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课件

ID:505639

大小:7.09 MB

页数:64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古诗词鉴赏专题 T o p i c s   o n   a p p r e c i a t i o n   o f   a n c i e n t   p o e t r y 目录 壹 贰 叁 肆 课标解读 读诗方法 题型探析 真题练习 一、新课标考纲解读 背景 考点 考纲细读 考查角度 1 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 概述形象特点 2 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 分析语言风格或特色 3 诗歌的表达技 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 技巧 分析诗歌词句的表达 技巧、抒情手法和塑 造形象的方法等 4 诗歌的思想内 容和作者观点 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 内容和作者观点 态度 总结诗歌内容,分析 作者观点态度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14.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写作本诗时,皮日休正生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友人生病,原本的约会被暂时搁置,诗人的游春诗也没能写成。 C. 诗人虽在书斋从事教学,内心却期望走进大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 尾联引用沈约的典故,由此可以推断皮日休患的病是眼疾。 15.请简要概括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读诗方法 背景 读题目:题目一般交代了诗词写作 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由等。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题中的“巴陵”点名地点,“夜 别”说明告别的时间,“王八员外 ”指出告别之人,整句诗题则表明 作者作诗的缘由,结合题目则更能 理解诗中“离恨”之因,“情散” 之苦。 背景 读作者:诗人往往都有一种主导的特征,能代表 他大部分作品的风格,另外结合作者的生平遭遇、 社会背景以及政治思想主张等也能大致了解作品 的内涵。 李白:自由奔放,飘逸洒脱。“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杜甫:沉郁顿挫,包蕴深广。“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维:诗中有画,恬淡生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白居易:平白晓畅,注重写实。“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柳永:缠绵悱恻,婉约秀丽。“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苏轼、辛弃疾:豪迈旷达,气势雄壮。“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李清照:婉约凄切,语言清丽。“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真题链接(2016全国卷1)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 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 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 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 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特别注意:作者的创作风格只能代表他的总体,而不 能代表全部,苏轼是豪放派并不代表他所有的创作都是豪 放的,他的婉约作品也很出色,所以在进行诗词鉴赏时, 作者只是一个参考,具体诗歌的内涵还是要回到诗歌本身。 背景 读注释与序文:序文与题目的作用类似,交代了作诗的 背景等,注释则对相关典故、专有名词等进行解释,甚 至暗示题目的答案。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得一官。 【题目】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 刘岩隐逸不仕,常著 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谈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背景 读关键字词:意象、动词、形容词 意象: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也就是在诗 歌中反复出现,表达诗人特定的感情与意味,凝结 着民族共同的情感体验。简而言之,就是带上了诗 人感情的“事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杨柳。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汉代 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 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此习俗始于汉盛于唐,唐代长安 还有“灞桥折柳”以表送行的习俗。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柳永《雨霖铃》“寒蝉凄 切,对长亭晚”等。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如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等。 ★酒。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 不胜举,如王维《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 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 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 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 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边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 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有时借雁回而自己不能回来表达思乡之情, 有时托鸿雁传书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 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 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这个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再有古时人们多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藏书信, 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诗文中以鲤鱼代指书信。如宋人晏几道的《蝶恋花》:“蝶去莺飞 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清人宋琬的《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 曾贻双鲤鱼。” ★捣衣。属于行为类意象,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 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如 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梧 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的《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 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芭蕉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如李清照的《添字丑奴 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把伤心、 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 ★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 感伤与哀愁。如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 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刘禹锡的《竹枝词》:“山桃红花满 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 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的《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 又一年。” ★杜鹃鸟。古代神话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 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的《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 愁空山。”白居易的《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的 《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 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乌鸦。在古诗词中有衰败荒凉之意。如李商隐的《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 古垂杨有暮鸦。”秦观的《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鹧鸪。在古诗词中,“鹧鸪”有两种意思:①表达游子的离愁别绪。如辛弃疾的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②象征历史盛衰、沧桑 变迁。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西楼。“西楼”在古诗词中已经摆脱了字面“西边的楼”之意,而是孤苦和愁苦的 代名词。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煜 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李商隐的《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 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 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的《寒菊 》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的《重阳后菊花二首》中“寂 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春光中烂漫的百花,因此梅花傲雪、坚强、 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的《梅花》:“一朵忽先变,百 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其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 出了梅花的暗香幽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 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的《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作者借赞扬松柏的耐 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引发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 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 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 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 虚心世所知。”