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生命活动的调节(二)-2021年高考备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专题12 生命活动的调节(二)-2021年高考备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ID:503879

大小:14.1 MB

页数:98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 题 十 一 生 命 活 动 的 调 节 ( 二 ) 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免 疫 调 节 主要内容 激素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关 注 考 纲 近五年考情 把 握 考 情 1.脊椎动物激素的调 节Ⅱ 2.体温调节、水盐调 节和血糖调节Ⅱ 3.神经-体液调节在 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4.脊椎动物激素在生 产中的应用Ⅰ 2020卷ⅠT3,31 2020卷ⅡT31, 2020卷ⅢT30, 2019卷ⅠT4, 2019卷ⅡT4,30 2019卷ⅢT3, 2018卷ⅡT3,29 2018卷ⅠT31, 2017卷ⅠT4, 2017卷ⅡT5, 2017卷ⅢT31, 2016卷ⅡT3,30 2015卷ⅠT30, 2015卷ⅡT30, 1.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血 糖平衡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和体温 调节等 2.科学思维——归纳与演绎:由激 素调节的实例,归纳出神经调节与 体液调节的关系 建立模型:构建血糖平衡调节、体 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模型 3.科学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 果分析:验证激素的生理功能、探 究激素分泌的影响因素 4.社会责任——健康宣传:关注激 素失调症,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一 激素调节 由 器官(或细胞)分泌的 进行的调节。内分泌 化学物质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 1.沃泰默 结论:胰腺分泌胰液 。 小肠肠腔 注入稀盐酸 胰腺 胰液 血液 小肠肠腔 (切除神经,保留血管) 胰腺 胰液 胰腺 胰液 分 泌 不分泌 分 泌 只受神经调节 他认为微小的神经没有剔除干净。 (一)促胰液素的发现 2.斯他林和贝利斯 盐酸 小肠粘膜 刺 激 混合 研磨 提取液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静脉注入 产生了化学物质 结论:小肠粘膜在 的作用下分泌某种 促进 胰腺分泌胰液,这种化学物质被命名为 。 盐酸 化学物质 促胰液素 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内分 泌腺 激素 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备注 下 丘 脑 促甲状腺(性腺) 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 促甲状腺(性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 集合管 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内分 泌腺 激素 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备注 垂 体 生长激素 蛋 白 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 白质的合成和骨骼的生 长 幼年过少: 侏儒症 幼年过多: 巨人症 成年过多: 肢端肥大症 促甲状腺(性腺) 激素 甲状腺 (性腺) 促进腺体的生长发育, 调节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内分 泌腺 激素 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备注 甲 状 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 酸衍 生物 全身 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 发育 ②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 性 幼年过少: 呆小症 成年过少: 地方性 甲状腺肿 成年过多: 甲亢 肾 上 腺 肾上 腺素 全身 ①升高血糖 ②加快代谢,增加产热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内分 泌腺 激素 名称 化学 性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备注 胰 腺 胰岛素 (B细胞) 蛋 白 质 全身 降低血糖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 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过少: 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 (A细胞) 多 肽 肝脏 升高血糖 (促进糖原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内分 泌腺 激素 名称 化 学 性 质 作用 部位 生理作用 备注 性腺 (睾丸 卵巢) 雄(雌)性激素 固醇 全身 ①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 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②激发并维持各自的第 二性征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知识延伸 各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长素和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协同 拮抗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产热)— 升高血糖— 降低血糖—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例】(2018全国Ⅱ卷,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 造成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 产生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 差,阻止钾离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 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 方式往内流,说明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 误,D正确,所以选D。 (二)主要内分泌腺及功能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高效; 2.通过 运输; (内分泌腺 导管,分泌的激素 到体液中,随 。 流到全身。) 3.作用于 。 (具有 性,不能具体完成某个反应,只能作为 。 分子作用于相应 ,传递某种信息,并在发挥作 用后被 。) 无 弥散 血液 特异 信号 靶细胞 灭活 体液 靶器官、靶细胞 【例】(2020·江苏南通调研)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D ) A.性腺细胞合成和分泌性激素需要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 B.性激素通过血液选择性地运输到相应靶器官所在的部位 C.性激素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后才能完成信息传递 D.人体内性激素合成不足可导致促性腺激素含量有所升高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解析】性腺细胞合成和分泌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不是蛋白质, 故不需要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A项错误;性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 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B项错误;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内,不在靶细胞 膜上,C项错误;性激素存在分级调级和反馈调节,故人体内性激素合成 不足可导致促性腺激素含量有所升高,D项正确。