阳奉阴违骄阳似火
• 【皮里阳秋】皮里:指内心。阳秋:“阳”为避
“春”讳,实为“春秋”,指《春秋》。《春秋
》相传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
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
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晋简文帝
之母名“春”,晋人避讳,以“阳”代“春。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4儋阳为傅其奴
5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6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山南,水北
太阳
温暖
通“佯”,表
面上,假装
凸出的
阴历十月
阳
101、要
• “要”在古代即“腰”字(甲骨文是两手叉腰形)。腰子就是
肾,古人认为是生命之本,是人体最基本的部位,故引申出“
基本的东西,要点”,基本的东西都是“简要的”。腰子处在
人体的中间,故又引申出“在半路上拦住”后来写作“邀”。
往褒义发展为“邀请”;往贬义发展为“要挟”,往中性发展
而为“求得,设法获得”。
• 成语助记:要言不烦达官要人
• 【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
微。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1灵王好小要
2可谓要言不烦也
3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4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5张良出,要项伯
6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
7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8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9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10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1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腰
重要,简要
险要
需要,符合,适合
同"邀",邀请
要挟
相约,誓约
要点、关键
希望
总括、概括
约束、控制
要
102、宜
• 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
合适;适宜
• “宜”的本义是“适合,适宜”,既是“适
合,适宜”的那就“应该,应当”这样做了。
成语助记:事不宜迟不合适宜因地制宜
【权宜之计】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
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便宜行事】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
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顺时施宜】顺应不同时势而灵活地采取相应措施。
1曲者宜为轮
2诚宜开张圣听
3今阴阳不调,宜更历
之过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适宜,合适
应当,应该
表推测,大概
当然,应该
宜
• 看 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
年归隐。
(1)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物特点?(2分)
(2)这首诗歌含蓄而富有哲理,请就此作赏析。
(3分)
百花凋零,芳草枯萎
繁花似锦却容易凋谢,而绿叶繁茂活力长存,诗歌借景寓理(1分)
,表达了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短暂,平凡如叶的生命却更为长久的
哲理 。
与其追求显赫荣华的人生,不如享有平淡而长久的人生 。
• 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庆东原·叹 世
元·白朴
忘忧草①,含笑花②,劝君及早冠宜挂③。那里也能言
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
樵话。
[注释] ①忘忧草:萱草,据说嫩苗可作蔬菜,“食之动风,
令人昏然如醉。”(见《本草纲目》故有忘忧草之句。②含笑花:
木本植物,木兰科,花如兰,开时常不满,象含笑的样子,故名。
③冠宜挂:意即宜辞官。《后汉书·逢萌传》说:王莽杀其子宇,
蓬萌对友人说:“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
门,带着家属泛海到辽东去了。后人以挂冠指辞官,本此。
• ①前三句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 ②这首元曲意在叹世,作者在叹什么,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回答。
答:①.开头三句,以忘忧草、含笑花起兴,引出劝人弃官归隐的
主题。“劝君及早冠宜挂”句,用了后汉逢萌因政治黑暗而弃官归
隐的典故,暗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②.作者宣扬了避世退隐的思想,表达出对功名的蔑视和否定,感
叹社会政治的黑暗。
陆贾
• 陆贾,汉初时楚国人,楚汉相争时以幕僚的身份追随高祖刘邦,
因能言善辩常出使游说各路诸侯,深得刘邦赏识,被誉为“有口
辩士”。
•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赵高杀害秦二世,派人来见刘邦,想
签订盟约以瓜分关中,刘邦认为是诈计,就派郦生、陆贾前去游
说,用私利诱惑秦军将领,趁机攻破了武关。
• 说臣南越
• 刘邦平定中原后,赵佗已在南越称王, 因国家初定,刘邦便派陆
贾出使南越,游说赵佗归附汉朝。陆贾到后,赵佗接见非常不礼
貌。陆贾便细数赵佗的中原出身,斥责他忘本而不讲礼仪, 随后
结合楚汉之争的历史,指出南越和汉朝实力上的强弱悬殊,晓以
情理,迫使赵佗改颜谢罪。
• 赵佗问及他与萧何、曹参、韩信谁更高明,陆贾回答赵佗似乎更
高明。赵佗很高兴,又拿自己和刘邦进行比较,陆贾明确答复汉王远胜赵佗。 赵佗对陆贾的说辞非常满意,愿意遵从汉朝约束,
接受南越王封号,对汉称臣,并留陆贾宴饮数月。陆贾回朝汇报,
刘邦非常满意,任为太中大夫。
张华
•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
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
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
的十四世祖。
• 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
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
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
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
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
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
103、遗
• “遗”的本义是“失掉,遗失”。用作名词则
是“遗失之物”;遗失东西往往是“忘掉,忽
略”了;失掉了的东西只好“留下来”给别人
拣喽;由“失掉之物”的意义又可特指“排泄
大小便”。由“留”义引申出“死者留下的
”“送给”“送信”“赠送”等义。
• 成语助记:不遗余力遗臭万年遗风古
道遗世独立道不拾遗巨细无遗一
览无遗
• 【手泽之遗】手泽:为手汗所沾润。指先人遗物。
1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2小学而大遗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帝遗德
4顷之三遗矢矣
5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6地有遗利,民有遗力
7使人遗赵王书
8采之欲遗谁?
