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知识提炼】
三角形面积的常用公式
(1)S= a·ha(ha表示a边上的高).
(2)S= absinC= bcsinA= casinB.
(3)S= r(a+b+c)(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即时小测】
1.思考下列问题: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适用于所有的三角形吗?
提示:适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任意的三角形都成立.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及一边能求三角形的面积吗
?
提示:能.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出另外的边或角,
再根据面积公式求解.
2.在△ABC中,∠A=45°,AB=1,AC=2,则S△ABC的值为
( )
【解析】选B.S△ABC= AB·ACsinA=
3.已知锐角△ABC的面积为3 ,BC=4,CA=3,则角C
的大小为( )
A.75° B.60° C.45° D.30°
【解析】选B.由 ×BC×ACsinC=3 ,得 ×4
×3sinC= ,所以sinC= .所以C=60°或120°.
又△ABC是锐角三角形,所以C=60°.
4.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
【解析】S= ×4×4sin60°=4 .
答案:4
【知识探究】
知识点 三角形面积公式
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若AB=c,AC=b,BC=a,你发现△ABC的面积S可
以直接用a,b,c表示吗?
问题2: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提升】
1.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题时,常常要结合三角函数
的有关公式.
(2)解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问题,常需要利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解题时要注意发现各元素之间的关系,灵
活运用公式.
(3)对于求多边形的面积问题可通过分割转化为几个三
角形面积的和.
2.处理三角形问题时常用公式
(1)l=a+b+c(l为三角形的周长).
(2)A+B+C=π.
(3)S= aha(a为BC的边长,ha为BC边上的高).
(4)S= (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5)S=2R2sinAsinBsinC(R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
(6)海伦公式:S= ,其中p= (a+b+c).
【题型探究】
类型一 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计算问题
【典例】1.(2015·福建高考)若锐角△ABC的面积为10
,且AB=5,AC=8,则BC等于__________.
2.已知△ABC中,若cosB= ,C= ,BC=2,则△ABC的
面积为__________.
【解题探究】1.典例1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及AB,AC的
值可以求出何值?求BC的值采用哪个定理?
提示:由三角形的面积及AB,AC的值可利用S△ABC=
AB·AC·sinA=10 ,求出A.求BC的值可采用余弦
定理.
2.典例2中,求△ABC的面积的思路是什么?
提示:解答本题可先求出sinA,再用正弦定理求出AB
,再利用S△ABC= ·BC·AB·sinB,求△ABC的面积.
【解析】1.由S△ABC= ×5×8×sinA=10 ,
得sinA= .因为A为锐角,所以A=60°,
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60°
=25+64-2×5×8× =49.
所以BC=7.
答案:7
2.因为cosB= ,所以sinB= .
sinA=sin(π-B-C)=
=sin cosB-cos sinB
由正弦定理得 ,得AB=
所以S△ABC= ·BC·AB·sinB= ×2×
答案:
【延伸探究】
1.(改变问法)若典例2的条件不变,求△ABC的外接圆
的面积是多少?
【解析】设△ABC的外接圆的半径为R,
由正弦定理可知 =2R,
由典例解析知AB= ,C= ,即 =2R,解得R=
△ABC的外接圆的面积为S=πR2=( )2π= π.
2.(变换条件)若将典例2中条件“C= ,BC=2”变为
“cosA=- ,BC=5”,其他条件不变,试求△ABC的面
积.
【解析】由cosA=- ,得sinA=
由cosB= ,得sinB=
所以sinC=sin(A+B)=sinAcosB+cosAsinB
由正弦定理得AC=
所以S△ABC= ·BC·AC·sinC= ×5×
【方法技巧】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解题思路
对于此类问题,一般用公式S= absinC= bcsinA=
acsinB进行求解,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若所求面积为不规则图形,可通过作辅助线或其他
途径构造三角形,转化为求三角形的面积.
(2)若所给条件为边角关系,则需要运用正、余弦定理
求出某两边及夹角,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求解.
