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的术语及含义
艺
术
手
法
1 修辞方法
2 表达方式
3 表现手法
4 结构技巧
01、比喻:生动形象、突出特点
02、比拟:生动形象、使人格化
03、对偶:句式整齐、有韵律感
04、反复:突出强调、有节奏感
05、夸张:意境浪漫、突出醒目
06、借代:突出鲜明、具体生动
07、设问:引起注意、强调问题
08、反问:强调观点、加强语气
09、用典: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10、排比:名式整齐、增强气势
11、 双关:含蓄委婉、表意丰富
12、通感:调动感观、生动形象
13、对比:形象鲜明、特点突出
修
辞
手
法
14、 互文:语言整齐、表义丰富
15、引用:言简意丰、表现力强
16、反语:讽刺愤懑、言婉意深
17、比兴:引出下文、生动形象
18、移就:形象生动、语意丰富
19、婉曲:委婉曲折、表意含蓄
20、回文:节奏回环、有韵律感
21、呼告:感情充沛、便于抒情
22、移情:人物一体、感情强烈
23、列锦:烘托气氛、创造意境
24、项真:语意连贯、有节奏感
修
辞
手
法
表达方式
记叙
1、直陈其事叫赋(多见于叙事诗)
2、间接叙事是在写景中暗含事情发展过程
议论(多见哲理诗)
1、直接议论
2、间接议论:借景、物、事等议论。
说明
抒情
描写
表达方式
一、抒情:这里指思想感情、志向追求、观点态度
抒情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
1 借景抒情(多见田园、羁旅思乡、送别、边塞诗)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以景结情
(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2 托物言志、借物寓理 、借物抒怀(多见咏物诗)
3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多见怀古诗)
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昔盛今衰)
评述古事
二、描写:
四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
虚实结合、正侧结合
描写角度:远近、俯仰、明暗、
色彩对比映衬、
时空、人文自然
其余手法:白描、细节描写、
渲染、烘托
表现手法
1、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寂 、以明衬暗、以乐衬哀
2、联想和想象
(对写):如以对方写自己(委婉含蓄)
3、象征
4、抑扬、照应
诗歌是多种手法同时运用,所以答题时,也是多种手法同
时来答:
写景方法:运用修辞 衬托渲染 联想想象
色彩搭配 高低远近 动静明暗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工笔细描
白描勾勒 乐景写哀 哀景写乐
结构技巧
整体安排: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层层深入
开头部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总领全诗
引出下文(铺垫下文、埋下伏笔)
中间部分: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
结尾部分:卒章显志、以景结情、首尾照应
一、修辞手法
1、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
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
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赏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
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
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在写景状物时能突出生动的形象,强化特定的
意境的渲染;议理抒情时则能以生动形象强化表情达意,
从而深化诗词的主题。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
平静的。
答:诗句使用比喻手法,把水面比做轻磨
过的明镜,倒映着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
进而表现出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宋代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以不可胜数之物喻闲愁,极写无限的
愁怀恨绪。使抽象之情形象化。
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将春风比作剪刀,裁出了美丽的春天。将春天
大自然的活力写得十分形象生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以“梨花”喻“雪”
2、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
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
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赏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
”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
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
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
情夸张到极点。
独坐敬亭山
李 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古人评《独坐敬亭山》有云:“两不
厌”妙矣,传独坐之神。古人为什么这么
说,请你作出合理的鉴赏。
拟人
答:“两不厌”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山以人的情感。
表面写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
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人间的无情,点出
“独”字。从而表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感。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
阳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
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1)“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步骤
一)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步骤二)更好
地表现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写君
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也更新颖。
(步骤三)
答: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了
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在天上饮酒,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
境的情景,表达喜悦的心情。(步骤二、三)
3、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
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
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
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
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
作简要分析。
“马前桃花马后雪”诗句巧妙地以“马
”勾连“桃花”与“雪”两个事物,采用
借代手法,以桃花代家乡温馨美好的生活,
以“雪”代塞外严寒的生活,将关内桃花
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
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表
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读之令人心酸。
谒金门
南宋词人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
旧巢无觅处。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胡尘”运用
借代手法,用胡尘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引起的战争 ,
“玉关”代指边赛,“玉楼”代指享乐的南宋朝庭。
“东风”用了拟人手法。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八声甘州》柳永红翠借代繁华,红衰翠减借指繁华的终将
落幕。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借代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杜甫
• 如梦令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指代叶,红指代花,
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
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
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张:
调好弦,准备调奏。这句说在深秋天气弹奏起箜篌。 “素女”
也是传说中的神女。
昆山:是产玉之地。"玉碎"、"凤凰叫":形容乐声清亮;
"芙蓉泣"、香兰笑":形容乐声时而低回,时而轻快。
“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这句是说乐声使全
城气候变得温馨。
夸张李贺可说是通过幻想境界的反响,从侧面烘托出了箜篌声。
诗人不以具体事物的比喻为满足,而是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
通过大胆的想象,极力的夸张,浓艳的色彩,再现了箜篌的
美妙乐声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一开头,就把人们带入了一
个不同凡响的音乐世界。技艺高超的乐师李凭在天高气爽的
秋日弹奏制作精致的箜篌,吸住了天空流云停步聆听,引起
了湘妃素女女愁啼哀思。进而作者从更多的侧面描摹箜篌奇
异变幻的声音,或以声拟声,或以情喻声:声清脆,象昆山
美玉破碎;音高昂,如凤凰放开歌喉;乐曲悲凉,叫芙蓉哭
泣垂泪,旋律欢快,令香兰含笑仰头。紧接着诗人想象的翅
膀又飞到了古代的神话传说里:这和美的乐音,扣动着天帝
的心弦;声响,震破了女娲所补的苍天,这精妙的乐曲,唤
起了音乐能手神妪的学习兴趣,这非凡的旋律,连月宫里的
吴刚和玉兔也听得入了神,着了迷,通宵不眠,如狂似痴。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
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夸张
5、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