遗失,丢失
舍弃
死者留下的
排泄(大小便)
遗迹,旧址
剩余的
送给,给予
赠送
遗
104、贻
• 从贝,台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赠
送
• “贻”的本义是“赠给,送给”,引申出“
遗留,留给”。
成语助记:贻笑大方贻害无穷
• 【贻人口实】指做事或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
了话柄。
• 【贻误军机】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 【养痈贻患】痈:毒疮;患:祸害。留着毒疮不
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姑息坏人坏事,
结果自己遭殃。
1作《师说》以贻之
2此人何取(畜养)
而自贻患耶
3老父之罪,不能鉴
听,坐(因)贻聋瞽
4贻人口实
赠送
遗留
造成
给、被
贻
狼子野心
•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
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
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
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
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 ①俟:等待。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
意。
105、易
• “易”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改变,变更”(从日从月,意
为日月变换);一是“容易”(也许古人认为日月变换是平常容
易的事吧)。由“改变”引申出“交换,互换”“修治,治理”
的意义;由“容易”引申出“平坦”(平坦的路不是容易走吗?)
,进一步引申出“安稳”(平坦的路走得安稳)。
• 成语助记:易如反掌易子而食改弦易辙不
易之论知易行难冯唐易老江山易改,本性
难移
• 【众擎易举】擎:往上托。许多人一齐用力,容
易把东西举起来。比喻大家同心协力就容易把事
情办成。
• 【平易近人】平易:原指道路平坦宽广;后比喻
态度平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形容文字
深入浅出,容易理解。
1愿以十五城请易壁
2以乱易整
3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4审容膝之易安
5是以古之易财,非仁者,
财多也
6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
以易则出实(谷物)百倍
7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
原
换,交换
替代
改变,更换
容易
轻视
整治
蔓延
易
五 蠹
—《韩非子》
1
一、 韩非和《韩非子》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与李斯同是荀子的学生,
李斯自认为不如。韩非的一生是一个悲剧。韩非本
是一位韩国的公子,曾屡次上书韩王,主张变法图
强,终不为韩王采纳,于是发愤著书。他的书传到
秦国,秦王(秦始皇)读后非常赏识,于是发兵攻
韩以求韩非。韩非入秦后,秦始皇只重用其学说,
而不用其人。后来,遭李斯陷害,死于狱中。
韩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有一定的
积极意义。他主张一切权势归君主一人掌握,秦始
皇第一个实践了他的学说。这种君权至上的集权统
治思想,支配中国封建社会达二千年之久。他主张
改革,反对效法前贤,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
则备变”的正确主张。这些思想都具有一定的积极
意义。由于他的所谓“法制”过于严苛,忽视了人
自身修养的培养与提高,以至于当时法家的改革几
乎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韩非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著作之一,是
法家的代表著作。它主张君主依法治国,并提出要
有“术(权术,即驾驭臣下的方法)”和“势(势
力,即统治者的威力)”来与法相结合。他认为君
主应该用严刑酷法来镇压人民及一切反抗者。全书
五十五篇,约十余万字,大部分为韩非自著。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笔犀利,善于
辨析事理,表现出一种严峻、峭刻的文风。此外,
他还善于利用记述历史故事和创作寓言来进行说理,
寓意深刻,形象生动,如:讳疾忌医、守株待兔、
老马识途、视死如归。
《韩非子》的现行注本
• 【清】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通行注本)
• 近人 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资料完备)
• 现代 梁启雄的《韩非子浅解》(注释详明)
• 解题:五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 1.学者
(指战国末期的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
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
人),5.工商之民。韩非曰: “此五者,邦之蠹
也。蠹:蛀虫。
【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
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
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
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
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於殷周之世
者,必为汤、武笑矣。
不胜:受不住,经不住。
作:出现,产生。
抅:架。
王:做王,名词用作动词。
号之曰:号,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他叫作。
有巢氏:和下文的“燧人氏”,都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果蓏:木本植物果实叫果,草本植物果实叫蓏。蜯:同“蚌”。
蛤:蛤蜊。
钻燧:钻木取火,燧是一种取火的器具。
化:消除。
说:同“悦”,喜悦,古今字。
决:挖掘、疏导。
渎 :指独流入海的江河。古称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
【原文】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於当今之世者,必
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
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今:用在这里表如果、假使。 夏后氏:指夏朝,夏后是禹的国号。
然则:如此,那么。 美:赞美,用作动词。
道:治国的办法。
法:取法,作动词。 常可:永久适用的制度、常规、惯例。
论世:研究当前社会。因:根据(它的情况)。为之备:给它制定措施。这是双宾语结构。
“为”,制定。“之”:指当今之世。备:措施办法。
株:此指树桩。走:跑。 因:于是。释:放下。
耒:音lěi,古代翻土的农具。 冀复:希望再次。 身:自己。为,被。
政治:这是两个词。政,指治国的办法。治:治理。
【原文】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
衣也。不事力而养足,人民少而财有馀,故民不争。是以厚赏不行,
重罚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
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
倍赏累罚而不免於乱。
丈夫:指成年男子。
实:果实。
事力:从事体力劳动。
养足:给养充足。
厚赏不行:不实行重赏。
自治:自然安定。治,安定。
大父:祖父。
倍:加倍。
累:多次。
【原文】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粝粢之食,
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於此矣。禹
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
