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关于开展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几点思考

ID:506946

大小:15.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各种教学模式中,讲授式教学是一种系统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讲授为主,结合自学、作业,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自古就有,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代教学的诸多教学模式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为绝大多数教师所采用。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的统一,用下图可以表示出讲授式教学的逻辑过程。       上图所示的教学和学习过程,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系统,要搞好教学,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掌握科学的原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还必须寻求教学技术的支持。教学技术不仅是教学过程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是教学过程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当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现代信息技术大量运用于教育领域,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体。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技术,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物质形态,并对学校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上图所示的第一阶段即“形成表象和概念”阶段,产生的影响最大。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对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作一些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对学生“学”的影响         对学生“学”的影响是采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对教学过程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体现在: 1、改变了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表明,人们接收信息往往是多种感官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听觉和视觉的作用尤为重要,因而信息的呈现方式对学习者接收信息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深入研究表明,正常人通常情况下信息量的获取,80%是通过视觉刺激,听觉、触觉、嗅觉等其它方式只占20%左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增加视觉刺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信息主要通过声音、文字、静态画面等媒体形式呈现,并通过老师的口述,板书等方式传输给学生,通过上述方式传输的教学信息往往是静态的、抽象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和传递教学信息,不仅可以利用人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接收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将静态对象赋予动态特征,增强视觉刺激。例如:在课堂上模拟演示,即结合课堂讲授,将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运用多媒体演示方式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将一些在实验室中难以完成或因价格昂贵,有毒有害等原因难以实际体验的实物,实景等,用多媒体方式加以模拟;将一些重要的社会和历史现象通过多媒体方式再现出来。简言之,将教材上抽象的描述以可听可视的方式表现出来,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提高了学生正确观察、理解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使其学习效果得到实质性提高。 2、改变了教学方式,有助于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往往呈现为一种单向化流程: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接受的主要是来自老师的信息。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及其形成的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这一切,使学生在学习中难免处于被动状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介入,调节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因素所占比重下降,面对生动形象的文字、画面、音响及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学生以往心理上的被动感和被支配感有所减弱,代之以更科学,更富于理性的教育氛围,这无疑有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对教师“教”的影响    采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教”也有重要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切入教学过程内核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教学过程的支配者和控制者,然而在现代教学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随着各种交互教学软件、大容量百科全书光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方式、从更广阔的渠道获取信息,这对教师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含义。首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设计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更加突出。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直接向学生提供信息,而是通过研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式和手段甚至亲手制作教学软件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进行学习指导;其次,多媒体网络教学涉及的因素多而复杂,教师作为这部“交响乐”的总指挥,他的作用不在于其本身作为教学资源,而在于合理调动、组织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目的。可以说,从教学过程的“主角”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编导”或“总指挥”,将成为教师角色变化的重要趋势,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加切入教学过程的内核。 2、改善了教师的劳动条件,使教师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教师的劳动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劳动,且在很多情况下具有重复性。如查阅资料,编写教案,设计板书等。计算机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于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首先,由于计算机处理信息具有容量大、快速,准确三大优势,尤其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相结合,可以使信息的检索更加方便快捷,从而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轻松高效的工作方式,可以将老师从许多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为老师的备课和研究提供极大便利;其次,运用计算机编写教案,运用多媒体编著系统设计和制作课件,方便快捷,可以大大减少因重复劳动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大了教师职业的技术含量,有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校园的广泛应用,教师的教学活动将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而是将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传播手段,教师职业的技术含量将大大提高,从而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多媒体和网络运用于教学,将引发教师建立现代教学观念,在教学改革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将会被打破,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和理论,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教学和学习的规律,革新教学思想,对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一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有效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对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采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对教和学都有重大的影响。