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背景下,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内容摘要:文章力求改革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立足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吸收“活动化教学”的内涵,利用小班的教学优势,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丰富的活动中多纬度解放学生,在自主的活动中多方位给予选择,在抓课堂教学“点”的活动中多角度注重实效。 关键词:小班化 活动化 语文课堂 解放 自主 课堂教学点 一、问题的提出 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方式。对儿童来说活动是儿童主要的学习方式,是促进主体发展的有效途径。“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①,活动之于儿童,是其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要真实有效地促进语文学习主体儿童的发展,就必须设计、组织、引导、规范儿童的语文实践活动。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主要差别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引自田慧生等编《当代教学研究丛书》,湖北科技出版社)。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让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一轮课改使“活动化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与迫切。 (一)活动化教学的优势 1、活动化教学体现了课改理念。 活动化教学是在教师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地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完美,生动活动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脑并不是心灵生活的基础,而只是一个代机关,脑只是心物关系的中介。”从中可看出,活动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式。实行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可行策略。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真正避应试教育之短,扬素质教育之长,产生了四变,做到了“四到”、“四动”。即口、眼、心、手四到,学生主动、感官连动、师生互动、课堂生动。一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按教师指令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发扬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到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二变传统语文教学中片面强调内部活动,忽视操作活动为内外连动、手脑连动,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实践意识;三变传统语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为主,单向灌输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语文课堂中提倡合作式,讨论式,研究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四变传统语文教学中过于理性化,僵化的模式为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使知识寓于活动中不断内化,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促进学生乐于动脑、眼、耳、嘴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新模式,达到智、动、情相统一。 2、活动化教学符合语文学科特点。 语文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情感性的学科,语文学科性质的落实,课堂教学阵地为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化知识为能力,学语文为用语文。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语文的语言文字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来于生活,用于生活。而语文活动化教学则重点抓住了“听、说、读、写、观、思”等动感层面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做中学,玩中学,动中悟,情中化。真正体现活动促学生自主发展,创新的教学理念,学生真正从被动应付,接受灌输困境中解脱出来,以自主的活动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活动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注意具有时间短和极不稳定性的特点,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去设计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不会发生在被动吸收之中,只有当学生自身需要时,有接受的动机时,才有可能十分投入地获取,才有可能接受教师指导,也才有可能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这其中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兴趣、情感。而语文教学活动化特点则紧扣学生的身心特点,变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因而,语文活动化教学注重动静结合的设计对学生主动学、爱学、乐学大有裨益。 (二)大班教学限制了活动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1、时间上:大班教学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没有时间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活动情况,也没有时间让每一个学习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反馈。 2、空间上:大班教学是四五十个人,走进教室黑压压的一片,学生日常行走都稍有困难,如何开展活动化教学。基本上只能采用秧田式——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统统面对教师。 3、形式上:教学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师往往站在教室的最前面,居高临下地向学生灌输,即使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按原座位四人围坐,限制了活动化教学丰富的教学形式,学生也不能在活动中得到真正的解放。教学时间的紧迫也让老师的分层次教学难以开展,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得不到实现。 (三)小班教学为活动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1、时间上:小班的班额一般在30人左右,同样是40分钟的一节课,小班的学生所能被关注的时间比大班的学生多了!时间充足了,教师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每一个活动的学生,关注他们知识与能力的掌握,关注他们情感的发展;学生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表现自己。