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1
学习任务
2
知识框架
3
典型案例
4
配套练习
目录
CONTENTS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1.
熟悉古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
2.
了解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
学习任务
1
2
3
4
目录
CONTENTS
学习任务
典型案例
配套练习
知识框架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
知识框架
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
注释对我们的提示作用
试题类型的归类
1
2
3
4
目录
CONTENTS
学习任务
知识框架
典型案例
配套练习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如:
王维《过香积寺》
杜甫的《春夜喜雨》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
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凝重;
摩诘诗,形象如画;
乐天诗,雅俗共赏;
李贺诗,奇诡谲幻;
阆仙诗,清寒峭瘦;
牧之诗,旷达绰约;
义山诗,含蓄典雅;
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
永叔词,清丽明媚;
希文词,苍凉悲壮;
耆卿词,缠绵自然;
东坡词,雄浑豪放;
少游词,小巧真切;
鲁直词,流畅自然;
易安词,凄苦绰约;
放翁诗,雄浑厚重;
稼轩词,壮阔雄奇;
姜夔词,清峭秀远。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是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手法,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要素。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重中之重,诗歌的内容和手法始终围绕着思想感情来做文章。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
鉴赏
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
鉴赏
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因此,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可不从“意象”开始。
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借物所言之“志”为主观之“意”。在诗歌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意象”。
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
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
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
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国破家亡之痛楚
游子迁客之凄凉
征夫思妇之幽怨
怀才不遇之寂寞
报国无门之激愤
建功立业之豪迈
昔盛今衰之感伤
自由悠闲之恬淡
秀美山河之热爱
友情之真挚
归耕隐居之乐
黑暗官场之苦
蔑视权贵之高洁
离别思念之情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边塞征战
怀古咏史
人生感怀
羁旅思乡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送别抒怀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妇闺怨
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民生疾苦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山水田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
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
看
题目
认识对象
2.
看
作者
了解背景
3.
看
意象
把握情感
4.
看
尾句
参透主旨
5.
看
注释
破解难点
6.
看
题干
得到启示
送别抒怀诗
欢聚离散皆是缘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
时间、地点
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
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如柳永的
《
雨霖铃
》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
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
想象、联想
塑造形象。
鉴赏要点
A.
依依不舍的留念。
常见情感
柳永
《
雨霖铃
》
、王维
《
渭城曲
》
。
王勃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昌龄
《
芙蓉楼送辛渐
》
B.
情深意长的勉励。
C.
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
季节
时间
地点
景物
送别
秋季
或春季
清晨
或傍晚
路口、长亭
驿站、渡口
码头等
杨柳、
酒等
古人送别的习俗
①
折柳
送别
②
饮酒
饯别
③
唱歌
送别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
离愁
。
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
借景抒情
:“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
直抒胸臆
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例
羁旅思乡诗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②
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
:孟浩然
《
宿建德江
》
思念亲友
:王维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征人思乡
:李益
《
夜上受降城闻笛
》
①
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
漂泊在外
;
贬官异地
;
雁归故乡
;
逢年过节
。
鉴赏要点
③
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
: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同意。
①
写
梦中返乡
是那么容易,突出了
乡思之深,之切
。
②“
归梦”
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
而
“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
。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例
思妇闺情诗
悔教夫婿觅封侯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
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一类是
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
另,
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常见情感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例
在
怨女诗
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
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
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
;二是
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等。
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
①
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
②
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答: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
凄凉的秋夜
图来
表现女子的悲怨
之情。
例
山水田园诗
煮酒把盏话桑麻
意象特征:
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
对现实的不满
,或表达
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或表达自己
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
,以及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
的情怀。
技巧特征:
融情于景
,
白描
,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语言特征:
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
鉴赏要点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
谢灵运
,田园诗源于晋代
陶渊明
,以唐代
王维、孟浩然
为代表。
08
天津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
1
)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
2
)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
1
)
“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
,两者
对照
写出
山居环境的幽静
。
(
2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
悠然闲适
的心情。
怀古咏史诗
古今多少兴亡事
后代作家
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
常见感情:
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
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
感慨个人遭遇
,
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
,
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发挥
。
技法上:或
借古讽
,
有
古今对比
的,有
用典
的。
①
弄清史实
,
要体会意图
;
②
分析写法
,
领悟感情
。
鉴赏要点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答:两首诗都是咏史诗。
《
汴河曲
》
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
,通过
古今对比
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盛的行人满腹愁绪。
《
汴河怀古
》
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
。诗歌以
议论
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
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大禹。
咏物言志诗
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物言志诗是
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
①
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
形似
”。
[
曲尽其妙
]
②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
神似
”。
[
不滞于物
]
③
从表现手法看,
托物言志
,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
正面描写
、
侧面烘托
的手法。
鉴赏要点
常见
感情
(
1
)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
2
)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
3
)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
4
)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神似
)
3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鉴赏方法
08
安徽
小孤山
①
[宋]谢枋得
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
③
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
①
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
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
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
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
托小孤山以言志
,表达了
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边塞征战诗
古来征战几人回
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
,
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
,
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
,
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
国运兴衰
。
第二 、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
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
豪放旷达
,有的
雄奇壮美
,有的
豪壮悲慨
,有的
委婉清丽
,
……
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
(
1
)内容
: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
)
、将士
(
生活艰苦
)
。
(
2
)情感:
表达的是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
豪情
,或报国无门的
愤懑和哀痛
,或是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和对家人
思念
、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
讽刺
。
(
3
)常用手法
——
比喻、夸张、用典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
4
)常用词语: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
②
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 [
注
]①
关,指居庸关。
②
旆(
pèi
),旌旗。
(
1
)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
2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
2
)
①
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
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人生感慨诗
念天地之悠悠
古人写诗
,
常
因事而起
,
触景生情
,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
,
送友
,
思乡
,
赠人
,
人生感悟
,
闲情逸趣等等
.
