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

ID:505964

大小:2.6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04年北京市中考题 张华  作于 2004年11月28日   2004年北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的第1面和第3面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和姓名;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内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的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全部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12小题,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6小题,15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财产的半数将被没(mò)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chǔ)置,他人不得过问。   B.卖豆腐赚了几个钱,称(chēnɡ)回两斤面,怕叫东家看见,揣(chuǎi)在怀里四五天了。   C.白杨树没有婆娑(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D.乌珠迸(bènɡ)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zhàn)将出来。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恶势力猖獗之际,有的人苟且偷生、不辨是非,有的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B.生意场上,判断要准确,决定要坚决,绝对不能忧柔寡断,否则将会坐失良机。   C.教书育人,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在座的各位教师是责无旁代、义不容辞的。   D.现在有少数党员干部,忘记党的宗旨,循私舞弊,贪污腐化,走上了犯罪道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得当的一项是   A.如果作者的想像过于离奇,描述过于夸张,就是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B.他们办移风易俗婚事,此事传开后,成为佳话,村镇人家的婚嫁,纷纷效尤。   C.花花绿绿的世界,其中有多少虚伪、欺诈、凶残,这些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D.他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人,尽管人们想尽各种办法去劝导他,但是都无济于事。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租界里的洋楼,是近代史上一个独特的社会产物,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C.万里长城的各个游览点,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旅游者。   D.这种做法,既稳定了农户与土地的承包关系,又促进了适度的规模经营。   5.用下面的句子组成一个语段,句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一张一米宽的木床挨着炉子,两头的床脚是两摞石头。   ②一只铁皮炉子安在房子当间,铁皮烟囱穿过房顶伸到屋外。   ③床板上铺着一块鲜艳的垫子,垫子上摆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白色方枕头。   ④进了门是这户人家的厨房兼起居室。   ⑤走过一块块草地,跨过一条条小溪,我们来到了扎西家的白房子跟前。   A.⑤④②③① B. ④①②③⑤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②①③    6.下面场合中,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的目,又想把话说得委婉,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________________”   A.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   B.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C.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二、阅读(6小题,15分)   阅读《发问的精神》中的选段,按要求完成7~9题。   ①也许有人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②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③其次,知识和道理,是各个人研究出来的。各个人或少数人的见识有限,不免要弄出错误来。而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我们若是一味吸取,不去审问,岂不会把错的、伪的当作了对的、真的,使那些对的、真的反而永不可见?再说,即使我们所吸取的都是真的、对的,经过反复的审问,真的自会益见其真,对的自会益见其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切实和透彻的了解,获得正确的定论。   ④更进一步说,求知识明道理,不光是懂得了、记住了就算完事,更要紧的,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必须这样,知识和道理才能让我们终身受用,才不会失去学习的价值。怎样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呢?第一步就要把书本上看到的,从教师那里听到的,同实际生活里的事物参照比较。在参照比较中,发问是最重要的。发现的问题越多.对于事物一定看得越清楚;同时对于自己的所学也一定更有把握,知道怎样把它安排到生活里去。   ⑤你忍心让你的智慧之门永闭吗?你愿意永远盲目地让别人带着你走吗?你愿意永远只做两脚书柜吗?假如你的答复是否定的,那么,你万不可忘记带那把钥匙,你得能发问,勤发问。   7.文段中作者所批驳的论点是什么?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从书上就可以读到所有的知识和道理。   B.老师会给我们讲解书本上的知识和道理。   C.牢牢记住书上和老师讲解的知识和道理。   D.知识和道理只需牢牢记住并不需要多问。   8.第②~④段指出了第①段所说“漏洞”的具体表现,下面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书本记载的知识道理与世界的变动、进步之间有差距或有矛盾。   B.各个人或少数人见识有限,研究出来的知识道理都是错误的。   C.各种知识和道理,经过传播,往往会有歪曲和失实的地方。   D.只记住知识和道理,而不把它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是片面的。   9.对第④段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证的中心是把知识和道理贯穿到生活和习惯里去。   B.论证的过程既运用了讲道理论证,又运用了举例论证。   C.作者的主张是只有多发问,才能准确把知识运用到生活里去。   D.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来进行论证,语气强烈,说服力强。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完成10~12题。   二恶英是PCDDs和PCDFs的通称,属于氯化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它并非天然存在,而是由农药杂质和不完全燃烧产生。二恶英在工业化国家主要来自化学品杂质、城市垃圾(尤其是塑料袋)焚烧、纸张漂白及汽车尾气排放。二恶英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钠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故有“世纪之毒”之称。