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材
一、课说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3~45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与相交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对边分别平行和对边相等的特征,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这部分的内容是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3、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
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是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由于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平行四边形的物体。因此向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如伸缩门、楼梯栏杆、篱笆等,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这些物体的平行四边形,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这样安排,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平行四边形的表象。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安排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平行四边形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抽象出图形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自主地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从而形成对平行四边形的正确认识。
3、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图形变换的练习。如用完全一样的两块或四块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把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改拼成长方形,而且有利于学生以不同的角度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重点是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了让每个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学得有个性。我力求在本课中体现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的抽象乃属于操作性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为,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其特征。创设观察的情境,让学生情境中体验,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阅读“你知道吗”并自己举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尽情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是本课教学的主旨。富有活动性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在学生利用材料制作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联系制作过程去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自己用塑料吸管做出长方形后,拉成平行四边形,比较两者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揭示课题。
通过拉动长方形框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点,同时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后继环节的学习作铺垫。
二、 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出示挂图,问挂图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三、 学生自主探究
1、利用手中材料制作平行四边形。
投影展出: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用小棒摆,沿直尺的边画。
这个环节的设计,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
2、借助手中材料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制作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研究其位置关系和长度关系。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判断。提问:为什么第2个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
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手中材料选择感兴趣的自己去发现和交流,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出结论。
3、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让学生自己上黑板画。
这个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去画,从而很方便得到了平行四边形高和底的概念。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试一试”。
2、做“想想做做”5
这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相互依存的关系。
3、做“想想做做”2
用2块或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做“想想做做”3
移动七巧板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中一块改拼成长方形。
5、做“想想做做”4
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这题孕伏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
依据已经获得的平行四边形的表象,通过拼、移、剪等具体的操作活动,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互相转换,既有利于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又有利于感受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6、做“想想做做”6
做成的长方形和拉成的平行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操作与比较,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图形的特征的认识,体会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征。
五、阅读“你知道吗”
这里向学生介绍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应用价值。
六、 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