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表达技巧
你知道下列诗句
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吗?
1、墨 梅 王冕
•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托物言志)
2、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反衬)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拟人)
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比喻)
5、春 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双关)
6、秋 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以景衬情)
7、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虚实结合)
8、 生查子
欧阳修
• 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宵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对比)
9、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典)
10、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
帽著帩头
(侧面描写)
11、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
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欲抑先扬)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乐景写哀)
13、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
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细节描写)
14、 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静结合)
1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像)
表
达
技
巧
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
抒情
照应、过渡、铺垫、伏笔、先
总后分、、承上启下等。
表现手法:
(其它技巧)
烘托、象征(托物言志)、虚
实结合、抑扬结合、渲染、想
象联想、赋比兴等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
修辞手法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
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杜牧《题乌江》 (反问)
(夸张)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
(借代)
(比喻)
(对比)
辨别修辞手法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
了解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抒发什么
感情,达到什么目的,运用这些修辞
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拟人。嫌、故
2.用拟人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
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词语可看出
?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
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
势,故应难看梅花。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
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2)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
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
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
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
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
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表达方式
概
述
四
种
表
达
方
式
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
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
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
恶、喜怒等主观感情。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 中 少 妇 不 知 愁 , 春 日 凝 妆 上 翠 楼 。
——王昌龄《闺怨》
不 是 花 中 偏 爱 菊 , 此 花 开 尽 更 无 花 。
——元稹《菊花》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议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抒情)
常见的表现手法
1、想象和联想
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
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
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想象: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
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
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和思维过程。
想象——从无到有
联想——由此及彼
这两种手法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
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
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
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
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
好的理想世界。
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分析: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
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
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析: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
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
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下片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
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楼前的,是一片杂
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
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①、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
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2、虚实结合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
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
象显实境。
(2)已逝之景之境。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
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
眼前。
(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
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
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
增其乐。
②、实
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
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
《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
险峻的形势。
③、 虚实相生
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
相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大大
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
虚景和实景的关系:
(1)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
中心的。
(2)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的
中心的。
例: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
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
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
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
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
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
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前两句泛写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
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
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的
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
益彰的效果。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实
虚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
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
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
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
心情,是实写。
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
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
依不舍。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
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3、渲 染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
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
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弥漫在
满江烟雨之中,更沁透在两个离人的心头。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以“微雨”“暮钟”“漠漠”“冥冥
”“浦树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的伤
感的气氛。
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勾画,不
用渲染烘托的写法。
4、白描
例:《山 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明
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
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
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寥寥数语勾勒了父子辛勤劳作、
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封建统治
者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田家 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5、比兴
6、象征
象征是诗歌惯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
征人的品德节操。
如: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
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
“牡丹”象征富贵等等。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7、动静结合
艺术创作中离不开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一动一静,相
辅相成。前者属于烘托手法。
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
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
头浅滩的调皮,是动静。全诗动静结合,写
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
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
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
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
以动衬静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
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
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以动衬静
析: “万壑有声含晚籁”,实质指万
壑涵盖所有的声音,突出了晚籁之静; “数
峰无语立斜阳”,数峰本无语,这里经过
强调,反而暗示数峰欲言又止, 同样写出
了一个静字。
•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初闻征雁已无蝉”二句,是
实写环境背景:秋深了,树枝上已听不到聒
耳的蝉鸣,辽阔的长空里,时时传来雁阵
惊寒之声。在月白霜清的宵夜,高楼独倚,
水光接天,望去一片澄澈空明;后两句是想
象中的意境,写月中霜里的素娥和青女,反
映了诗人在混浊的现实环境里追求美好、
向往光明的深切愿望。
•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这首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诗句赏析.
(1)动静结合。静止的桥和浮动的野烟相映
成趣:野烟使桥化静为动,虚无缥渺,临
空而飞;桥使野烟化动为静,宛如垂挂一
道轻纱帏幔。
(2)由实及虚。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
清溪何处边?”作者似乎真的认为这“随
流水”的桃花瓣是由桃花源流出来的,由
眼前的桃花想像是从虚幻桃花源中流出来
的,给人美妙的遐想。
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
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次萧冰崖梅花韵
冰姿琼骨净无瑕,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的早,有谁风雪看梅花。
8、欲扬先抑
诗中三四句忽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
于梅花,谁会冲风踏雪顾及梅呢?然而,
牡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
诗人欲扬先抑,只有冰清玉洁的梅花
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芳争艳,才能受到
人们的青睐。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
“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
写的用意是什么?
先扬后抑,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
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
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
的主题。
9、烘托艺术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
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写景)
1、侧面烘托
2、以景衬情
3、动景静景互衬
写景时不从正面景物入手,而是从与
其有关的侧面景物入手,以对侧面景
物的描写来达到反映主题的效果。
喜景衬喜情、哀景衬哀情、
喜景衬哀情
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
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城入手,却
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
入手,写出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
没落与荒凉。
析:湖面春水新生、树上春莺争鸣、空
中春燕衔泥、堤岸春花渐开、春草刚绿,诗
人敏锐细腻的笔触,让人们从中体会到西湖
正在舒展地着上春装。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乐景衬乐情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析: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恢宏的
秋景——哀景: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
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
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涌流,一片深
秋的凄清之色。为下文四句渲染了浓浓的愁
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铺垫。
哀景衬哀情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
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
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
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乐景衬哀情
• 骆谷晚望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反衬。乐景衬哀情。诗人登上骆谷,晚霞似
锦,远岭近峦,浓妆淡抹,眼前展现一幅
锦山绣水的美丽画面。可是由于作者去国
还家,成为了“断肠人”,因此美景变成
了“断肠枝”。起句写美景,景美得扑人
眉宇;收句写愁肠,肠愁得寸寸欲断。使
诗味更加浓郁,
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
来讽喻当朝。
10、借古讽今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
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直接抒情:常通过议论感叹的方式
直接抒发情感
借景(物)抒情:通过景物的描绘
来抒发情感(由景生情)
寓情于景:将感情融汇在景物中来
抒发感情(情景交融)
有关抒情的易混淆概念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
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
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直接抒情
小重山
•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
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
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
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
有谁听?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作
者
借“
原
上
草”
的
顽
强
抗
争,
尽
情
发
出
对
自
然
规
律
不
可
抗
拒
的
感
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
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
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借景或借物抒情)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又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
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
愁别恨。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或物)
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
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间接抒情 乐(哀)景哀(乐)情
间接抒情 乐(哀)景哀(乐)情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
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
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
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相思泪。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
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
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
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
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
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
•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
沙洲冷。
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
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
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
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
法、修辞手法等。
•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
这种手法。
•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
的感情。
分析技巧型 答题步骤
•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
的感情。
答 题 示 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
表现手法?有何效
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
手法(步骤一)。天
未放亮,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反衬夜
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
静(步骤二)。两处
反衬都突出了诗人
出行之早,心中由
飘泊引起的孤独寂
寞(步骤三)。
练习巩固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分析所用的表达技巧。
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
一是笼中的。
①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②前者
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
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③这首
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
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分析“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
杜宇”的表达技巧。
运用烘托手法,以莺燕的“静”衬
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写出了作者浓
厚的乡愁。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时忙。
这是一首写羁旅乡思的诗,构思非
常巧妙。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
诗人借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
特点比拟自己远离故土辗转仕途的奔
波之苦。这种化虚为实的写法把羁旅
之苦形象地表达出来了。更巧妙的是,
在比拟中用了比较,内容上更进一层,
使羁旅之苦、乡思之情更突出,更强
烈。
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