小班化为学生活动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2、空间上:少了20张桌椅和20个学生,容易想象空间上的解放是怎样令学生舒畅。小班的学生从拥挤的桌椅中解放出来,不用再担心活动时被桌椅碰痛。小班化为学生活动提供了空间的保证。 3、形式上:由于学生 人数的减少,学生的座位由传统的秧田式变为小组围坐或团体围坐在老师的周围。学生参与讨论的时间多了,小组的交流、合作机会也多了。老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与合作,师生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再有,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使因材施教变得更容易实行,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多,老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教学,不但能喂饱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更能让接受能力弱一点的学生赶上来。 二、初步认识 “语文活动”,即针对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开展的各种言语实践活动。 “语文活动化课堂教学”就是将汉语知识的学习与整个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活动,在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 “小班背景下,语文课堂活动化教学”就是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小班时空重组的教学资源,以学生探究为主,把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融合在一起,以活动为基础,激发起积极的思维,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素质全面提高之目的。在研究中,要遵循: 1、以活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 新课标和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活动”和“发展”是教学的一对基本范畴,“活动”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的发展既然依赖于“活动”,那么活动的设计、活动的质量、活动的实施就更显其重要作用。只有不断丰富学生的活动方式,提升学生的活动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设计活动必须落脚在“发展”上。 2、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 新课标和新课程积极倡导和实践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学习方式的个性化,。创设学生的自主的学习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很有现实必要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亲身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的学习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的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的学习活动。 3、坚持活动性原则 学生的发展只有借助于他们亲身参加的活动中才能实现。而学生的活动既包含外显的肢体活动,又包含内隐的心理活动,因此教师创设的活动方式应涵盖这两种活动的基本特征,并促进它们有机结合,相互转化。每一种活动方式均要能够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兴趣,高度地投入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沉睡着的创造潜能活化起来。 三、理论依据 1、我国古代教育的“知行观”:孔子强调“听言观言”,苟子认为“行高于知”,王夫之提出“行先知后”,陶行知指出“行是知之始”,孙中山倡导“以行求知”。我国传统教育一向注重活动是认知的前提,将实践看作能力发展的契机。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体出于某种目的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社会活动。“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1页),也就是说活动不仅认识和改造了客观世界,也作用于活动者本身,使之发生变化和进步,活动既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主观世界发展的基础。主动探索和变革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途径,离开了必要的活动,人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培养只是一句空话。 3、现代西方的活动理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研究发现,心理不是别的而是活动的特殊方式,皮亚杰认为活动是问题教学的契机,布鲁纳认为活动是发现教学的依托,萨奇曼则将活动视为探究教学的基础。杜威提出“做中学”,赞可夫的发展理论直接将能力看作是活动的结果。因为,活动要求相应的能力,活动提供了应用和锻炼一定能力的机会,同时也将活动者置于现有水平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之中。人如果不放弃活动,那么他的能力就会在解决不相适应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活动越丰富越扎实,能力发展就越快越强。 4、“大语文”观与“大美学”观的统一:所谓“大美学”在微观方面是一门人格美学。随着高科技的渗透和现代化的前进,人类在社会实践和自身人格塑造方面,较之以往更重视真、善、美三大价值的综合考虑。“适者生存,美者优存”的生命意识,求其“美”,低则求“生存”,高则求“优存”。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语文行为优化的主体。活动的过程,就是努力使言语行为由智化到美化的过程(由求其“适”到求其“美”),使学文与做人和谐发展双向提升的过程。
四、实践与研究 (一)多维度解放----让课堂动起来 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并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只有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反复摸爬滚打,感悟磨炼,真正形成自己心里的东西,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的目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 李吉林老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儿童素质发展的主要途径,便是儿童的活动。” 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试一试。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儿童的需求和发展,通过学生的活动进行能力的训练,使多种感官与思维、语言协同活动,把情感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 因此,要避免汉语知识教学机械呆板的弊端,必须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言语实践活动。 1、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学生观察的机会。 