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
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
义集中含蓄。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杜甫《登高》)
赏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
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
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
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
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
壮志难酬的苦痛。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
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6、排比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
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
说出来。
7、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
人回味。
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
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
鲁威作)
赏析: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
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
英雄业绩。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
•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
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
化主题,令人回味。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反问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声声慢 》李清照
•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游子吟》孟郊
9、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
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
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 王维的《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
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
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
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尾联化用王孙典故,本来《楚辞•招隐士》说: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
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
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把历史上的典故,眼前景物和自己
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悠
远。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
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
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
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
复中原的决心。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诗中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之句,春风
十里的扬州应该是一片繁华景象,可眼前却是一
片荒芜,昔盛今衰的比照中抒发出诗人深深的伤
感之情。
10、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答:诗句以桑树起兴,从诗人的年轻貌美
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
爱到厌弃的经过。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 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
及“华年”。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这两句诗是个引子,引出下面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历史
剧故事。这两句诗本身暗含着比喻夫妇离别的意思,但这
只是一种暗比,跟直接打比方有区别,它起的是渲染悲剧
气氛的作用。
11、双关
双关是在一定的事言环境里,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
使语句具有双重含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
(1)谐音双关
(2)语意双关
例:我与灵山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林则徐)
满头,既指山头,又指人头。晴雪,既指白雪,又指白发。
例: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望江东》)
“隔”字,既写出了诗人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也写出了
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效果:使诗歌表意丰富,含蓄蕴藉。
双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
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
手法叫做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
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双关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
尽
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
之
生死不渝,意义双关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
双关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
“晴”与“情”谐音双关。
12、互文
指诗文的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
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互文:同一个句子中有些词语相互映衬呼
应,或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
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可
使简炼文句,以少驭多;对举顿挫,富有节奏。
出塞二首其一 ·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双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
的关塞。
互文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木兰诗》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岳阳楼记》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蜀道难》
13、通感
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
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
起来的修辞方式。
例:红杏枝头春意闹 视觉通听觉
例:天阶夜色凉如水 视觉通触觉
例:寒磬满空林 听觉通触觉
效果:调动多种感观,使描写的事物更形
象生动。
• 又叫“移觉”,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适用
于甲类感官上的词语巧妙地移植到乙类感官上,视
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彼此相通。一种感觉
与另一种感觉之间在心理上反映上的相似点,是感
觉转移的条件,符合这一条件亦即运用移觉修辞方
式原则。“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由钱钟书先
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
甜的笑)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
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
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杜甫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
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香”是嗅觉,“暗”是视觉,是
嗅觉通于视觉,突出香的清淡。
• 避鸟声如剪,隔岸奇花色欲燃 。
• 《西湖亭》
前一句写鸟语之快有如剪刀,由此听觉与
视觉勾通;后一句写花色欲燃,花色浓艳,
像要燃烧,视觉向触觉挪移。写鸟声,写
花色,却听之有音,视之有温度,形象异
常具体。
14、 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对比
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
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
得更坏。反差强烈,更突出主题或思想,具有震
撼人的力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热闹场面与凄凉场面的鲜明对比,更突出之前奢华的
罪恶、今天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
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突出了诗人昔盛
今衰的历史感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
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
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因为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但台城