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 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 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 的风骨。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 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 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 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冰雪。古代诗歌中,常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王昌龄的《芙 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心在玉壶”比喻个人光 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中的名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 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怀坦白和光明磊落。 ★草木。古代诗歌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姜夔《扬州慢》: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 一片荒凉了。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 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 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 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 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采用谐音双关的修 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纯洁爱情。 ★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 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 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六)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长城。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 衰鬓已先斑。” ★楼兰。、常用“楼兰”代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的《从 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柳营。指军营。《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 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 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代多以“柳营”称 纪律严明的军营。 ★羌笛。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关。”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 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的《渔家傲》: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 征夫怆然泪下。 背景 常见意象总结: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后来“五柳” 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东篱。陶渊明的《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后来多用“东篱 ”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 后,有暗香盈袖。” ★三径。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 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 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背景 题目链接 余干旅舍①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题】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暮天,枫叶(霜叶),孤城,独鸟,渡口,月,捣寒衣。思乡之情。 背景 动词:一般来说,每句诗歌都会有一个动词,动词往往代 表一定的动作或者作者的思想指向。还要特别注意词类活 用的情况(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 玉楼春 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一“闹”一“劝”一“留”,三个动词,勾画出一副欢乐图景,通过这些动词能看出作 者内心感受,有助于理解词旨。 背景 形容词:诗词中形容词非常常见,是作者画抽象为具体, 化无形为有形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一些形容词的提炼,也 有助于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一“重”一“迟”,用意精深,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沉重写出 了离愁别绪。 背景 综合运用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舍:僧、道居住或讲道说法之所。 【题】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画”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峰”本来是景物中的客观存在。用一“画”字,似乎说“峰”本来并不存在,却由造 物以云为毫,蘸霖作墨,以天为纸即兴“画”出,不仅写出“峰”的美妙如画,而且传 达出“观者”的惊奇与喜悦,使整首诗别有情趣。 三、题型探析 背景“炼字”型题目:分析某句诗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分析妙处,或是 比较不同用字的差异优劣。一般这类题目分为三种类型: 1、给出关键词让你赏析(某句诗中某个词用的好不好,为什么?) 2、找出关键词并赏析(诗句的诗眼是哪个,为什么?) 3、两个词之间进行对比 背景“炼字”型题目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表层意思)。 2、发挥想象,描述一下这句诗表现的景象。 3、描绘该字的表达效果(一般是修辞手法),所营造的意境以及表达 的情感。(由表及里) 背景 天仙子 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 省。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 径。 【题】“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请简要分析“弄”字的妙处。 【答】“弄”意为“摆弄”之意,(解释含义)此处描绘了月下花影摇晃,就似花在自 己摆弄自己的影子一般。(描绘景象)“弄”字将月下之花人格化,化静为动,更富表 现力;与下文的“风不定”相照应。(点明效果) 例题1: 背景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题】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 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 赏析。 【答】颈联的诗眼是“咽”和“冷”,“咽”是“呜咽”之意,“冷”是“ 阴冷”之意,(解释含义)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 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描绘景象)。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日中幽静孤寂的意境。 (点明效果) 例题2: 背景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题】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答】不能更换。“敌”在此处为“敌对、对抗”之意(解释含义),只有 空床与寂寥的秋天对抗(描绘景象),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 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 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点明效果)用“对 ”或其它词难以速到这种表达效果。 例题3: 背景 “一词领全诗型”题目:分析统领全诗字词的作用(注意与“炼字”型 的区别与联系 ) 答题步骤: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背景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题】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 法?请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 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步骤一)。该句 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 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 悲愤之情(步骤二)。 例题1: 背景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 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 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例题2: 背景“分析意象、意境型”型题目:分析诗句蕴含的意象以及组成的意境。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 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背景 “分析意象、意境型”型题目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 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 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 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背景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 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描绘画面)。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概括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 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分析情感)。  