观察是一个动眼看、动手摸、动耳听、用鼻闻,甚至用口尝的过程,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具体丰富的形象,要让学生观察、感知、了解,有许多抽象的概念通过观察可以起到教师讲述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观察动态和静态画面,观察实物,听录音等都是观察活动的内容。 案例:在教学第二册看图学词学句时,教师创造条件,将萝卜(红萝卜、白萝卜)、窝笋、白菜、黄花菜、扁豆等蔬菜带入教室,将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一只装满蔬菜的果盘,让学生自己动眼看,动手摸,再将新词同实物联系在一起,并用方言的叫法同普通话进行比较,掌握这些蔬菜名称,并进行“妈妈用(什么蔬菜)的(什么)做菜吃进行说话练习。还可以增加蔬菜的品种与名称,让学生自己观察学习,拓展了知识面和语言训练的信息源。 2、解放学生的嘴巴,创造学生表达的机会。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人的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陶行知先生说:“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发挥他的创造力。” (1)朗读活动 朗读是语文课堂中最多的一种活动。以读促思、以读明意、以读激情、以读悟理。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分读、分角色朗读、引读、表演读等。其中包括理解读、品析读、运用读。 案例:教学儿歌《小竹排画中游》〉,全文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要求带着欢乐和喜悦,要求带着微笑轻松地朗读,并加入适当的动作表达愉快扮心情。第二句,“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充满韵律美,通过老师范读、师生对读、小组表演读等,指导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朗读,学生仿佛坐在小竹排上细细地欣赏两岸的景色。第三句“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在理解“画中游”这一难点后,让学生想象叙述“画”中的景色,并用稍慢的语速朗读“小竹排在画中游”,充分体会江南美景令人流连的感情。最后,让学生组成若干只“小竹排”随着节奏明快的江南乐曲,轻轻划“桨”再吟诵这首优美的儿歌。 (2)讨论争辩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矛盾的发展,创造思维的碰撞,让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各抒己见。在紧张激烈的争辩中,学生受到的心理刺激强烈而鲜明,掌握的知识丰富而全面。 案例:教学第6册古诗《小儿垂钓》中“路人借间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里的招手究竟是“你(路人)过来,我悄悄地告诉你"的招手呢?还是“别过来,否则我的鱼儿会吓跑的”摆手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招手派"和“摆手派"的争辩,来审理这桩四百多年前的“文坛公案",给了学生极大的创造空间。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模拟性语言实践活动 学生企盼做大人,喜欢充当社会角色,模仿成人进行宣传、交际、经营、管理。我们就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模拟性语言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如小导游、解说员、考察家、小诗人、童话故事里的我等,让学生带着趣味,融入角色走进课文,读文中的角色,演文中的角色,让文中的角色跃出课文,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课堂之中。这样,学生带着情趣主动地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或朗读复述,或调查报告,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评判等,既了解了现实实践内各种要素的基本关系,又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推进了实践能力的发展。 案例:在教学《桂林山水》、《黃山奇石》、《北京》等写景文章时,请学生当当小游客、小导游,仔细读课文,找找景色的美丽之处,说说美丽风景。学生融入角色,积极投入地朗读、品味、背诵,并加上自己的语言、动作介绍表达。学生学得入境入情,趣味盎然,既深入地理解课文,又使情感得以升华。 案例:在执教听说训练《树叶画》一课时,让学生做推销员,把自己贴的树叶画,推销给各大酒店当装饰画,而教师当酒店的总经理。为了能使自己的画略胜一筹或独树一帜,学生精心采摘树叶、设计图案,并把美术课上学到的色彩搭配知识也用上去了。贴好了画,同桌之间又互相排练,分别担任推销员和酒店经理,然后上台在同学面前向老师推销。他们不仅详细介绍了树叶画的名称和使用的树叶名称,还用上许多好词语生动地介绍了画的特征,他们的自信、热情、口才都不亚于真正的推销员。学生们在这社会职业的扮演中,充分地尝试了一种社会角色,并在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中真正地完成了知识意义的建构,这样的学习是那样的主动而有效! 案例:《草船借箭》学习完后,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同学进行采访。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才机灵、流畅,颇具哲理性。 3、解放学生的双手,创造学生操作的机会。 “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头上”。操作是动作的源泉,是思维的起点。儿童看别人操作和自己动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学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有感受,有体验,进而深入理解。语文教学活动化强调在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主动的操作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进行活动。 案例: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学生们觉得:乌鸦的办法好是好,可是真的能喝到水吗?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引导学生用手指模拟乌鸦小嘴的样子,衔起一个又一个的小石头,放进盛水的瓶里。在操作的过程中,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水面位置的变化。观察与操作中,学生感悟到了许多。他们用自己的话这样表达: 生1 我知道“渐渐”的意思了,渐渐就是一点一点地、慢慢地变的意思 生2 石头要一个一个地放,因为瓶口太小了,石头大了就会堵住瓶子口的。 生3 我体会到它加石头很小心,动作很轻。 生4 因为石头住进水的家里,水在家里就没地方住了,就要往外面跑。 生5 只要往里面加东西,不是石头也可以,水也会升高的。 生6 不对,我不同意。一定要加会沉的重东西,浮在水面上的东西不会让水升高的。 …… 学生在操作中的感悟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思维的独特、表达的活跃、情绪的高涨、互动的积极都使课堂呈现出生动的教学情景。 