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课堂教学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伯牙绝弦》课堂教学课件1

ID:501808

大小:1.77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前欣赏: 《高山流水》 •伯牙绝弦,讲的是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 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 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 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 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 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 不再弹琴了。 伯牙 :名瑞,伯 牙是他的字,春 秋战国时期楚国 郢都(今湖北荆 州)人, 晋国的 上大夫,春秋时 著名的琴师,被 人尊为“琴仙”。    •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 篇:“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 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伯 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的老师是 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 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 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 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解 题 •• 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绝,断绝。伯牙因为子期死 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翻译课文 • 结合课文下的注释,翻译课文。大家两人一组互相 翻译给对方听,找出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向老 师求教。 翻译课文 •请同学来翻译课文,一人翻 译一句,先把句子朗读一遍, 然后解释句中重点词语的意 思,最后翻译整个句子。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善于,擅长。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太好了。“峨峨”,高。 “兮”,啊。“若”,好像。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 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 像高大的泰山啊!”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 江河!” •“洋洋”,广大。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 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所念”,所想到的。“得”,懂得。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 地道出他的心意。 •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 身不复鼓。 • “谓”,觉得。“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 共同语言的人。“破琴”,把琴摔碎。 “复” ,再,重新。 •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于是,他把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念 志 想 异字同意 反复朗读,思考问题 ••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 牙的知音牙的知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 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 因为钟子期的死而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绝弦””了,你了,你 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你的理解。说说你的理解。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 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 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 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 “世再无知音”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 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 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 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 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 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高山 泰山 流水 江河 (鼓琴) (听) 伯牙 子期 知音 绝弦 作业布置 • 1、背诵课文。 • 2、课后搜集表现知音良朋的诗文 和名言名句。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 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 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 提起,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 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 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 妙。 农人种菜,得一萝卜,其大如桶。献诸国王, 国王喜,厚赐之。 富人闻之,曰:“萝卜何足宝,我以宝石献王, 获赐当更厚。遂以宝石献王。” 王曰:“汝之宝石诚宝也,我之萝卜亦宝也。 汝以宝石献我,我无以为报,以萝卜赐汝, 可乎?” 富人不敢违,遂抬萝卜而去。 • 绝:断绝。     • 善:擅长,长于。 • 鼓:弹。    • 念:心里所想的。    • 必:一定,必定。     • 乃:就。 • 复:再,又。  • 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 若:像。 • 谓:认为。 •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 洋洋:广大。 • 峨峨:高。 • 善哉:语气词,表示“好啊”。 •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