不苦于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
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
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于让也,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
薄厚之实异也。
茨:音cí,茅草盖的屋顶。翦:通“剪”。采:同“棌”,栎木。采椽:用栎木做的椽子。
椽:音chuán,放在檩上架屋面板和瓦的木条。斲:音zhuó:砍削。 粝粢:粗米稻饼。
藜藿:野菜豆叶。羹:菜羹。 麑:音ní,小鹿。裘:音qiú,毛皮衣。葛:麻布。
监门:看门人。服养:穿吃。亏:亏损,短少。身:亲自。执:拿。臿:音chā,锹一类
的掘土工具。 以,相当于“而”。 为民先:走在百姓的前面,为表率。
股:古指大腿;今指屁股、臀部。胈:音bá,肌肉。胫:小腿。 臣虏:奴隶社会常把
俘虏作奴隶,“男奴曰臣,女奴曰妾”。 以是言之:由此说来。“之”指下面所说的道
理。
让:禅让。不把帝位传给儿子而让给别的贤人称为禅让。去:离开、脱离、抛弃。
多:赞美、称赞。 絜驾:套马驾车。指有官衔人家出门乘车不步行。
人之于让:人们对于禅让。 薄厚之实:指利益的大小,实际情况。
【原文】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腊而相遗以水;泽居苦水者,买
庸而决窦。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
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是以古之易财,非仁也,财多也;今
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
非下也,权重也。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故罚薄不为慈,
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山居:在山上居位。谷汲:往山谷里取水。“山”、“谷”及后边的“泽”均是名词直接
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膢lǘ :楚国人二月祭饮食神的节日。腊:冬十月祭百神的节日。相遗:互相赠送。
泽居:住在沼泽地区。苦水:即苦于水,被水患所苦。
买庸:雇工。庸同“傭”。佣,给人做工。决窦:挖渠道,窦通“渎”。
饟:音xiǎng:同“饷”,供给食物。穰:音rǎng,丰收。
食:音sì,拿食物给别人吃。 易财:轻视财物。鄙:鄙吝、吝啬。
高:高尚。势薄:权势薄弱。 士:同“仕”,做官。橐:音tuō,通“托”。依附权势。
下:品德低小。议、论:同义词,研究讨论。 薄厚:指权势大小。
为之政:“之”指当时的具体情况。为:制定。政:政策、措施。
罚:刑罚。诛:责罚。 戾:音lì,暴虐。 称(音chèn)俗:适应当时的社会习俗。
事:社会客观情况。因:顺着。世:时代。备:措施方法。
【原文】古者文王处丰、镐之间,地方百里,行仁义而怀西戎,
遂王天下。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割地而朝者三十
有六国,荆文王恐其害己也,举兵伐徐,遂灭之。故文王行仁义而
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
“世异则事异。”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
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
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用於古不
用于今也。
文王:周文王,此处还兼指武王。
丰:文王都城,今陕西户县东。镐:武王迁都于此,今陕西长安西南。
地方:古汉语中是复合词,指土地见方。
怀:怀柔,用安抚手段使……归附。
西戎:周代我国西北部落。
徐偃王:西周周穆王时徐国国君。汉东:汉水以东。
三十有六国:三十六国。有,通“又”,表整数后的余数。
荆文王:指楚王。上:通“尚”,崇尚。
上德不厚:崇尚德教不够。道:治国的好办法。
修教:修治德教。干:古代兵器。戚:古代类似斧的兵器。
执干戚舞:拿着干戚作舞具。
铁铦(音xiān):铁制的兵器。及乎敌:及于敌,打到敌人身上。伤乎体:伤身体。
【原文】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於道德,中世逐於智谋,
当今争於气力。齐将攻鲁,鲁使子贡说之,齐人曰:“子言非不辩
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遂举兵伐鲁,去门十里以
为界。故偃王仁义而徐亡,子贡辩智而鲁削。以是言之,夫仁义辩
智,非所以持国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循徐、鲁之力使敌
万乘,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
竞:比赛。
逐:角逐,竞争。
气力:指实力。
说之:游说齐国。
辩:头头是道,言辞动听。
斯言:此言。斯:指示代词。
所谓:所说的(那些道理)。
106、阴
• 从阜( fù),从侌,侌( yīn )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
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 “阴”的本义是“山北或水南”(与“阳”正好相反),这里是
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故引申出“没有阳光,阴天”。由此引申出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暗中,暗地里”(阴天当然暗)
•
• 成语助记:阴魂不散阴谋诡计
【鲁鱼陶阴】“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
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尺璧寸阴】璧:古代的一种玉器。阴:日影,光阴;寸
阴:指极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
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阴凝冰坚】阴气始凝结而为霜,渐积聚乃成坚冰。比喻
小人渐渐得势,地位渐趋稳固。
1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2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4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
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6惟汉印多用阴文
7性阴密,忍诛杀,不见喜怒
山北,水南
阴暗
阴冷,寒
阴影,树阴
暗中,暗地
里
凹入的
阴险
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生;
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
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
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与世无争无人猜忌;
海鸥疑心,何仍不信飞舞不停。
农家生活
自然景色
幽居生活
与世无争
乐
美
静
空
思考: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
菑”写田家生活,诗人眼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请简
要概述。这些诗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首先是宁静、闲适和安逸。诗人视野所及,先是积雨、
空林、烟火。“积雨”,连日阴雨,足见环境的静寂;
山林空旷、宁静。
其次是无忧无虑、怡然自乐。农家早炊、送饭以至
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日起而作,日
落而息,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
那无忧无虑、怡然自乐的心情。
流露出诗人对宁静、闲适、安逸、无忧无虑的田园
生活的向往。
思考探究一: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嘉祐)
从艺术上看,谁的诗句较好,好在哪里?