4、解放学生的头脑,创造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学生对于人类精神文化的占有,应该是高度个性化和选择性的行为,每个人从共有的精神财富中获取的内容、方式都带有自我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个体的作用,如果经过个体思考可以习得、领悟的知识、技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体悟的情感、价值观,可独立完善解决的问题,就应该基于个人能力解决,尽量不借助外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在大班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因素,往往教师一出示问题或者某个学生发现问题,就直接要求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根本就来不及独立思考,如果合作的个体没有形成自己的基本认识、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基本的可以交流的观点,合作就可能流于形式或只是低层次的交流,缺乏合作者之间智力的交锋带来的相互提高。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在小班教学中,要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留给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要求学生参与讨论。 5、解放学生的时间,创造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 “合作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教育家提出来的,20年来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观念。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必须合作相处,才能在世界上同舟共济,而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今日世界,从人造卫星上天到人类基因图谱解密,没有一件重大科技成果不是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的结果。小班化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频度的加强为教学的合作化提供了条件。 在合作学习的时间上要改变由教师根据教的和难点来支配的教学,提倡让学生来支配时间。 案例:在教学《绿色的卫兵》一课时,事先让学生进行习,并将自己不动的问题或特别想了解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呈现在黑板上和学生共同整理,发现比较集中的提问有:(1)为什么把树林称为“绿色的卫兵”?(2)“筑成一道色的长城”是什么意思?(3)“屏障”是什么?94)为什么狂风能吹倒房屋,却吹不倒绿色的卫兵?然后,教师让学生决定该把时间放在研究哪几个问题上,并根据学生的意见,抓住第一个问题作为突破口,花时间进行学习研究,同时插入对其他问题的理解。学生维活跃,情绪饱满,灵感的火花不断闪烁。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合作学习时间。只有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他们才有机会去发现、讨论、交流、评价。大家或许曾看到过这样的场面:课堂中教师出示一组题,让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同学们边举手边说:“我、我!”唯恐别人抢了先,“我、我”的叫声响彻教室。甲小组说了自己的发现后,老师问还有别的发现吗?乙、丙小组竟说了与甲小组相同的发现。教室里吵作一团。丁小组说错了,老师问:“你们对丁小组的回答有什么想法吗?”这时其他小组却仍在说自己的发现,与老师的发问毫无干系……老师终于发脾气了:“安静!我看哪个小组听得最认真!”老师为什么要发脾气呢?因为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同学们经过合作交流还应该有别的发现,但迟迟未能表述出来;因为同学们在这个环节上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自己的控制时间却仍未达到预想效果。老师一节课下来非常辛苦,紧赶慢赶,生怕这节课的任务完不成,求大求全,而学生也只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草草收场,但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值得怀疑。那么与其这样,还不如减少两个知识点或某些环节,下次课补上,多留点时间给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只有保证了时间,才能让有深度的问题得到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得到统一,有探索的问题得到创新,有策略的问题得到发展。 6、解放学生的空间,创造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走进小班教室,在大班教室中不可缺少的讲台不见了踪影。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学生有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思考,有时离开座位和同学讨论、交流,或者干脆站在原来教师的专位——教室前面,讲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教师更多的是在学生小组型排列的座位中讨论点拨。 案例:在教学《秋天到》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增大的空间,将教室划分为教学区和活动区,活动区根据教学内容又分为田野区、果园区、菜地区。在学生读通课文后,让学生挑选一个最喜爱的自然段,来到相应的活动区,组建合作小组,共同学习。教师则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学习、交流。学完课文后又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有的坐在位置上画秋天、写秋天,有的站在位置上诵秋天,有的离开座位和同学、甚至老师合作演秋天,可以说每个学生 都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处于一种快乐自由积极的思维状态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多方位自主——让课堂活起来。 当今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呈现出多元、多变、多彩的特点。个人或社会要谋求发展,必须正确的作出选择。今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形成了主体意识,对未来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面临的种种回有极大的帮助。反之,习惯了今天课堂中的指令性学习,日后当学生面对一个需要自己作出选择的社会时会感到束手无策。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宰者,而不是承受者,他们获取经验都是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完成。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从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看,教学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和情境,从而引发学习者主动的加工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的,这种学习过程是认知、情意和学习者个性协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者对学习方向和目标的自主确定,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自我选择,才会获得最好的效果。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的主体是有差异的学生,既有先天禀赋的差异,也有发展程度的差异;既有知能方面的差异,也有个性上的差异。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各级水平的学生在遇到自己有意义的、恰当的问题时,必然会进行自我主动地学习。”