柳却依旧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
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它的繁
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
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
唐朝已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
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其先
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朝的衰
落,怀古伤今中流露出诗人对时事的感
伤情绪。
李清照《如梦令》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
鹭"
运用了反复手法,表现了词人急着寻路回家,奋
力划船的情状。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
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思想感情的表
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
白居易的《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
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
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寒山 《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
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宋词《曲玉管》柳永
遥山隐隐,飞绵滚滚,醉汉醺醺。香见阵阵,暮雨
纷纷。 《阳春曲 别情》王伯成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
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天净沙·即事》 乔吉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刘攽(bān) 《雨后池上》)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 宋代贺铸《青玉案》)
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赤壁怀古》)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逋《山园小梅》)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刘攽《新晴》)
比拟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白居易《白云泉》)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只爱东山睛雪后,软红光里涌银山。
(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
不同点:
1、比喻无论何种比喻一定会出现“喻体” 。
比拟只出现本体,“似体”从不出现。
2、比喻的结构是:
本体(名词)+ 喻词 + 喻体(名词)。
比拟的结构是:
本体(名词)+ 动词(拟体的动作、表情、心理)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南宋词人李好古《谒金门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柳永《八声甘州》)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借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同上)
巾帼不让须眉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李贺《李凭箜篌引》)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罢(毛泽东《七律冬云》)
总为浮去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长恨歌》)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赤壁怀古》)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密州出猎》)
借代与借喻的辨析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轼)
借代与借喻的辨析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相同:都是以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1、借喻是喻中有代
借代是代而不喻
2、借喻侧重相似性
借代侧重相关性
3、借喻可以改为明喻
借代则不能
4、借喻的双方不能是同一事物
借代的双方常关系到同一事物
扩大夸张
故意把事物的数量、特征、用途、程度等往大、
快、高、重、长、强等方面进行夸张。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缩小夸张
故意把事物的数量、特征、作用、程度等往小、
慢、矮、轻、短、弱等方面说的夸张。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杜甫《宿府》)
提前夸张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范仲淹《玉洁行》)
夸张有单纯夸张和复合夸张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想象夸张
比喻夸张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古风》)
尔曹身与名俱名,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戏为六绝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器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对比夸张
对偶夸张
排比夸张
拟人夸张
排比
塞鸿秋 浔阳即景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器行》)
辨别设问与反问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阿鲁威作)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李清照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游子吟》孟郊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对比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观祈雨 李约(唐)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人间自在啼。
画眉鸟 欧阳修(宋)
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李煜 忆江南 怀旧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俞的《蚕妇》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 • 孟郊 登科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 秋词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白梅》
用典
一、从形式来看,用典主要有引用历史故事和
化用前人诗句两种。
(一)引用历史故事,也叫“用事”。
(二)引用或点化前人诗句,也叫“用句”
引用 化用
二、从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来看,用典的手法有
明用、暗用、 正用、 反用等。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
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
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
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许汜求田问舍、桓温见
树伤怀的典故有反用有正用。张季鹰因思乡而弃官归家
的典故,采用的就是反用手法。词人借用这个典故意在
表明,自己不会像张季鹰那样弃官隐居,而要以恢复中
原统一国家为已任。提到人名的都是明用典故。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
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辛弃疾《阮郎归》
“潇湘逢故人”、 “儒冠多误身”两句,分别
直接引用梁柳浑《江南曲》:“洞庭有归客,
潇湘逢故人”的成句和杜甫《奉赠韦左丞丈
二十二韵》“纨绔不饿死,懦冠多误身”的成
句。
挥羽扇,整纶巾,化用苏轼《赤壁怀古》
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史达祖《绮罗香》
上半句化用李重元《忆王孙》“雨打梨花深闭
门”句,取其寂静的黄昏之境;下半句化用李
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
山夜雨时”句,取其夫妻久别重逢难舍难分的
深情。两句诗把二李诗句中的情和境融合得
妙合无垠,意境深远,真正达到了禅家所言的“
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的境界。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的《渔家傲》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天末怀李白》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的《蜀先主庙》
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体,独恨无人作郑笺。
元好问《论诗绝句》
回环(回文)
苏轼回文诗菩萨蛮
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闲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 梦回莺舌
弄,弄舌莺回梦。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
邮。
赏花 苏轼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墓赏花归。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回文旋图诗》
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
可倒读
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木兰诗》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登徒子好色赋》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石豪吏》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蜀道难》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列锦