目前,对于二恶英的许多化学性质仍未完全确定,只了解它在750℃以上的高温下才会快速分解。   二恶英的生物累积效应非常强。通常它存在于土壤中,其中又以河川的淤泥最容易累积。绿藻、水螺、鱼也比较容易累积,而陆上动物活动区域相对大,不局限于受污染区,累积情况没有水中生物严重。据悉,那次比利时等国大量家禽遭二恶英污染,那可能是由于在饲料中掺入了含有珀瑞玲的工业用油。   二恶英在一般环境下,其氧化和水中分解的速率非常低,在环境中有相当长的持久性。一般经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由于人体内脂肪没有分解二恶英的条件,进入体内最长可累积7年以上。所以,如果人体受到污染,极难排出,只有减少摄入量,才能避免累积效应。二恶英微量摄入人体不会立即引起病变,但由于其稳定性极强,在人体中可以存留数十年,一旦摄入人体不易排出。如长期食用含二恶英的食品,这种有毒成分会蓄积下来逐渐增多,最终造成对人体的危害,不但可以导致人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受损,而且能够毁坏人体的肝脏,甚至使人患上癌症。   (节选自《世纪之毒——二恶英污染》)   10.对文段中“二恶英”的解释,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二恶英”由农药杂质和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是天然存在的氯化三环芳烃类化合物。   B.“二恶英”主要来自化学品杂质、纸张漂白及汽车尾气排放等,元凶是工业生产者。   C.“二恶英”有“世纪之毒”之称,是世界上已知晓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种。   D.“二恶英”在750℃以上的高温下才能快速分解,至今已确定了它的许多化学性质。   11.对文段中“二恶英的生物累积效应”表现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二恶英”一般积聚于土壤中,陆地家禽会因各种食物污染而引起中毒。   B.“二恶英”存在于河川淤泥中,并使水中生物易受污染且导致人体中毒。   C.“二恶英”存在于河川陆地中,且在一般的环境中具有相当长的持久性。   D. “二恶英”一般直接进入人体,且使人体受污染并在人体内存留数十年。   12.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陆上的生物遭受二恶英污染的程度没有河川中生物那样严重。    B.二恶英稳定性强是因为它不可被氧化且在水中分解速率极低。    C.二恶英不易被排出人体外是因为人体内的脂肪分解率非常低。    D.摄入二恶英马上会导致人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甚至患上癌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小题,120分)   注意:         第Ⅱ卷5~8页,用蓝、黑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的指定区域内。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5小题,30分)   13.根据下面的要求默写。(10分)   (1)根据初中课文,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3分,4题任选3题作答)   ①子曰:“默而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孔子《论语》)   ②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③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④受命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伤先帝之明。(诸葛亮《出师表》)   (2)根据初中课文,默写杜甫的《春望》或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4分)   (3)“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常见于文人的笔下,如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等。除上面两个例句之外,请再写出三句初中或小学语文课本上含有“舟”字的古诗词。(3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16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选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选自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14.解释文段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   (1)亲旧知其如此 (2)造饮辄尽    (3)期在必醉 (4)无从致书以观    (5)俟其欣悦 (6)卒获有所闻    1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6.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在兴趣方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上,不同之处是什么? (5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 溪 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7.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分)         四、现代文阅读(5小题,30分)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8~22题   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有一天,儿子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说:“咦,你为什么不表态?难道不觉得我很勇敢吗?”   我说:“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界上有些事并不单是勇敢就够用。比如这件事吧,还得有钱。”   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举办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金牌银牌历来都只有一块,多么激烈的争夺。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比如这个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参观的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别比如了。人家征的是建筑创意,要像悉尼的贝壳状大歌剧院,有独特的风格。我记得你小的时候造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噢,这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博物馆和大地粗糙的岩石泥土间要留有空隙,再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从底下向阳光明媚的地面攀升,会有人的自豪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向宇宙的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矿泉水涌出来。你想过没有?再说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可以长久地保持你所要求的透明度?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危险!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妈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不过那是工程师们要解决的问题,不关我的创意。