【补偿训练】1.△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
b,c,已知b=2,B= ,C= ,则△ABC的面积为(
)
【解析】选B.因为B= ,C= ,所以A=π-B-C=π- -
=
由正弦定理 ,得
即 ,所以c=2 .
所以S△ABC= bcsinA= ×2×2 sin
2.已知在△ABC中,AB=3,BC= ,AC=4,则AC边上的
高为__________.
【解析】设AC边上的高为h,由余弦定理知
cosB=
所以sinB=
所以S△ABC=
又S△ABC= ×4×h,所以2h= ,所以
答案:
类型二 与三角形中线段长度有关的计算问题
【典例】1.(2015·重庆高考)在△ABC中,B=120°,
AB= ,A的角平分线AD= ,则AC=__________.
2.(2015·安徽高考)在△ABC中,A= ,AB=6,AC=3
,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
【解题探究】1.典例1中,求AC长度的思路是什么?
提示:首先根据正弦定理可求出∠BDA的大小,从而能
够结合角平分线判断出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再利用
余弦定理可求出AC的值.
2.典例2中,求AD长度的思路是什么?
提示:先用余弦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余弦定理求
出AD的长.
【解析】1.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可知
即
所以sin∠BDA= ,即∠BDA=45°,
所以∠BAD=15°,
又因为AD为角A的平分线,
所以∠BAC=30°,∠BCA=30°,即AB=BC= ,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可知
AC2=AB2+BC2-2AB·BCcos∠ABC=2+2-2× × ×
( )=6,
所以AC= .
答案:
2.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BAC=
62+(3 )2-2×6×3 ×cos =90,
所以BC=3 ,
在△ABD中,设∠ADB=θ,则∠ADC=180°-θ,
设AD=x,则BD=x,DC=3 -x,由余弦定理得:
AB2=AD2+BD2-2AD·BD·cosθ,
即36=2x2-2x2cosθ ①
AC2=AD2+DC2-2AD·DC·cos(180°-θ),
即18=x2+(3 -x)2+2x·(3 -x)·cosθ ②
由①②解得x= ,即AD= .
【方法技巧】三角形中几何计算问题的解题要点及关
键
(1)正确挖掘图形中的几何条件简化运算是解题要点,
善于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只需通过解三角形,
一般问题便能很快解决.
(2)此类问题突破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发现图形中较隐
蔽的几何条件.
【变式训练】如图,在△ABC中,∠B= ,AB=8,点D
在BC边上,且CD=2,cos∠ADC= .
(1)求sin∠BAD.
(2)求BD,AC的长.
【解析】(1)在△ADC中,因为cos∠ADC= ,
所以sin∠ADC= ,
所以sin∠BAD=sin(∠ADC-∠B)
=sin∠ADCcosB-cos∠ADCsinB
(2)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
BD= =3,所以BC=BD+CD=5.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AC2=AB2+BC2-2AB·BC·cosB
=82+52-2×8×5× =49.
所以AC=7.
类型三 三角形中的综合问题
【典例】1.(2015·唐山高二检测)在△ABC中,角A,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_.
2.在△ABC中,内角A,B,C对边的边长分别是a,b,c
,已知c=2,C= .
(1)若△ABC的面积等于 ,求a,b.
(2)若sinC+sin(B-A)=2sin2A,求△ABC的面积.
【解题探究】1.典例1中,求三角形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
提示:由条件 ,利用cosA=2cos2 -1求出
sinA的值.
2.典例2中,(1)中如何求a,b的值?(2)由条件sinC+sin
(B-A)=2sin2A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1)利用余弦定理得出a2+b2-ab=4,再由△ABC的
面积等于 ,得出ab=4,联立关于a,b的方程组,得
到a,b的值.
(2)由sinC+sin(B-A)=2sin2A,结合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公式及倍角公式,可得sinBcosA=2sinAcosA.
【解析】1.因为 ,所以cosA=
则sinA= .又由 =3,得bccosA=3,所以bc=5,
所以S△ABC= bcsinA=2.
