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分析题”解题技巧
文言文复习
为什么考?
——以考促读,以考检验读一、题目怎么命
——单项选择——选错误【转述文意】
1.四个选项基本按行文顺序设置,按顺序设置,有利
于快速找到信息区间进行文题比对。
2.每个选项均是先用一个或两个四字格式短语对人物
进行概括,然后举事例印证分析。
3.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错误,且该项错误也非全错,
而是错一点,往往是“概括”无错,“分析”有瑕。
——重分析、轻概括。“概括分析题”解答步骤:
细读选项表述
快速圈定解答区域和具体出处
比照选项与原文相应语句的异同
关键:注意选项的转述是否等值 ⑴ 曲解文义
⑵ 无中生有
⑶ 强加因果
⑷ 张冠李戴
⑸ 时序颠倒
熟知错误类型:
统计
2014年 1卷 曲解文义
2卷 无中生有
2015年 1卷 曲解文义
2卷 强加因果
2016年
1卷 无中生有
2卷 曲解文义
3卷 张冠李戴
2017年
1卷 张冠李戴
2卷 无中生有
3卷 无中生有
2018年
1卷 张冠李戴
2卷 无中生有
3卷 曲解文义
2019年
1卷 时序颠倒
2卷 曲解文义
3卷 无中生有【2019全国Ⅰ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
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
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 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
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
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 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
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
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 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
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
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转述】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
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原文】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县道所
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
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
怀王太傅”——文帝询问鬼神之事,文帝觉得自己比不
上贾谊,后来才任命贾谊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的太傅。
因此选项的前后顺序不当。
——时序颠倒【2018全国Ⅰ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鲁芝自小受苦,位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
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从曹真出督
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
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市,恢复旧境;离任时,
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言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
司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
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
鲁芝为人清心赛欲,与人和睦又不而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
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原文: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被侵占
掠夺的是天水郡,不是蜀地【张冠李戴】——注意省略主语的句子,弄清楚主语是谁。
张冠李戴——人物、地点与事件故意错位
曲解文义——难译的关键词
——结合上下文仔细推敲关键词,
无中生有——故意编造没有的事实,强加到
当事人身上,以此干扰考生的思维。
一一比对选项与原文叙述的事件细节。
强加因果——所列事实之间本无因果关系
——注意选项中表因果的词语:因此、以致、
因而,看因果关系是否恰当。用好比对答题法
方法
——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
析——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比对,从中发现选项与原
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
——主要是从关键词语、人物、时间、地点、添加
内容、句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比对。1.比对关键词语,看是否曲解文意
(1)原文:(珪)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
权幸去。……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
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
言官交章请留,不听。《明史·傅珪传》
选项:傅珪守正不阿,反遭诬蔑报复。每遇大事,他都能
坚持己见,不肯随意改易,因而触怒许多人;后因得罪权
贵被迫退休,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答案 选项 “虽有言官请留,他仍坚持离职” 。原文说“