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
,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
,
要结合生活
,
注意名物风俗
,
注意典故
,
切忌主观臆测
,
不得义蕴 。
1
、怀才不遇,
如陈子昂的
《
登幽州台歌
》
2
、爱国情怀不得重用,
如陆游
《
书愤
》
3
、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
李清照
《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
)》
4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
《
琵琶行
》
5
、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
:
杜甫
《
春夜喜雨
》
6
、
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
、伤春悲秋。
如宋代晏殊《浣溪沙
·
一曲新词酒一杯
》
常见感情
意象特征
:“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表达技巧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鉴赏要点
无限风光在险峰
哲理诗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一是
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
。如朱熹
《
观书有感
》
。
二是有不少诗,其
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
,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
《
小池
》
。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答:风雨总是暂时的,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不可遏止。
例
一枝一叶总关情
忧国忧民诗
1
、
战乱离散的痛苦
:杜甫
《
春望
》
2
、
同情人民的疾苦
: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3
、
反映社会黑暗
,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
、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林升
《
题临安邸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
、
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陆游
《
示儿
》
常见情感
例
06
年全国
Ⅱ
卷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
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
①
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
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
,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
怜悯农民
的思想感情。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一般来讲,高考
古代诗词的鉴赏评价主要
的
考点有二:
(
1
)鉴赏文学作品的
形象
、
意境
、
语言
和
表达技巧
。
(
2
)评价文章的
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就该考点
1
而言,实际上是
“
写什么
” (形象)
“
为了什么
” (思想内容)
“
怎么写
” (语言、表达技巧)
考点精解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形象
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形象: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解答分析:这种模式主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景物的时令特点,二是物象的组合方式(顺序
+
角度),三是画面色彩,四是动静特点或虚实之景。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答题时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寓意等)。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
即意象
)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
四个字
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的喜悦之情
”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
喜悦
”。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答案: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步骤一)描绘了一幅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雄浑壮美景象的画卷,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
步骤二
)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雍容的气度(步骤三)。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鉴赏形象或鉴赏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分析某形象。
答题步骤:
1.
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般为“思想性格特征
+
人物身份”)
2.
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总结形象意义。
3.
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含的哲理。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问:分析诗中塑造的陆鸿渐形象。
答案: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
步骤一
)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
步骤二
)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步骤三
)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鉴赏诗歌事物形象:
提问方式:鉴赏诗中的形象;诗中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诗中刻画得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请简要分析某形象。
答题步骤: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
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
3.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情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
或追求)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
答案: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
步骤一
)
“
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
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
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
步骤二
)
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
步骤三
)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炼句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
为什么
?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的本义。
2.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词 类
解 说
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
一般动词
,二是
活用动词
,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
闹
。
”“
闹
”
字既是
绘景
,又是
写情
,它
不仅描绘出了
杏花盛开的
艳丽景色
,
还写出了
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
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
形容词
如王维的《使至塞上》:
“
大
漠
孤
烟直,
长
河落日圆。
”
描写茫茫沙漠,“
大
”
字
状其景观
;
烽火燃起
,“
孤
”
字状其
醒目
;
“
长
”
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
。
数量词
如杜牧的《江南春》:
“
千里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
千里
”
二字正表现了这些。诗人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听、来看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听实见,心理的耳目虚听虚见,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
叠音词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
其六
)
》:
“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
时时
舞,自在娇莺
恰恰
啼。
”
诗中
“
时时
”“
恰恰
”
为叠字。
“
时时
”
表明
不是偶尔一见
,把
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
;
“
恰恰
”
为
象声词
,形容
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
,给人一种身
临其境
的听觉感受。
拟声词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并序》:
“
大弦
嘈嘈
如急雨,小弦
切切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
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呕哑嘲哳
难为听。
”
诗中用了
“
嘈嘈
”“
切切
”“
间关
”“
呕哑
”“
嘲哳
”
等拟声词,
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
。
词 类
解 说
诗歌鉴赏之语言
词 类
解 说
渲染颜
色的词
表现
颜色的词语
可以
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
。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情色彩。如姜夔的《扬州慢》:
“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
青青
。
”
昔日十里扬州路上的歌女青楼与如今的荠麦青青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眼前的荒凉。
“
青青
”
所特有的一种凄艳色彩更增加青山故国之情。
含有修
辞手法
的词
如
“
云破月来花
弄
影
”
,一个
“
弄
”
字
写活了月下之
“
花
”
,
尽显拟人之妙处。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常见设问
★
某一联中
最精练传神
的是哪个
字
?请简要
赏析
。
★
某
字
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
好在哪里
?