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我们的活动也必须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活动的空间里得到“最近发展区”的实现。(一个也不能少) 1、活动目标自主。 学习自主权丧失,表现在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全然不知,当然也就难以主动积极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教师对活动目标总体上有一个把握,但不能搞一刀切。在大班,教师较难注意到每一个个体,而小班可以关注到每一个人,甚至孩子的名字可以进教案。教师的目标设定可以有上限、下限之分,对每个学生的目标达成做到心中有数,而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的活动目标也应有所选择,他对自己最后达到的学习水平可以有所把握。 案例:在教学《菜园里的歌》一课时,在学生会读会背这首儿歌后教师提出了第二层次的要求:能不能照样子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可以一个人写,也可以小组集体创作。可以写《菜园里的歌》,也可以写《果园里的歌》。如果确实不会写,也可以读读小朋友写好的儿歌。 2、活动内容自主。 案例:在进行朗读活动时,教师说:“小朋友,谁愿意来读课题?”学生纷纷举手试读。之后,:教师又说:“请小朋友任意挑选一节自己喜欢的课文,来读给大家听听。”这下学生积极性更加高涨,先是自己试读,过后便频频举手读自己喜欢的那一节课文,有时一节课文被三四位学生重复朗读,教师也不阻止,只是点拨引导。这一环节后,教师又说:“谁来读读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那节课文?”学生照样兴趣盎然,踊跃试读力求表现自己最佳的朗读水平。 这节课学生基本上是从反复的朗读活动中来感悟课文的,教师引入选择机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渗透引导与点拨,学生并为因反复朗读而感到乏味,相反一个个兴致勃勃,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3、活动方法自主。 每个学生都会有他喜欢的方式,擅长的方法。在组织活动时应给学生选择的空间。 案例:在组织背诵《我是一条小河》这篇课文时,教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法尽可能快地背诵。交流经验时,有的学生采用抓重点词的方法,有的凭借插图,有的是回忆这一段的层次,有的是熟读成诵……选择的方法各异,但殊途同归。 4、活动伙伴自主。 学习伙伴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伙伴有兴趣爱好相投,情感上彼此能接受的;也有能力水平相近的,还有能力水平相去甚远的,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情感型易于产生愉悦情绪,提高效率;同质型易于同步提高;异质型易于形成落差,便于信息传递。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取向等,从自主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学习伙伴的选择上给予自主。如上面提到的《秋天到》一课,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两次自主选择伙伴的机会,我想这只有在小班课堂才能做到。 5、活动评价自主。 在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学生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愉悦,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将各种知识有效地纳入自我的认识结构中。课堂上也是如此,多数情况下反馈由教师作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从教师反馈的方式来看,主要有二种,以成绩为导向的反馈和以信息为导向的反馈。前者主要是评判对错,后者强调如何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信息,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因此,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表扬他”学生回答完全符合教师预想的正确答案时,教师发出这样的指令,于是全班学生齐刷刷地举起小手“啪——啪——啪、啪、啪”,看似学生鼓掌是自己进行的,而实质上是奉命参与。小班,人际交互频繁,学生有了更多互相评价和自主评价的机会 案例:在上《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学生在自主探究“是谁毁掉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此时有一位学生却发表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 生1:我认为是村民的想法毁掉了这个小村庄,因为他们想靠砍树过上好日子。” (此言一出,有好多学生一时想不明白,在皱眉思考,同学之间也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生2:(自己站起来说)想法怎么会毁掉小村庄呢? 生1:(又站起来)因为他们只想到那么多树不砍白不砍,要是自己不砍,就被别人砍走了。就是因为这种愚蠢的想法,所以家家户户都去砍树。树砍光了,才会被洪水冲走。如果他们想的是要保护树,就不会这样了。 (听他这么一说,有好多学生自发地鼓起掌来。) 这样的评价才是自主的,真实的,精彩的。 (三)多角度抓“点”,让课堂实起来 活动并非越多越好,而要讲求实效。语文课堂有学习的兴趣点、阅读理解的着重点、思维发展的质疑点,能力提高的训练点、情感体会的融合点等,抓住课堂内的这些点,设计各种类型的活动,并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活动方式。 1.把握学习兴趣的激发点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因而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学习兴趣点上创设一些活动,使各种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并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智商、高情商的方向发展。 案例:在教《航天飞机》前,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网络查阅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鼓励有困难的同学请家长指导、帮助。结果学生非常乐意,收集到了大量有关航天飞机特点、功能、发展历史的资料。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将这些信息贯穿于课堂,使学生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知识共享的快乐。学生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扮演了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角色,加上教师对他们的网上探究成果大加肯定和赞扬,他们觉得在学习中真正获得了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其乐无穷。 2.把握阅读理解的着重点 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段,是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的。因此,准确地阅读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阅读理解的着重点上进行适当的活动,往往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形象,促使阅读过程的多种心理因素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案例:《赤壁之战》的第一段写的是大战前夕交战双方的形势,这一段如不能好好理解,则对全文的正确理解会产生障碍。