遂矫旨令二人致仕”,“矫旨”是正确理解句意的关键,
意谓阉党假传圣旨让他二人辞官退休,非“坚持离职”。(2)原文:(陈登云)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
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
赍帑金振之。(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选项: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
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
措钱款赈济灾民。
答案 分析中错解了“赍”字的意思,“赍”在“帝立遣寺丞锺化民
赍帑金振之”中的意思是“持有”“携带”,选项曲解为“筹措”。
赍【ji】:1、携带;持;怀抱着2、拿东西给人,送给—
—赍助(接济;资助);赍赏(赏赐);赍钱(持赠金钱);
赉【lai】:赐予——赠送2.比对添加内容,看是否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1)原文:(刘随)迁右司谏,为三司户部判官。随在谏职言数事,
尝言:“今之所切,在于纳谏,其余守常安靖而已。”王钦若既
死,诏塑其像茅山,列于仙官。随言:“钦若赃污无忌惮,考其
行,岂神仙耶?宜察其妄。” (节选自《宋史·刘随传》)
选项:刘随恪尽职守,言行一致【观点】皇帝下诏给贪官王钦若
塑像,他极力反对,皇帝只好作罢;他曾认为皇上接受谏议是最
紧迫的一件事,同时,他自己也积极进谏【依据】。
答案 “皇帝只好作罢”于文无据。(2)原文:亓qí诗教复劾正春(指传主翁正春)科场徇私,正春疏辩,
益求去。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寻改吏部,掌詹事府,
以侍养归。(节选自《明史·翁正春传》)
选项:翁正春遭人弹劾,辞官自辩。在处理韩敬科场事件中遭
人弹劾而请求去职,皇帝虽然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
官职。
选项:皇帝虽然安慰留任他,却不想让他再担任官职。
原文:帝虽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皇帝虽然安慰挽留了他,
他却从此不安心于自己的职位——皇帝并没有不想让他再担任
官职,无中生有。3.比对人物,看是否张冠李戴
原文:宪宗元和初,(裴垍)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
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
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进贤任能。
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
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旧唐书·裴垍传》
选项: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
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裴垍这一推荐获得当时人们的
称赞。
答案 原文是“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张冠李戴。(1)原文:洪武元年,(顾时)拜大都督府副使兼同知率府事。四年
为左副将军,克成都。六年从徐达镇北平。逾年,召还。八年
复出镇。十二年卒,年四十六。(节选自《明史·顾时传》)
选项:顾时一生戎马倥偬,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明朝建立之后,
就被任命镇守北方重镇——北平,一直到洪武十二年去世。
答案 时间有误,顾时并未一直镇守北平。
4.比对时间、地点,看是否时间、地点穿越(2)原文:顺治十六年,(骆钟麟)迁陕西盩厔知县。康熙八年,擢
江南常州知府。初,钟麟在盩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插叙】,
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已而
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
致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
传》)
选项: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
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并创办延陵书院,邀他讲
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
答案 “在盩厔任上,……并创办延陵书院”错,骆钟麟“创办延陵
书院”是在他任江南常州知府时。(1)原文:明山宾,字孝若。初,山宾在州,所部平陆县不稔【歉
收】,启【启奏】出仓米以赡【赈济】人。后【任】刺史检州曹,
失簿书,以山宾为耗阙【损耗缺失】,有司追责,籍【没收】其
宅入官,山宾默不自理,更市地造宅。昭明太子闻筑室不就,有
令曰:“明祭酒虽出抚大藩【大郡】,拥旄【统帅军队,手握大
权】推毂【荐举;援引】,珥金拖紫,而恒事屡空【经常贫困】。
闻构字【建房】未成,今送薄助。” 《梁书·明山宾传》
选项:明山宾体恤民情,仁厚宽容。昭明太子分外肯定他能体恤民情,
不计得失,因此出资帮助他修房子。
答案 “出资帮助他修房子”的原因分析错误。
5.比对句间因果关系句,看是否因果失当(2)原文:英宗即位,先是,有旨集善书者,粉黄金为泥,写浮屠
《藏经》。帝在上都,使左丞速诏澄为序,澄曰:“撰为文辞,
不可以示后世,请俟驾还奏之。”会帝崩而止。(节选自《元史·
吴澄传》)
选项:吴澄性格耿直,敢于直言。世宗搜集善本书籍,加黄金封
面,刻印佛教《藏经》,令吴澄作序。吴澄据理反驳,后因群臣
齐谏而止
答案 “搜集善本书籍,加黄金封面”说法错误。原文“集善书者,粉
黄金为泥”的意思是“搜集善于书法的人,用金粉泥书写佛教《藏经》
”。“后因群臣齐谏而止”错,文中是说因适逢皇帝驾崩而作罢。
返 回四、答题技巧小结
从5个角度思考、从10个设误点上判断
比对角度 设误点设误点
角度一:比对人物 误解形象 张冠李戴误解形象 张冠李戴
角度二:比对时间、地点 时序颠倒 空间错位时序颠倒 空间错位
角度三:比对关键词语 曲解文意 归纳不全曲解文意 归纳不全
角度四: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角度五:比对关系 改变因果 事件杂糅改变因果 事件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