★
这首诗中的
某字
可否
换成另一字
?请简述
理由
。
★
请对某句中某
字
的
妙处
加以
赏析
。
★
某句中的某
字
带给你怎样的
感觉
?
★
某
字
另一版作
另一字
,你
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
什么
?
诗歌鉴赏之语言
——
鉴赏方法
(1)
看字词是否传神。
所谓
“
传神
”
就是要分析词语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凝练传神、鲜明生动的特点。特别要注重对
动词、形容词、副词
的咀嚼。在鉴字赏词中要学会结合语境去揣摩词语的生动形象、凝练传神,进而体会词语在全句或整篇中的表达效果。
(2)
看字词是否表情。
所谓
“
表情
”
就是要
分析词语所传达出来
的
情感意向
。诗歌语言既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注重借助动词、副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来揣摩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意愿。
(3)
看字词是否造境。
所谓
“
造境
”
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
营造诗歌的意境
。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创造美好的意境。
(4)
看字词是否显性。
所谓
“
显性
”
就是词语能
凸显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
诗歌鉴赏之语言
——
答题步骤
鉴赏炼字型
步骤一:指出该字
(
该词
)
在表达主旨上所起的作用。
步骤二:结合诗句梳理,围绕该字
(
该词
)
写了哪些内容。
步骤三:分析该字
(
该词
)
在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鉴赏诗眼型
诗歌鉴赏之语言
——
真题示法
(
2015
·
湖北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
【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
,
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
,
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
,
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
,
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
,
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
“
荒
”“
瘦
”
二字的妙处。
(4
分
)
一只孤舟转过山中弯曲的的山路,一片开阔的平川便出现在眼前。
抬头看见船帆好似从树梢降落,远山顶上圆月当空。
山间聚集着几户人家,炊烟缭绕,更显荒芜
;
瘦野薄田,狭促如刀,贫瘠之至。
在这弯曲的险滩、狭窄的水道前,我这个漂泊之人正在发愁明早要如何渡过这茫茫前路。
翻
译
(
2015
·
湖北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
【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
,
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
,
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
,
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
,
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
,
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
“
荒
”“
瘦
”
二字的妙处。
(4
分
)
诗歌鉴赏之语言
——
真题示法
第一步:释含义
。对所要鉴赏的关键字进行解释,“荒
”
意为
“
偏僻,荒远
”
;
“
瘦
”
意为
“
贫瘠
”
。
第二步:结合诗歌相关内容描绘该字所呈现的景象。
“
荒
”“
瘦
”
二字,描绘出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第三步:指出该关键字的表达效果,主要包括具体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什么景色,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等。
“
荒
”“
瘦
”
二字,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被贬蛮荒的孤独失意之感。
解
析
(
2015
·
湖北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
【注】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
,
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
,
峰头月正圆。
荒
烟几家聚
,
瘦
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
,
惊滩鸟道前。
【注】 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
,
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
“
荒
”“
瘦
”
二字的妙处。
(4
分
)
诗歌鉴赏之语言
——
真题示法
答
案
(
步骤一
)
“
荒
”“
瘦
”
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
(
步骤二
)
主要描绘出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
步骤三
)
作者用词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作者这样写,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何 为 炼 字 ?
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
,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这种
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
的方法,就叫做炼字。
炼 字 小 故 事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
齐己
《
早梅
》
一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炼 字 名 人 句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
卢延让(唐)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杜甫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
贾 岛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一
)
炼动词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
,
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
,
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
,
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
②
忽得南来鲤
,
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①
周必大:南宋诗人
,
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奔赴吴地
(
今江苏
)
途中。
②
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本诗的颔联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为什么?
挂上向吴地进发的帆船,也不知道此去有几多路程。一次次系上缆绳抛锚,一次次解开缆绳启程,走走又停停。天气寒冷,虽然有太阳,天上的云却像是被冻住了一样。江水辽阔,虽然没有风,却也波浪起伏。家乡的山早已看不见了,却仿佛还在眼前。一声大雁的鸣叫,顿时引发了思乡之情。船工忽然捕到一条鲤鱼,它应该是从南方游来的吧,恐怕它的腹中有兄弟寄给我的书信吧,赶紧把它烹饪了吧。
翻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一
)
炼动词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
,
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
冻
,
江阔无风浪自
生
。
数点家山常在眼
,
一声
寒
雁正关情。
长年
②
忽得南来鲤
,
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①
周必大:南宋诗人
,
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奔赴吴地
(
今江苏
)
途中。
②
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本诗的颔联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为什么?