如采用读读、问问、议议的一般教法,恐怕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时可先用彩色粉笔画了一幅战前形势简图,让学生对照图读课文,然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打仗前,指挥官总要对部下分析一下形势,如果你是曹操,你对部下将作怎样分析?如果你是周瑜,你又对部下如何讲?谁认真读书,谁准能分析好。”学生埋头读书后,争先恐后上台作“战前演讲”,有的当曹操,有的当周瑜,个个讲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而在熟读全文后,可对学生提这样的问题:“打完仗要作一下总结,胜利有胜利的原因,失败有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周瑜,对得胜的将士怎样总结?如果你是曹操,对残兵败将又如何交代?”这样又进行一次 “战后交流会”,不仅引起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体会到了作品中人物的鲜活性、立体感,理解了课文的真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了思维能力。 3.把握思维发展的质疑点 “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和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含着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教师在此时应抓住学生的思维爆发点创设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 案例:在教学《晏子传楚》时,设计一组训练逻辑思维的判断题,其中一题是:“楚王尊重晏子就是尊重他自己,就是尊重楚国。”学生议论纷纷,争议很大,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这时,就势组织学生举行一次小小辩论会。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楚王与晏子的三次较量,进行了激烈的争辩,最后得出结论:楚王侮辱晏子,结果反被晏子侮辱。即使侮辱晏子成功,作为堂堂一国之君楚王,竟然用下流的手段(钻狗洞)侮辱别国大夫,也难让别人从心底里尊重他。反过来,如果楚王尊重晏子,以礼待人,就会使晏子加倍地敬重他。所以说,楚王尊重晏子,就是尊重他自己,尊重楚国,是正确的。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尝到了探究的乐趣,思维在开放的质疑中也活动起来,得到了发展。 4.把握能力提高的训练点 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进行,为他们语言和能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训练和能力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在自主活动的训练中发展学生能力。 案例:在教学《丑小鸭》的过程中,可设计“两封信”的环节。第一封信是在教学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猜猜丑小鸭被欺侮、嘲笑而悄悄离家出走时给妈妈的短信中会写些什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想像创造出自己的语言,表达丑小鸭受到欺侮和嘲笑后的伤心。第二封信是在教学第5、6自然段后,让学生想想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后又会给它的妈妈写点什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想象,学生兴趣盎然,思维就像开闸的水,滔滔不绝。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不同理解,想出了五花八门的内容,有的想到了过去的苦难,有的想到如果没有鸭妈妈把自己孵出来就没有自己变成白天鹅的今天,应该感谢鸭妈妈。课后再用文字把自己的想像记录下来。可以想象,孩子们可以自由去体验、想象、创造,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自我参与中兴趣盎然,积极动脑。同时,想象力、语言表达力、作文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5.把握情感体会的融合点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宽阔的知识背景,并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似的,教师应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创设能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动参与的活动,开放学生情理结合的融合点,使学生与作者、课文的感情产生共鸣,最后转化为自己的情感。 案例:在教学古诗《宿新寺徐公店》时,最后一个环节采用了板画诗意的方法,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文本发挥得淋漓尽致,整堂课师生都沉浸在美的熏陶中: 师:请你们想想如果根据诗意作画,该画些什么? 生:要画篱笆。 师:篱笆要画得密还是松一点?要说出理由。 生:要画得松一点。因为诗中说“篱落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还要画小路。 师:为什么?是这样的小路? 生:要画一条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的说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画些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讨论到画面要不要画蝴蝶时,学生们争论得更有趣了。有的说:“要画蝴蝶,不画蝴蝶怎么体现‘儿童急走追黄蝶’呢?”有的说:“不要画蝴蝶,诗上已经说了‘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了让诗的意境更深入地促进学生体验,我提示一句;“注意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学生从中得到启发,说:“飞入菜花无处寻,是因为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分辨不清哪是黄蝶哪是菜花,所以还是要画黄蝴蝶的,不过要画在菜花丛中。”又有有一位学生补充:“蝴蝶最好被菜花遮住一部分,露出一点翅膀,就更有意思,也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 这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让学生尽情体验,让想象展翅飞翔,让生命的活力尽情释放,在相互的交流中、认可、欣赏中,有限的学习时空对个体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的影响却是无限延伸的。
参考书目: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人民日报》1978年3月16日。 李卫民:《耗散结构和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福建教育》1997年第11期。 朱作仁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 田慧生:《 关于活动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 教育研究》, 1998年第4期。 田慧生、郁波:《 活动教学与中小学生素质发展实验研究》,《教育研究》, 1999年第6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办公室等:《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指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