参考:
“漠漠”有广阔迷茫意,“阴阴”有茂盛
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
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一
片广漠明净的淡彩,一片葱郁深沉的浓绿,渲
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富有意
境。
思考探究二:
你认为《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中哪些诗句具
有“诗中有画”的特点?是怎样体现的?
或问:简析此诗颔联“诗中有画”的特点。
白鹭雪白,黄鹂金黄,色彩差异明显;
白鹭飞翔,黄鹂啼鸣,一取其动态,一取其
声音。
在背景上,“漠漠”,写出了水田一望无际,
苍茫一片;“阴阴”,描绘夏日林木茂盛,境界
清幽。
这样,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衬,
如一幅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可谓“诗中有画”。
前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
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
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
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看出诗人的喜恶。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忧无虑的
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
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
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
小结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松树之下,静
观木槿朝开暮落,感悟生命的短暂与
无常。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修身养
性。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
实际上正是诗人厌倦尘世喧嚣,回归
自然,回归原始的真我,喜欢过着避
世的幽居生活的情怀。
思考:研读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
斋/折露葵”,具体说说诗人过着怎样的生活。
它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你觉得那些字用的好呢?为什么?
答:静,清
“山中”已“静”,还要“习静”,
静观槿花自开自落;
“松下”已“清”,还要“清斋”(吃
素),摘取带露的绿葵.
诗人独处空山之中,静观木槿朝开暮落,
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可见诗人厌倦尘世喧
嚣,过着避世的幽居生活。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杨朱学道,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
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避灶。其
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说明诗人与村夫野
老打成一片了。—— 《庄子·寓言》
• 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到海上从鸥鸟
游。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
吾玩之。”明日再往海上,鸥鸟飞舞而不下。
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
表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 ——《列子·
皇帝篇》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 连用两典 ,一正用一反用,书写诗人
宁静淡泊自然的心境。
• 野老是诗人自谓:我早已去机心,绝
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
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可以免除尘世
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
思考:尾联运用什么写法?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
怀?
用典,委婉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的淡泊情怀。
回顾诗词鉴赏:分析意境型
•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解答分析:这是最常见题型。要从景、情、境三方面去分析。
• 3、答题步骤:
(1)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景物,用自己的
语言忠实地再现画面,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如
孤寂凄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得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
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应答为什么而感伤。
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 )的辋川山野、( )的
农妇农夫和( )的隐居诗人,共同
构成了一种( )的意境,表现了诗
人( )。
• (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