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那就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好了,随你瞎想好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   很长时间过去了,在我们几乎将这件事淡忘的时候,儿子收到了一个那家征文举办部门寄来的、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儿子苦恼地说:“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当我们把这件事完全忘记的时候,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那天隆重的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奖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他看了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银牌啊?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瞠目结舌。停了一会儿才问他:“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选文有删改)   18.通读全文,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6分)   19.儿子说自己很“勇敢”,从全文来看,他的“勇敢”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写出其中   两点。 (4分)   20.请分别列出文中母亲和儿子对“创意”的看法,并就他们其中的一种看法,谈谈你的意见。 (8分)   21.倒数第三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儿子的哪些性格特点?请分列出两点,并做简要分析。(6分)   22.文中母亲对儿子参加创意征文赛的态度前后不同,请先把表现母亲态度的语句找出来,然后再简要写出母亲态度变化的过程。(6分)         五、作文(1小题,6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1)请以“假如再有一次机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国外一位年老的亿万富翁望着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说:“真是羡慕你们,如果可能,我愿意用所有的财富买回青春!”是啊,年轻是世界上最令人羡慕、最有价值的财富。其实,除年龄外,你还拥有许多许多,如亲情、友谊、健康、毅力、知识、活力等等,只要细心体味,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很富有的。请以“我也是富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广州市200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5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   1. B    2 . A    3 . C    4 . A    5 . D    6 . C    二、阅读15分   7 . D    8 . B    9 . C    10 . C    11 . D    12 . A    第Ⅱ卷   三文言积累与阅读30分   13 .(1)①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②烟波江上使人愁③弓如霹雳弦惊 ④夙夜惊叹 恐托付不效(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骚更短,挥泪不胜簪。 或: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3)①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②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 ③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④欲济无舟楫(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⑤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⑥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⑦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⑧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赠汪伦》)⑨移舟泊烟渚(孟浩然《宿建德江》)    14 .(1)旧友,旧交 (2)往,到 (3)希望,愿望(4)取得,买到 (5)等待 (6)终于    15. (1)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不能遮挡寒风,也不能遮掩烈日。(2)因此别人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16 . 相同:都非常喜欢读书。 不同:前者读书“不求甚解”,求“会意”,目的是“自娱”;后者借书、抄书、求师,目的是“观群书”、求上进。   17.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30分   18 . 儿子不顾母亲反对敢于参加创意征文比赛并获银奖。   19. (1)敢于参加激烈竞争的创意征文赛。(2)敢于靠自己力量去日本。(3)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敢于想别人没想过的事情。    20 .(1)母亲的看法:创意是成熟的独特的见解(或发明创造),学生最大的创意是有一个好的学习成绩。(2)儿子的看法:创意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敢于想像、善于想像、有创造性的想像)。(3)考生的意见:没有统一固定的答案。   21 . (1)自信,不满足于自己得银牌,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应该得金牌;(2)天真,把不得金牌归结为是由于自己年龄小,确实是孩子的见解;(3)幽默,语言风趣,有个性,如“算了,给他个银牌吧”,有幽默感。(4)豁达,语言中流露出儿子的大度、潇洒,看问题与众不同。   22 . (1)表现态度的语句:置之不理,看也不看,打断,挖苦,不客气地打断,叹了一口气,瞠目结舌。 (2)态度变化的过程:开始是不理睬,接着是阻拦,再到无可奈何,最后是刮目相看。   五、作 文   23.作文分项分等评分表(60分)   项 目 一等(好) 二等(较好) 三等(中) 四等(较差) 五等(差)   内 容(25分) 25—21 20—16 15—11 10—6 5—0   切合题意立意深刻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有中心,内容单薄 偏离题意有中心有内容 完全偏离题意   语 言(25分) 25—21 20—16 15—11 10—6 5—0   语言准确、流畅、生动 语言准确、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有语病 语言基本通顺,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顺,语病较多   结 构(6分)结构严谨、完整 结构完整,有条理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不完整 结构混乱   文 面(4分) 4 3 2 1 0   卷面美观,没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 字体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 字迹难辨,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 卷面混乱,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很多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