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60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0讲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60张PPT)

ID:503968

大小:4.59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0讲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 建设和祖国统一新 中 国 的 政 治 建 设 新中国成立 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政权建设) (法律建设)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 构建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成立——政权建设 1、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条件 解放战争的胜利——前提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具体准备 任务: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共同纲领》;首都;纪年;国旗;国歌等) 临时宪法作用 1949-1954年: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1954-现在:不再代行,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 续存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职 能中国 共产党 无党派 人士 各民主 党派人民 团体 各民族 海外 华侨 各地区 人民 解放军 政协代 表组成 特点:代表具有空前的广泛性2、新中国诞生标志——开国大典 主席 毛泽东 副主席 朱德 刘少奇 宋庆龄 张澜 李济深 高岗 政务院总 理兼外长 周恩来 新中国成立——政权建设3、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 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 相结合 新中国成立——政权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通过: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表决票票样(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3)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 国体(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 政体(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 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3)内容: ②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公民有选举和被选举、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居住与迁 徙、人身等自由  有爱护和保护公共财产、依法纳税和服兵 役等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3)内容: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宪法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4)性质: 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 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 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 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 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宪法的颁布 (5)意义 ①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革命和 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 ③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 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制度建设 确立标志:1954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 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制度建设 1、各级人大代表的产生县 人大代表 区 人大代表 乡 人大代表 镇 人大代表 选 举 选 举 选 举 选 举 人民代表人民代表选举选举制度制度 权力广泛; 高度民主; 权力在民。县、自治县、市辖区、不辖区的市的人大代表 辖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代表 选 举 选 举 选 举 全国人 大代表 权力广泛; 高度民主; 权力在民。1.地位: 体现在它奠定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 2.职能: 3.代表的产生方式和组成情况: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 任免权等 普选;由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制度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相同点 都有定期选举的代表或议员组成 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即代议制民主 不 同 点 阶级本质 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 家阶级本质相适应, 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 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 家阶级本质相适应, 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 组织与活动 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三权分立原则 政党在证券 组织中的活 动形式 共产党是执政党,其 他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 经济基础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 制基础上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 制基础上合作基础: 确立: 指导思想: 合作形式: 基本组织: 作用: 政协职能变化: 政治协商 政治协商会议 1956年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调动了、开创了 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954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制度建设 新民革命时期的团结合作反独裁斗争 1954年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根据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和新时期的总任务,进 一步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也是新 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基本方针。政协与民主党派的主要职能 • (1)政治协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 导人人选的协商 • (2)民主监督:监督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 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 行 • (3)参政:民主党派除履行上述职能外,还 直接参与政权,参与国家和各级政权的事 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 规的执行。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中国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 作的亲密友党和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 者在野党。 3、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 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 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宁夏回族 自治区19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西藏自治区 1965 广西壮族 自治区 1958 我国的五个 省级自治区 (1)该地图向我们展示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 (2)你知道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何时开始实行 的?实行的原因有哪些? • 1947年 • 原因:1.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传统);各民族发展水平不平衡。 • 2.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 特点,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 3.实践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 治基础。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中国疆域广大,中国少数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内容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 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 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民主区域自治-25-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曲折￿ 发展 “文化大革 命”对民主 法制的践踏 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民主法制 重建健全完善1966年夏,在毛泽东领导下, 中共中央先后召开政治局扩大 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 了“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条 ”。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 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文化大革命”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一、重大挫折——文革“ 十年” 为什么会有一场“文化大革命”?-28- (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1.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左” 倾错误的发展; 2.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中央出现修正 主义,想通过文革来防止修正主义的复辟); 3.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错误; 4. 狂热的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 和集体领导制; 5.社会意识:长期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人们受封建专制思想影响深, 民主法制意识淡薄)-29- (二)“文革”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 1、对公民人权的肆意践踏 工人造反派全面夺权,致使党政机关 陷于瘫痪,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全国 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 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 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 2、对法律 制度的严重 破坏 3、对民主 制度的破坏-30- (三)文革的性质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体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 乱。