杨柳岸,晓风残月。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古诗十九首》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墉淡淡风。
晏殊《无题》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余靖《子规》
呼告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 《硕鼠》
婉曲
一、避冒犯:汉皇重色思倾国 富于春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三、避不吉:宫车晏驾、行将就木、捐馆舍、填沟壑
丁忧、违和、采薪之忧
二、避不雅: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更衣
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礼记》
四、避直白: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庆余《宫中词》
寂寂花时闲庭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反复
烟笼寒水月笼沙
黄盆黄壤垫黄沙,旱莲种罢意无涯。
生根不在泥土里,分香分暖到邻家。
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单字反复:
2、叠字反复: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
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
暮。 韦应物 《调笑令》
3、词语反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
舟,误入藉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
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飞愁滋味,欲说还休,欲
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赵岩 (元)《中吕喜春来过普天庆》
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
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粉蝶儿
飞: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翩
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
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
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
嫩蕊,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
顶真(项针、联珠)
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
心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事真诚志,
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越调 小桃红》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通感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七夕》
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
严遂成(清)《满城道中》
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 汤显祖《牡丹亭》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
反语
卜算子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
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
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抒怀》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
表示讽刺的反语
题画
宋 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①据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李唐,擅长淡
墨山水,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
十分艰苦。
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妇女常用作化妆
品。
(1)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什
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2)反语。诗句表面上说要迎合时人,实际上却是
对时人只重浮华富贵(浓色重彩的牡丹)、不识人才
(眼前高妙的意境)的愤怒和讽刺,也流露出诗人怀
才不遇之叹。
表示亲切友好的反语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徐凝《忆扬州》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音形皆同的谐音双关:
自从别欢后,叹音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
乐府民歌《春歌》
“苦心”表面上说的是树的苦恼在天天
生长,其实表达的是人的苦心在天天地
增长。将女孩子思念、痛苦之情表露无
遗。
双关
音同形不同的谐音双关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乐府民歌《子夜歌》
这里的“丝”“悟”都是音同情不同的谐音双关。“匹
”是音同形同犹言女子对心仪的情人的思念。“思”“
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一段本应美好和悦的
爱情。
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油燃未有棋。 (悠然未有期。)
语义双关
李商隐《乐游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方面感慨夕阳西沉。
一方面慨叹自己将老。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南朝乐府《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隐语谐音双关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第五回
我与灵山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林则徐)
满头,既指山头,又指人头。
晴雪,既指白雪,又指白发。
“隔”字,既写出了诗人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
见江东。也写出了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望江东》)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方面指自然界的温暖春风,使游人陶醉。
一方面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使人沉迷,
苟且偷安。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尾联语意双关。既写出了花朵用生命
装点了春天,落得个凋残、沾衣的结局;
又写出了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
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低回凄凉、
感慨无限的人生际遇。
移情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孔雀东南飞》
马为立踯躅,车为不转辙。蔡琰《悲愤诗》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西洲曲》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林逋《长相思》
既是移情又是拟人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王禹偁《点绛唇》
仍怜故乡水,千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赠别》
只是移情,不是拟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风雪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毛泽东《咏梅》
芙蓉泣露香兰笑
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
只是拟人,不是移情
移情与拟人的关系
各有侧重,并有交叉
1、移情:重在写情。作者先有情,然后将自己的情
移到事物的描写上。
2、拟人:重在写物。作者为把物写得生动形象用了
人的动作、表情、心理的动词。
区别
1、拟人并不都是移情,拟人中,物的情感正与
作者情感一致的,同时是移情。
2、移情并不都是拟人,移情中,写物用了人的
心理、动作、表情等动词的,同时是拟人。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
象?并分析“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
答:两首诗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前一首的“荷绿”有
“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现了伤感不
平之情,基调凄凉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
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现了作者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
移就
移就分三种:
1、移人于物:倔强的头发
2、移物于人: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
3、移物于物:甜蜜的湖光山色(通感)
醉袖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
回首夕阳红尽处,就是长安。
宋 张舜民《卖花声 题岳阳楼》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柳永《望海潮》
移用和移就的关系
移就当中的第一种“移人于物”中,
如果移的人的情感,且情感与作者情感一
致,同时是移用。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
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李白《菩萨蛮》
移就和拟人的关系
移就当中第一种“移物于人”与拟人
的区别:移就是人的动作、心理、表情作
物的谓语动词。而移就是人的动作、心理、
表情作物的修饰成分。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
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蝶恋花》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