颔联上句中的动词
“
冻
”
不仅写景
,
而且言情
,
比形容词
“
寒
”
表达的意蕴更丰富
,
下句的
“
生
”
也是如此。分析
“
冻
”
时既要知道其体现了云的凝滞阴沉
,
又要看出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阴郁黯淡
,
还要联系注释中诗人离家远行的背景
,
说明诗人为什么有如此心情。分析“
生
”时既要知道其写出了江面的开阔
,
又要看出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解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一
)
炼动词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行舟忆永和兄弟
周必大
①
一挂吴帆不计程
,
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
,
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
,
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
②
忽得南来鲤
,
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
①
周必大:南宋诗人
,
江西庐陵人。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奔赴吴地
(
今江苏
)
途中。
②
长年:古时对船工的称呼。
本诗的颔联哪两个字用得精妙?为什么?
①
颔联
“
冻
”
和
“
生
”
用得精妙。
②
天空有日,却说云
“
冻
”
,以景写情,既写出了云的阴沉、凝滞,也写出了诗人离家远行时内心的阴郁黯淡;
③
江上无风,却说浪
“
生
”
,既写出了江面的开阔,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二
)
炼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
(
物
)
特点、性质、状态
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所以形容词作为
“
炼字
”的对象时,
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或形容词活用
情况。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二
)
炼形容词
(
2015
·
广东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
,
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
,
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
,
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
,
斟酌在荆关。
②
【注】
①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
,
大通河由此入长江
,
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
,
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
“
软
”
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早雾刚刚散去,朝阳尚未升起。遥望青烟袅袅,市镇依稀可辨;朝霞映红树木,仿佛忽然移到了河湾。清风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涟漪,像轻绸软缎在波动;九子山巅高出云表,像“轻轻”浮在银色的海面。即便是荆关再世,要描画这山光水色,也得为笔墨浓淡费一番斟酌吧!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二
)
炼形容词
(
2015
·
广东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
,
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
,
红树忽移湾。
风
软
一江水
,
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
,
斟酌在荆关。
②
【注】
①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
,
大通河由此入长江
,
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
,
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
“
软
”
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首先分析“
软
”字在诗句中的作用,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对景物的表达效果。“软”字是使动用法,要点出它的双关意义。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二
)
炼形容词
(
2015
·
广东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
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
,
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
,
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
,
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
,
斟酌在荆关。
②
【注】
①
大通驿:在安徽铜陵
,
大通河由此入长江
,
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
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
,
二人擅长山水画。
第三联的
“
软
”
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
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具有艺术感染力。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三
)
炼副词
3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
,
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
,
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
,
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
,
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即杜鹃
,
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
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
“
空
”
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杜宇魂化为啼血的杜鹃鸟,年年啼鸣,声声沥血。不管是厌倦了杜鹃的啼鸣,还是第一次听到子规的哀怨客居他乡的游子无不低眉惆怅、寸断肝肠。春已残,花飘零。水春景黯然失色,乱红如雨。春夜难寐举头望月清光如霜。声声子规啼鸣,好像在催远行的游子快快回家:这里东郊的农事正忙。可是此时却难以归去。心思凄凉。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三
)
炼副词
3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
,
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
,
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
,
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
,
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即杜鹃
,
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
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
“
空
”
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解答这道题,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第一步应先通读全诗,把握这首诗的主题及内容大意;第二步分析第二联的诗句含意以及“空”字在诗句中的含义及对描写人物情态的作用;第三步从诗歌的思想感情角度来分析“空”字对人物思想情感的作用。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三
)
炼副词
3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
,
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
,
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
,
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
,
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即杜鹃
,
又名蜀魄、蜀魂、催归
,
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
“
空
”
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空”即“徒然地”,它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四
)
炼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
数量词
,往往可以产生
丰富隽永的诗情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
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
;并且与数量词的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
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
。
夸张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
其十五
)
》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三千丈
”
运用
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忧愁之深
。
对比
白居易《长恨歌》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
将杨贵妃的美貌、风度、多情、得到的宠爱都融入对比的数字中。
比拟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
(
其一
)
》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一句,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巧用
数量词将冷清的画面写活了
。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四
)
炼数量词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注】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