— 思想感情)
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恬静优美)的辋川山野、(怡然自乐)的
农妇农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共同
构成了一种(空阔清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
(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和澹泊自
然的心境)。
• (规律:主要景物——景物的特征——意境—
— 思想感情)
主旨
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山
水田园的优美风光(境),反映
了诗人厌倦官场生活,和对对农
村充满生机和宁静和谐生活的向
往和赞美,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
的情怀(意)
107、右
• “右”的本义是“右边(的手)”(甲骨文字型是一只右手的
正面的形状。金文则加了一口,意为:这是一只吃饭的手,即
右手)。“右手”的首要功能是吃饭时把食物送到口中去,所
以“右”字有了“帮助”(这一意义后由“佑”体现)之义;
古人又以右为尊,故引申出“尊尚”之义。
• 成语助记:左顾右盼左右逢源无出其右
【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
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捉襟见肘】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
失彼,穷于应付。
【顾此失彼】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政府内部离心离德,已经“变天”的国会处处作梗,任期尚
有两年的奥巴马急欲留下政绩,不仅迄今乏善可陈,倒显出
________的窘境。
• ②在这年夏季反“扫荡”战役中,盐阜、苏中区军民在新四军军部的统一指挥下,多点开花,密切配合,使敌________,对粉
粹敌之“扫荡”起到决定作用。
• ③面对网上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金
融互联网新模式,《巴塞尔Ⅲ》所确立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显得
有些________ 。
• A. 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 B. 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左支右绌
• C. 捉襟见肘左支右绌顾此失彼
• D. 左支右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 D【解析】
• 试题分析:题中,“左支右绌”“捉襟见肘”“顾此失彼”都有
处境尴尬、难于应付之意,但“左支右绌”指财力或能力不足,
穷于应付。重点在财力或能力。适用于①句。“捉襟见肘”比喻
顾此失彼,穷于应付。重点在应对方法。适用于③句。“顾此失
彼”形容未能全面照顾。重点在照顾。适用于②句。
1然视其左右,来
而记之者已少
2拜为上卿,位
在廉颇之右
3又多豪右,共
为不轨
4梁弘御戎,莱
驹为右
6右韩而左魏
右边
古以右为尊,因而
指较高的地位
古称世家大族
古战车坐在右边警
卫的人称“车右”
亲近、袒护
右
108、再
• 小篆:从一,冓( 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
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 “再”是“两次,第二次”的意思(不要跟现在的“再”混淆)。
成语助记:再接再厉再衰三竭再造之
恩东山再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再作道理】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
理”。
【再作冯妇】《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
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
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
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比喻再干旧行业。
• 冯妇搏虎
• 东瓯之人谓火为虎,其称火与虎无别也。其国
无陶冶,而覆屋以茅,故多火灾,国人咸苦之。海隅之
贾人适晋,闻晋国有冯妇善搏虎,冯妇所在则其邑无虎,
归以语东瓯君。东瓯君大喜,以马十驷、玉二珏、文锦
十纯,命贾人为行人,求冯妇于晋。冯妇至,东瓯君命
驾,虚左,迎之于国门外,共载而入馆,于国中为上客。
明日,市有火,国人奔告冯妇,冯妇攘臂从国人出,求
虎弗得。火迫于宫肆,国人拥冯妇以趋火,灼而死。于
是贾人以妄得罪,而冯妇死弗悟。
上述寓言中的人物由于语言沟通的问题,彼此一再产生误解,以致
冯妇葬身火海。由此可见,语言上的沟通成功与否,有时影响巨大。
请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
学习语言的体会。
[注意]①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
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
800字。⑥不得抄袭。(2004广东卷)
沟通离不开语言;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沟通的障碍。
1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2再拜献大王足下
3弹再三叹
第二次
两次
再三:屡次,
多次
再
109、造
• “造”有两个基本义:一是“到某地去”;
一是“做成,制造”。由“到某地去”可引
申出“到达某一境界”(到某地去的抽象表
达)
•
• 成语助记:闭门造车粗制滥造
• 【登峰造极】上;峰:山顶;造;达到;极:最
高点。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学问、成就等达
