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虚词(加练习)

ID:505379

大小:1.22 MB

页数:63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 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 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 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 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 也归入虚词一类。 1.明确要求   《考试大纲》中的要求:理解常 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①“常见虚词”共18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 焉也以因于则者与之   ②“在文中的用法”意为对该虚 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性、意义和用法 进行细致推敲。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 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 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代上文的“君子” 副词 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2.辨明用法 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 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 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 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 A.少数沿用下来 学不可以已 B.有的完全消失 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 3.通晓古今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 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 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 投诸渤海之北 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 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 而已矣 4.关注特殊 (1)兼词: (2)虚词的连用: 文言虚词辨析的具体方法 一、位置推断法 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 之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 郡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顷之,烟炎张天 1-2句“之”在动词后, 作代词; 3句“之”处于“所”后, 组成“所字结构”, 作动 词; 4句“之”处于“广陵” 前,作动词。 5句“之”处于主谓短语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6句处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 间,结构助词 7句处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 间,宾前的标志 8句在时间副词后,为音节 助词“之”可作代词、动词、助词等 1.位置推断法。 “之”、“夫”、“ 焉”、“与”、“乎”等词都适合用位 置推断法来记住它们的用法。如“夫” 处于句首,一般为发语词;用在句中且 在动词的后面,一般是指示代词,译成 “那”,如“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用 在句末,常是语气词,如“闻之:一人 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学法点津 二、删除观察法 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字: 1.余嘉其能行古道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6. 吾其还也 1-2句中“其”处于动 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 代词,不能删去。 第3 句“其”字若删去,则 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 词。 4-6句“其”可以删去, 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 词。根据语气的不同,4 -6句分别是:表示命令 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 气(“难道”)、加强 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 量的语气。 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 判断它的词性。“其”可作代词、语气副词等。 2.删除观察法。如“而”能删且意义变 化不大的,常常是连词;如不能删,则 “而”一般为代词。“焉”能删的一般 为“语气助词”或“形容词词尾”,不 能删的一般为“代词”或“兼词”。 学法点津 三、搭配分析法: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 的词性。 分析下列各句中“以”的用 法: 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4.杀之以应陈涉 5.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 者得焉 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 以远,则至者少 1-3句中的“以”所搭配的对 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短, 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可知“以”为介词。 4-6句中,“以”搭配的对象 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可以断定 “以”不是介词,而是连词, 根据全句的意思可以推断它们 应该分别是表示目的、目的、 修饰的连词。 第7句“以”字前后和形容词 搭配,是并列连词。 “以”可作介词、连词等。 3.搭配分析法。“因”后面接名词(代词) 时,一般是介词,如“因宾客至蔺相如门 前谢罪”等;后面接动词时常常是连词, 如“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等。 “者”与动词搭配常常译成“的”、“ 的人”、“的事”,如“前无古人,后无 来者”,与时间词、名词等搭配常常不译, 如“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也。 ”“陈胜者,阳城人也”。 学法点津 3.搭配分析法。 “所”与动词连用,常构成名词性 的所字结构;与“以”连用,表示原因 或凭借;与“为”连用,常表被动;单 用,常是名词“处所”。 “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 词语或短语,是连词;“以”字后面是 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 学法点津 四、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 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 析。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谨食之,时而献焉。 3.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兼词“于此”,“兴焉”即“从那里兴起” ; 2.代词,代蛇, 3.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为疑问代 词“何、哪里” 4.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五、对应分析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 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 相同或相似。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霏霏 4.噫吁嘻,危乎高哉 一、位置推断法 二、删除观察法 三、搭配分析法 四、语境推断法 五、对应分析法 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 总结: 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以 因 于 则 者 与 之 1 10 2 3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①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信陵》)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屈原》)  2.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   (《祭十》)  ②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  3.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 译。 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 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六国》)  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祭十》) 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②项王按剑而跽曰    (《鸿门》)  6.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①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 7.表示因果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  ②封府库,而待将军   (《鸿门》) 8.表示目的关系。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促织》)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  通“尔”,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 “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二)用作代词。 ①向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  1.犹且,尚且。 ①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石钟》)  2.表结果。用法同“终”“卒”,译为“ 最终”“终竟”。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五人》)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    (《促织》) 【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副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师》)  【而后】才,方才。 ①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②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 相当于“罢了”。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 )  ②(臣)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谏太》 )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 更进一层的意思。 返回返回 练习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余知而无罪也  ③提刀而立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C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相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分析: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 连词,表修饰 ②余知而无罪也 代词,你 ③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 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连词,表假设 【答案:B】 文言常用虚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何”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 一组是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①豫州今欲何至?