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案例反思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56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案例反思
案例:
师:当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时候,为什么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了呢?请大家读读第五自然段。(生读边思考) 师:读了这一节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为什么说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大伞呢? 生:“嬉戏”是什么意思啊? 生:雨点怎么会在荷叶上唱歌,这是真的吗? 生:小池塘有小鱼,有蜻蜓,有风吹,怎么会是静静的呢? …… 师:小朋友可真会提问题啊!这些问题的答案啊都在书里呢,我们来读一读,边读边想,看你能不能找到?(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大家弄明白刚才提的问题了吗? 生:有些问题我知道了,可有些还是不太明白。 师:那就请大家再读读这一段,我相信大家会弄明白的。(生再读这段) 师:看大家读得多投入啊,我想大家肯定找到问题的答案了吧。 师:看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一段,好吗?(配上一段优美的旋律,老师有感情地读着)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你们所读懂的吧!(生围绕刚才所提问题发表着自己的感受) 生:老师我知道嬉戏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小鱼在池塘里玩耍,他们与小伙伴们一起玩得多开心啊! 生:我知道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把大伞了,我看见图上的荷叶好大还圆,与伞特别像,要是下起雨来,摘下一片荷叶可以当伞呢! 生:是的,老师,那荷叶这么大,摘下来不但可以遮雨还可以遮阳,躲在下面多凉快啊! 师:还有学生要来交流吗? 生:老师我还想说,我知道那雨点怎么会唱歌了,它从天上掉下来,落在荷叶上会发出“嗒嗒嗒”的雨点声,那不就是像雨点在唱歌吗?
…… 师:大家能够通过自己读书弄明白文章中不懂的地方,真是了不起啊! 师:可爱的小池塘长满了绿绿的荷叶,开着美丽的荷花,那荷叶静静地举着像一柄柄大伞,小鱼在下面做着游戏,雨点在荷叶上唱着欢乐的歌。 师;看这儿有一个省略号,什么意思呢?谁来告诉一下老师? (生回答后明白小池塘里热闹着呢。) 师: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你的想象,你还想在小池塘里变点什么?(生在小组里交流) 生:我想变只小青蛙,捉了一天的害虫,在池塘里痛快地洗个澡,然后跳到荷叶上睡一觉,醒来在荷叶上呱呱地唱歌,多开心啊! 师:你可真是一只又能干又快乐的小青蛙啊! 生:我想变一只小乌龟,在池塘里与小鱼、小虾一块玩捉迷藏! 生:我想变一只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在池塘里飞来飞去,飞累可以把荷叶当成我的停机坪,在上面休息。 生:我还想变一只蟋蟀,躲在池塘边的草丛里唱歌乘凉。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老师打心眼里佩服你们。下面我们把这一段有感情地齐读一遍。 师:夏天多美呀,夏天的小池塘更美了,老师想请小朋友课后动手去画一画,把夏天的美、小池塘的可爱,用你的画笔把它画下来,好吗?(师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跃跃欲试在画纸上画起来了) 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本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倡导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整个课堂是生动的,开放的,充满着生命的活力。 1.课堂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究性。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阅读产生疑问时,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主动探究,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本段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懂的地方正是与理解文章内容密不可分的。老师没有急着释疑,而是通过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让学生读书,在读中去探究和感悟。 2.课堂教学体现了情感体验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应当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课堂教学就是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帮助学生感悟。 为此,本环节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入情入境,以读促悟,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通过学生的自读、再读、教师配乐范读、齐读,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陶冶。而这个读,正是体现了老师的“重感悟”,整个教学环节没有老师烦琐的分析,而是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 3.课堂教学体现了综合实践性。 本课课文后面有一题作业是要学生说说夏天来了,你还想变点什么?。课堂中老师创设了许多学生言语实践的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说开去,在实践中学习了语言。其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如:课后布置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的,再想一想你还想变点儿什么?回到家动笔把夏天小池塘的美景画下来。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载自http://4rsjbzbsjb.blog.tnedu.com/user1/1003/upload/2006622666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