到了最高的境地。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不可造次】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造次:急遽,匆忙。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3分)
(1)在那荒唐的十年中间,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的程度,
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
(2)自三代以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马,
,只有你一人而已。
(3)孔子弟子者有七十多人,其中谁是最贤能
的呢?
• A.登堂入室登峰造极千古独步
• B.登堂入室千古独步登峰造极
• C.登峰造极千古独步登堂入室
• D.千古独步登堂入室登峰造极
• C 解析:登峰造极: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
点,强调程度。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
的成就,强调过程。千古独步: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
之深,强调成就。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看,句(1)强调的是说谎
发展的程度,因而应选“登峰造极”;句(2)强调李白的艺术
成就就在风骚之后,独树一帜,无人匹敌,因而应选“千古独步
”;句(3)是说孔门弟子在孔子教导下取得成就的人,因而选
择“登堂入室”恰当。
• 十动然拒
• “十分感动,然而却拒绝了我”的缩略形式。用来形容屌丝
被女神或男神拒绝后的自嘲心情。
• 女汉子
• 力大如牛,走路生风,不拘小节自强不息的新时代战斗力爆
表女子。
• 中国大妈
• 极具杀伤力的群体。炒黄金、抢iPhone、跳广场舞、倒地讹
钱,可谓多项全能。
• 钓鱼
• 指深度历史迷杜撰内含“普世价值”但有史实硬伤的段子,
吸引某些水平有限的“公知”或者媒体受骗上当,转发量和“上
钩”大V知名度是比拼钓鱼水平的硬指杯。“钓鱼”技术含量颇
高,既要让懂行的人感到欢快,但又不能太逼直以免染上¨造谣
”之虚。还记得“可乐杀精”的谣言吗?它最初只是—个段子而
已。
• 集体孤独
• 指在聚会的时候,每个人都过于专注自己手机上的虚拟圈子
而显现出的孤独。在科技使人们的交流更便利、更频繁的当下,
人们反而主动放弃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有人提议,吃饭聚餐时
所有人的手机都必须放在桌子一角,谁先动,准买单。
• 高大上
•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简称,最早应追溯到电视剧《武林外传》,其中
有一集剧情为,前大掌柜要求大嘴做包子,因为店里来了贵客,对他说了几
个要求即:高端、大气、上档次。冯小刚电影《甲方乙方》也曾出现过。
• 挽尊
• 指挽救尊严,论坛贴吧用语,源于灵堂专设词“挽尊”,乃广大网民由
于爱心、同情心、怜悯心的三重驱使送温暖挽救无人应答帖的,为楼主赢回
卑微的尊严。挽尊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消灭一个个的零回复,送去一份份
的关怀。
• 剁手族
• 指网购成瘾的人群,常用语为“再网购就剁手“别担心他们的手像蜈蚣
的脚一样多。
• 毁段子
• 指用简短犀利的方式讽刺泛滥的鸡汤段子,言简意赅地粉碎励志谣言。
专职毁殴子的人,他们不一定憎恨段子,只希望借此在智慧和格调上与很傻
很天真的普通网民拉开距离。
• 果取关
• 指微博果断取消关注、微信果断退群、朋友圈果断屏蔽等动作。网络绝
交的“终极武器”,看似充满挑衅,实际没半点意义和冲击力。由此想来,
网络关系和圈子实际上颇为虚无。
• 上头条
• 网络炒作的终级目标,因为汗峰老师的一系列想抢占新闻头
条失败的轶事而成为流行语。后用于调侃为出名搏出位的行为。
• 拍照消毒
• 指吃饭之前先用手机拍熙上传社交网络的强迫症状、用拍照,
为食物消毒一般.吃大餐前和亲自下厨后尤甚。按照这个规律,
被赞被转发越多,消毒越彻底。
• 码农
• 代码农民工,程序员的自谦用语。互联网时代的“新贵”,
挣得多,死得早,没女友。
• 作死
• 指不顾轻重、不顾危险的“脑残”行为,例如冒着被封号的
风险在社交网络上讨论禁忌话题,或者在公众论坛上明知会遭来
非议却依旧挑起网络争端。一句忠告,“不作死,就不会死。”
• 华漂
• “华漂”似据“北漂”改良而来,用以描述那些在中国生活
或工作的外国人,含轻微揶揄或戏谑。
•
• 4B青年
• 源于电影《4B青年之4楼B座》,聚集苦逼青年、二逼青年、装逼、青年、
傻逼青年四类于一身。他们过着苦逼/装逼/二逼/傻逼的生活,却始终怀
揣着牛逼青年的梦想,他们是困在现实中的青年人.每天工作、学习、自嘲
地热爱着自己的人生。
• 逼格粉
• 自诩有品位,不盲从的粉丝。
• 我伙呆
•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简称,来源于小学生作文。2013年6月,一
段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作文内容截图在微博网友中热传。其中的一句话“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被作为网络流行语迅速传播,短时间内成为了热门
话题。
• 注孤生
• “注定孤独—生”的简称。随着暴走四格漫画和冷段子走红,注孤生意
味着孤独到底的悲剧人生。
• X死早
• “语死早”“数死旱”“物死早”等,为X老师死得早”的缩写。用于讽
刺对手常识缺乏,有时也指—些漏洞百出的言论——比如天猫在‘双11吹喊
内裤销量达200万条、连起来有3000公里长,经计算每条内裤须长1.5米,亦
是“数死早”。
• 冷无缺
• “冷漠,无理想,信仰缺失”的缩写。在网络游戏中,“冷无缺”常用
来形容一些没有梦想没有爱的人,比如为了追求高胜率而放弃自己喜欢的精
灵去用一些能力高的精灵。
•
• 细软跑
• 收拾细软赶紧跑。该词出自百度李毅吧,用以调侃发表了某些言论后,为了防止
被追究责任,要赶紧躲起来。例如:楼主,吃顿好的,细软跑。
• 点赞党
• 对于朋友在社交网站和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只“点赞”,不评论也不转发的一群人。
这可能是一种必要的社交举动,告诉朋友我没有忽略你,也可能是面对海量信息表示
“已阅”。
• 何弃疗
• 为什么要放弃治疗?
