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l_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解数(xiè) 拓片(tuò) 拾掇(duō) 命途多舛(chuǎn)
B.菁华(jīnfl) 辍学(chuò) 纰缪(miǜ) 三缄其口(jiān)
C.浸渍(zé) 忖度(cǔn) 鞭挞(dà) 风声鹤唳(1ì)
D.埋怨(mái) 积攒(zǎn) 巨擘(bò) 别出机杼(zhǜ)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湖北省房县窑淮乡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
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此举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B.据新华网报道,尽管成书于3世纪古印度的《爱经》已成为传世经典,但在今天的印度,多数妇女对于性仍然讳莫如深。
C.英国克隆羊多莉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在是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D.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一定要有理论的指导,承认这一点,就是承认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所包涵的深刻道理。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作为消费者,你是否想过,正是某些畸形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商业经营对生态的污染和破坏,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者既是受害者,又是自己的加害者。
B.在全球经济增长趋缓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强劲势头,2004年全球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5%。
C.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
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D.本世纪以来,人类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
现和进展,其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为光彩夺目。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黑格尔曾很有见解地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由于
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
B.堪称社会精英的人,尽管有职业、年龄、国籍、性别……的区别,但与“精英”二字相
联的那些素质是相同的:勤奋、睿智、博学、谦虚,而且道德高尚。
c.女强人这个名词我听得多了,不知为什么,对这个称呼就是没有好感。不知是过去
武侠小说中的强人多是剪径的不义之徒呢,还是有些“女强人”给我的印象太坏?
D.妙玉经历了自己的家道由盛渐衰的过程;而豪门巨富在衰弱的过程中,各种弊端和
罪恶,就往往暴露得格外分明(书中对衰落过程中的贾府的描写就是明证。)。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8题。
印度的坚果油将驱动汽车
从大约一年前起,瓦拉巴伊·拉托德开始在印度焦尔瓦德附近种植一种名为麻风树(Jat—ropha curcas)的绿色植物,它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希望。这种有毒植物的近乎黑色的果实有榛子那么大,含油量高达80%。长远看来,这种易于种植的植物可能会成为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料的基础。瓦拉巴伊·拉托德说:“使用从麻风树籽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将会改善全国的空气质量,并且能减少我们国家对外国柴油的依赖。”
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是,把麻风树籽油转化成可以替代机动车使用的传统柴油的燃料。
转化麻风树籽油的化学方法必须简单。
印度盐和海洋化工研究中心(cSMCRI)主任高希及其同事已经在实验室里建好了这种生
物燃料生产设备的样机。首先用机械方法压榨麻风树籽。除了得到须进一步处理的油外,还得到作为第一副产品的渣饼。接下来对榨出的油进行“酯化处理”。这时会产生甘油。经过提纯后的最终产品是一种几乎无味的清澈的金黄色液体。
这种生物柴油的第一批样品被送到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公司的实验室进一步试验。结果是,麻风树籽油几乎在各个方面都明显胜过传统的柴油。特别是它的硫含量非常低。此外,这种植物“柴油”燃料燃烧时完全没有气味,并且几乎不产生碳黑。“几个月前所有的人都认为,非食用油不可能符合严格的欧洲燃料标准。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可以的。”高希说。
