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二课件:2.1.1 平面 .pptx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一数学人教版A版必修二课件:2.1.1 平面 .pptx

ID:504738

大小:445.03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平 面1.掌握平面的表示法,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掌握有关平面的三个公理; 3.会用符号表示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问题导学 题型探究 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问题导学     新知探究 点点落实 知识点一 平面 思考 几何里的“平面”有边界吗?用什么图形表示平面? 答案  没有. 平行四边形. 1.平面的概念 (1)平面是一个不加定义,只需理解的原始概念. (2)立体几何里的平面是从呈平面形的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如课桌面、 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都给我们平面的局部形象. 答案答案 2.平面的画法 常常把水平的平面画成一个__________,并且其 锐角画成____,且横边长等于邻边长的___倍. 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为了增强立体感, 被遮挡部分用_____画出来. 3.平面的表示方法 (1)用希腊字母表示,如平面α,平面β,平面γ. (2)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平面ABCD. (3)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对的两个顶点表示,如平面AC,平面BD. 平行四边形 2 虚线 45°知识点二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 思考 直线和平面都是由点组成的,联系集合的观点,点和直线平面 的位置关系,如何用符号来表示?直线和平面呢? 答案 点和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可用数字符号“∈”或“∉”表示,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可用数学符号 “⊂”或“⊄”表示. 答案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基本位置关系及语言表达 文字语言表达 图形语言表达 符号语言表达 点A在直线l上 点A在直线l外 点A在平面α内 A∈l A∉l A∈α 答案答案 点A在平面α外 直线l在平面α内 直线l在平面α外 平面α,β相交于l A∉α l⊂α l⊄α α∩β=l知识点三 平面的基本性质 思考1 直线l与平面α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P.直线l是否在平面α内?有 两个公共点呢? 答案 前者不在,后者在. 答案 思考2 观察右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思考3 观察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所示),平面ABCD与平面 BCC1B1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A、B吗? 答案 不是,平面ABCD与平面BCC1B1相交于直线BC.公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作用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 的两点在一个平 面内,那么这条 直线在此平面内 A∈l,B∈l,且 A∈α, B∈α⇒l⊂α ①确定直线在平面 内的依据 ②判定点在平面内 公理2 过不在一条直线 上的三点,有且 只有一个平面 A,B,C三点不共 线⇒存在唯一的平 面α使A,B,C∈α ①确定平面的依据 ②判定点线共面公理3 如果两个不重 合的平面有一 个公共点,那 么它们有且只 有一条过该点 的公共直线 P∈α且 P∈β⇒α∩β=l ,且P∈l ①判定两平面 相交的依据 ②判定点在直 线上 返回题型探究     重点难点 个个击破 类型一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 例1 如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 在(1)中,α∩β=l,a∩α=A,a∩β=B. 在(2)中,α∩β=l,a⊂α,b⊂β,a∩l=P,b∩l=P. 反思与感悟 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 借助集合中的符号来表示几何中点、线、面的关系就是几何中的 符号语言,符号语言的运用简洁明了地表达了几何中的各元素的 关系,比文字语言更适合于几何关系的表示,因此,要逐步适应 并掌握.跟踪训练1 若点M在直线a上,a在平面α内,则M,a,α之间的关系 可记为(  ) A.M∈a,a∈α B.M∈a,a⊂α C.M⊂a,a⊂α D.M⊂a,a∈α 解析 点与直线的关系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能用“∈”,直线与平 面的关系为集合间的关系,不能用“∈”. 解析答案 B类型二 平面性质的应用 例2 已知:如图所示,l1∩l2=A,l2∩l3=B,l1∩l3=C. 求证: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答案证明 方法一 (纳入平面法) ∵l1∩l2=A,∴l1和l2确定一个平面α. ∵l2∩l3=B,∴B∈l2. 