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
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解答修辞手法的步骤
一、叙: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二、析:结合诗句解释如何使用这种修辞。
三、评:
1、该修辞的运用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该修辞的运用表现描写对象的何种特征。
3、表达了诗人何种思想感情。
二、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
展、变化过程。
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
大散关”(陆游《书愤》)
赏析 :用间接叙事的方式写自己亲
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
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
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间接
议论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
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
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
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
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
早行》)
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
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
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
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抒情手法之 直抒胸臆
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
亦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直接抒情
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句开门见山, 描绘了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
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
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
不禁“独怆然而涕下”。刻画了一位胸怀大志却报
国无门的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抒情手法之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
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
物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
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诗句三、四两句写诗人听到折柳曲的笛声,
不禁产生浓浓的思乡之情。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
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
江南。
借景抒情
通过写景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
怀念之情。
借景抒情之触景生情
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了
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与
借的区别在于,触往往是无意的,而借是
有意的。
如: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做家书意万重。
借景抒情之以景结情
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
止,转为写景,以写景句结束全诗的一种方法。
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
的意境,从而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送十五舅》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抒情手法之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
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例:“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
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白居易《杨柳枝词》)
赏析: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
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托物言志
本诗运用了象征 的手法,借物
喻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为国尽
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
情操的决心。
托物言志
抒情手法之 托物寓理
借事物来表达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例如: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抒情手法之 借物抒怀
借对某一物的吟咏,来表达对某一种人
或现象的情感态度。
例如: 官仓鼠
官仓老鼠大如斗,
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
借咏官仓鼠来批叛贪官污吏及黑暗的统治。
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因为几乎没有单纯叙述事件的诗,大多有
景物的内容,所以与 借景抒情不好区分,所以
这里所说的借事抒情诗,就是指怀古诗。
借古讽今:写古是为对当世有借鉴意义的。
借古抒怀:写古是为表达个人的际遇感情的。
怀古伤今:写古是表达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的。
评价古事:客观对古事进行评价,不涉及今世
也不涉及自己。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
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
崩云, 惊涛裂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
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
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吊古伤今中寄托了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对
帝王荒淫奢侈行径的不满。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② 《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
(1) 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含着诗
人怎样的历史反思?
答: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原
因:奢侈靡化,逸乐误国。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② 《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
(2)就诗中所运用到的表现手法作出简要析。
答:诗中运用了对比、用典、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诗中六朝纵情作
乐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
形成了鲜明对比,借用《玉树后庭花
》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
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舞的场面,让
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
形象,吊古伤今中寄托了作者昔盛今
衰的感慨和借古讽今对帝王荒淫奢侈
行径的不满。
台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② 《玉树后庭花》曲,系陈后主所作。
(2) 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
怀
古诗高超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
形象来代替议论,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
舞的场面,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
感的具体形象,怀古伤今中寄托了作者昔
盛今衰的感慨和对帝王荒淫奢侈行径的不
满,用语含蓄、委婉 。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
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怀古伤今中寄托了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对
帝王荒淫奢侈行径的不满。
注意“伤”与“讽”的区别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乐景写乐情
作者通过对春天清幽美好景色的描写和
微风细雨中鱼和燕子的欢跃、轻盈之姿
的刻画,借景抒情(托物寄兴)中抒发
了诗人优游闲适的心态和热爱春天的感
情。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景
——哀景:急风怒号、猿猴哀鸣、
渚清沙白、木叶凋落、江水奔腾,
一片深秋的凄清之色。下文四句叙
事抒情——哀情:交织着诗人对国
运艰难的关注和自己年迈体弱、漂
泊他乡的愁苦之情。
哀景写哀情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诗的三四句描绘了庭园中的树木,繁
花满枝,春色不减当年。 写哀情衬托
得梁园更加萧条 。
乐景写哀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题。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唐玄宗时的著名琴师,音乐圣手。
②高适:唐诗人,诗与岑参齐名,同为盛唐边塞
诗派的代表,并称“高岑”。③曛(xūn):即曛黄,
指夕阳西沉时的昏暗景色。
⑴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具体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色?