高希得到了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农业专家克劳斯·贝克尔教授的支持。贝克尔为这个项目提供科学指导。他的工作重点是对这种植物进行优化。麻风树的许多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他说:“这种植物可以种在其它植物不能生长的土地上。因此,它不会和粮食作物争地,此外,麻风树有毒,这保护它免受许多害虫的侵害,并且饥饿的动物也不会光顾它。长期种植麻风树还能使贫瘠的土地重新变得其肥沃 ”
麻风树的优点并非鲜为人知。印度农民已经在贫瘠的土地上大量种植麻风树,其他国家也已经开始了麻风树研究计划。“然而,这是系统研究麻风树以及它作为能源供应者的潜力的第一次大规模尝试。”贝克尔说。研究人员已证明,这种植物可以提供优质的生物燃料。现在的问题是对这种植物及其种植条件和生产过程进行优化。
5.根据文意,下列对麻风树“可能会成为大规模生产生物燃料的基础”的依据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种有近乎黑色的果实的麻风树易于种植,果实大、含油量高。
B.从麻风树籽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得到广泛使用将会改善空气质量。
c.在实验室中用麻风树籽提取生物柴油,先用机械方法处理,且已经较为简单。
D.绿色的麻风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希望,这种植物可以提供优质的生物燃料,这种生物柴油得到广泛使用将减少柴油进口。
6.根据文意,不属于“把麻风树籽油转化成为生物柴油”实验过程的一项是 ( )
A.在实验室用生产设备的样机,经物理方法压榨、过滤分离,得到待处理的油,还得到副产品——渣饼。
B.印度盐和海洋化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把榨出来的油用化学方法处理,产生甘油。
C.这种植物“柴油”燃料的硫含量非常低,燃烧时完全没有气味,并且几乎不产生碳黑。
D.最后程序是高希及其同事在实验室里对“酯化处理”后的麻风树籽油分离纯化。
7.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这种可以提供优质的生物燃料的麻风树只能种在其它植物不能生长的贫瘠土地上。
B.印度农民和其他国家已经在贫瘠的土地上大量种植作为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供应
者的麻风树。
C.经过压榨得到第一副产品的渣饼,然后对其进行“酯化处理”和提纯,得到的最终产品是一种几乎无味的清澈的金黄色液体。
D.贝克尔教授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是对有生物柴油之称的麻风树这种植物及
其种植条件和生产过程进行优化。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麻风树籽油转化成环保的符合严格的欧洲燃料标准的燃油已经成为现实,但整个生产流程需要优化。
B.麻风树很容易生长,不会受害虫及其它动物侵害,有很强的适应性。
c.长期种植麻风树这种绿色植物能改善生态环境,尤其能改良贫瘠的土壤。
D.有近乎黑色的果实的麻风树有毒,种植麻风树将毒死许多害虫和饥饿的动物。
三、(12分)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9—12题。
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公。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自此,时获登门。偶一日谒至,典谒已通名,而东坡移时不出。欲留,则伺候颇倦;欲去,则业已通名。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愧谢久候之意。且云:“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坐定,他语毕,公请日:“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日:“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日:“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日:“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命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日:“先生真谪仙才也!”他日,以语其子新仲日:“东坡尚如此,中性之人岂可不勤读书邪?”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宋)陈鹄《耆旧续闻》]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以公对,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对:正确
B.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 适:刚刚
C.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 凡:一共
D.新仲尝以是诲其子辂。 是:这些话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异日,公往见,遂为知己。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①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 ②成然之。
c.①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 ②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酶?