,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元和十一年
(816)
春
,
柳宗元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
,
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
生离死别人间事,残魂孤影倍伤神;
柳江河畔双垂泪,兄弟涕泣依依情。
奸党弄权离京都,六千里外暂栖身;
投荒百越十二载,面容憔悴穷余生。
桂岭瘴气山林起,乌云低垂百疫行;
欣闻洞庭春色好,水天浩淼伴前程。
聚会惟赖南柯梦,相思愿眠不醒枕;
神游依稀荆门现,云烟缭绕恍若真。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四
)
炼数量词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舍弟宗一
【注】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
去国
六千里
,
万死
投荒
十二年
。
桂岭瘴来云似墨
,
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
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元和十一年
(816)
春
,
柳宗元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
,
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
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
“一身”指孤身一人,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万死”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五)炼叠词
叠词
具有
强调
作用,能使描写更加
生动形象
,使
感情更加绵密曲折
,在形式上形成
节奏感与韵律感
,富有
音乐美
。如:李清照的
《
声声慢
》
中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寻寻觅觅
”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
凄凄惨惨戚戚
”则极言心情之悲怆。
诗歌鉴赏之语言
——(
五
)
炼叠词
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高 启
葱葱溪树暗
,
靡靡江芜湿。
雨过晓开帘
,
一时放春入。
【注】 芜
,
丛生的草。
“葱葱
”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
葱葱
”
指
“
郁郁葱葱
”
,形容树木苍翠茂盛,充满生机;
“
靡靡
”
写江边丛草的繁密。
“
葱葱
”“
靡靡
”
写出
春雨后水边草木茂盛之貌。通过写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
表达了
诗人看到浓重春色后的欣喜之情。妙用叠音词,富有音律美,增强表达效果。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六
)
炼字眼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
【
注
】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
注
】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意思。
古人评诗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白天变长了,黄昏前的时光怎么打发呢?偏僻的州郡里,官衙闲寂,尽日掩门。
翻开杜甫的集子,在诗的世界里徜徉,从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窥见道的本原。
北院繁花千片随风飘落,月亮升起时在东楼有美酒相伴。
若不是和我同年考中进士的你在商州主持政务,我寥落的情怀又能向谁述说呢?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六
)
炼字眼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
【
注
】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
注
】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意思。
古人评诗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指出其诗眼,然后结合注释和全诗内容进行具体说明。诗人口中说“闲”,正是心中不肯闲之故。结合诗歌注释可知,他为官清正,有志改革,然而因为被人诬陷而获罪,被贬谪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作者满腔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另外,诗歌中“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后面三联也均承此而来。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
——(
六
)
炼字眼
6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长简仲咸
【
注
】
王禹偁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
注
】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意思。
古人评诗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是“闲”。“闲”为一篇之眼目,“郡僻”“昼掩门”对“闲”字作了进一步渲染,后三联也均承此而来。诗人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故一“闲”字,凝聚着诗人的不满和惆怅以及苦闷和孤独。
答
案
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
1
.
省略
。
古诗词中省略主语、宾语、动词、介词、连词等是常见的现象。
如:“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
胡令能
《
小儿垂钓
》)
其中,“遥招手”的主语“蓬头稚子”就被省略了。
2
.
对仗
。
律诗一般由八句组成,其中颔联与颈联一定要对仗
。
3
.
倒装
。
为了适应格律的要求,或者为了取得特殊的效果,句子里常有语序倒置的现象
:①
定语与中心词倒置
,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
《
山园小梅
》)
,“水清浅”即“清浅水”,“月黄昏”即“黄昏月”;②
主语与宾语倒置
,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王维
《
过香积寺
》)
,上句即“危石咽泉声”,下句即“青松冷日色”;③
动词和宾语倒置
,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
苏轼
《
念奴娇
·
赤壁怀古
》)
,即“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
4
.
互文
。
古诗因受字数的限制,或从章节、对仗等方面考虑,常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拆开分置
。读时必须前后互为补充,或互相拼合。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
”
(
王昌龄
《
出塞
》)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
白居易
《
琵琶行 并序
》)
、“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
古诗十九首
》)
,都是互文见义。
5
.
列锦
。
限于篇幅的制约,诗人要想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往往将几个相互关联的名词罗列起来,构成意象的组合与叠加,营造特定的情景和境界,让读者去感知画面间的流动和联系,从而使读者把握作者所描绘的复杂事物和抒发的复杂感情
。如:“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
(
柳永
《
望海潮
》)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
马致远
《
天净沙
·
秋思
》)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
温庭筠
《
商山早行
》)
。
古诗词中常见的句式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常见设问
★
分析某一诗句的含意
。
★
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首句
(
承上启下句或结句
)
。
★
请对这首诗的第几联进行赏析。
★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某一诗句的妙处。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鉴赏方法
(1)
注意先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
,
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
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
(2)
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
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鉴赏方法
(3)
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
。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
(
4)
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
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
(
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
)
,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答题步骤
步骤一
:
理解诗句含意
,
描述诗句
内容
。
步骤二
:
指明诗句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上的特点,尤其是运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
,并分析其
作用
及表达
效果
。
步骤三
:
根据诗句在全诗中所处的位置,分析诗句在全诗的
结构
上所起的
作用
。
步骤四
:
点出诗句营造了怎样的
意境
,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
。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真题示法
(
2016·
浙江卷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
[
宋
]
刘克庄
试说东都
①
事
,
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
,
废殿泣铜驼
。
胡运占难久
,
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
,
妆髻尚宣和
②
。
十口同离仳
,
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
,
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
,
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
,
不见翠銮归!