有何作用?(3分)
答:答: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灰蒙蒙
的荒寒壮阔的景色;烘托了诗人送
别友人时凄凉悲苦的氛围。
哀景写乐情
衬托
• 1.哀景写哀情 如:
• 《登高》杜甫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乐景写哀情
• 李煜的词《望江南》:
•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
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所作。字面上写了往昔的繁
华:游上苑时的浩大声势,和煦的春风,皎洁的月光,
鲜艳的花朵。作者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
过过去繁华生活的梦境来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
闹,越能反衬出梦醒后悲哀的浓重;对旧时繁华的眷
念越深,就越能反衬出亡国后的凄凉。
3.乐景写乐情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涨,春水满湖、
水色天光,白云和湖面的波澜连成一片。黄莺抢着向阳
的暖树来一展它圆润的歌喉,燕子啄泥衔草筑新巢。西
湖边到处是绿毯似的嫩草,平坦修长的白沙堤两边垂杨
拂堤。人们在大好春光中骑马游玩。当时作者在杭州任
刺史做了一些足以自慰的政绩,在政事之余常到西湖一
带游赏,面对早春的西湖,作者的欣喜之情流露于字里
行间。西湖勃勃生机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
情。
4.哀景写乐情
• 《从军行》陈羽
•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是一首写风雪中行军的诗。前两句写从军的将士面对的
极为恶劣的环境。莽莽的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
纷裂开了,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树梢被狂风折断。
后两句写在这样恶劣的风雪中行军将士不但没有退缩,而
且举着成行的红旗,吹着横笛正在向山峰行进。环境越是
恶劣,越能反衬出士兵们高昂的士气,无所畏惧、一往直
前的精神。如果是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环境便难现行军
将士昂扬的士气和无畏的精神。
2011年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石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情关系的?
1、触景生情:作者来到秦国遗址,看到郊野满眼荒凉,
触发世事沧桑变化之感。
2、寓情于景:作者将昔盛今衰的凄凉之情,寄寓到所
描写的”苍山、积雪和残阳“等景物当中。融情于景,
景中含情。
3、以哀景写哀情:本诗借”衰败的春草、残存的石碑、
荒凉的黄沙路和残照的夕阳”等凄凉萧瑟的景象,抒发
了作者的怀古伤今之情。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景情关系的?请简要分析
1、触景生情:首句“草连空”让人联想到 “六朝文物”一去不
返。
2、寓情于景:本诗以今日繁盛的自然景物与衰败的人文景观形
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3、以乐景写哀情:诗中的”天淡云闲“”鸟去鸟来山色里“”
参差烟树“等景象,以乐景写哀情,以终古如斯的美景来反衬人
世无常的悲戚。
4、以景结情:诗的最后一句是景语也是情语,使作者的感情更
深刻含蓄。
4、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
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
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
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赏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
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
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
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
宁静的美景。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
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
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
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
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
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
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描写手法之 虚实结合
虚:回忆、梦境、想象(未来、超现实)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虚实结合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答:诗中的“野草花” “斜夕阳”
“堂前燕”等是实景,而过去六朝古
都的繁华则是虚景,虚实结合的对比中
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
慨。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抒发
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虚实结合
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答:诗中的前三句写眼前所见,是实
写,而第四句以银河比喻庐山瀑布,
为虚写,虚实结合的对比中描绘了庐山瀑
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梅花落》是唐时一首曲调。
一、二句实写胡天北地,冰雪消融,
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天空洒下明月
的清辉,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
三、四句以实写虚,将曲子“梅花落
”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飘
落的梅花,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香
满天山,虚实结合中抒发了边塞战士
们因听曲而产生的思乡情。
描写手法之 动静结合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
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有时是以动来衬静。
说是视听结合也可以。
例: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赏析: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
句景物的“静”。 以“声”衬“静”。
诗歌语句中常见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或
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亦属于衬托手
法),或动静结合。 特别是在一些山水
诗中,有静景,如山、月等;有动景,如
水流、风摇等等。据侧重点的不同,作者
有时只写动景或静景,有时动静景兼写,
有时为静而以动来衬托,有时为写动而以
静来衬托。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诗中作者以“人语响”衬“空山
”之静。
以动衬静
兰溪棹歌
唐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结合诗句就表现手法给出简析答:诗中运用了比
喻、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以眉喻月,绘出了三
月时月亮的形状和清秀的特点;以镜喻水面,写
出了兰溪水清澈明静的特点,也衬托出月光的明
洁。前两句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
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浅滩的调皮,
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
和蓬勃生机。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请分析诗中颔联的表现手法。
•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
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
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
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练习
描写手法之 视听结合
对事物、景物的描写时,在视觉和听觉
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刻画,使画面有声有色。
有时是用声来衬静,形成反衬的关系。
例:《咏山泉》“映地为天色,飞空作
雨声。”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
泉的情态。
描写手法之 正侧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
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
的是侧面描写。
例:“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
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长忆观潮》)
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
《从军行》) 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
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
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正侧
答:这首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
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
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 ,气温不会骤
降,待到雪大 ,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复见窗户明”
,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
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以上全用侧
面烘托 ,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
竹声 ”,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
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传达出诗人谪居江
州时心情的孤寂。
描写手法之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
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杜甫《登高》)
赏析: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
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
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
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
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
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
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
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
丽的图景。
渲染
白描
就是不用浓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
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
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
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
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索地勾画出
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
作者对事物的感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
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图
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