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四)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激素 方法 实验探究 甲状腺 激素 饲喂法 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 蝌蚪迅速 。 摘除法 手术摘除小狗甲状腺,小狗发育 ; 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成年狗出现行动 、 精神 、代谢中氧消耗量显著 、产热 等现象 发育成小青蛙 停止 呆笨 萎靡 降低 减少 (四)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激素 方法 实验探究 生长 激素 摘除法 摘除小狗垂体后,小狗生长立即 。 注射法 然后对其每天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可逐渐 。 停滞 恢复生长 (四)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激素 方法 实验探究 性激素 割除法 公鸡和母鸡的性腺阉割后,会逐渐丧失各自的 。 移植法 把公鸡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体内,该母鸡就会 逐渐长出公鸡的 和 ,并且具有公鸡那 种 的特性 第二性征 鸡冠 长的尾羽 好斗 (四)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激素 方法 实验探究 胰岛素 注射法 给饥饿18-24h后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不 久小鼠出现 症状,接着注射适宜浓度的 溶液抢救,血糖 。 低血糖 葡萄糖 恢复 【例】(2020年全国Ⅰ)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 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 复正常 (四)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解析】A.若切除垂体,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 激素分泌不足,产热减少,A正确;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 取液后,该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 小鼠的耗氧量会增加,B正确;C.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故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加,C正确;D.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故切除垂体后,注射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不能让代谢恢复正常,D错误。故选D。 (四)实验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血糖 (0.8-1.2g/L) 二 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来 源 去 路 消化 吸收食物 分解(肝)糖原 转化非糖物质 (如:氨基酸、脂肪等) 氧化 分解 CO2+H2O+能量 合成 肌糖原、肝糖原 转变 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大 于 1.6 g/L 尿糖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2.相关腺体和激素 胰腺 腺泡:属于 分泌腺,分泌 , 导管通向小肠 (胰液属于消化液, 含有多种 ) 胰岛:属于 分泌腺,分泌 。 , 导管 外 胰液 有 消化酶 内 胰岛素 和胰高血糖素 无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2.相关腺体和激素 肾上腺 皮质:分泌 。 髓质:分泌 。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素:由胰岛 细胞分泌, 血糖 (加速组织细胞 葡萄糖或 肝糖原分解, 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物质) (靶细胞: 细胞) 胰高血糖素:由胰岛 细胞分泌, 血糖 (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靶细胞:主要是 细胞) 肾上腺素:由 分泌, 血糖 (促进 ) (靶细胞:主要是 细胞) B 降低 摄取、利用、储存 几乎全身 A 升高 抑制 促进 促进 肝脏 肾上腺髓质 升高 肝糖原分解 肝脏 阻来源,促去路 促来源 促来源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3.血糖平衡调节模型(“ ”表示激素调节,“ ”表示神经调节) 血糖升高 + 胰岛B细胞 + 胰岛素 血糖降低 + + 胰岛A细胞 + 胰高血糖素 + + - + 传入 下丘脑 某一区域 传出+ (神经中枢) + (效应器) + 传入 下丘脑 另一区域 (神经中枢) 传出+ +(效应器) 肾上腺 肾上腺素 (效应器)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1.调节机制: 调节,其中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在 ,效应器有 ; 2.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分子有 。 ;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具有 作用; 4.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 作用。 要点归纳 神经—体液 下丘脑 胰岛A(B)细胞和肾上腺 神经递质、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拮抗 协同 【例】(2018全国Ⅱ卷,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解析】由于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 钾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内负 外正的静息电位,随着钾离子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电位差,阻止钾离 子继续外流,故细胞外的钾离子浓度依然低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 刺激时,激活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方式往内流,说明膜 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据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1.调节模型(“ ”表示分级调节,“ ”表示反馈调节) 寒冷、紧张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细胞代谢加快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 馈 刺 激 分泌 TSH(促甲状腺激素)分泌 TH(甲状腺激素)分泌 分泌过多 (-) (-) 1.调节机制: 调节,从外界刺激到下丘脑分泌为 。 调节,之后为 调节;下丘脑既属于 又属于 ; 2.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分子有 ; 3.TRH的靶细胞是 ,TSH的靶细胞是 ,甲状腺激素的 靶细胞是 ,反馈调节时它的靶细胞是 。 要点归纳 神经—体液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神经递质、TRH、TST、甲状腺激素 垂体 甲状腺 几乎全身所有细胞 垂体和下丘脑 神经 激素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例】(2018海南卷,12)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 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C )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解析】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 加快,A错误;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B错误; 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强,C正确;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 垂体分泌的TSH减少,D错误。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2.