【注】
①
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
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
分
)
一提起东都汴梁之事,人们便徒增许多白发。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叫人多么地感到凄凉啊
——
旧京的女子,还保留着宣和年间的发饰。
十口之家一同离别之后,如今成了独飞的孤雁。饥荒难耐,只好到荒芜的寺院里锄来野菜;贫寒无衣,只能穿上沦陷后蕃人穿的衣衫。豪门贵族歌舞喧闹,沙场将士一天天稀少无人。眼看就要老死在闽南之地,也不见銮驾回转恢复中原。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真题示法
(
2016·
浙江卷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
[
宋
]
刘克庄
试说东都
①
事
,
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
,
废殿泣铜驼
。
胡运占难久
,
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
,
妆髻尚宣和
②
。
十口同离仳
,
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
,
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
,
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
,
不见翠銮归!
【注】
①
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
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
分
)
第一步
:
这句诗主要写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
第二步
:
“寝园”对“废殿”,“残”对“泣”,“石马”对“铜驼”,主要运用了对仗手法;“泣”又运用了拟人手法。这句诗借景抒情,感慨古今之变。
第三步
:
从全诗来看,作者写景,意在为下文叙事、抒情的展开作铺垫。
第四步
:
作者营造荒凉、凄清的氛围,意在抒写亡国之痛。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真题示法
(
2016·
浙江卷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北来人二首
[
宋
]
刘克庄
试说东都
①
事
,
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
,
废殿泣铜驼
。
胡运占难久
,
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
,
妆髻尚宣和
②
。
十口同离仳
,
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
,
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
,
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
,
不见翠銮归!
【注】
①
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
宣和:宋徽宗年号。
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
分
)
(
步骤一
)
作者写皇家陵园的石马破败不堪,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
(
步骤二
)
诗中运用对仗
(
对偶
)
、拟人的手法;
(
步骤三
)
写眼前之景,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
步骤四
)
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对点训练
(2017·
全国卷
Ⅰ
,改造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对点训练
(2017·
全国卷
Ⅰ
,改造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首先
观察诗句,有特殊
表现手法
的要指出,并进行分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先点出其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
再表述
这样写的
作用
和表达
效果
,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
最后
,
点出
这样写所表现出的
诗人的情感
——
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对点训练
(2017·
全国卷
Ⅰ
,改造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句
——
对点训练
(2017·
全国卷
Ⅰ
,改造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2)
请简要
赏析
这首诗的尾联“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
先结合全诗理解这句诗的具体含意,弄清楚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从这个角度出发,体会欧阳修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解
析
(
步骤一
)
诗人自称身体衰病,心神耗尽,将评阅考卷、辨识精英、擢拔裁断的事务,托付给各位同僚。
(
步骤二
)
既是自谦的说辞,更是殷殷嘱托:作为朝廷重大会试,选拔治国贤才,我们每位主考官员都理应殚精竭虑,慧眼识珠,以不辱使命。
答
案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试题类型的归类
鉴赏诗歌的语言——语言风格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豪迈雄奇
多用气势磅礴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豪迈博大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沉郁顿挫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语势停顿转折。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悲壮慷慨
苍凉
此种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施展,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朴素自然
朴实直白
指语言表达上不堆砌辞藻,不搬弄典故,不矫揉造作,不露雕琢涂饰的痕迹,所谓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风格类型
具体解说
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
“
曲、细、柔
”
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清新明丽
这是一种清朗明净、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于意境和语言上。一般以新颖轻巧的构思、生动活泼的语言,描摹大自然的清幽秀美,抒写轻快隽永的情思。这种风格要求不蹈袭,不做作,少粉饰,有新意。
幽默讽刺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飘逸洒脱
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具有飘逸洒脱之美。
古代诗歌中几种常见的语言风格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常见设问
★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
(
词
)
的语言特色。
★
这首诗
(
词
)
的某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
这首诗
(
词
)
的风格是
……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
前人对这首诗
(
词
)
的评价是
……
,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
这首诗
(
词
)
是如何体现
……
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鉴赏方法及答题步骤
1.