• 说闹觉余
• 其他人有说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很多余。
• 厕所社交
• 指在厕所里趁方便时登陆社交网站,用于机刷微博、刷微信甚至聊QQ等。这或许
能够解释,在饮用水消耗量不变的情况下,你公司的厕所为什么渐渐变拥挤了”。
• 不约而同
• 因太久没有被异性约而变成同性恋的简称。
• 细思恐极
• 意思是,“仔细想想,觉得恐怖至极。”其用法主要是营造一种迟缓加混乱的效
果。多用于形容人的恐惧心情。
• 人艰不拆
• 意思是“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
• 累觉不爱
• 是“很累,感觉不会再爱了”的简写。
• 土豪太太团
• 指土豪的太太和女朋友们形成的社交圈子。她们可以是名媛,可以是明
星可以是三流嫩模。热衷聚在一起探讨如何更加土豪地挥霍自己男人的钱。
• Airplanemode
• 飞行模式,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想跟任何人讲话,只想自己静静待著。
• 下班沉默症
• 指在下班回到私人空间后与家人缺乏交流的情况。工作压力和疲劳是主
因。
• 中老年性感
• 过了50岁依然充满魅力的中年男女,例如奥巴马。社交网站上诞生了不
少类似的粉丝群。
• 待我长发及腰
• 2013年9月,该语体忽然在网络上爆红,网友纷纷发挥创意进行造句:“
待我长发及腰,秋风为你上膘”、“待我长发及腰,拿来拖地可好”……一
时间,满屏的长发照片,以及各种令人捧腹的造句。
• 对每个经过的主管都谄媚地微笑
• 语出丽莎•席琳格书评,原题“新一年你要学会的也许是放弃”。“当然,
选择放弃并不容易,它需要从“‘几吨不成熟的观点和彻头彻尾的烂主意’
中筛选出‘几个好主意’”…而如果你需要还贷款、付学费,那这两位作者
书中随心所欲、挑战运气的计划可能会让胆小的人紧守自己的办公小隔间,
小心翼翼地写下‘少吃意面和奶酪’这样的新年决心,对每个经过的主管都
谄媚地微笑。”
• 网络流行语之一“雷”:指看到某些文字或画面,脑子
里忽然轰的一声,感觉像被雷击中一样。根据被“雷”程度分为:
轻伤、中伤、重伤、脑残、金刚不坏之身。总之,“被雷到”是
指被吓到,用来形容极度震惊、无奈、恐怖和恶心。
网络流行语之二“槑”(mei)。单看“槑”的解释跟“
呆”可谓是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可在新新人类的眼里,它们愣
是被拉到同一个屋檐下,成了一家人。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
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
傻到家了。
不断涌现网络新词是近些年的常见现象,请你结合上
述材料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
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
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
1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
2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
3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4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5小子有造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到…去
到达某一境
界
制造,建造
制定
造就
造化:指天地、
大自然
造
110、 知
• 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
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
以脱口而出。
• “知”的本义就是“知道,懂得”,知道多
了当然有“知识”,变得聪明即“知识丰富、
见解高明”(后写作“智”)。
成语助记:知彼知己知遇之恩知人论世
不知所云乐天知命恬不知耻叶落知
秋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格物致知】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
从而获得知识。
1人非生而知之者
2君何以知燕王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4其真不知马也
5孰为汝多知乎
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8悲歌辞旧爱,衔泪觅
新知
9绝宾客之知
10其无知,悲不几时
知道,懂得
了解
感觉,感到
识别
知识
通"智",智慧
主持,管理
知已、朋友
交情
灵魂
知
111、致
• “致”的本义是“给予,送给,献出”。引
申出“导致”。
成语助记:专心致志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淋漓尽致
• 【毫无二致】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
指完全一样。
• 【雅量高致】气度宽宏,情致高雅。
1致敬亭于幕府
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6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7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
阳历算
8先享无穷逸致矣
9闲情逸致
送达
表达
通“至”,达到
得到,取得
招致,招引
致使,使
用
意志,意境
意态、情趣
致
112、质
• “质”的基本意义有两个:一是“抵押”;
一是“本质,本体”。事物的“本质”是“
朴实”“正直”的。由“正,正直”义引申
出“向别人求正,以定是非”,要“向别人
求正”自然是需要“询问,责问”的。
成语助记:兰质蕙心天生丽质
• 【质而不俚】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
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玉质金相xiàng 】“金、玉,比喻美好;质,本
质;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
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 【文质彬彬】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
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
“文质彬彬”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
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整句话的意思是:质朴胜过
文采,就会像粗野之人;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像宗庙里的祝官或
衙门里的文书员, 注重繁文缛节而不切实际,虚浮而没有根基;只
有质朴文采配合均匀才是君子。
1以长安君为质
2乃令张仪佯去秦,厚
币委质事楚
3黑质而白章
4援(提出)疑质理
5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
罪
6形者神之质
人质或抵押
通"贽",信物
质地,底子
质询,问
刑具
本质、实质
质
113、治
• “治”的本义是“治水”。引申出一般“处理,进行某
项工作”,处理国家大事是“治理”;处理病人是“治
疗”;处理坏人是“惩治”。其它情况依此法译之。还
引申出“治理好的”,特指国家太平。
• 成语助记:长治久安治国安邦垂拱而治
• 励精图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治之症无为而治
【文治武功】 文的责任在于治,在于从(水的)最细、
小处开始;武的责任在于功,在于所作以劳安邦定国。
【垂拱而治】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
比喻统治者什么都不用做,却能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
颂帝王无为而治。
【反治其身】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
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1以孝治天下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
令
3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4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5不效则治臣之罪
6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7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8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管理,治理
安定,有秩序,
与"乱"相对
整训
医治
惩处,处置
整理
对付、抵御
治平;社会安定
治
114、诸
• “诸”有两个意义:一是“众多,各个”;一是
“之于”。
• 成语助记:诸恶莫作放诸四海而皆准
• 付诸一炬
• 【付诸东流】付:交给;诸:之于。扔在东流的
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 【公诸同好】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
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 【反求诸己】意思是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
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
力加以改正。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韩国的大学教授们选出了“
反求诸己”这个成语,作为对韩国社会期许的代表性词
语。
“反求诸己”出自于《孟子·公孙丑》,意指“切莫责
怪他人,而应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它
的上下文为:“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
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要求:请以“反求诸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个文题在思想内容上可以有如下理解:一是追求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人生修养;二是
冷静深刻地“反省”当今社会存在的浮躁之气;三是倡导从我做起,塑造自我,改造环境
的积极人生态度。
作文思路参考:一、主张对人生意义的个体性自我强化。主动学习,有错误先检讨自身,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二、联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浮躁之气,
如作家十大富豪排行榜、不择手段地想出名等;对比论证,分析正面事例,剖析这种社会
浮躁病的病因。三、倡导从我做起,个人对人生、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力。古人先有儒
家的孔子、孟子,墨家的墨子,后有范仲淹、曾国藩等,近有孙中山、毛泽东等革命先驱。
1怀王与诸将约曰
2投诸渤海之尾
或取诸怀抱
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有诸?