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答案:D】 什么 哪里 为什么 怎么样 怎么 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 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练习 【答案:A】 找出“乎”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将闾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 无罪!” B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C 欲安所归乎?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 D为介词 其余为语气词 乎 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③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入见。 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⑤⑥/②③⑦/④⑧/⑨⑩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⑨⑩        练习 【答案:C】 ◎副词,才,就 ◎副词,竟然, 却 ◎动词,是 ◎代词,你的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廉颇》)  ②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 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 ”,“它的”(包括复数)。 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秦王恐其破壁      (《廉颇》)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 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 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应 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游褒》)  ②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 若燕后          (《触龙》)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可用作定 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我 (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孔雀》)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 那个”“那些”“那里”。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 数词。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 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 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 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 省去。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 )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 是”。 ①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 ”“大概”“可能”。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乎       (《游褒》) ②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 衰者,其能久存乎    (《祭十》)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 “怎么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  1.表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三)用作连词。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 能御之          (《孟子》)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 骚》)  1.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四)用作助词。 返回返回 说出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和意义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                       ) 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 其皆出于此乎?(                                       ) 其孰能讥之乎?(                                   ) 吾其还也。(                                      ) 其若是,孰能御之?(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自己,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第一人称代词 那个,远指代词那个,远指代词 其中,指示代词其中,指示代词 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大概,表揣度的语气副词 难道,反诘语气副词难道,反诘语气副词 还是,祈使语气副词还是,祈使语气副词 如果,假设连词如果,假设连词 是是……还是,选择连词还是,选择连词 其 文言常用虚词 对下列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 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吾攻赵,旦暮且下 ⑦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C.①④/②⑥/③/⑤/⑦⑧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答案:B】 ①-------连词,并列 ②⑥-----副词,将要 ③--副词,将近 ④⑧——连词,表递进, 并且 ⑤⑦---连词,表让步, 尚且 文言常用虚词 对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 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无义) ③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 ④吾翁即若翁(好比) ⑤宋人有嫁其子者……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假如) 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你) 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或者)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⑦ C.①③⑥⑦          D.③⑤⑥⑦ -------------------①好像; -----------------②或; -------------------③假若; -④⑤⑥你(的); --------------------⑦或 【答案:C】 对下列各句中“所”字意义和用法的分类, 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①父去里所,复还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安之③吾属皆且为所虏④此百 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⑤太祖为流矢所中⑥皆 生毛,长一寸所⑦夜以火指鼓所⑧渔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 A.①⑥/②⑦/③⑤/④⑧    B.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C.①⑥/②⑦/③④/⑤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①⑥表数目; ②⑦表处所; ③⑤被动; ④⑧所字结构; A 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 是 ( )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④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⑤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⑥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⑦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 ⑧今故告之,反怒为 A.①③/②/④⑦/⑤/⑥/⑧ B.①③/②⑥/④⑦⑧/⑤ C.①/②/③⑥/④⑦⑧/⑤ D.①/②/③/⑤/④⑦⑧/⑥ ①替,介词 ②因为,介词 ③为了,介词 ④⑦⑧表疑问, 副词 ⑤被,介词 ⑥在,介词 D 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 确的一项是 ( )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③以伺夫观人风者得焉 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⑧寒署易节,始一反焉。 A.①⑧/②③/④⑦/⑤⑥ B.①⑧/②④/⑤⑥/③⑦ 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1.8-助词,用于句 末不译 2.3-代词,他 4.7-句中助词,形 容词尾 5.6-兼词,于之 A 小练习 1、指出下列“也”的用法意义 (1)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 (2)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 ) (3)身死人首,为天下笑者,何也? ( ) (4)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 表判断 表陈述 表疑问 表感叹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 )  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 )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用)凭…… 身份。 以:(一)用作介词。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      (《廉颇》)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五人》)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至于泰安     (《登泰》)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   (《五人》)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 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  ②忽魂悸以魄动      (《梦游》)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 ” “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二)用作连词。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 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 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 ”“用来”“以致”等。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  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 可译为“因为”。