鉴赏方法
(1)
整体感知
鉴赏语言风格应立足于全诗
,
不是揣摩个别字词的巧妙。
(2)
联系主旨
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
,
内容决定语言风格
,
切忌脱离诗歌主旨而空谈语言。
(3)
多角度入手
鉴赏语言风格
,
要从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等角度入手。
2
.答题步骤
步骤一
:
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
,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豪迈雄奇、飘逸洒脱、沉郁顿挫、悲壮慷慨、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含蓄委婉、清新明丽、幽默讽刺等
)
。
步骤二
:
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
:
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真题示法
(2013·
湖北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
注
】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
(
今四川阆中
)
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
分
)
还记得当年刚刚进士登第时,春风得意,自以为前途似锦。可如今却是官职卑微身老天涯。分别十年以来我一事无成,白白辜负了当年新科进士的宴会。听说您要到的阆州有阆山可以通往神仙阆苑,可我登上高楼却望不到您的家。独处孤城寒日无端西斜,离别愁绪难以说尽,只见那经霜的红树连接着远处的红霞。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真题示法
(2013·
湖北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
注
】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
(
今四川阆中
)
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
分
)
第一步
:理解什么是“飘逸”的风格。
第二步
:结合词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这两句中,“阆山”是友人将去赴任的地方,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独特,现实与想象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展示了词作的飘逸之姿。
第三步
:组织答案。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真题示法
(2013·
湖北卷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
注
】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
(
今四川阆中
)
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5
分
)
(
步骤一
)
这首词语言风格“飘逸”,富有浪漫色彩。
(
步骤二
)“
飘逸”风格首先体现在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富有浪漫色彩。其次,体现在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答
案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 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
,
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
,
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
,
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
,
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
注释
】
①青楼:豪华精致的雅舍,高大的厅堂,此指高堂、正堂。后来,李白创作
《
将进酒
》
,有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类似前四句。②春朝:春日、春天。③君恩:皇恩。④容颜不可思:容颜苍老憔悴让人不敢想象。
【
译文
】
明镜悬挂高堂,临照不胜悲伤。
如此白发满头,人生几许时光?
下山秋风萧瑟,升空春日月亮。
叹息君恩不再,颓颜不可想象。
翻
译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 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
,
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
,
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
,
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
,
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这首诗中,“临照不胜悲”“人生能几时”“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等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老去的悲叹,不得君王宠信的悲伤,语言朴实直白;而颈联中以“秋风”“明月”烘托自己对君恩的向往以及君恩已尽的悲伤,则是间接表达情感,语言生动形象。如此分析,稍加概括,便可得出答案。
解
析
诗歌鉴赏之语言风格
——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览 镜
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
,
临照不胜悲。
白发今如此
,
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
,
明月上春期。
叹息君恩尽
,
容颜不可思。
这首诗语言有怎样的特点?结合诗句分析。
语言朴实直白,又不乏形象生动。首联直接表现临照之悲;颔联以“白发”这一大众化的意象表达垂老之悲;颈联以“秋风”“明月”渲染凄清悲凉的气氛;尾联直抒胸臆,叹息不受君王宠信的悲伤。
答
案
思想内容
主要是指
诗歌的立意
;古人云:
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抱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
考点精解
2
.
评价文章的
思想
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
、
态度。
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
——
还需
6
看
如何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1
、看标题
2
、看作者
3
、看注解
4
、看意象
5
、看末句
6
、看题干
酬朱庆馀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典菱歌敌万金。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干谒诗
科举考试之前,向张籍征求意见,表现自己忐忑不安的心理
一、看标题
昨夜江边春水生,
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
此日中流自在行。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
朱熹
池塘要不断注入活
水,才能清澈。
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才能进步
读书的积累与贯通
的关系。长期的读书积累,对问题一朝领悟。
从题目入手
一能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二能感知作者的喜怒哀乐
《
近试上张水部
》
《
观书有感
》
李白
《
哭晁卿衡
》
杜甫的
《
春夜喜雨
》
王昌龄
《
闺怨
》
陆游
《
书愤
》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
觉,眼前万里江山。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交代晚年
处境
答:作者一生为了国事奔波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管如此,但
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
全文表现了作者在失意中仍
不忘抗金
,
报效祖国
恢复中原
故土
的情怀。
抗金杀敌,收复失地
二:看作者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⑴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⑵
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
⑴
诗人为
唐朝的衰败
而伤心。
⑵
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
三:看序注
四:看典型意象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九个能代表萧瑟秋天的典型意象组成一幅
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天涯游子独行寒秋的内心深处无尽的伤痛。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
,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寒秋
流水
春草
登高
杨柳
赠别诗常见意象
一乐曲二植物三地点
边塞诗三乐曲
折杨柳 落梅花 关山月
五:看末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
悲愤
之情。
2004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六:看题干
“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三步作答:
1.
字句的内涵(理解、翻译)
2.
