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课时精讲-- 认识高考 明确考向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课时精讲-- 认识高考 明确考向

ID:503520

大小:1.68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届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 第一课时 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 认识高考 胸有丘壑 明确考向 积累基本知识 高考考什么 我们该积累哪些知识?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14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的一项是(33分)分) A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真题回顾 2020·全国Ⅰ卷 答案:A,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解读错误。本诗为酬和诗,从标题可以看出是皮日休先写诗给诗人, 诗人以此诗作为回答。所以A项说“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皮日休并没有 和外界不通音讯,故选A。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6分) 真题回顾 2020·全国Ⅰ卷 ①诗歌的首句表达了诗人因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欣赏春色而深感遗憾。 ②诗歌的中间几句借用典故,表达诗人用心教学,培育学子,清高自守,无拘无束,生活 朴素,自得其甘。 ③诗歌尾联表达对友人宽慰与期许。相信友人一定能战胜病患,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 待。 读读 史史 王安石王安石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注】①黮闇:蒙昧,糊涂。②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 魄已夫。” 14.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 B.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功立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 C.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 D.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 真题回顾 2020·全国Ⅱ卷 B项,“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错,“行藏终欲付何人”意思是,在死后,他们的行藏最 终又会托付给什么人呢?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建功立名时,他们作出的努力和牺牲都是自主的;但 是,之后他们的一切又要不自主地委之他人,任其摆布,任其剪裁了,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的。并非选项所说“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的意思。 15. 15. 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 ①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 之间存在差异。 ②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 颔联“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承接首联,从史实失真的 角度叙写了高贤的悲哀。在当时,高贤们已承污纳秽,受到误解;而后 来末流所至,更是以假乱真,以讹传讹,从而使高贤们的行藏失去了原 来的真相。由此可见本诗阐发的道理是: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 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 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 觉得他很妩媚。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队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重吃起来口感苦湿,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练。 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 真题回顾 2020·全国Ⅲ卷 苦笋 陆游 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徵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15.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①品性相似,都正直清高:魏征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而竹笋如同白玉般高 洁的品格也是与生俱来的。 ②经历相似,备受磨难而后成才:魏征命运多舛,先后侍奉过多个主君,最 终才受到唐太宗的赏识,成为国之栋梁。竹笋自小在林间长成,历经风雨吹 打,但是仍保持着坚韧的品格。 ③价值相似,都各尽其功用:魏征辅佐君王,直言劝谏,奠定了唐朝盛世的 基业。苦笋可做食材,被人食用,长成后还能制作成各种竹器为人使用。 ④将苦笋与魏征类比,既贴切自然又相得益彰,既是对魏征刚直又充满智慧 的才干的赞赏,也是对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的赞扬。 历史上的魏征以历史上的魏征以““犯犯 颜直谏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著称,其言行常常 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 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 来的来的““苦节苦节””,象征耿介性,象征耿介性 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 应该得到认可。应该得到认可。 真题回顾 2020·全国Ⅲ卷 题许道宁画①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①许道宁:北宋画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参考答案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 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真题回顾 2019·全国Ⅰ卷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①,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 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 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 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 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 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真题回顾 2019·全国Ⅱ卷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解析B项,“参差”原指长短不齐的样子,这里形容稻田水光闪烁,明暗不定。不是“田埂蜿蜒起伏,时隐时现”,而是“ 远望田埂笔直如线,一片清水粼粼闪光”。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 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真题回顾 2019·全国Ⅲ卷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考纲要求 考点阐释 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事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 2.鉴赏作品的语言。 3.赏析表达技巧。 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 高考考什么 知人论世 缘景明情 以意逆志 想象-------身临其境 揣摩-------不断修正 确定-------读懂诗人 表达-------鉴赏诗歌(内容,手法,主题,感情,评价) 思 维 活 动 14 高考考什么 积 累 基 本 知 识 积累基本知识 “义”+“意”: ○表层意思:时地人事物 ○深层含意:意境(意象+画面) ●思想 ●情感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 起承转合起承转合 曲笔入题曲笔入题 即事感怀即事感怀 象征象征正侧远近正侧远近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前后呼应前后呼应 以景结情以景结情 象征象征 反复反复 借物喻人借物喻人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烘托烘托 情景相生情景相生 衬托衬托 伏笔伏笔 铺垫铺垫 白描白描 情景交融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夸张夸张 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反反 讽讽 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过过 渡渡 线索线索 照应照应 铺铺 垫垫 层层 递递 白描白描 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对比对比 比喻比喻 借代借代 虚实相生虚实相生 乐景哀情乐景哀情 联想联想 借古讽今借古讽今 哀景乐情哀景乐情 赋赋 比比 兴兴 抑扬抑扬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 拟人拟人 对偶对偶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 开门见山开门见山 用典用典勾勒勾勒 设问设问 反问反问 总分得当总分得当 通感通感 照应照应 咏史抒怀咏史抒怀重章叠句重章叠句照应照应 开宗明义开宗明义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 渲染渲染 移步换景移步换景 积累基本知识 艺术手法 你 知 道 多 少 ? 读懂诗歌 能识别语言变形 ○会划分诗句节奏 ○略懂近体诗音韵 ○析表达方式转换 ○识诗歌题材内容 ○借助题干与注释 ○知大时代小经历 熟悉题型 掌握答题方向 客观题解题策略 常见主观题型及答题思路 第一部分: 如何读懂 诗歌 能识别语言变形 会划分诗句节奏 Q1 略懂近体诗音韵Q2 析表达方式转换Q3 识诗歌题材内容Q4 借助题干与注释Q5 知大时代小经历Q6 练一练 B 1.下列选项中诗句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B.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C.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下列选项中对“落花狼藉近黄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花落近黄昏(一片)狼藉 B.(一片)狼藉落花近黄昏 C.落花(一片)狼藉(天色)近黄昏 D.花落(天色)近黄昏(一片)狼藉 次韵春日即事 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C 3.下列选项中对诗句的语序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不知人面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于)春风。 B.五陵年少争(送)缠头,一曲(演毕)红绡不知数。 C.神游故国,多情(之人)应笑我,华发早生。 C 怎样才 算读懂 ? 1 明白表层意思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懂得 “古 代诗家语”,懂得古诗词对语言的变形,把古代诗 家语“泡” 开来读。 2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 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将古诗词深层 意蕴 “品”悟出来。 Ø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 名作动、名作状、动词使动用法、形作名等 。 补充省略 还原语序 词性改变 把古诗 如何翻译表层意思? 作业:翻译这首诗,并完成高考真题。 【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①。 只望至公②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③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④,平生不受等闲恩。 【注】【注】①孔门:孔子儒家之门。②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 侍郎。③垂纶:垂钓。④地:见地,缘由。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