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比较阅读(高考复习微专题)》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诗歌比较阅读(高考复习微专题)》课件

ID:504622

大小:85.73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① 陈与义 其一 巧画无盐②丑不除,此花风韵更清姝。 从教③变白能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 其四 含章④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⑤。 注释:①五首绝句题咏同一幅墨梅图。②无盐:战国时齐国丑女钟离春。③从教: 任凭。④含章:即含章殿,传说南朝时宋武帝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 在额头形成美妆。⑤九方皋:春秋时相马名手,重马的风骨与气质。 1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首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无盐也无法变丑为美,墨梅 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B.第二首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人容颜般美妙,展 现出堪比造化的画技。 C.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不但描绘了梅花,还描绘了桃花、李 花,对比鲜明。 D.两首诗所题咏的墨梅图,没有描绘含章殿和九方皋,诗人提及 二者是在用典。 C“还描绘了桃花李花”错误。诗人并没有描绘这两种花,而是提及两花, 作为对比,认为桃花李花媚俗,只能算是梅花的奴仆,照应梅花风韵“ 清姝”。故C错误。故选C。 15.现实中没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现了墨梅画。根据上面两首诗,概括 陈与义对墨梅画特点的认识,并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 分) 15.认识: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视神韵而不拘泥于形貌 (或:重“意足”而轻“颜色”,强调意趣而不求形似)。 不同:①第一首侧重于赞美墨梅的清姝气质。②第二首侧重 于赞美画家高妙的艺术造诣。 贴文本,得要领 • 读标题 • 读正文 加(翻译诗句)减(意象、诗眼) • 暗示信息(作者、注释) • 巧借选项 诗歌高考热点之一 比较鉴赏 【2019年高考新课标卷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真题试做 语言风格由哪些因素影响? 内容 形式 景物、意境、题材、思想感情…… 修辞、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结构……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语言风格比较: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整,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这几句特别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 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首先,必须了解诗歌对比阅读的选材。题目材料一般选用 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 或是表达技巧不同,或是语言风格不同。 • 其次,了解命题角度。从命题角度看,可以分为对诗歌语 言的品味、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对诗歌形象(景、物、 人)的解读、对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的比较。 • 第三,从题型设置上,既有综合比较,更多的是单一比较 (开口细,指向明确),可以分为“同中求异”“辨别异 同”两种类型,但又较多是“同中求异”这一类型。 命题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三个小题。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所写景物中蕴含思想感情差异。 (2)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3)比较两首诗的语言。 热身思考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所写景物中蕴含思想感情差异。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高诗写景,表现将士牧马归来、胡马北还的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 些许怀乡之情。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 乡的迷惘和悲凉。 (2)比较两首诗的表达技巧。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修辞手法角度:高诗妙用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 边地无梅引发对故乡梅的联想。李诗恰切比喻,“沙似雪”、“月如霜”,写出边 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②抒情手法角度:高诗寓情于景,和平宁谧和思乡之情蕴于“雪净”、“牧马”、 “月明”、“羌笛”和“梅花”的意象中。李诗写景兼抒情,前三句写景、写声, 后一句抒情。 ③表现手法角度:高诗虚实结合、象征暗示,“雪净”写春来,象征危机化解,“ 月明”暗示边塞安静,“牧马”暗示胡马北还和将士牧归。“羌笛”暗示边烽暂息 的安闲;前两句实写表现边塞和平生活,后两句虚写边塞梅花满关山的景色。李诗 烘托铺垫,“沙似雪”、“月如霜”渲染环境艰险,衬托悲凉的思乡之情。 (3)比较两首诗的语言特色。 塞上听吹笛 高 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①炼字角度:高诗一个“满”字,既写牧马时节梅花该落的合情合理,也洋溢“埋 骨岂需桑梓地”的盛唐豪情,更隐含全体将士怀乡的不伤之思。李诗的一个“尽” 字,写了将士怀乡的无一例外和绵绵不尽的乡愁。 ②语言特点:高诗苍凉高壮,不以文采华丽见长,虽有思乡之情,却不低沉哀婉, 充满慷慨昂扬的基调。李诗简洁清空,不事雕琢,以神运笔,不落行迹,进入诗中 的内容无不是具有塞上特点的事物。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欧阳修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 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辽宁卷 (1)"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本色调。客船、"无灯"野 (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 萧索、沉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氛围""心绪"各2分。)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 尔北。②轮台:庭州厉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 析。(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全国卷 6.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 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 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 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7.第一问: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 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 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 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内宴奉诏作                                         曹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常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 什么?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 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全国卷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 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② 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 报国的刚毅精神。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 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 现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 记自己老之将至。 9.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 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 的悲慨。 【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下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当堂演练 【2018年高考新课标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5.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当堂演练 15.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 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 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 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 诗人 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 分) 2018·浙江卷 久留(逗留) 依依不舍 诗词鉴赏中的“点染手法”是先点出主体重点,然后再对其细 节进行详细的渲染描写。 1、点染中的“点”,指的是点明情感的内涵,“染”,指的是 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 2、点染是一种写情写景的手法,可以先“点”后“染”,也可 以先“染”后“点”,也可随“染”随“点”。凡是“点染” 之处,都可以从“情”和“景”的角度进行赏析。  3、“点”与“染”相辅相成:“点”因“染”才有依托;去掉 染,就显得空洞干瘪,索然无味。“染”因“点”才显得深刻、 厚实,才能引人联想,发人深思。 4、“点”即抽象评点,“染”即具体描写,二者紧密相连,表 现鲜明的情志。 知识点补充: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谈到该词时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 《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 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前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 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①,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 分) 2018·浙江卷 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 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 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 ”,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 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 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