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
表达技巧,结合诗句
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
说出这种手法的
妙处
及
感情
。
作为表达题,答题语言要
准确、简洁、明晰、流畅
作为表达题,语言的好坏肯定会影响到考生的得分的。
鉴赏诗歌要有
文本意识
。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
理由与根据
,结果使赏析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忌。一定要注意
从诗歌中寻找答题根据
,要
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
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答偏是大有帮助的。
1
、梅花
——
最先开放,傲霜斗雪
——
敢为人先,不畏权贵
——
君子
陆游的著名词作
《
咏梅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
、兰
——
清雅幽香,姿态优美
——
追求淡泊
——
君子隐士
3
、竹
——
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
——
正直谦虚,坚贞高洁
——
隐士君子
4
、菊花(黄花、东篱)
——
临秋而开,颜色淡雅
——
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
——
志士、君子
5
、草
——
随思绪而流转碧草连天
——
触动忧思、思念绵绵
——
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6
、
落花
——
花落春归
——
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杜甫
《
江南逢李龟年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
7
、
扬花
(柳絮)
——
飘忽不定
——
离愁别绪
——
游子思妇、好友相别
苏轼
《
水龙吟
》“
细看不四杨柳花,点点是离人泪。”
积累一点常见的意向和典故
8
、杨柳(柳、杨)
——“
柳”者,“留”也,柳枝依依
---
缠绵悱恻,离愁别绪
——
送别怀人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诗经
》
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9
、松柏
——
岁寒后凋,高大挺拔
——
正气凛然,坚贞高洁
——
高洁之士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0
、
梧桐
——
凄凉悲伤的象征
11
、莲
——
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12
、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
——
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
——
壮士、游子、怀人。
13
、蝉
——
栖高饮露
——
志行高洁
——
高洁之士
14
、猿
——
叫声凄切
——
悲凉凄清
——
忧愁忧思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唐杜甫
《
登高
》 15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
——
叫声凄切
——
悲凉凄清
——
忧愁忧思
16
、
鹧鸪鸟
——
离愁别绪
1
2
3
4
目录
CONTENTS
学习任务
知识框架
典型案例
配套练习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1.
南柯子·忆旧
【宋】仲
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①
?
【注】①家:句末语气词,加强语气。
(
1
)这首词上阙写景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
4
分)
(
2
)这首词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
3
分)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2.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
。
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3.
舟中二首
(
其一
)
陈师道
①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②
。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
(1094)
,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
1
)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3
分
)
(
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
分
)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4.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1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
分)
(
2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5.
虞 美 人·梳楼
蒋 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
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
?
(
4
分)
2.
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阑干”一句的表达技巧。(
4
分)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6.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
首联中的“润”字非常传神。请简要赏析。
(2
分
)
2.
诗人的情感集中在“喜”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6
分
)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习题答案
1.
(
1
)
①写景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是近景;②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两句诗是视觉的描写,“数声啼鸟”是听觉的描写。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
[
4
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2
)
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飘泊的厌倦之情,“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一句可以看出;③抒发了作者故地重游既喜悦又感慨的复杂心情,“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写的是词人站在荷塘边,突然想起来原来有一年,也是这个时候,他到过此地,在附近的酒家买酒喝,并乘着酒意还来观赏过荷花。他禁不住向着塘里的荷花问道:“荷花啊,你还记得那年买酒喝的那个醉汉么?”
[
3
分。答案符合其中一种即可。“思想感情”
2
分,“依据”
1
分。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2.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
2
分)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或:“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2
分)“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或“欢乐”)的心情。(
2
分)
3.
(
1
)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说成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手法
1
分,具体解说
2
分)
(
2
)①“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③借“今白头”、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之情。(每点各
1
分)
4.
(
1
)在一个秋天的深夜,天边缺月,暗淡无光。旅舍的床边,一盏油灯,半明半暗。但无论是月色还是灯光,都不是皎洁明亮,而是一片昏惨暗淡,表现出旅舍中的清寂冷落。这就为后面的抒情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环境气氛。(
4
分)
(
2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4
分)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讲座
5.
(
1)
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丝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
1
分)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丝。(
1
分)后两句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手法,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了愁,几度飞上云天寻觅归舟,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
2
分)
(
2
)“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运用了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海棠绽放,满眼绿色,但词人久滞客乡,故乡遥远,看到这满眼绿色,更添思乡之愁。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的运用,把词人的这种思乡之苦写得婉转而含蓄。
6. (1)
“润”字既细致地描绘出霖雨已降给诗人带来的清凉和舒适之感,又形象地表达出了久旱逢甘霖后诗人心中的喜悦之情。(
2
分)。
(2)
全诗采用情景相济、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1
分)既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又表现了诗人心系百姓的情怀。(
1
分)首联写骄阳转雨、天气变凉,表现个人喜悦之情。颔联写诗人不顾“房漏”“床湿”,见溪流“岸深”,旱情缓解,为民而喜。颈联写久逢甘霖,千里平畴、一片青绿,潇潇雨落梧桐之声就是最美妙的乐声,为可望的丰收而喜至极。尾联用衬托手法,直抒胸臆,写无田尚且欣舞,况有田者乎,将喜渲染到极致。(
4
分)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