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内力作用与地貌)44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与地貌 【最新考纲】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考纲解读】 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3.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解释地貌的形成。 【知识体系】 概念解读: 地形、地貌 地形区 地质作用 地质构造 21 来自地球内部放射 性元素衰变的能量 内力作用 能量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能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69—70,完成: 1.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 、 、 。 其中,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的是 ,根据岩层的运动方向,又可将其分为 运动和 运动,其中对地表形态形态影响最大的是 。 2.内力作用表现形式中,对地表形态影响微弱的是 ,对地表形态几乎没有影响的 是 。 3.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 与 ,与,奠定了地表形态的 ,总的趋势是 。 (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4.P70活动,那不勒斯湾海岸自大理石大理石柱建成以来,发生的内力作用形式有哪些? 其中公元79世纪之前内力作用是 ,公园79世纪—15世纪发生了 运动,公元15世 纪——18世纪,地壳发生了明显的 运动,证据分别是 。 一、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 过程缓慢,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表现 形式 岩浆活动 剧烈变化,但改变有限 一、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在地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 脉。(造山运动) 地壳运动:内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隆起、拗陷以及形成各种构造形态的运动。根 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为主)和垂直运动(为辅)。 挤 压 张 裂 挤压:褶皱山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落基山脉 张裂:裂谷、海洋 红海、东非大裂谷 东 非 大 裂 谷 的 演 变 一、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做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运动。 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或拗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地壳上升海水退却,一部分海底变成陆地;地壳下降,海水入侵,原来的陆地变为海 洋。(造陆运动) 盆地 海 洋 陆 地 上升运动:断块山 华山、泰山、庐山 下降运动:谷地、平原、盆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台湾海峡 死海、贝加尔湖、 一、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岩浆活动 l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和岩浆侵 入两种形式 l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l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作用微弱 l火山、熔岩地貌(富士山、东非高原) 一、内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变质作用 l发生在地壳深处 l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一、内力作用的结果 使地表变得 高低不平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 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态 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 二、板块构造学说 地壳为什么发生运动?运动的力量从哪里来?地壳与动如何影响地表形态? 1.板块的划分 岩石圈 断裂构造带 六大板块 若干小板块 二、板块构造学说 2.板块的边界——板块与板块的分界线 生长边界:一般位于大洋中部,形成海岭、中脊;陆地上一般与断层线分布一致。 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大洋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往往形成海 沟和巨大的山脉、高原。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为 许多单元,叫做板块。 ②全球岩石圈被一些构造带(海岭、 海沟)分割为六大板块若干小板块。 ④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往往多火山、地震。 ③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 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两大火山地震带: A: AB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沿线地区多地热,硫磺等资源 4.板块构造学说对地表形态形成的解释 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和张裂, 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 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 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 所有的生长型边界都是分布在大洋中 的中脊上。 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高原、海沟。 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 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俯冲 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是海 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供, 隆起形成岛弧和海岸山脉。 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则形成 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所有的消亡型边界就是,分布在环 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上— —基本上在海陆交界的地方。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下图示意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读图,回答第4题。 4.平顶海山 A.为褶皱山 B. 由沉积岩构成 C. 顶部形态由内力作用塑造 D.随着板块的移动没入水下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 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 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 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6分) 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 明判断理由。 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 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 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6所示,某海拔 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 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 同喷发时期。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6分) 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 (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 有山体。