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如何用一句话形容自己读过四大名著?”
小明:“宝玉,你怎么拿着猴哥的金箍棒骑着关二哥的
赤兔马到我水泊梁山来了?”
小强:“报,那诸葛亮带着梁山的一百单八将在大观园
吃唐僧肉呢!”
黄金不败铁三角轶事
读过的文章,只有用自己的语言将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
来的时候,才觉得读懂了。
——朱自清
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概括多
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此类题包括层意概括、原因概括、特
点概括等。
一、局部内容概括
鬼斧神工,天机独运。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
着臂,唯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别处
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唯有张家界,以它的危崖崩壁,拒绝
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
而峰顶的每个缝隙,每尺脊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
傲尘寰。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曲壑蟠洞,更增
添无限空蒙幽翠。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张家界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天机独运”的创造,从本段看,
张家界的山水在哪几个方面与众不同?
答案:3个方面:(1)山峰的形态;(2)峰顶的松柏;
(3)山壑山洞的气象。
1、层意概括
(安徽卷)往事(二)之八
11.“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
分)
2、原因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一题的筛选区域在临近上下文中去找。从原文一些重点语句
上可以看出,如“晴明之日,可以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
可以听浪花怒撼崖石。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可读一切的
新书籍。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分条归纳概括。
答案:①可以欣赏海上美景,感悟自然的不变与永久。②
可以与暂离的亲友书函沟通,更能感受彼此的深切情意。③可
以静静地读书写作,享受文化上与世界相通的乐趣。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
因风起。”自古以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
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
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
”,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
煞的响声,那颇有燥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
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
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
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大地山河》茅盾
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
怎样的不同感受?
3、特点概括
【例题解析】
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这就需要找对应的有关语句,
找出信息,重新整合。
答案: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
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
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
【方法指导】
归纳内容要点
(1)概览段落意,明确中心句
中心句的一般表现形式有:(1)段首提示性中心句;(2)段末总结
性中心句;(3)段中过渡性中心句;(4)自然段外的抒情性或综合性中
心句。
(2)抓住关键词,找出重点段
归纳一段话的要点要抓住关键词,概括一个层次的层意要找出层
次里的重点段。
(3)提取信息,重新整合
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或重要句子,考生必须对每个独立
句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互有关联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由点到
面,归纳出内容要点。
1.摘取法
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这些重要的词语
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舍取法
(1)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
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2)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
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3)合并法
有些文段,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 对每个独立句的句
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合并内在“公因
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3法”概括局部内容要点
整体内容概括是针对文章的整体表现而言的,包含形象
作用概括、主旨概括和情感概括。这三者直接以文章层意、
内容要点为基础,又涉及作者主观创作意图和文章客观表达
效果,涉及文内使用的材料和文外相关材料,要求具有较高
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较准确的语言表述能力。
二、整体内容概括(情感主旨概括)
(四川《太湖碎锦》)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
涵和作用。(6分)
答案:(1)“碎锦”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
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
(2)具有统摄全篇和联结全文的作用。因太湖辽阔,作者只
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
呈现太湖的全貌。
(3)作者以“碎锦”表明其文只能算是对太湖美景的部分呈
现,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1.形象作用概括
那个颠簸的木车,把激情播撒在中国大地上。他成了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骄傲,
也成了整个人类的骄傲。他的行为表明了人类在某个方面的认识和耐力。他可以指
示我们走向多么遥远。他不仅属于古代,更属于现代和未来。
……
当我们人类不断地将自己的智力和激情变为现代科技,变为非常具体的器械和
工具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源头,忽略了它们真正是来自人类共同的心灵——
这样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现实。无论怎样现代的工具都不能取代心灵。抽掉了心灵,
一切都无从谈起。在那个伟大的心灵面前,即便是缓缓爬行的木车,也不能阻断万丈
激情。激情的燃烧可以使他穷尽一切艰难险阻,可以穿越十万大山。枯竭而渺小的
现代人即便拥有了火车,有了飞船,有了一切的一切,也并不能阻止眼前的危机。
也许当我们现代人懂得一遍又一遍怀念木车的激情的时候,才会走向自己的觉
悟。《木车的激情》
联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2.主旨概括
联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
【答案】文章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木车的激
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抒发了作者对“
木车的激情”的崇敬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现代人心灵缺失现状的
忧思与批评。
2.主旨概括
①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
一个脚印的村庄。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
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而无可挽回的消失。
……
⑨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的,
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坚硬平坦的水泥路面覆盖了
一个曾经的村庄,其实,消失的只是一个关于村庄的记忆。或者
说,村庄成长为一座城市。今天,正在消失的村庄是一座城市的
昨天吗? ——《一座村庄的消失》
对于“村庄的消失。”作者抱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3.情感概括
①终于,我再次回到这座村庄,回到曾无数次往返留下我第
一个脚印的村庄。但在我眼中,这座村庄只属于过去,它正在逐
渐消失,这是一种真实而无可挽回的消失。
……
⑨我想,一座村庄的消失,是不需要太多的注释与记录的,
如果有,也只是在一群人的记忆中。坚硬平坦的水泥路面覆盖了
一个曾经的村庄,其实,消失的只是一个关于村庄的记忆。或者
说,村庄成长为一座城市。今天,正在消失的村庄是一座城市的
昨天吗? ——《一座村庄的消失》
作者对消失的村庄及其生活环境和习俗,是充满怀旧情绪的,
对于村庄发展为繁盛热闹的集镇或城市又是充满期待的。
3.情感概括
1.标题提示法——
这类方法适用于概括议论性、抒情性散文的主旨。
2.首尾归纳法——
好文章大都是蕴含着作者的精心构思,许多散文往往是在开
头、结尾,尤其是结尾部分表明中心主旨,所以很多时候,我们
把握了首尾阅读法,就会很快抓住文章的主旨。
3.关键词句归纳法——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
主旨
许多抒情和状物的散文中,常有一些词句表明作者对这一事
物的观点或态度,这就是我们要找的关键词句。
“5法”概括情感主旨
4.段意串联法——汇总每段的中心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概括不同于归纳,归纳指从不同事物中寻取共同点并抽取出带有共
性的论断,概括不一定都寻找共同点,它更要求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一个集中点。也就是说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
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5.因文而异法——借助不同的文体特点,概括文章主旨
(1)写人叙事散文。写人记事,应看其写了什么人,记了什么事,表
达了什么精神、人格;
(2)写景状物散文。借景借物抒情,应看其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
什么感情或阐发了什么哲理;
(3)议论哲理散文。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明了什么观点等。
“5法”概括情感主旨
答题模板: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
物等),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
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