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发展简史 
现代诗歌(新
诗、1919年五
四运动)  
诗
词   
曲
古典诗歌(古
诗、旧诗、旧
体诗) 
古体诗:诗经、楚辞、乐府诗
近体诗
今体诗 绝句:五绝、七绝 
律诗:五律、七律 
小令、中调、长调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散曲:小令、套数 
剧曲:杂剧、传奇 
新诗 
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思想的诗 
关于诗歌的常识
 
     律诗 
 近体诗
     绝句 
         四言古诗
古体诗      五言古诗 
          七言古诗 
杂言古诗
特点:句数不限,字数
不限,可押韵也可不押
韵,押韵也可换韵,句
与句间没有平仄对应和
用词对仗的要求。 
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
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
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
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
平仄对立;
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
对仗。 
古体诗、近体诗
 唐以前,形式上比较自由的诗歌,叫做古
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
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
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唐以后出现的,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句数、
字数和平仄、用韵、对仗等都有严格规定
的诗,叫做近体诗。 
近体诗(格律诗)
 近体诗可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类,这两类中
又各包括五言和七言。近体诗的句数是固
定的,规定绝句是四句,律诗是八句。还
有一种长律,又称“排律”,以五言为常,
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数的。
1、萌芽与产生(先秦两汉)
 ·两大源头{ 
《诗经》―― “国风”――风体诗 
《楚辞》――《离骚》―― 骚体诗
·两 大 风 格
{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中国第一位文人诗人:屈原
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汉乐府民歌)
“借古题写时事”
(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
府)
“即事名篇,无复依傍
”
(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
“歌诗合为事而作
”
(白居易倡导的新
乐府运动)
2、发展与壮大(魏晋南北朝)
·建安文学{  
曹氏三父子
 建安七子 ――风骨遒劲
·正始文学――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开创
一种委婉含蓄、言近旨远的抒情风格 
·南北朝诗歌:田园诗派――陶渊明――闲适冲淡
      山水诗派――谢灵运--借景抒怀
      乐府民歌――“乐府双璧”
      南照北信――鲍照(七言)、瘐信(边塞)
3、繁荣与鼎盛(唐宋时期)
  ◆古体高峰
  ◆格律兴起
  ◆流派蜂起
  ◆诗人辈出
  ◆艺术巅峰
  绝句、律诗(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押韵(1.2.4.6.8句)、对仗(3对4、5对6)
  平仄韵律
初唐四杰、
田园诗派、山水诗派、边塞诗派、
花间词派、婉约词派、豪放词派
初唐四杰、陈子昂、王孟、王李高岑、李杜、
韩柳刘、元白郊岛、李贺、小李杜、
王苏黄陆杨范
温李周晏、柳李姜秦、苏辛
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
  拓宽了题材(从台阁走向关山和大漠)。
      重视抒发一己之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出
现一种壮大的气势,有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陈子昂:主张诗有所寄托,有38篇《感遇
》,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①题材:山水田园、隐逸的生活 
②风格:平和恬淡、清新自然
③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山居秋暝》、《渭城曲》。
 孟浩然:    孟襄阳 
用最俭省的文字表现多重境界。
《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居秋暝 过故人庄
①题材:边塞战争、边塞风光 、民族风貌、征夫闺妇
②风格:雄奇浑厚、豪迈奔放
③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王之焕、王翰
 岑参:雄奇瑰丽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从军行》
高适:《别董大》 《燕歌行》
王翰《凉州词》
盛唐——边塞战争诗人
从军行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凉州词
王翰
诗仙和诗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称为“诗仙 ”
, 浪漫主义诗人。作品集《李太白集》,代
表作《将进酒》、《蜀道难》、《赠汪伦》、
《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称为“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又被称为“诗史”,代表
作“三吏”(潼关吏、石濠吏、新安吏)“三
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
 奔放飘逸       沉郁顿挫 
中唐1,韦应物
2,孟郊,贾岛,李贺“鬼才”
3,刘禹锡
4,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
白太傅。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名作《新乐府》 、《长恨歌》、《琵琶
行》。
5,元稹
6,韩愈——韩孟诗派
7,柳宗元《江雪》
晚唐
“小李杜”:
杜牧 :字牧之,咏史诗、抒情小诗 。
李商隐 :字义山 , 爱情诗  ——《无题
》
李商隐的诗用典精巧,辞藻美丽,但内容流于晦涩。
宋诗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
》。伟大的爱国诗人。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
《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
《过伶仃洋》,伟大的民族英雄。
• 是诗歌的一种,皆可和乐而歌, 萌芽于南朝,形成于隋唐,
盛行于两宋,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
•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
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
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 词的形式特点是: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音”。
•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称为“词牌”。词牌原是曲谱
的名称,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
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
格。 
• 词根据曲式变换一般会有分段,一段称为“片”或“阕
(què)”。
• 词按照长短分为小令(58以内)、中调(59-90)、长调
(91以上)。 
词
词
词
(诗余、长短句)
小令
中调
长调
词牌
词牌不是标题,和内容无必然联系
小令58字以内,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46字,
中调59—90,蝶恋花60字,
长调91字以上念奴娇;
阕数:
         一阕(单调、单词)
         两阕(双调)
         三阕 ( 三叠)
宋词
  柳永:《望江潮》、《雨霖铃 》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醉花阴》 
《夏日绝句》
   姜夔 《扬州慢》
婉
约
派
宋词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
画都有极高成就。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
称“三苏”。著有《苏东坡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
句》。
豪
放
派
元曲
小令
散曲
散套
剧曲
散曲:有曲牌,每个曲牌有规定的
字数,句数。
小令:以一支曲子为单位,宫调名,
曲牌名,题目名(〖中吕〗山坡羊
·潼关怀古);
套数:由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曲子组
成,同属同一宫调,一韵到底,最
后有结束曲(〖般涉调〗哨遍·高
祖还乡) 
4、式微与没落(元明清时期)
                      “诗”向“词”的转变      唐宋
诗歌形式的变革  “诗词”向“曲”的转变    元代
                     新的文学体裁的繁荣        明清
                 马致远(小令)、龚自珍、
寥若星辰的诗人   赵  翼、
                 秋  瑾、
中国现代诗歌
5、嬗变与新兴(“五四”——1949年)(自由诗)
 形成:“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诗
”
 开拓者:胡适、刘半农
 早期代表:郭沫若(《女神》)
 新月诗派:徐志摩(《再别康桥》)、
                      闻一多(《红烛》《死水》)
 革命诗人:鲁迅(《野草》)、艾青、臧克家、
                      田间、何其芳、胡风等
 民歌体新诗人:李季
6、再度繁荣与发展(1949——)
流派纷呈、风格各异、诗人众多、经典少见
诗歌的简单分类:
                 叙事诗
按表达手法   抒情诗
                 哲理诗
         民歌
按作者
         文人诗
            古体诗
    按格律  近体诗(格律诗)
            新体诗(自由诗)
             爱情诗
             寓言诗
   按内容    童话诗
             讽刺诗
             言志诗
         四言诗
按字数   五言诗、七言诗
         杂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