反馈调节 正反馈 负反馈 例如:排尿反射、血液凝固、 分娩过程等。 例如:体温调节、血糖平衡、 等大多数激素调节。 (三)水盐平衡的调节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刺激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传入 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传出 垂体(效应器) 尿量减少 释放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传入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产生 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升 高 (-)负反馈 细 胞 外 液 渗 透 压 升 高 (-) 负反馈 “ ”神经调节 “ ”激素调节 “ ”反馈调节 1.调节机制: 调节; 2.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分子有 ; 3.抗利尿激素由 分泌,存储在 ,接受信息后由 释放,垂体在此过程中属于反射弧中的 。抗 利尿激素的靶细胞(靶器官)是 ; 4. 渗透压感受器: 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渴觉中枢: 要点归纳 神经—体液 (三)水盐平衡的调节 神经递质和抗利尿激素 效应器 下丘脑 垂体 肾小管和集合管 下丘脑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四)体温调节 1.产热与散热 体 温 调 节 产热 散热 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 , 尤以 产热为多 主要通过 的蒸发、皮肤内的 。 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 和排便等 氧化放能 骨骼肌和肝脏 汗液 毛细 血管 动态 平衡 (四)体温调节 “ ”神经调节 “ ”激素调节 皮肤冷(温)觉感受器 传入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 分泌肾 上腺素 骨骼肌 战栗 肝脏产 热增多 下丘脑 分泌细胞 传出 2.调节模型 毛细 血管 收缩 汗腺 分泌 减少 肌肉和 肝脏产 热适量 减少 毛细 血管 舒张 汗腺 分泌 增加 传出 效应器 传出 效应器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 增加散热 减少产热 寒冷刺激 大脑皮层冷觉(热觉)中枢产生冷觉(热觉) 传入 传出 采取保暖(降温)措施 炎热刺激 = = (效应器) (四)体温调节 皮肤表现 寒冷刺激 炎热刺激 1.调节机制: 调节;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的 , 又是体液调节的枢纽,分泌 ; 2.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分子有 ; 3. 冷(温)觉感受器: 体温调节中枢: 冷(温)觉中枢: 4.调节结果:产热量和散热量达 ,体温 。 要点归纳 神经—体液 (四)体温调节 神经中枢 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递质及多种激素 皮肤及内脏表面 下丘脑 大脑皮层 相对恒定动态平衡 (四)体温调节 皮肤 下丘脑 产热 散热动态平衡 (骨骼肌,肝脏等) (皮肤、血管等) 【例】(2018海南,8)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不会发生 的是( D ) A.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 B.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 C.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D.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心率减慢 (四)体温调节 【解析】当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体温仍然能够保持相对恒定,A正确; 蜷缩身体,减少体表与外界接触面积,B正确;下丘脑感受到温度下降, 进而做出相应的调节,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D错误。 (四)体温调节 【例】(2020年山东卷)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 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 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四)体温调节 【解析】A.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CO2不能够及时排放出去,使体内CO2含量 偏高,A正确;B.体温维持在38℃时,患者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错误; C.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 使得肺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对水的吸引力增大,肺部组织液增加,C正 确;D.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吸收会 减少,导致患者尿量增加,D正确。故选ACD。 (四)体温调节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区别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作用对象 反射弧 靶细胞、靶器官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2.联系 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的 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 的一个 ;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 。 。 中枢神经系统 环节 发育 和功能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辨析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辨析 体液调节 高浓度血糖 细胞 血糖降低刺激 分泌胰岛B 胰岛素 激素等化学物质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辨析 神经—体液调节 下丘脑有关神经 肾上腺 肾上腺素 神经递质、激素等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3.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辨析 神经调节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神经递质 【例】(2017年海南卷,16)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 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 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 节属于( A )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 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 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 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血压调节过程是一个反射过程,属于神经 调节;在该过程中,系统的结果(血压高)作用于调节系统使结果相反 (血压降低),属于负反馈调节。所以选A。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例】(2019全国卷Ⅰ·4)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兴奋经过反射弧中的 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 作用于心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B.惊吓刺激可以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 C.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 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部位以电信号- 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A正确;惊吓刺激可以通过图像、声音、 接触等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器,B正确;由题中信息:兴奋 经过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从而 加快心跳,说明神经系统可通过内分泌活动间接调节心脏活动。