染,而意思曲折、深刻。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诗人在前三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
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意境。
后两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
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十种
景物,描绘了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
光图。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
描写手法之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
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1、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有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等描写)
如: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对场景、事件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
如: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 :“看似
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
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
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细节描写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
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
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
写,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
浓浓的乡思。
练习
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临行密密缝”一句用了什么描
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使母亲的形象于平凡中更显伟大,
表达了游子思乡之情。
岳阳楼
明 杜库
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
楼外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
远景近景
诗中作者把登援岳阳楼所见之景统括为“十分”
,继而分说“一分”山色,“九分”湖光,这就
把很难具体描状的景物表现得极为真实而形象。
岳阳楼下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遥对青螺滴翠的
君山。前者为近景,后者为远景。远小近大,故
曰“一分山色九分湖”。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远景近景
诗中作者在“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中,
前者为近景,后者为远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
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
的多个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 《望海楼》
• 米芾
•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 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两点
。
补充:描写
所谓“颈联”即“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
沧州起白烟”。答案要点为(1)色彩(红、
白)(2)声音(画角)(3)动态(催、
起)(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
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 表现手法
•(狭义的表达技巧)
•联想和想象
•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
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多为浪漫
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
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
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
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
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
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
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
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曹操《观沧海》 日月的行动轨迹与银河的灿烂都好像
出自海中,想象。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该句就运用了夸张和烘托的
写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
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在诗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岛成了微不足
道的尘烟九点,浩淼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通
过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
沉感慨。
之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
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
典型。
例:“前日悠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
袍”(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仙,时在
并州》)
赏析:诗人由河堤上的青草,想到了朋
友的青袍。
三、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之 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
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例: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例: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诗人将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
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
景而把自己对妻子深切的思
念之情表现出来,愈见杜甫
思念之深切。或移情于人。
表现手法之 衬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
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
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6分)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ruó)尽梅花无好
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
应难看梅花。
挼(ruó):揉搓
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
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分)
答:诗人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
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
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
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
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词
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
忧郁心情。
答:诗中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
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欢乐无忧的早
年衬托充满伤心愁苦的现在,表现出
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
和饱经磨难的家国之忧。
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
明突出的表现手法。侧面描写即间接描写,
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主
要对象,分正衬,反衬。
• “烘托”与“衬托”不同,“烘托”是通过
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
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
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烘托(衬托)
正衬,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三四句形象鲜明地烘托出了汪伦对诗
人的真挚纯洁的深厚感情。
反衬,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使形象更鲜
明、效果更强烈。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姗,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诗中以梦写现实,以梦的美好反衬现实的
残酷,二者是“天上人间”的差别。
反衬,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使形象更鲜
明、效果更强烈。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
月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
诗中写到了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
使诗 显得富有生机,又以动衬静。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
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
艺术氛围。
这几句诗直接叙写刘兰芝出嫁前既学女工又读诗书,
是个聪明能干而又有才学的女子,用的就是赋的
手法。
叙述:“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
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
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这几句诗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
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叙述:“赋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
烦地多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
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
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
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之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
情。
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
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赏析: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
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
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
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www.hzkjw.com 红烛课件网提供!
