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初中历史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教案

ID:50666

大小:11.7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变化1945-1991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一、东欧剧变  (1)发生: ①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和政治动荡。 ②共产党或工人党的领导人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通过大选取得政权。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3)方式:除罗马尼亚通过突发事件和流血冲突发生剧变以外,都通过自由选          择的和平方式发生了剧变。  (4)原因: ①是各国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②历史上长期受制于苏联,袭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和错误;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这是剧变的内因。 ③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是剧变的外因。 二、苏联解体  (1)经过: ①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进行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②  1988年,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和苛刻谴责造成了否定革命历史、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混乱。 ③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民经济大滑坡;民族矛盾爆发,民族分离活动加强,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和公开化。 ④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把苏联变成松散的联邦。党内外斗争急剧尖锐化,酿成“八•一九”事件,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权,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⑤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在明斯克签署协定,成立“独联体”,此后。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扩大到绝大部分加盟共和国,苏联完全解体。 (2)原因: ①历史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起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②主要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直接和主要的原因。 ③外部原因:西方西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 一、冷战后的国际形势 (1)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②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2)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 ①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②美国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 ③日本提出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④欧洲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⑤中国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⑥以上诸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①目前,世界格局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这种局面还将继续下去。 ②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冷战后,国际形势中存在的问题与冲突:a.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b.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随即爆发,冲突增加,在一些地区引发厂局部战争,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地区性战争。 三、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裁军: ①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国际裁军和军备控制取得厂进展,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把裁军和军控推向一个高潮。 ②近年来,裁军与军控进程却呈现停滞甚至倒退趋向,特别是美国执意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增加军费。并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缓和:20世纪80年代起,朝鲜半岛南北对话、经济往来增多,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推动厂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1)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厂物质条件。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发展的催化剂。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3)经济全球化小的问题: ①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因此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风验是不均衡的。 ②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但使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他们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正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4)贸易自由化体系的建立: ①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②这一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5)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90年代,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这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也形成了。 (6)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 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②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③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  (1)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影响: ①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90年代中期以来,知识经济开始在美国首先形成。       ②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影响: ①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树立了环境与发展相互协调的观点,找到了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②影响1at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问题严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面临的迫切和艰巨的任务;b.世界各国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选择,这是人类发展观的重大转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中国与世界多极化: (1)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2)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除了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合作组织外,还积极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努力(2001年已加入)。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表现-------①国际贸易的绝对量和相对量迅速增长。进入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外向型经济的行列,世界贸易 有增无减。贸易往来的大幅度增加,把世界各国有机地联系起来。 ②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已遍及各地。 ③金融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二战后,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国际借贷市场,这些借贷资本市场的活动完全脱离了各国的借贷资本市场和外汇法的管理;而且出现了多国联合的银行,加速了全球范围的吸收资金和借贷能力。 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如何理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原因------ -①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和日本、西欧的兴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西欧和日本三级相互抗争的局面转变。 ②随着世界军事和政治局势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重点逐渐转向了经济和科技领域.各个地区的经济大国为了加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③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关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多极化         两极格局解体以后,世界局势向多极化发展。首先是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日本、西欧经济力量迅速上升,俄罗斯仍拥有相当的工业基础,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经济区域的集团化,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产生,都表明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其次是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美、俄、中、日和西欧诸国在国际政治事务中都具有相当的战略影响,从而能在国际格局中形成一个力量中心。再次,多极化是针对两极化而言的,而“极”的单位构成,必须建立在综合国力强大和对外影响力的强有力的这两个基础上。以此来看,多极化的政治格局是以美俄两国为支柱的包括中、日、欧的五个力量中心。最后,通常所谓的多极化是就国际政治格局而言的,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有利于加快经济联系的步伐,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但是,多极化仍无法避免两极格局时代的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强权政治。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