答案:2
2.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得a2+b2-ab=4.
(1)因为△ABC的面积等于 ,所以 absinC= ,得
ab=4,
联立方程组 解得a=2,b=2.
(2)由题意得sin(B+A)+sin(B-A)=4sinAcosA,
即sinBcosA=2sinAcosA.
当cosA=0时,
当cosA≠0时,得sinB=2sinA,
由正弦定理得b=2a,联立方程组
解得
所以△ABC的面积S= absinC=
【方法技巧】解三角形综合问题的方法
(1)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问题常常把正弦定理、余弦定
理、三角形面积公式、三角恒等变换等知识联系在一
起,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知识进行求解.
(2)解三角形常与向量、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知识
综合考查,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正确应用所学知识“
翻译”题目条件,然后根据题目条件和要求选择正弦或
余弦定理求解.
【变式训练】a,b,c分别是锐角△ABC的内角A,B,C
的对边,向量p=(2-2sinA,cosA+sinA),q=(sinA-
cosA,1+sinA),且p∥q,已知a= ,△ABC面积为
,求b,c的大小.
【解题指南】由p∥q,根据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即可求
得sin A= ,所以A=60°,根据△ABC的面积可求得
bc=6①,而由余弦定理便可得到b2+c2=13,联立①式即
可求出b,c.
【解析】因为p=(2-2sinA,cosA+sinA),q=(sinA-
cosA,1+sinA),且p∥q,
所以(2-2sinA)(1+sinA)-(cosA+sinA)(sinA-cosA) =0
,即4sin2A-3=0,
又A为锐角,则sinA= ,所以A=60°,
因为△ABC面积为 ,所以 bcsinA= ,
即bc=6①,
又a= ,
所以7=b2+c2-2bccosA,b2+c2=13②,
①②联立,解得 或
【补偿训练】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
b,c,且2b·cosA=c·cosA+a·cosC,
(1)求A的大小.
(2)若a= ,b+c=4,求△ABC的面积.
【解析】(1)由已知条件得
2cosAsinB=sinAcosC+cosAsinC=sin(A+C)=sinB.
又因为sinB≠0,所以cosA= .
又因为角A为△ABC的内角,所以A=60°.
(2)由余弦定理得
7=b2+c2-2bc·cos60°
=b2+c2-bc=(b+c)2-3bc,
将b+c=4代入,得bc=3.
故△ABC面积为S= bcsinA= .
规范解答 与三角形面积有关的综合问题
【典例】(12分)(2015·天津高考)在△ABC中,内角A
,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3
,b-c=2,cosA=- .
(1)求a和sinC的值.
(2)求cos( )的值.
【审题指导】
(1)要求a的值,只需要利用 bcsinA=3 求出bc的值,
然后与b-c=2联立求出b,c,再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要
求sinC的值,只需要利用正弦定理
求解.
(2)要求cos( )的值,只需要利用两角和的余弦
公式及倍角公式求解.
【规范解答】(1)在△ABC中,由cosA=- ,
得sinA= ,…1分
由 bcsinA=3 得bc=24
………………………………………………………2分
又由b-c=2,解得b=6,c=4.
………………………………………………………3分
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可得a=8.
………………………………………………………5分
由正弦定理得
得sinC= .………………………………………7分
(2)由(1)知cosA=- ,sinA= ,
所以cos2A=2cos2A-1=- ,…9分
所以sin2A=- ,……………………………10分
因此cos
=cos2Acos -sin2Asin
= .………………………………………12分
【题后悟道】
1.熟练掌握定理和公式
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及三角公式要熟练掌握其形式
及特点,并结合条件确定边、角之间的关系.如本例中
求 的值,要联想到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及倍
角公式.
2.注意数学语言的规范应用
使用简洁、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解答过程,是解答得
分的根本保证,如本例中“由余弦定理a2=b2+c2-
2bccosA得a,由正弦定理得 得sinC”,将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与已知条件结合列出对应表达式,
是解三角问题的规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