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出的精彩 -----《天鹅的故事》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35
“挂”出的精彩 -----《天鹅的故事》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天鹅的故事》是一篇文馨质美的文章,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深刻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领悟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课至尾声的时候,我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斯杰潘老人把那枝猎枪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这是为什么?猎枪为谁而挂?
生1:我觉得猎枪是为天鹅而挂。
师:请你具体说说为什么?
生1:因为天鹅不怕牺牲,用自己的身体当作破冰的工具,让斯杰潘老人很感动,所以那枝猎枪一直被挂在墙上,再也没动过。
师:很好,真会读课文。其它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2:我认为猎枪不止为天鹅而挂,老人还为他自己而挂。
(该生的回答得到许多同学的认可)
师:老师很想知道你的见解,请接着说。
生2:我从课文中知道那枝猎枪在墙上挂了三十年,老人没动过,而猎枪是猎人的生命,老人却没有再用过,说明这枝猎枪是为他自己而挂。
(这位同学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一致的掌声)
师:你们的回答越来越精彩了,还有谁想说。
生3:我认为猎枪还为老人的亲人而挂,用这枝猎枪来教育他的子女。
生4:这枝猎枪还为所有来到老人家里做客的客人而挂,因为作者就是到莫斯科访问期间,到斯杰潘老人做客,看到猎枪,听了老人讲的故事才写下这篇文章的。
……
(孩子们的回答越来越精彩,说明对文本的感悟越来越深,这已达到了我的教育目的,我倍感欣慰,最后一位学生的回答更让人兴奋)
生:老人的猎枪是为所有热爱动物的人而挂,他想让人们都来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教室中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以情施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进行感受和体验性阅读,达到深切感受文本的“情”,领悟其中的“理”,“三情”(教师、学生、文本)共振,实现阅读教学三个维度的交融。就像案例中的那个问题:猎枪究竟为谁而挂?仅仅是为天鹅?老人自己和家人?通过对文本的更深层领悟,学生知道猎枪是为同学们而挂,为所有热爱动物的人们而挂,为世人而挂!从斯杰潘“把猎枪挂在肩头,悄悄地离开湖岸”,把“猎枪一直挂在墙上三十年,再也没动过”起,从中告诉同学们,我们必须像斯杰潘老人一样,尊重和敬畏一切生命,这也是编者的初衷,而学生们也深切地体会到了。
我想,理想的课堂上,老师 “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袁卫星语),也应当是引路人,引领着学生去探索,这样的课堂才有思想的碰撞,才能迸出智慧的火花,才能“挂”出精彩!
歌德有句名言:“你要我指点风景,请先爬上屋顶。”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爬上“知识的屋顶”,这样欣赏到的风景才是最真实、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