D.①如是者久之,东坡始出。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直接写苏东坡读书有法的一组是
①东坡称赏再三,以为深得幽雅之趣。
②适了些日课,失于探知。
③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
④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
⑤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
⑥东坡尚如此,中性之人岂可不勤读书邪?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载上在黄冈担任学官时,恰好遇到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冈,二人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B.苏东坡因为要坚持完成当天的读书计划,未能及时出见访客,而让朱载上等了很
久,直到读完书才出来,并向朱载上表示歉意。
C.朱载上被苏东坡的勤奋读书精神所震惊,并特意拿苏东坡为榜样来教育自己的儿
子朱辂好好读书。
D.苏东坡从不死读书,他巧妙利用减字的方法来抄书,以此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所 以他能做到朱载上提示一个字,就能随声背出几百个字来。
第Ⅱ卷(114分非选择题)
四、(20分)
1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乞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即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空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蒿庵闲话》)
(1)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2分)
(2)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2分)
(3)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属于 。(2分)
(2)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秋意”,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
要分析。(4分)
(3)诗中“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慨叹?(2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 。
(2) ,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李白《将进酒》)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灵魂的在场
周国平
人皆有灵魂,但灵魂未必总是在场的。现代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它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使人不得安宁的节奏,远离自然,传统的失落,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丧失,等等。因此,观代人虽然异常忙碌,却仍不免感到空虚。
一个人无论怎样超凡脱俗,总是要过日常生活的,而日常生活又总是平凡的。所以,灵魂的在场未必表现为隐居修道之类的极端形式,在绝大多数的情形下,恰恰是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能够真正享受日常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今天,日常生活变成了元休止的劳作和消费,那本应是享受之主体的灵魂往往被排挤得没有容足之地了。
日常生活是包罗万象的,包括工作与闲暇、自然与居住、独处与交往等。在人生的所有这些场景中,生活的质量都取决于灵魂是否在场。
在时间上,一个人的生活可分为两部分,即工作与闲暇。最理想的工作是那种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灵魂的独特倾向的工作。当然,远非所有的人都能从事自己称心的职业,但是,一个人只要真正优秀,他就多半能够突破职业的约束,对于他来说,他的心血所倾注的事情才是他的真正的工作,哪怕是在业余所为。同时,我也赞成这样的标准:一个人的工作是否值得尊敬,取决于他完成工作的精神而非行为本身。这就好比造物主在创造万物之时,是以同样的关注之心创造一朵野花、一只小昆虫或一头巨象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力求尽善尽关,并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这样的工作态度的确蕴涵着一种神性,不是所谓职业道德或敬业精神所能概括的。度闲的质量亦应取决于灵魂所获得的愉悦,没有灵魂的参与,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地虚度了宝贵的闲暇时间。
在空间上,可以把环境划分为自然和人工两种类型。如果说自然是灵魂的来源和归宿,那么,人工建筑的屋宇就应该是灵魂在尘世的家园。无论是与自然,还是与人工的建筑,都应该有_种亲密的关系。空间具有一种神圣性,但现代人对此已经完全陌生了。对于过去许多世代的人来说,不但人在屋宇之中,而且屋宇也在人之中,它们是历史和记忆、血缘和信念。正像有人诗意地表达的那样:“旧建筑在歌唱。”可是现在,人却迷失在高楼的迷宫中,不管我们为装修付出了多少金钱和力气,屋宇仍然外在于我们的,我们仍然是居无定所的流浪者。
说到人与人的关系,则不外是独处和社会交往两种状态。交往包括婚姻和家庭,也包括友谊、邻里以及更广泛的人际关系。譬如说,论及婚姻问题,从前的大师们关注的是灵魂,现在的大师们却大谈心理分析和治疗。书信、日记、交谈——这些亲切的表达方式是更适合于灵魂需要的,现在已成为稀有之物,而被公关之类的功利行动或上网之类的虚拟社会取代了。应该承认,现代人是孤独的。但是,由于灵魂缺席,这种孤独就成了单纯的惩罚。相反,倘若灵魂在场,我们就会体验到:独处时的充实,从而把孤独也看做人生不可缺少的享受。
16.“现代人虽然异常忙碌”,但为什么“却仍不免感到空虚”?请简要回答。(3分)
17.第5段引用的“旧建筑在歌唱”一语,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5分)
18.第3段说:“在人生的所有这些场景中,生活的质量都取决于灵魂是否在场。”那么怎样才算“灵魂在场”?联系全文并结合日常生活各方面的表现加以具体说明。(6分)