由题中 信息:兴奋还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心脏(效应器即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 配的心脏),说明神经系统可直接调节心脏活动,C正确;肾上腺素分泌 增加会使动物警觉性提高、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D错误。 (五)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三 免疫调节 关 注 考 纲 近五年考情 把 握 考 情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 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 防Ⅱ 2020卷ⅡT1,2 2020卷ⅢT4,5 2019卷ⅢT30, 2018卷ⅡT1,5 2018卷ⅠT31, 2017卷ⅠT4, 2016卷ⅠT31, 2015卷ⅡT5 1.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免 疫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免疫系统 受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2.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纳:比较 各类免疫细胞的特点、体液免疫与 细胞免疫的区别; 建立模型: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疫的模型 3.社会责任——健康生活、关爱生 命:关注免疫异常类疾病,关爱艾 滋病病人 免疫器官: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T细胞 淋巴细胞 B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成熟 骨髓、胸腺、脾、扁桃体、淋巴结 (如: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 (由骨髓迁移到 中成熟)胸腺 造血干细胞分化 形成,存在于淋巴、 血液、淋巴结等处 (在 中成熟)骨髓 由 细胞或 细胞产生的 的物质 (如: ) 免疫细胞生成、 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 等) 免疫 其他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发挥免疫作用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脾 骨髓 分化 B淋巴 细胞 巨噬 细胞 树突状 细胞 T淋巴 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知识延伸 来 源 功 能 抗体 浆细胞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淋巴因子 T细胞 效应T细胞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增强免疫效应 溶菌酶 免疫细胞 唾液腺细胞等 杀灭病原体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外来病原体的攻击 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衰老、受损、癌变细胞 (将这些细胞当做 ,启动 免疫, 最终通过 完成对这些细胞的 清除) 细胞凋亡 抗原 免疫防卫: 免疫监控和清除: 细胞 (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形成 生来就有 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 特点 无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 起作用 有特异性,只对某一种病 原体起作用 组成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及它们的分泌物 (阻挡、清扫、杀灭)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 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 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 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 消灭病原体。 (三)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知识延伸 1.泪液、汗液、唾液中的溶菌酶,以及胃酸等属于 第 道防线; 体液,如血浆中的溶菌酶属于第 道防线; 2.吞噬细胞属于第 道防线。 一 二 二、三 (四)特异性免疫 1.抗原和抗体 ①抗原 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 来源: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 等物质。 (此外还有:它们分泌的毒素、过敏原、体内 衰老、损伤或癌变细胞,以及移植的器官等) 特异性免疫 蛋白质 (四)特异性免疫 1.抗原和抗体 ②抗体 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专门 的蛋白质 分布:主要分布于 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 本质: (如:免疫球蛋白) 抗击抗原 血清 蛋白质 【例】(2020年全国Ⅱ)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 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四)特异性免疫 【解析】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B.新冠病毒 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 白质的合成,B错误;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 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 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 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故选D。 (四)特异性免疫 效应阶段反应阶段感应阶段 2 体液免疫 抗 原 大多数 吞 噬 细 胞 摄取和处理 并呈递 T 细 胞 产生淋巴因子 刺激 B 细 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产生 抗 体 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少数,刺激 再次入侵,刺激 增殖 分化 增殖 分化 二次免疫 (内环境) (抗原进入内环境) 2 体液免疫 抗原 B细胞 吞噬细胞 T细胞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 特异性结合 2 体液免疫 提醒 (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的目的:暴露病原体 ; (2)免疫效应: ①抑制病原体的 或对人体细胞的 ; ②形成 ,进而被 细胞吞噬消化。 (3)二次免疫特点: 特有的抗原 繁殖 黏附 沉淀或细胞集团 吞噬 快速、强烈 (原因: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 细胞能 快速增殖分化成 ,产生大量 ) 记忆 浆细胞 抗体 效应阶段反应阶段感应阶段 抗 原 大多数 吞 噬 细 胞 摄取和处理 并呈递 T 细 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释放 靶 细 胞 少数,刺激 再次入侵,刺激 增殖 分化 增殖 分化 二次免疫 裂解 死亡 淋巴 因子 促进 免疫 效应 密切 接触 (凋亡) 3 细胞免疫 (抗原已侵入细胞) 3 细胞免疫 靶细胞 抗原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靶细胞 裂解死亡, 释放抗原 3 细胞免疫 提醒 (1)淋巴因子促进免疫效应是指: 促进淋巴细胞 ,增强 。 (2)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 细胞。 