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模块:诗歌 文言 阅读 写作文体特点
(1)意象
(2)意境=(画面)
(3)情感复习
• 诗歌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抒情)
(3)怎么表达的?(手法)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①徂(cú)晖:落日余晖。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t(yuān)鸾
(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等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
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
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
蓄的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鸳鸾竟巢于恶树之中,
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描写抒
情 抒 情
A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①徂(cú)晖:落日余晖。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t(yuān)鸾
(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
表达了什么
?
内容+主旨
前途未卜的迷茫
世事无常 命运多舛 荣华
易逝的感叹
小人当道、官场黑暗的不满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郁闷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①徂(cú)晖:落日余晖。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t(yuān)鸾
(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
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小结
• 诗歌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抒情)
(3)怎么表达的?(手法)
主旨题的答题方法:
(1)内容分析+主旨(逐句进行分析)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
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溪行衣自湿”一句侧面描写路上雾气之浓重,“亭午气始散”表明雾气持
续时间很长,直到正午才散。
B.诗人冬季出行,蚊蚋在飞舞,岸边的野鸭被诗人的到来惊扰,乱入河中。
一路行来,层云密布,山路崎岖。
C.在观览通泉山水的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诗人所见景色呈
现不同面貌,情感也产生了变化。
D.诗人借用孔子、王粲的典故寄托深沉情感,运用“登顿”“绮丽”等词使
诗歌音韵铿锵,全诗体现了“沉郁顿挫”的风格。
景
情
//
B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
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写了什么?
(意境) // 画面
有什么
在哪里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
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描绘了一幅
的 的画面。
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阳增辉、江水满溢
寥廓壮美 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① [唐]杜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
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
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东汉末
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
(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景
情
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
生不逢时的苦闷,
飘零他乡的哀痛,
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总结
• 诗歌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抒情)
(3)怎么表达的?(手法)
主旨题的答题方法:
(1)内容分析+主旨(逐句进行分析)
(2)总结诗歌题材,进行主旨归纳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B E
考点:内容、主旨、手法、结构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
一句的精妙之处。
【题型】 赏析题 好在哪里?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
(3)怎么表达的?(手法)
【内容】:
【手法】:
【主旨】: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欧阳修
紫殿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识鉴精。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
一句的精妙之处。
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
贴切;
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
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小结
• 诗歌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抒情)
(3)怎么表达的?(手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赠新平少年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
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u )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韩信当年甘心受辱,并非没有志气,而是为了使自己的雄心壮志将
来有所施展。
B.诗人认为韩信得遇高祖,方能叱咤风云,拜将封侯,借此自然引出诗人对
当时处境的感慨。
C.“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是说老虎被摧残,苍鹰受束缚,隐喻自已
的志向无法实现。
D.这首咏史诗融叙事、议论、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意境悲凉激越,语言平实
无华,通俗易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赠新平少年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
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u )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2)“长风人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何
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赠新平少年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
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u )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写韩信当年甘心受辱,并非没有志气,而是为了使自己的雄心壮志将
来有所施展。
B.诗人认为韩信得遇高祖,方能叱咤风云,拜将封侯,借此自然引出诗人对
当时处境的感慨。
C.“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是说老虎被摧残,苍鹰受束缚,隐喻自已
的志向无法实现。
D.这首咏史诗融叙事、议论、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意境悲凉激越,语言平实
无华,通俗易世。
D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赠新平少年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
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u )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2)“长风人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何
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一15题。
赠新平少年李白
韩信在淮阴,少年相欺凌。屈体若无骨,壮心有所凭。
一遭龙颜君,啸咤从此兴。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
而我竟何为,寒苦坐相仍。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
故友不相恤,新交宁见矜。摧残槛中虎,羁绁鞲上鹰。
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
【注释】龙颜君:指汉高祖刘邦。“千金”二句:韩信少贫,有漂母见其饥,哀而饭之。
后信为楚王,报以千金。羁绁(xiè):用绳子拴住。鞲(gu )甘上架鹰的皮套袖。
(2)“长风人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何
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长风入短袂,两手如怀冰”描绘了一幅冬日北风呼啸、诗人
衣衫不完,双手冻得寒冷似冰的画面。
(2)“何时腾风云,搏击申所能”写的是诗人渴望自己能像不受摧
残的老虎、苍鹰那样叱咤风云、搏击长空,实现理想的情怀,表达
了诗人渴盼受到朝廷赏识,从而建功立业的情感。小结
• 诗歌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抒情)
(3)怎么表达的?(手法)
主旨题的答题方法:
通过【意象】,组成了一幅【意境翻译】的【图画名
称】(时间、地点、气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前两句的图景。
通过青海湖、长云、雪山等意象,组成了一幅青海湖的上空长
云弥漫,远处有连绵起伏的雪山若影若现,越过雪山,荒漠中
坐落着一座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对的边塞荒寒图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山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本诗的前两句写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你的语言简要
描述。
(2)本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诗人为什么产生了这样的感
情?总结
• 诗歌鉴赏的角度
(1)写了什么?(内容)
(2)表达了什么?(主旨=抒情)
(3)怎么表达的?(手法)
内容题(意象、意境题)的答题方法:
通过【意象】,组成了一幅【意境翻译】(有什么、
在哪里)的【图画名称】(时间、地点、气氛)。
主旨题的答题方法:
(1)内容分析+主旨(逐句进行分析)
(2)总结诗歌题材,进行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