4潘崇曰:"能事诸乎
? “
各,众多
"之于"合音词
"之乎"合音词
代词,他、她、
它(们)
诸
115、贼
• 小篆字形,从戈,则声。从戈,刀毁贝。本义是
“伤害,杀害”。引申出“强盗,杀人者”
,“狠毒”等意义。“强盗、杀人者”当然
是“祸害,祸患”。
• 成语助记:做贼心虚认贼作父擒贼擒
王
• 【独夫民贼】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
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
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1天下之大贼也
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
也
3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
4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
矣
5擒贼先擒王
6二人相憎欲相贼也
7董卓狼戾(凶狠)贼忍
(残忍)
8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祸害,危害
作乱叛国或外
来侵犯的人
刺客
强盗
敌人
杀害
狠毒
残害
贼
116、族
• 族,矢锋也。会意。本义:箭头
• “族”的本义是“同性亲属”。作动词是“
灭族”。亲属都是同一“种类”(同姓直系
亲属)。物以类聚,所以又引申出“聚结”
之义,进一步引申出“众,一般”之义。
• 成语助记:名门望族
• 【折而族之】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 【非我族类】族类: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
条心的人。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士大夫之族
3族庖月更刀,折也
4虽然,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
5族秦者秦也,非天
下也
同姓的亲属
类
众,一般的
丛聚、集结之处
灭族
族
117、卒
•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
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
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或肚子上的创伤。(甲骨
文字型是外部是一“衣”字表示肚子。内里是交叉
文饰,乃是肚子上的花纹,这是指狩猎或战争中搏
杀后的伤口。)由于古代医疗技术差,肚子受伤意
味着“死亡”,因而“卒”有“死亡”之义;这一
意义后来写作“猝”表示突然死去,故后“卒”亦
有“突然,匆忙”的意义。“死”就是生命“完毕
”,由此进一步虚化为副词“终于”。
成语助记:丢卒保车身先士卒过河卒
子
• 【优游卒岁】悠闲度日。
• 【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
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1旦日飨士卒
2全卒为上,破卒次
之
3初,鲁肃闻刘表卒
4卒相与欢,为刎颈
之交
5五万兵难卒合
士兵
古军队编制,
一百人为卒
死
终于
通"猝",突然
卒
118、走
• 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
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 “走”的本义是“跑,逃跑”。(古代的走
叫“行”)引申出“奔向”。
• 成语助记:走投无路奔走相告笔走
龙蛇
• 【走马观花】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
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
•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
地传播开去。
• 【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
法,只能出走。
1双兔傍地走
2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
烧而走也
4窃计欲亡赵走燕
5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6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7豫备走舸,系于其尾
8走虽为敏
跑
逃跑
使之逃跑
奔向、趋附
走向
自称的谦词
快
谦称、我
走
119、左
• 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后作“佐”
• 左”的本义是“左边(的手)”(甲骨文其字型是左手朝上的形
状)。一般人左手更不灵活,故引申出“不合,不帮助”之义。
由“不合”义又引申出“不正”之义。
•
• 成语助记:左右逢源
• 【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
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 【披发左衽】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
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古
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以“右衽”谓华夏风
习。“左衽”一般指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
束。
1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2人莫能左画方右画圆也
3古代地理上以东为左。干到
江左,必要成功
4诸士在已之左,愈贫贱,尤
益敬
5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自迎夷门侯生
6右韩而左魏
7左右(四周或君王身边的人)
8左迁
左边
左手
东面
较低的地位
车上的尊位
不亲近
贬官
左
120、坐
• 《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
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 推导提示:“坐”的本义是人在席子上的跪跽之形,即“两膝着
席,臀部压在脚跟上”。既是“坐”自然就有“座位”,“坐”
是不动的,故又有“止息,停留”义。
• 成语助记:坐以待毙坐吃山空坐怀不乱坐井
观天正襟危坐
•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
坐立不安。
• 【众人广坐】 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 【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得到教益
或感化。 也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
熏陶。
• 如沐春风:
【释义】
(1)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
犹言和高人相处,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
成语中的“春风”不再是本义,而是比喻义。现多用作
指受到老师的教导。
(2)比喻沉浸在美好的环境中。形容心情愉快舒服。
与对“景物”的感受无关。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1项王,项伯东向坐
2因击沛公于坐
3停车坐爱枫林晚
4坐而待亡
5指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6坐盗
7坐免官
坐着,坐下
通"座",座
位
因为,由于
坐守
坐落
犯罪
因犯…罪
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