增殖、分化 免疫力 宿主 体 液 免 疫 细 胞 免 疫 4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比较 抗 原 吞噬细胞 T细胞B细胞 记忆细胞浆细胞 抗体 沉淀、细胞集团被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效应T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使其裂解死亡,释放抗原 抗原+抗体,被 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5 特异性免疫要点归纳 (1)一个B细胞能增殖分化成 种浆细胞,而一种 浆细胞只能分泌 种抗体。 (2)能特异性识别的: 能识别但不能特异性识别的: 不能识别的: 一 一 这些细胞的识别作用,与细胞膜上 的有关, 体现 了细胞膜的 功能。 糖蛋白 信息交流 T、B、记忆、效应T细胞 吞噬细胞 浆细胞 【例】(2020年全国Ⅲ)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 合理的是( D ) 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5 特异性免疫要点归纳 【解析】A.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寄生虫或 其他媒介,如细菌、病毒,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也能使人体通过体液 免疫产生抗体,A错误;B.病原体裂解后仍含有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 应的抗原物质,因此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错误;C.抗原不一定是蛋白 质,病原体含有的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特异性化学物质,也能引起机 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C错误;D.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 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分泌相应抗体,D正确。故选D。 5 特异性免疫要点归纳 5 特异性免疫要点归纳 (3)相关免疫细胞来源 吞噬细胞: B细胞: T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T)细胞、记忆细胞 B细胞和记忆细胞 T细胞和记忆细胞 5 特异性免疫要点归纳 (4)若胸腺受到破坏,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是: ; 若骨髓受到破坏,对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是: 。 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将完全丧失 (五)免疫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概 念 已免疫的机体 接 受 物质刺激时所 发生的组织损伤和功 能紊乱 自身免疫反应对 的组织和器官 造成损伤 由于机体免疫功能 。 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发 病 机 理 过敏原 进入 机体时与吸附在细胞 表面的相应 结合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而 引起 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 表面物质结构 , 抗体消灭抗原时,也 消灭正常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功能 (遗传缺陷) 或遭 等攻击破坏 而致 举 例 花粉过敏 蛋白质过敏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心脏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艾滋病 再次 相同 相同 再次 抗体 自身 相似 不足或缺乏 先天性 获得性 先天不足 病毒 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强 免疫功能过弱 【例】(2020年全国Ⅱ)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 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 免疫病的是( B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五)免疫功能紊乱 【解析】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 缺陷综合征,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 和器官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错误; 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五)免疫功能紊乱 (六)艾滋病 1.艾滋病(AIDS)( ) 病原体:HIV病毒( 病毒) (类型: 病毒) 传播途径: HIV攻击对象: 病人直接死亡原因: 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 T细胞 免疫功能降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细胞免疫 丧失, 体液免疫 丧失) 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 RNA 完全 部分 (六)艾滋病 (六)艾滋病 2.相关曲线 (七)应用 1.疫苗:用 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 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 ,从而对特定 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原理: 实例: 二次免疫反应——快速、强烈 灭活的或减毒 相应的抗体 水痘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七)应用 2.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治疗 原理: 实例: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如:抗原——抗体杂交)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 艾滋病检测 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成功表达 (七)应用 3.器官移植 存在问题:会出现 反应(属于: 免疫) 解决方法:使用 抑制免疫 功能 免疫排斥 细胞 免疫抑制剂 防卫 【例】(2020年全国Ⅲ)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 是( D ) 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 (七)应用 【解析】A.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携带特定 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确;B.教 室经常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病原微生物也能随空气 流动到室外,B正确;C.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使 体温升高,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7℃,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 查,C正确;D.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饮酒的度数一般不能达到 75%,且长期饮酒对人体会产生损害,免疫力下降,因此每天适量饮酒不 能预防新冠肺炎,D错误。故选D。 (七)应用 【例】(2020年山东卷)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 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 体检测法检测 (七)应用(七)应用 【解析】A.抗体只能与特定抗原结合,所以抗体检测法就利用了抗原与 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A正确;B.体液免疫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 生抗体,所以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B 正确;C.机体通过产生较多的抗体从而将新冠病毒彻底消灭,故患者康 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C正确;D.感染该 病毒的部分人由于其机体自身免疫力强而未出现症状,但其仍发生相关 免疫反应,故其体内也能产生抗体,D错误。故选D。 (七)应用 谢 谢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