又∵l2⊂α,∴B∈α. 同理可证C∈α. 又∵B∈l3,C∈l3,∴l3⊂α. ∴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方法二 (辅助平面法) ∵l1∩l2=A,∴l1、l2确定一个平面α. ∵l2∩l3=B,∴l2、l3确定一个平面β. ∵A∈l2,l2⊂α,∴A∈α. ∵A∈l2,l2⊂β,∴A∈β. 同理可证B∈α,B∈β,C∈α,C∈β. ∴不共线的三个点A、B、C既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 ∴平面α和β重合,即直线l1、l2、l3在同一平面内. 反思与感悟反思与感悟 证明点、线共面问题,一般先由部分点线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他 的点和线在所确定的平面内.跟踪训练2 已知a∥b∥c,l∩a=A,l∩b=B,l∩c=C. 求证:a,b,c和l共面. 证明 如图, ∵a∥b,∴a与b确定一个平面α. ∵l∩a=A,l∩b=B,∴A∈α,B∈α. 又∵A∈l,B∈l,∴l⊂α. ∵b∥c,∴b与c确定一个平面β,同理l⊂β. ∵平面α与β都包含l和b,且b∩l=B, 由公理2的推论知: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平面α与平面β重合, ∴a,b,c和l共面. 解析答案例3 已知△ABC在平面α外,AB∩α=P,AC∩α=R,BC∩α=Q,如图 所示. 求证:P、Q、R三点共线. 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证明 方法一 ∵AB∩α=P, ∴P∈AB,P∈平面α. 又AB⊂平面ABC,∴P∈平面ABC. ∴由公理3可知:点P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同理可证Q、R也在平面ABC与平面α的交线上. ∴P、Q、R三点共线. 解析答案反思与感悟方法二 ∵AP∩AR=A, ∴直线AP与直线AR确定平面APR. 又∵AB∩α=P,AC∩α=R, ∴平面APR∩平面α=PR. ∵B∈平面APR,C∈平面APR, ∴BC⊂平面APR. ∵Q∈BC,∴Q∈平面APR, 又Q∈α,∴Q∈PR, ∴P、Q、R三点共线. 反思与感悟反思与感悟 证明多点共线的方法是利用公理3,只需说明这些点都是两个平面 的公共点,则必在这两个面的交线上.也可考虑为点P、R确定一条 直线,Q也在这条直线上,这也是证明共点、共线、共面问题的常 用方法.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AB的中点, F为AA1的中点.求证:CE、D1F、DA三线交于一点. 解析答案 返回返回 证明 如图,连接EF,D1C,A1B. ∵E为AB的中点,F为AA1的中点, ∴E,F,D1,C四点共面, ∴D1F与CE相交于点P. 又D1F⊂平面A1D1DA,CE⊂平面ABCD. ∴P为平面A1D1DA与平面ABCD的公共点. 又平面A1D1DA∩平面ABCD=DA, 根据公理3,可得P∈DA, 即CE、D1F、DA相交于一点.1 2 3达标检测      4 5 解析答案 1.若A∈平面α,B∈平面α,C∈直线AB,则(  ) A.C∈α B.C∉α C.AB⊄α D.AB∩α=C 解析 因为A∈平面α,B∈平面α,所以AB⊂α. 又因为C∈直线AB,所以C∈α. A1 2 3 4 5 解析答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B.一条直线和一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是平面图形 D.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解析 A选项中,三点若在同一直线上就不能确定一个平面; B中,这一点在直线上不能确定一个平面; 空间四边形ABCD就不是平面图形,故C错. D1 2 3 4 5 3.把下列符号叙述所对应的图形的字母编号填在题后横线上. 答案 (1)A∉α,a⊂α____. (2)α∩β=a,P∉α且P∉β____. (3)a⊄α,a∩α=A____. (4)α∩β=a,α∩γ=c,β∩γ=b,a∩b∩c=O___. C D A B1 2 3 4 5 4.空间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可以确定的平面数是________.1或3 答案1 2 3 4 5 解析答案 5.如图,已知D,E是△ABC的边AC,BC上的点,平 面α经过D,E两点,若直线AB与平面α的交点是P, 则点P与直线DE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 解析 因为P∈AB,AB⊂平面ABC, 所以P∈平面ABC. 又P∈α,平面ABC∩平面α=DE, 所以P∈直线DE. P∈直线DE规律与方法1.三个公理的作用:公理1——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的依据; 公理2——判定点共面、线共面的依据; 公理3——判定点共线、线共点的依据. 2.证明几点共线的方法:先考虑两个平面的交线,再证有关的点都是这两个 平面的公共点.或先由某两点作一直线,再证明其他点也在这条直线上. 3.证明点线共面的方法:先由有关元素确定一个基本平面,再证其他的点(或 线)在这个平面内;或先由部分点线确定平面,再由其他点线确定平面,然 后证明这些平面重合.注意对诸如“两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等依据的证 明、记忆与运用. 4.证明几线共点的方法:先证两线共点,再证这个点在其他直线上,而“其 他”直线往往归结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返回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