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 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 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 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 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 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 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 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三、内力作用与山地形成——褶皱山 自主学习: 1.地质构造的类型有哪些? 2.描述褶皱的形成过程。 3.褶皱的基本形态有哪几种?分别绘制其基本形态 4.褶皱常常形成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分别描述其形成过程。 5.人们如何利用褶皱指导生产活动? 三、内力作用与山地形成——褶皱山 1.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 系列的波状弯曲。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 褶曲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2.常见地貌: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地貌上:一般情况下(内力作用)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形态上,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 背斜 向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 易被风化侵蚀,经外力的长 期作用后,背斜反成谷; 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 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强, 不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内力作用)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先内力,后外力) 3.地形倒置 地下水 石油 天然气 找矿应用 • 背斜:天然气、石油 • 向斜:地下水 工程应用 • 背斜:修隧道 • 向斜:建大坝 4.实际应用 四、内力作用与山地形成——断块山 自主学习: 1.描述断层的形成过程?比划比划 2.断层的形态有哪几种 3.描述断块上升所形成山地(断块山)的基本特征。 4.说出常见几处断块山的分布 5.断块下陷所形成的地形主要有哪些?请指出其分布地区 三、内力作用与山地形成——断块山 1.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 体就会破裂断开,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破裂 断层 2.断层的基本类型及地貌景观 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 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中心岩体上升(地垒) 中心岩体下降(地堑) 断层构造带:因岩石破碎, 易发育成沟谷、河流 ①地下水易于断层处出露,形成泉 ②断层线附近地壳活跃,不宜建筑 ③断块上升处地势险要,常形成著名 景点 ④断块上升形成山地,汇集雨水,成为 河流的分水岭 ⑤断块下陷处接受河流带来的泥沙沉 积,常发育为富饶的冲积平原 根据材料从地质构造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两侧地块 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 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 的泥沙沉积而形成宁夏平原。 说明图中AB所在地区与CD所在地区等高线弯曲的特点及其原因. AB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上游方向 (高处)凸出,原因:上游段主 要受侵蚀作用影响; CD处等高线向河流的下游方向 (低处)凸出,原因:下游段主 要以河流堆积为主。 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 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 桌形山或方形山,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 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右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1~2题。 1.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A.花岗岩  B.玄武岩 C.大理岩  D.石灰岩 2.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A.固结成岩 岩层断裂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 B.岩层断裂裂隙扩张岩浆喷发地壳抬升 C.岩石沉积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 D.岩石沉积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以上, 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 依次是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在正常情况下,河流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示意延 川黄河蛇曲地质遗迹发育的河流阶地剖面。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多级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 地层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B. 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堆积 C. 层间歇性下降、流水堆积   D. 地层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 4.图示黄河河床位于 A. 背斜顶部   B. 断层线附近 C. 向斜槽部   D. 板块分界线附近 5.图示黄河东西两侧相比 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②东侧岩层相对下降③西侧没有黄土堆积是因为海拔高,遭受侵蚀④西侧阶地少是因为岩层坚 硬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材料一 珊瑚虫一般分布在水温20~30 ℃、水深50米以内、光照充足的清澈水域。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 的浮游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钙和二氧化碳,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形成骨骼与外壳。珊瑚及 其他生物的骨骼、外壳不断堆积形成珊瑚礁。南海是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之一,类型多样的珊瑚礁分布 在从海南岛到南沙群岛的广阔水域,南海珊瑚礁多与海底火山伴生。  材料二 甘泉海台(虚线内)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位于西沙海槽南侧。甘泉海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 和地壳运动有关。下图为西沙主要海域等深线图(单位:m)。 (1)分析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2)描述甘泉海台的地形特征。 (3)推测甘泉海台的形成过程。 (1)南海纬度低,水温较高;多浅海海域,海水清澈; 光照充足,浮游生物繁盛,食物充足,利于珊瑚生长。 (2)中间高,四周低;顶部平坦开阔,边缘坡度较大 (3)早期,岩浆喷发形成海底火山,火山顶部水深较浅,珊瑚虫在火山顶部着生,分泌 石灰质物质并堆积形成珊瑚礁;然后,地壳下陷,珊瑚礁平面沉降至海平面以下深处水 域。 三、内力作用与山地形成——火山 三、内力作用与山地形成——火山 1.火山构造 2.形成地貌 如果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形成宽广的熔岩高原,如东非高原 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往往会形成火山,如我国长白山主峰 火口湖——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天池 堰塞湖——五大连池、杜鹃湖 3.分类(状态) 4.影响 不利影响 火山灰:污染空气、影响呼吸、妨碍航空、掩埋 火山碎屑(火山弹) 火山地震:引起周边地震、滑坡,海啸(海底火山) 有利影响 火山灰:周边地区土壤肥沃 造陆 带来巨大的地热资源 形成丰富的矿产:钻石、铜矿、铁、方解石、硫磺等 四、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 选线一般应按地形大势来确定路线的走向。原因:①尽量节约建 设成本;②降低技术难度;③工程施工要安全;④降低运营成本 和提高运营安全性。(如果选取最直、最短的线路,就必须开拓 较多的山坡,填平沟谷,建造较多的桥梁或隧道)。 地势相对和缓, 施工难度较小建 设和运营成本低 地势起伏大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