在了解上述影响的基础上,明确对设计和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对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对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谈一些看法。 1、教育性要求    多媒体课件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利用多媒体视听特长来表达教学内容,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有效控制和播放以实施教学,它的设计制作目的是为了帮助学习者掌握新知识并培养一定的技能。因此,教育性是多媒体课件最首要和最根本的属性,这主要表现在: (1)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多媒体课件是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的,教学的目的性应十分明确,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的新颖而脱离教学目的去设计。 (2)要有特定的教学对象。多媒体课件是为特定的教学对象设计制作的,其内容的选择、深浅难易程度的把握等,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确定。 (3)要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在设计和制作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千万不可搞成文字教材的的“翻版”或传统教学形式的重新“包装”。 (4)要有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要充分发挥视听媒体的特长,采用科学的表现手法,加强对重点问题的剖析和难点问题的解决,在帮助学生消化、接受和理解上下功夫。    (5)要注意突出教学的启发性。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直观的视听表现形式,比起文字教材和教师的语言讲解,教学节奏大大加快,知识传输量大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如果设计和运用不当,也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运用启发教学的原理,充分发挥多媒体特有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去探索知识和激励其思考。 2、科学性要求    多媒体课件的科学性体现在许多方面,这里主要谈谈内容结构的科学性和表达方法的科学性。 (1)内容结构的科学性。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内容结构的科学性可以概括为如下方面:    系统严谨。课件的结构系统完整,脉络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流畅,内容的范围、深度、份量与教学目标有较好的适应性,并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进行系统、合理的编排,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新颖实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加工,使之有利于激发学员的思维,能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与本课件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新颖多样、不落俗套。    正确规范。对概念、定理、原理等内容的表述准确,解释、说明、引申、论证等正确无误,文字、语言使用规范,量纲符合国标规定,操作、示范、模拟演示等准确无误事。    通俗简明。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寓意简明扼要且符合真实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视听直观性强,便于知识的接收、理解和记忆。 (2)表达方法的科学性。     多媒体课件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如下几种: 比较和分类。        这种方法可以使一些大量的、无序的内容条理化和系统化,通过合理的分类,从而有利于记忆和掌握知识。归纳和演绎。合理地应用归纳和演绎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凝聚和表达知识,提炼主题,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分解和综合。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同进可以找出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而全面地观察事物、解决问题。 演示和实验。        在多媒体课件中,虽然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动手进行实际操作,但通过观察演示和操作程序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实验过程,引导其积极思维,激发其创造性。 模拟和仿真。       借助这一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和过程,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但是,模拟和仿真必须以真实性为前提,视听造型应尽可能逼真,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否则反而会弄巧拙、混淆是非,形成错误概念。 3、技术性要求         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件的技术性反映在许多方面,下面只谈其中几项主要内容。 (1)对画面的要求。画面是多媒体课件的第一要素,对学生视觉的影响很大。对画面质量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图结构合理,画面均衡美观,视点明确集中,形式合理灵活;画面清晰、有较强的呈现细节能力,画面的组接过渡平滑,无抖动、闪烁、扭曲、跳跃等现象;色彩清晰、明快、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体与背景在色彩上要有明显区别,形成明暗对比;动画造型符合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喻和夸张合理,动作尽可能准确、真实;字幕字体规范、清晰、大小适当,结构合理、具有美感,动态显示方式符合学习心理的要求;动态影像由于占用磁盘空间较大,故不能大量采用,一般只能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部分影像资料,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增加可信度。 (2)对声音的要求。多媒体课件中的声音一般通过解说、音响和配乐三种形式出现:解说可分为画外讲解、画中人物讲解、问答讲解等形式,应当朴实无华、不带表演性且与教学内容相对应;音响有助于增加画面的真实感、扩大图像的表现力,但必须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处理,以达到特定的教学效果;配乐可以用来描述环境、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调整节奏、组合画面、转换时空等,一般用现成的音乐素材进行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应目的明确、格调和谐。 4、需要澄清的两个误区 (1)重形式、轻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有的作者过于看重表现形式,过于强调诸如图形、图象处理、交互界面设计等形式问题,而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把握、逻辑结构的设计重视不够。应该说,在内容充实、逻辑严密的基础上,尽量追求形式的完美是无可厚非的,但片面追求形式的完美,甚至用表现形式的多变去奄盖内容的贫乏,则是舍本逐末之举。 (2)重计算机演示,轻教师讲解。有人认为计算机功能强大,多媒体无所不能,这都是一些片面认识。其实计算机功能虽然强大,但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终究是一种教学手段,离开了教师的讲解,就是缺乏画龙点睛之笔,难以给学生理清逻辑思路,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