19.本文作者目光犀利,指出现代人生活的特点之一是“灵魂的缺席”,进而对现代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其目的是引发人们 。就本文的语言特色或写作风格,
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4分)
六、(16分)
20.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如果你能收集到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按要求回答:
(1)三段文字谈论的共同点是: 。
(2)鲁迅侧重的是: 。
21.根据下面提示语要求造句。(4分)
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
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两条校园宣传标语。(要求:每条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有
文采,并体现人文关怀。)
(1)
(2)
22.元宵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元宵节的两幅对联的上联,请参照例联,依据对联的基本要求,选择其中的一副对出下联。(4分)
例:上联 飞龙舞凤成夜色
下联 击鼓踏歌皆春声
(1)上联一路笙歌春似海
下联:
(2)上联银花焰吐长春景
下联:
23.阅读下面图表,用简要文字将其意思表述出来。(4分)
七、写作(60分)
2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比”有时使人不愉快,甚至让人灰心丧气,但是,“比”有时也能给人以动力,让人振奋。人生在世,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去比,相信你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触。
请以“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肇庆市200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题
.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B(A拓应读tà;c渍应读zì挞应读tà;D埋应读mán)
2.B(A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此处适用对象不合,属望文生义误用;
c暴殄天物指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摸着石头过河指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此处意思理解有误。)
3.D(“发展”与“光彩夺目”不搭配。)
4.D(句末括号外句号应移至括号前,括号内话是对括号前整个句子的解释。)
二、(12分每小题3分)
5.c(地麻风树籽油的机械处理方法固然要求简单,但要能大规模生产,则对麻风树籽油的化学处理方法更要求必须简单。)
6.c(是试验的结果,使用的优点。)
7.D.(A这种植物可以种在其它植物不能生长的土地上。B其他国家也已经开始了麻
风树研究计划。c不是对渣饼处理获得金黄色液体。)
8.D(原文意思是“这保护它免受许多害虫的侵害,并且饥饿的动物也不会光顾它。”
没有提到“毒死”。)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回答)
10.c[A前一“为”是成为;后一“为”是表被动。B前一“然”是“这样”;后一
“然”是表示赞成。c两个“何”都是表示疑问“为什么”。D前一“之”是音节助词;后一“之”是指示代词,表近指。]
11.B(①③⑥不是)
12.c(朱载上的儿子是朱新仲,而朱辂是朱新仲的儿子。)
四、(20分)
13.(1)合上书本散步,便走近墙壁观看所摘录的篇段,每天看三五次成了习惯,一
定要达到背得透熟,一个字不漏的地步。(2分)
(2)等到再读书有所摘录时,补贴在那个空档地方。(这样)随时收取,随时补上,一
年到头没有一天空的。(2分)
(3)常常看见有些一意贪多的人,觉得大略得到一点印象便算学过了,这样稍过些日
子,便腹中空空,不如我学得精要,实际上也有收获。(4分)
14.(1)七言绝句(2分)
(2)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2分)“乐景写衷情”,更
显哀愁之深、之重,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2分)
(3)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1分)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1分)
15.(4分)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只给两小题评分,每小题两空,补写出一处给1分,有错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
五、(18分)
16.这是因为灵魂缺席(或灵魂不在场),失去日常生活中的精神享受。(答“远离自
然,传统的失落,人与人这间亲密关系的丧失”,给2分)
17.引用“旧建筑在歌唱”一语,揭示了过去人们和环境的一种和谐关系,屋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理想,成为人们思想和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3分,意思对即可);同时,也反衬现代人精神与环境的剥离,由于灵魂的缺席,高楼豪宅迷失了现代人的自我。(2分,意思对即可)
18.要点:(1)工作与闲暇:工作追求尽善尽美,闲暇时应获得灵魂的愉悦。(2)自
然与居住:把自然当成灵魂的来源与归宿,把屋宇当成灵魂在尘世的家园。(3)独处与交
往:在交往中获得灵魂的表达方式,把孤独看成人生不可缺少的享受。(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
19,第一空:去追求生命的意义或者精神生活,注意精神享受,不可能完全超凡脱俗。
(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空:质朴、平实(或者“雍容平和”或“深刻的哲学论述闪耀着
诗性的光华,平静的文学语言浸透哲理的智慧”之类的话均可,2分)
六、(16分)
20.(1)要注重积累材料。(2)积累要长期坚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共4
分。)
21.示例:捧出一颗爱心,送去一份温暖!(2)春风化雨润幼苗,阳光普照暖人心!