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 )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 译为“而”,或省去。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出师》)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廉颇》)  1.作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三)用作助词。 ①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孔雀》)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 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  1.率领、带领。 (四)用作动词。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触龙》)  ②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  2.以为,认为。 ①固以怪之矣       (《陈涉》)  1.通“已”,已经。 (五)通假。 ①无以,则王乎      (《齐桓》)  2.通“已”,止。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 【以为】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 )  ②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 金人十二           (《过秦》 )  【以为】2.把……作为或制成。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石钟》)  ②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信陵》)  【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 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  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 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返回返回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 确的一项是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⑶得全首领以没 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 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⑺(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⑼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⑽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⑾敛赏财以送其行 A.⑴与⑵相同,⑻与⑼相同 B.⑶与⑷相同,⑽与⑾不同 C.⑸与⑹不同,⑺与⑽相同 D.⑴与⑾不同,⑹与⑺不同 ⑴⑵⑾来; ⑶相当于“而” ; ⑷拿;⑸在; ⑹⑻⑼因,由于 ⑺率领; ⑽与 A ①罔不因势象形      (《核舟》)  1.依照,根据。 因:(一)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 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 趁着”“凭借”“经过”“通过”等。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过秦》)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烛之》)  2.依靠,凭借。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  3.趁着,趁此。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 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屈原》)  4.通过,经由。 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谏太》)  1.因为,由于。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 ②因而化怒为悲      (《促织》) 1.于是,就,便;因而。 (三)用作副词。 (二)用作连词。 ①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子路》)  1.沿袭,接连。 (五)用作动词。 返回返回 ①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孔雀》)  2.原因,缘由,机缘。 (四)用作名词。 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 )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 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 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⑧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 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①⑤于是 ②③根据 ④经由,通过 ⑥⑧依靠,凭借 ⑦沿袭 ⑨因为 ⑩趁着 C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 )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②于是余有叹焉 ③逢蒙学射于羿 ④陛下千秋万岁后,传于梁王 ⑤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⑥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 ⑦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 ⑧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⑨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⑩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A.①与④相同,③与⑧不同 B.①与⑤不同,⑨与⑩相同 C.⑥与⑦相同,④与⑩不同 D.②与③不同,⑥与⑦不同 ①⑤被 ②⑥⑦对于 ③向 ④给 ⑧在 ⑨根据 ⑩引进对象 C 对下列各句“与”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 的一项是 ( )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 ③可得闻与? ④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⑤吾与点也。 ⑥子非三闾大夫与? ⑦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 ⑧朝过而夕改,君子与之。 A.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B.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C.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D.①③/②/⑤⑦/⑥⑧ 1介词,替 2连词,和 3.6助词,表疑问 4.7动词,亲附 5.8动词,赞同 B 文言常用虚词 对下列各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⑵唇亡则齿寒 ⑶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⑷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⑸非死则徙尔 ⑹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 ⑺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 ⑻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⑼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⑽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⑾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 ⑿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⒁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 ⑴⑸就是 ⑵⑼⑽那么 ⑶连词,就 ⑷⒁假若 ⑹⑺⑻⑾就 ⑿已经是 ⒀却 【答案:C】 A.⑴与⑵相同,⑶与⑸不同  B.⑹与⑺不同,⑵与⑼不同  C.⑷与⒁相同,⑿与⒀不同  D.⑻与⑽相同,⑾与⒁相同 解释下列“则”的意义 (1)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 (2)芙蕖则不然 ( ) (3)非死则徙耳( ) (4)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 (5)学而不思则罔( ) (6)《书》不云乎?好问则裕( ) (7)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 (8)孔子,千古之则( ) 于是于是 却却 就是就是 已经已经 就就 就就 是是 榜样榜样 则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     (《触龙》)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 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之:(一)用作代词。 ①之二虫又何知      (《逍遥》)  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子而思报父母之仇    (《勾践》)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  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②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 宾语提前的标志。 (二)用作助词。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 语后置的标志。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寡人》)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 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归去》)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逍遥》)  1.到……去。 (三)用作动词。 返回返回 杳不知其所之也 (《阿房》) 2.放在“所”字后,组成所字结构,翻译为 “到……去” 选出“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 ( ) 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⑵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⑶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⑷辍耕之垄上 ⑸哀秋冬之绪风 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⑺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⑻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值 ⑼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⑽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⑾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⑿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绪绅间 A.⑴⑺/⑵⑶⑻⑼⑽/⑷⑹⑿/⑸⑾  B.⑴⑺/⑵⑶⑻⑼/⑷⑹⑿/⑸⑽⑾  C.⑴⑺⑽/⑵⑶⑻⑼/⑷⑹⑿/⑸⑾  D.⑴⑺⑽/⑵⑶⑾/⑷⑹⑿/⑸⑻⑼ C 主谓间结构助词 代词 动词 结构助词“的” 解释下列“之”的意义和用法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3)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 他 代词 到 动词 取独 宾前标志 定后标志 之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