象征
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
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其特点是利用象征
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
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在
咏物诗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
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
• 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
的可感知的形象。
• 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
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手法的作用
www.hzkjw.com 红烛课件网提供!
•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
屈原用“兰芷”象征自己的芳香、不与世同
流合污的高尚节操;陆游以“梅花”象征自
己的孤高与劲节(《卜操作数·咏梅》);等
等。
表现手法之 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
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
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闺怨》)
赏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
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
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
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
题。
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
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
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
扬之分。
• 《闺怨》 王昌龄
•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
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
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
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
怨”的主题。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
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诗中用先扬后抑之法,写汉文帝召见贾生,看似
褒扬,但到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才知
是贬抑。先扬后抑,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
欲抑先扬
• 次萧冰崖梅花韵
• 赵希路
• 冰姿琼骨净无瑕,
• 竹外溪边处士家。
• 若使牡丹开得早,
• 有谁风雪看梅花。
诗中三四两句突发奇想:如果牡丹花开早于
梅花,谁又会迎风踏雪顾及梅花呢?然而牡
丹毕竟不会开在梅花之前。诗人欲抑先扬,
只有冰晶玉洁的梅花才能在凛冽的风雪中吐
芳争艳,才能受到人们的青睐。
• 似贬实褒
• 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
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似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
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似褒扬
实为贬抑。例:《红楼梦》中《西江月》无故寻愁
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
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
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
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
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
状! “这两首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的手法揭示
了贾宝玉的性格。”
•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莲蓬。
诗句贬词褒用,抒发无限喜爱之情
反语使用同本语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 反
语的作用是产生幽默感与讽刺 .
《观弈棋》解缙
“何必手谈国家事,忘忧坐隐到天明。”
有“手谈”、“忘忧”、“坐隐”几个别称的诗句,运用
反语,使全诗更有讽刺效果。诗人对成祖此举的不满
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怀用世之才,立志治国安邦,却“抱利器而无所
施”,而碌碌之辈反窃居高位,所谓“骅骝拳不能食,
蹇驴得意鸣春风”,心理怎能平衡?说“富贵不足贵”决
不是李白的由衷之言,而是他失望忧愤之极的反语。
以小见大诗中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
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为接受者提
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寒食》 唐 韩翃 (hóng)
春城何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生活小事,但
是诗人却是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庭的特
权,讥讽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重大主题。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 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
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是和周
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
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
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
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点面结合
•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式。
“蓑笠翁”在画面上显得比较小,但处在非常
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
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从“
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
“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
对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 。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主”,是抒情的主体,即抒情主人公;
“客”,指抒情的对象,即抒情主人公情之
所指的人或物。即移情于人、移情于景,也
称“对写”。明明是抒情主人公对对方有所
行动有所思想,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入
手下笔,把深挚情感表达的委婉含蓄。
主客移位(换位思考)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1、移情于人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
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
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
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
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
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
远行人”吧!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移情于物(景)
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
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
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
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
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
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
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结构技巧
整体安排: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层层深入
开头部分:奠定基调(景)、开门见山(议论)、
总领全诗(议论)
引出下文(铺垫下文、埋下伏笔)
照应标题或结尾
中间部分:承上启下(过渡) 前后照应
结尾部分:卒章显志、以景结情、
照应标题或开头
卒章显志
• 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
心志或情怀。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
五斗米折腰的心志。
《行路难》尾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实现理想的豁达。
作铺垫:在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之前,
所作的环境、情绪、气氛等的描写,借以造成“呼
之欲出”“先声夺人”“山雨欲来”的艺术效果。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头两句交代作者访友不遇,园门紧闭,无法观赏
园内的春花。但写得很幽默风趣,说大概是园主
人爱惜园内的青苔,怕我的屐齿在上面留下践踏
的痕迹,所以“柴扉”久扣不开。将主人不在家,
故意说成主人有意拒客,这是为了给下面的诗句
作铺垫。由于有了“应怜屐齿印苍苔”的设想,
才引出后两句更新奇的想象。
•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前两句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铺垫
•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呼应、照应 前后的互相联系。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
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鸟飞缓慢了。首
联写送别之地,扣紧“雨”、“暮”主题。
二、三两联渲染迷朦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
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
地极为开阔,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
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
一体。
答题步骤与方法
提问方式:
提问变体:
解答分析: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
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
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
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给定一个名目)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说明具体内容)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指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