(3)为了失学儿童的未来,为了贫困山区的明天,请伸出一双友爱的手,献上一片真挚的
情!(共4分)
22.(1)千家灯火夜如年(2)火树光腾不夜城(符合对偶要求且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即
可;共4分。)
23.我国共有技术工人O.7亿,但初级技工占60%,中级占35%,高级只占5%,而发达国家分别占15%、50%、35%。我国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缺口集中在机械、建筑、印刷、电子信息、工艺美术、环保工程等行业。(根据表述酌情给分,共4分。)
七、(60分)
参照2004年高考作文评分要求进行评分。
[附文言文翻译]
(一)朱载上曾经在黄冈担任学官,当时,苏东坡被贬在黄冈做团练副使,不认识朱载
上。一天,有位客人朗诵朱载上的诗道:“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东坡吃惊地问:“这
是什么人写的诗?’客人回答是朱载上,东坡再三称赞,认为这诗深得幽深、雅致的情趣。
某一天,朱载上去拜见苏东坡,于是两人成为知心朋友。从此以后,朱载上经常获准到苏东坡府上去。一天,他突然去见苏东坡,掌管会见宾客的人已经通报了姓名,但东坡很长时间没有出来。朱载上想留下,等候得很疲倦;想离去,又已经通报了姓名。他像这样犹豫了很久。东坡才出来,对他等了很久表示歉意。并且说:“我才做完每天的功课,对你的探访失礼了。”两人坐定,说完了其他的话,朱载上请问道:“刚才先生说的‘每天的功课’
是什么?”东坡说:“抄《汉书》。”朱载上说:“凭你的天才,看一遍就可以终身不忘,为什么还要用手抄呢?”东坡说:“不是这样的。我读《汉书》到现在一共用手抄了三次。开始是一段事抄三个字为题,后来抄两个字,现在是一个字。”朱载上离开座位,又请求说:
“不知道能不能把你抄的书给我看一看。”东坡就要身边的老兵从书案上拿过一册。朱载上一看,一点都不明白他的意思。东坡说:“请你试着说标题上的一个字。”朱载上就说了一
个字,东坡应声就朗诵了几百个字。没有一点差错。朱载上又挑了几处,都是这样。随后,
他感叹了很久,说道“先生真有李白那样的才学。”
另一天,朱载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朱新仲,说道:“苏东坡尚且是这样,天资一般的人难道能够不勤奋读书吗?”朱新仲曾经以这来教育儿子朱辂。
(二)
叶奕绳曾经说过强记的方法:“我的天资很迟钝。每当读一本书,遇到喜欢的(内容),
便摘录下来,摘录完毕,朗读十多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每天一定要贴十多段,至
少也要六七段。(有时)合上书本散步,便走近墙壁观看所摘录的篇段,每天看三五次成了
习惯,一定要达到背得熟透,一个字也不漏的地步。墙壁上已贴满了,便把第一天贴上去的取下来,放在竹箱中;等到再读书有所摘录时,补贴在那个空档地方。(这样)随时收取,
随时补上,一年到头没有一天空的。一年内大约可以摘录和记得三千段。几年之后,记忆的文章和竹箱中贮存的篇段都渐渐满了。(我)常常看见有些一意贪多的人,(他们)大略得
到一点印象便算学过了,(这样)稍微经过一些日子,便腹中空空,不如我学得精要,实际
上也有收获。
七、(60分)
24、作文高考作文等级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基
内容
一等
25--20
二等
19一15
三等
14一10
四等
9----0
总分
评卷人
础
(25分)
等
级
表达
一等
25--20
二等
19一15
三等
14一10
四等
9---0
(50分)
(25分)
发
展
一等
10--9
二等
8--7
三等
6--4
四等
3---0
等
级
(10分)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减分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分内容、表达两项评分。内容项以题意、内容为重点,结合中心和感情
全面衡量。表达项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结合结构和字体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
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缺题目扣2分;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④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两项均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