例题1: 背景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题】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答】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描绘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月陂 图景(步骤一),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步骤二),表达了诗人闲适 (或恬淡、自在)的心情(步骤三)。 例题2: 背景“分析技巧型”型题目:分析诗句蕴含的表达技巧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背景 表达技巧四大方面:    1、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2、表现手法:    想象、象征、渲染 、烘托(衬托) 、白描    对比、虚实相生、动静结合、欲扬先抑等    3、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夸张    比喻(比兴) 夸张  借代    4、行文结构:过渡  铺垫(伏笔) 背景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题】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指出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 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阐明原因),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 仙境的情景(步骤三:点明效果)。 例题1: 背景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 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 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题】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②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 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③表现出鹰雄姿勃发,无所畏惧。(把 “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例题2: 背景“分析语言特色”型题目:分析诗词的语言特色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背景  诗歌的语言特色:清新、朴素、雅致、平实、华丽、绚丽、幽默、活泼、诙谐、庄重、 简约、简洁、精练、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 等。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 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②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 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 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 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白 居易的诗《草》等。   ⑤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 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 期的词等。   ⑥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等。 背景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绚丽工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清新自然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 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含蓄隽永)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平实质朴   )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生动形象)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清新自然)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崔颢《长干曲》)(明快清新) 背景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答】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点明特色),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 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 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具体分析)。 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情感分析)。 例题1: 背景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题】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答】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明特色)。第一句中的桑无叶、土生烟, 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 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列例证)。一样“忧”,两样情, 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析感情)。 例题2: 背景“情感、主旨型 ”题目:分析诗词的情感与主旨   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背景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题】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 ”的感叹,(步骤一)(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表达技巧,所以步骤二跳过) 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步骤三)  例题1: 背景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题】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 (步骤一)作者主要是通过这幅想像的画面,(步骤二)来表现“思家” 的。(步骤三 题目已经说明情感) 例题2: 背景“评价型 ”题目: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 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 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背景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 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 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 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 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 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 半瓣花上说人情”。 例题1: 背景“比较评价型 ”题目: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 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 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 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 理清楚,层次分明。 背景 【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第一问:都用了拟人表现手法。  第二问: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步骤一)含有诗人之恨,表露 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步骤二)  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 (步骤一)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步骤二) 例题1: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背景 1、“炼字”型题目:分析某句诗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分析妙处,或 是比较不同用字的差异优劣。 2、“一词领全诗型”题目:分析统领全诗字词的作用 3、“分析意象、意境型”型题目:分析诗句蕴含的意象以及组成的意境。 4、“分析技巧型”型题目:分析诗句蕴含的表达技巧 5、“分析语言特色”型题目:分析诗词的语言特色 6、“情感、主旨型 ”题目:分析诗词的情感与主旨 7、“评价型 ”题目: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 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 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8、“比较评价型 ”题目: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 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四、真题练习 背景 野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15.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情感主旨型) 【答】14、B 15、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 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没有特殊的表达方式,步骤二略过)②表达了诗人 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2018全国卷1 背景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橫飞溅。 15.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一词领全 诗) 【答】14. D 15. 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 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 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2018全国卷2 背景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0.根据前两联,概括刘禹锡“闲”的表现,并分析他如此表现的原因。(5分)(考解 读) 11.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情感主旨型) 【答】 10.表现:把酒当春,绕道送客,常去赏花。原因:长期得不到升迁,怀才不遇;喜欢 自然山水。 11.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 心意的知音之许。(不规范) 2018江苏卷 书目推荐 背景 感谢各位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