(性质)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 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31- (四)“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 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最深刻教训)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 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 人崇拜。-32-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 遭到严重践踏,给社会主义事业 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损失。“文 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 定思痛,深刻认识到,要避免类 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发 生,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建设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历史背景 问题:“新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民 主法制建设方面有何决策?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立了新时 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为了保 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①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 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 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 和基层民主建设。 ③法律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有哪些措施? 讨论③ A.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了 1982年新宪法,并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相 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B.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和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 “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进入建设法 治化社会新时期.你怎么理解从“法制”到“法治”的变化? 法制:法律制度 法治:依法治国 你认为国家机关应该如何做到依法治国?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7-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国家的方针 政策都必须“有法可依”,任何 政党、团体、个人的活动都必须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依 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 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 展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的意义三、基层民主选举 1.基层民主选举的地位 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 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 的一环。2.基层民主选举带来的变化及发展 (2)农村: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民自治不断扩展。 (1)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 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村民)委员会主 任、副主任、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每 届任期均为三年。 根本变化:由任命到选举 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 进展,是中国政府贯彻“依法治国” 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 卓有成效的努力。 3.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普及的意义:1842《南京条约 》 新 界 香港岛 九龙 失 去 香 港… …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60 《北京条约 》 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 抢 走 澳 门… … 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我叫台湾,自古以来 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我 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 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 回到祖国的怀抱。后来, 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 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 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 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 湾问题”。 一、历史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台 湾 分 离…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解决什么问题 而提出的? 2、“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形成并成为国策 的? 3、“一国两制”的正确含义和内涵是什么 ? 台湾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酝酿、理论形成、宪法保证、成为国策)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与形成过程 理论形成: 酝酿: 最初提出: 宪法保证: 成为国策: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周恩来: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1981年叶剑英提出“九条方针” 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 在在一个中国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香港、,香港、 澳门、台湾实行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主体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补充 前提和核心1 1982年,中英首次谈判 英:主权换治权 中:主权没商量 2 1984年,签署 《中英联合声明》 3 1997年7月1日 香港顺利回归 香港回归的历程 回归之路——香港回归祖国八七声明 九九回归 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 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 门行使主权 回归之路——澳门回归祖国①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根本) 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 ③港澳同胞渴望统一 (群众基础) ④中英、中葡《联合声明》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法律依据) 原因(条件):① 标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 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 ③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⑤ 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 功典范。2020年6月30日,风云突变 ￿￿￿￿美国宣布制裁香港,中方强硬回击;黄之锋等港独头目“跑路”,“香 港众志”“香港民族阵线”“学生动源”等港独组织宣布解散、“黄店”接 连割席;全国人大全票表决通过“香港国安法”、港府宣布此法于6月30日 晚11时刊宪生效……有人称,香港在回归祖国23周年纪念日到来的前夕,迎 来“二次回归。 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记者成欣)针对近日新西兰单方面宣布暂停与香港 特区签订的《移交逃犯协定》,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宣 布,中方决定香港特区暂停港新《移交逃犯协定》,同时决定,香港特区暂 停港新《刑事司法互助协定》。还有英国、澳大利亚、德国 步入7月美军24天12次进入南海 ,7月25日—7月27日、7月28日—8月2 日,我国于南海举行两场大范围实弹演习(1)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 (2)80年代以来,两岸“三通”限制放宽; (3)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 (4)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5)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回归之路——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表现:1979年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通过该日所出版的《人民日报》以及全国 各地党报头版头条之通栏大标题形式所予以发表,同 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部长徐向前发表了关于停 止自1958年以来对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岛、二 担岛(大小金门及大小担岛)等岛屿所进行的炮击的 声明。其内容是向台湾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于此, 并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放“两岸三通”、扩 大两岸交流等方针材料一 中华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福建人民和台湾 人民讲的都是闽南话、住的房子也是闽南式的,药材 都是同样的药材。情同兄弟姐妹,血同缘,根同宗, 大家同日同月,共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 ——摘自连战在厦门大学的讲演海峡两岸同根同源、 同祖同宗 材料二 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 时期。以台湾“经济部”公布的数字,今年前三 季度,两岸贸易额达29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5%,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16%……两岸“三 通”有望获得重要进展。 ——据人民网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1)有利因素 ①历史依据: ②根本保证: ③正确方针: ④经济联系: ⑤人心所向: ⑥榜样借鉴: 探究: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两岸经济联系加强。 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港澳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材料三 自李登辉( 两国论1923年1月15日-2020年7月30日)执 政和陈水扁( 一边一国1950年10月12日)上台以来, 台湾当局在岛内大搞“渐进式台独”和“去中国 化”活动,在国际上大肆制造“两个中国”、“ 一中一台”,不断给两岸关系发展设置障碍、制 造危机 ……鼓吹“与中国对抗”,甚至提出了 在2006年搞“公投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法 ”并使台湾成为“正常、完整的国家”的“台独 ”时间表……蔡英文拒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不遗 余力地鼓吹“两国论”及“一边一国论” ,千方百计地阻挠和破坏两岸关系,为两 岸“三通”设置重重障碍。 岛内“台独”势力阻 碍统一进程 自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购的军备费 用高达430多亿美元。仅从1994年至1999年, 台湾引进武器装备总值就达133.11亿美元, 居世界首位。1990年到1995年间,台湾从美 国采购的军备就达83亿美元,仅次于沙特阿 拉伯,是美国军火外售第二大客户。 材料四 ——据《舰船知识》国际反华势力阻碍 统一进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