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命题
规律
[来源
:Z.
Com]
考查内容[来源:
学科网]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来源:
学科网]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
的加强
考查热度 ☆☆☆ ☆☆☆
考查题型 选择题、综合题 选择题、综合题
命题
趋势
1. 本专题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形式,对先秦政治制度考查的重点是宗法制、分封制的
内容及影响。
2. 通过设置新情境、运用新材料,重点考查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能力。围绕解决皇权
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及各王朝采取的重大制度和举措的内容、特点及影响进行考
查。
3. 从古代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历史遗存的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经验教训对今天
政治民主化进程、机构改革借鉴的角度命题。
4.古代选官制度是历来高考的热点问题;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不同时代不
同选官制度与当时的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是高考的冷点。
考点 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考
点
一
夏
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1.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基本内容;
2.认识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运用以上所学知识解答历史科目考试中的所有题型;
【
考
点
一
夏
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一)“王位世袭制”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夏”,禹死后禅让制被破坏,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继承的方
式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禅让制: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选首领
的制度)
2、夏商的政治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天的意志,崇信鬼神,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
3、夏商的行政制度:(1)中央设有相、卿士,管理政务;以及负责祭
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掌军权的师等;(2)地方封
侯和伯,定期向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
考
点
一
夏
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4、内外服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就是
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
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各附属国有很大的自主权。
【
考
点
一
夏
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小结:夏商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已经相对成熟,主要职能的划分已渐
趋成熟。经过夏商的发展,到了西周时期,我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已经相对完善。
课堂练习:
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
A . 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B .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C . 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D . 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解析:马克思唯物史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判断一个制度是否
有进步性,主要看其是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禅让制是建立在原始公有
制的基础上,生产力水平低;随着生产力大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
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原始社会被奴隶社会代替,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
由此可以得出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考
点
一
夏
商
周
时
期
的
政
治
制
度】
2、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清朝
3、下列关于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
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
B、商朝建立后,王位一直是父子相传;
C、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D、各方国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二)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
(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先代贵
族和殷商降族。
(4)作用:①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的等级序列。
(5)特点:①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同姓子弟;
②等级森严;
③受封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权力),但要对上
一级尽一系列的义务;
④诸侯国为西周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
统治的制度)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
承上的矛盾。
(2)内容:①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
心);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明确的,嫡长子为大宗,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
子、庶子)为小宗;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
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
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
起。
(4)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大小宗是相对的;③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
结合;
链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带有浓厚的部
族色彩;
2、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3、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小结:
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宗法制通过血缘关系亲疏巩固了西周社会的统治秩序,分封制则保证了周王对
全国各地的统治,两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秩序正常运转。
补充:礼乐制度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政治和生活的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
度必不可少的工具。“礼”:礼仪规定;“乐”:音乐、乐舞。
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
名的是 ( )。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
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
者四十人。”由此可以判断出( ) 。
①周武王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 ②周朝已经开始实行分封制
③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稳固政治统治 ④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姬姓子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
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
宗’。”西周这样做主要是( )
A.强调家族等级 B.防止贵族内部纷争 C.强化尊祖敬宗 D.维护天下共主局
面
4、西周的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的义务有( )
① 镇守疆土 ② 随从作战 ③ 交纳贡赋 ④朝觐述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9·洛阳调研)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
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
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
到破坏
考点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
2、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1)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3)地方官制(郡县制):郡县长官由中央(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
乡、里等基层机构。
3、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
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考点 3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中央:汉朝基本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和行政体系,所谓“汉承秦制”,一个重
要的标志就是汉朝沿用了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
和身边重臣与亲信商议决策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
成外朝,中朝是决策机关,外朝是执行机关。中外朝的产生是君权与相权斗争的产物。
:汉初施行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国威胁中央,最终引发七国之乱。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中央: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 尚书省:负
责执行 门下省:封驳审议;(2)评价:①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②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有利于加强皇权。
:设置州、县两级或道、州、县三级区划;后又设置节度使,
结果引发安史之乱,导致晚唐藩镇割据,并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中央:二府三司制
(1)职能:“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
军政;“三司”即户部、盐铁、度支:财政。
(2)特点:相权一分为三
地方: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①收精兵:将禁军的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
侍卫步军司)统兵、枢密院调兵。
②削实权:规定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长官之下设通
判,有权向中央直接奏报。
③制钱谷:由转运使把地方财赋运到中央。使地方失去割据的财政基础
影响:积极:①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消极: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中央:废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
平章政事;六部也归为中书省;同时设枢密院管理军政。
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除河北、山西、山东归中央直接管辖外,地
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用:1、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
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2、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
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是行政区划制度,也
是今天我们现在省份划分的基础。
中央:太祖朱元璋:废丞相,裁撤中书省,六部直属中央。设殿阁大学士
以备顾问;成祖朱棣:正式设立内阁。内阁票拟,皇帝批红。
地方:明朝大致上继承元朝的行政区划,后又设“三司”加强地方管理。
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主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
司(掌军政),合称都、布、按三司,遇大事由三司会商。
中央: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议
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
发展的重要标志。
地方:清朝承袭明制,地方上设立省、府、县三级制。
考点 4 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定义:依靠血缘关系选拔官吏,世袭爵位的制度,凡定爵位与官职者都世代享
有封地、人口和职位待遇。盛行于夏商周时期。 有利于国家统一,稳定。
定义:战国时期开始实行,商鞅变法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
军功大的授给的爵位就高。”削弱并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适应了当时频繁的
战争情况。
“察举制”定义: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孝廉成为做官的主要途径。是一种自下而上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重视“孝廉”。
“征辟制”定义: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向社会征聘人
才的制度。重视“才能”。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这一时期,朝廷要职
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世家大族子弟可以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所以选官逐渐不重才能而
是看重门第出身,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炀帝时,始设进士
科,科举制形成。明清时期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1905年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