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读记课文中的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
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吴霜 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
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早年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后留美6年学习
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
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
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
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
奇》等。
新凤霞和吴霜
•溺爱娇宠:指过分娇惯宠爱自己的
孩子。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
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身段: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
种舞蹈化的动作。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造就】培育练就;成果;成绩;造访。
【身段】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各种舞蹈化的动作。
【抗议】对某人、某国、某单位的言论、行为或措施表
示强烈反对。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或气度。
【毅力】坚强,持久的意志。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为所欲为】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任意行事。
【不在话下】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溺爱娇宠】指过分娇惯宠爱自己的孩子。
【不解之缘】 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
感情。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1、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以“我”的成长为“线索”,围绕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通过“在
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
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
“拜师学艺”以及几年后,在大师前面认真
演戏等一个个有趣而充满童稚的小故事,反
映了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
量让人走向成功的道理,同时,作者还含蓄
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真演戏”的道理。
自由发言
“舞台”在哪里?
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作者对“舞台”有着怎样的
感情?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
句子来回答。
•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
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思考:为什么说“舞台对我有
着神奇的吸引力”,文中哪些事例
可以表明这一点?这一句在文中起
什么最用?
•1、在娘胎里,“我”就“登台唱戏”。
•2、刚会走路,“我”就在小床上模仿
母亲“演戏”。
•3、后来,“我”一直跟随母亲演出。
•4、六岁时,“我”正式“拜师学艺”。
•5、几年后,“我”在大师面前认真演
戏。
细读课文,感受“吸引力”
为什么说“舞台对我有着
神奇的吸引力”? 请大家细读
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段并
加以简要分析,从中感受“舞
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
力”。
①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蹿
上了床。我为赶它下“台”,脚下没
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
得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儿来。
“我”的观众无处不在,就连小花猫也
成了“我”的观众。一个“蹿”字生动地
写出了小花猫的可爱,而对“我”的描写
更是充满了童趣,一个活泼可爱、热爱艺
术的孩童的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使人忍俊不禁。教学时,可以通过朗读再
现当时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
②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
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
汗,也兴味盎然。
“兴味盎然”,课文指“我”看戏的兴趣
很浓。“憋闷”一词写出了“我”热得难受。
台上在演出,一个小女孩钻在幕布里看戏,看
在眼里,记在心里,虽满头大汗却兴味盎然,
怪不得母亲的学生忘词的时候,会向“我”请
教。透过厚厚的幕布,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对
评剧的钟爱,那么形象,那么生动。不难看出,
“我”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母亲对艺术
的执着和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小小的心
灵里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③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
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 过
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
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
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
屋。
“拽”,从一侧或一端托起沉重的物体,课文指师傅
从“我”身体的一侧托起我。“抻”,拉;扯。课文指
师傅像拉面条一样地拉“我”的身体。“目不忍视”,
眼睛不忍看,形容“我”练功的样子很可怜。俗话说“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成功除了家庭的
熏陶,更离不开“我”常年不懈的努力。“黑脸大汉”
指的是师傅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生面团”写出了“我
”身体的柔弱。“为所欲为”的意思是想怎样干就怎样
干,大多指干坏事,这里反映了师傅对“我”的严格要
求。作者抓住这几个动作,写出了“我”学艺的艰辛。
满脸的泪水和汗水,使奶奶心疼,但是奶奶并没有阻止
师傅的“为所欲为”,而是“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这并不是奶奶对“我”的无情,而是饱含着奶奶对“我
”的厚望。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
精妙,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我”这个被宠坏的小公主的
勇气和毅力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
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
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
”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气和力量让人
走向成功,同时,课文还含蓄地阐述了“老实做人,认
真演戏”的道理。
●你从哪里看出舞台和“我”结下了不
解之缘?找出课文中有关的描写。
据说,我在娘胎时,就“登台唱戏”了——母亲
在台上唱,我在她肚子里唱。
我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
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上去看,即使被挤在厚
厚的幕布里,憋闷得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
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
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
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
结合课文的学习,想象舞台,如:
•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盏航标灯,指引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颗启明星, 。
•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杯多味茶, 。
•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 , 。
……
我的启发
•在艺术和生活的舞台
上,勇气和毅力能让
人走向成功。
•老实做人,认真演戏。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
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
启发呢?给大家说一说
吧!
评剧评剧 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约有七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省,约有七
十多年的历史。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十多年的历史。它源自河北东部一带的““莲花落莲花落””,并吸收,并吸收
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这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和表演发展而形成。这
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个剧种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受到话剧和京剧的影响演了许多
新戏,擅于表现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新戏,擅于表现小市民生活。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口语化,
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城乡人民欢迎。早期评吐字清晰易解,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城乡人民欢迎。早期评
剧以女角为主,女腔婉转动人,男腔贫乏简单。新中国成立剧以女角为主,女腔婉转动人,男腔贫乏简单。新中国成立
后,男腔有很大发展,创造出许多以男角为主的新剧目。著后,男腔有很大发展,创造出许多以男角为主的新剧目。著
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韩少云、魏荣元、马名演员有小白玉霜、喜彩莲、新凤霞、韩少云、魏荣元、马
泰等。泰等。
新凤霞 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新凤霞 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
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
新派唱腔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疙瘩腔””著称。著称。
擅演剧目有擅演剧目有《《刘巧儿刘巧儿》《》《花为媒花为媒》《》《杨三姐告状杨三姐告状》》
《《祥林嫂祥林嫂》》等,其中等,其中《《刘巧儿刘巧儿》《》《花为媒花为媒》》已摄成影已摄成影
片。新凤霞在片。新凤霞在1952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
间以间以《《刘巧儿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一剧获演员一等奖。19971997年获第十六年获第十六
届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新凤霞原名( 杨淑敏 ),天津人, (
评剧 )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经过
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
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
“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
》、《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
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
姑娘》、《祥林嫂》)等。
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
下残疾 , 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
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
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
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 她笔下的
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
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