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外生枝,意外收获——《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与反思
作者:常熟市实验小学 谢滢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32
节外生枝,意外收获——《我不是最弱小的》案例与反思
常熟市实验小学 谢滢
案例:
《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的教学已近尾声,我正带领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问:“萨莎的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莎呢?”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不少孩子说:“是啊,他直接给萨莎好了。”又有一个站起来说:“萨莎的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先给托利亚呢?”我被他们问住了,他们也把自己问住了。好在离下课还有十来分钟,我决定和他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我说:“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课前没有想到,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吧!我们都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先静静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教室里安静下来。我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了,他说:“我想,也许是因为萨莎的爸爸最爱自己的妻子。”不少学生暗暗窃笑。又有一学生说:“也许是萨莎的爸爸就坐在萨莎妈妈的旁边,他就随手给了萨莎的妈妈。”随手?我忽然有所感触。
我问:“萨莎妈妈是怎样回答萨莎的问题的?”
学生齐答:“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我问:“能不能改成‘每个人都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生答:“不行,意思是不一样的。妈妈说的意思是比我们弱小的人,我们就要去保护。而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
“那么,萨莎的爸爸一定要把雨衣给萨莎吗?”我紧接着问。
沉默片刻,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明白了,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就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他是随意的,只要是比他弱小的人,他就会去保护。那个人是不是最弱小的,他没有去研究。”
“对呀!妈妈没有把雨衣给托利亚也是这个原因,妈妈并没有去分析,接下去是谁,该保护谁,当她身边有需要她保护的人,她就去保护,至于有没有按顺序,是不是最弱小的,她没有去想那么多。”一位学生兴奋地说。
“可是,保护最弱小的人,难道不对吗?”有几位学生提出质疑。
同学们面面相觑。
“那么,谁是最弱小的呢?”我轻轻地问。
“是萨莎。”
“不对,是蔷薇花。”
“不,一定还有比蔷薇花更弱小的,像风雨中的小草,小虫。”
“老师,我明白了,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动。”一位学生响亮而激动地说。
没等我说什么,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所以,当我们身边有需要我们保护的人或物,我们就应该马上以实际行动去保护他,而不是一味地去等待那个最弱小者出现。”这位学生继续补充。掌声再次响起,我被感动了,这朴素的话语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你说得太好了,让老师深受启发,让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启发。是的,我们谁也不是最弱小的,让我们实实在在地去保护、去帮助比我们弱小的人或事物,不要再等待,付诸行动吧!”
“好!——”下课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满意地站起来。
反思:
一个完全超出预设的问题,一个争议纷纷的课堂,一个实实在在的过程,让我和孩子们欣喜地得到了一份意外收获。回顾这个小小的教学片断,发现它竟焕发着生命的活力。这生命活力来自哪里呢?
一 、问题生成有火花
按照现代教学论的理念,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辨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说实话,课前我只觉得这篇课文挺简单,真没想到学生们会提这样一个问题。然而他们提出来了,问题很实在,很有针对性,找到了课文的“矛盾”之处。是的,我们中国的父母在突遇暴雨时,肯定会把雨衣给自己的孩子,而文中的爸爸却把雨衣给了自己的妻子,这让他们不解。还有的学生根据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认为应该先给托利亚,再给萨莎,也有一些道理。那么是作者偏心呢,还是糊涂呢?学生有探求答案的强烈欲望,直觉也告诉我这个问题值得探索,于是我就把他放大处理,和孩子们共同探讨,寻求合理的解释,实现新的突破。
二、平等对话有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对话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是一种灌输与被管束的关系,也不是任何一方的任意阐释,而是一种平等的双向的交流关系。师生进行对话,既需要保持对话双方的平等意识,也需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的时间。
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学生大胆地向课文质疑时,该怎么办呢?我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告诉他们,所以我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探究,形成了平等对话的氛围。为了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虽然不太合理,却启发了我,这“随手一给”不就是回答问题的关键吗?然而光有一个“随手一给”是不足以解开学生疑惑的。我顺势而问,妈妈是怎样向萨莎解释的,让学生再一次去体会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学生受了我的启发,不但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与感悟。就在这时,又有学生产生了新的疑问,“难道保护最弱小的不对吗?”说是提问,其实是不服,他们觉得爸爸就该把雨衣给萨莎。于是我问他们“谁是最弱小的?”他们先说萨莎,后说蔷薇,最后说不出来了,教室里沉默了。沉默之后,他们跳出了原来的思维定势,实现了新的突破,终于发现“受保护者是不是最弱小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 学生的交流启发了我,我的点拨启发了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思维发生碰撞,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生命活动的乐园。
三、情感陶冶有收获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认识到语文学习不再是单纯狭义上的学习,而是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熏陶人的感情、性格、人格,培养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案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表面是“爸爸为什么不直接把雨衣给萨莎?”实际是我们的孩子总是得到父母无私的爱,很多父母总是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保护孩子。孩子在这种关爱中,习惯了,麻木了,在他们心里觉得父母就该这样对待孩子,不这样做,真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孩子太习惯被爱,而忽略了去爱别人。通过讨论,通过反思,通过争论,他们明白了保护任何一个弱小者都没有错。于是,同情由自我走向他人,爱由狭隘走向博大,价值取向由单一走向多元。
而学生的另一个问题“保护最弱小的,难道不对吗?”对我们成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许多时候,我们并不缺乏同情心,却总是没有行动,为什么?因为我们常怀疑:这是最弱小的吗?我要帮助的是最可怜的人。于是,我们等待,等待,再等待,却迟迟没有行动。“谁是最弱小的呢?”学生们由争论到顿悟,终于明白:“如果我们一定要保护最弱小的人,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谁是最弱小的,这样,我们就一直在寻找,而没有行动。”并进一步体会到:“当我们身边有需要我们保护的人或物,我们就应该马上以实际行动去保护他,而不是一味地去等待那个最弱小者出现。”孩子那极朴素的话里竟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欣慰我和孩子们将那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讨论到底,这对他们今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起着导向作用,他们如果记在心里,将受益终身。
转载自邑学教师博客
http://218.4.203.36/teacher/list.asp?classid=3&isbest=1&page=3
转载自邑学教师博客
http://218.4.203.36/teacher/list.asp?classid=3&isbest=1&pag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