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导入激趣例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语文新课导入激趣例谈

ID:507095

大小:12.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课导入激趣例谈   教育心理学认为,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有两大心理因素,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叫非智力因索,它是个体学习的动力系统,包括注意、情感、情绪与意志等;那些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叫智力因索,它是个体学习的操作系统,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等心理因素。  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往往还停留在上一节课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或其它操心的问题上,因此,需要通过组织教学去引起他们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接着就要让学生对新课或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  我们知道,语文教材是一篇篇的文章,而文章并非无情物,师生亦为“有情”人,因此,课的伊始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而这正是语文课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质。  有一位同行曾作过这么一个有趣的比喻:如果把语文教学比成一组画卷,课文的导入则是画卷的扉页;如果把语文教学比成一组乐章,课文的导入则是乐章的前奏。课文导入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入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好准备,开启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  那么,如何选准最佳入口,去激发学生兴趣,从而顺利地导入新课呢?经过反复实践,我以为如下作法值得一探。  一、抓住楔机,激发兴趣  高中课本中选有数量较多的优美散文,并且多安排在春、秋季节授课,而这时又正好是春游、秋游时节,因此,教授散文单元时可抓住这一楔机,自然导入新课。比如,讲授《黄山记》时,我是这样导入的:  悠悠的三月风又绿了江南,正是春游的大好时节。不过,限于条件(时间及经济承受力),我们不可能亲自去领略祖国所有的名山大川,但值得庆幸的是古今中外有不少的诗人作家为我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优美文字,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来领略。上学期我们曾跟随李健吾登临五岳之尊,领略过泰山的雄姿、奇景;也曾随同刘白羽放舟母亲河流,饱览过长江三峡的奇景、秀色与险状。今天,我们再来跟随徐迟一道攀登黄山,看能观赏到怎样独特的景色……二、别出心裁,增强趣味  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学科,上正文前有必要介绍作者,而我们的简介往往流于老套,语言也呆板。特级教师朱显驹在简介苏洵时,就别出心裁,值得借鉴。他说,此君有两点值得同学们知道:第一,古代启蒙读物《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此君可谓大器晚成;第二,他养了两个好儿子——苏轼和苏辙,唐宋散文八大家,苏家占其三,这一点,大概只有曹操能与他媲美。如此风趣的语言,确能增强趣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更好地导入课文,在简介以上两点之后,我又增加了第三点:传闻时人争传,竟效其文,有“苏丈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之说。下面,我们一起来品味苏洵的文章……三、适当拓宽,激发诗情  中学生对诗歌尤其是古典诗词,有一种近乎迷信的神秘感,因而征服它——求知的欲望更强。在教授古代作家的散文名篇之前,我习惯于用几分钟时间赏析该作家的一首名诗,既适当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比如,教《石钟山记》我是这样导入的:想必大家都知道这么两句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轼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句子。(出示小黑板:湖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在这首诗中挖掘出了西施与西湖二者之间深刻的类似之处,西子无论怎样打扮都美,西湖无论晴雨都美。而且二者都具有天然的美的资质,不靠人的修饰,不需借助外物,具有本色美。正因为其具有内在资质美,故能随物赋形,变化出无限生动丰富的形态美。诗人对西湖的主观审美评议,使得“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  苏轼的诗歌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那么他的文章又如何?下面,我们共同来研读他的传世名作《石钟山记》。 四、重视方法,变乏为趣  议论文是中学师生最感头痛的文体,较之其它文体,议论文最枯燥、乏味,而又略显空洞。如果讲授不得法,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其对此种文体的写作,教师批改起来将会更感头痛,因此,讲授议论文单元前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议论文单元我是这样导入的:  也许,你曾经向老师请教过“一套快速成文的方法”,而得到回答可能是“文无定法,无终南捷径,全凭苦练”。的确,文无定法,但并非无法可循,无方法指导下的“苦练”是“蛮干”的同义语。也许,你看过《智取华山》这部影片,解放军战士不是打破了“自古华山一条道”的定论而开辟了一条解放华山的道路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来探讨议论文八步快速阅读法与八步成文法。 (注:八步法的具体内容为:①谈什么,②从何谈起,③主张什么,④是什么,⑤为什么,⑥怎见得,⑦怎么办,⑧会怎样。)  这样导入,既消除了学生对议论文的畏惧感,又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可以充分调动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五、结合评价,顺势导入  近现代有不少的伟人(或名人)对历史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评价,从这些评价人手,便可自然地导入新课,并能激发学生更浓厚的兴趣。讲授《鸿门宴》,我是这样导入的:  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后,毛泽东同志曾写过一道《七律》,副题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同志在这首诗中号召全体军民乘胜追击国民党反动派,不可像楚霸王那样沽名钓誉,最终导致自己的惨败。  诗中“霸王”即指项羽,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沽名”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鸿门宴》,从中就可找到答案。 六、中外结合,以文释诗中外许多诗文的创作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既可互为印证,又可由甲文导入乙文。比如,指导学生自读《与妻书》,我是这样导入的: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斐写过一首《自由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对于这首诗,大家都比较熟悉。如果说这首诗过于抽象的话,那么辛亥志士林觉民的《与妻书》就写得很具体、生动、感人,可以看作是这首诗的一个很好的注脚七、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也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美的熏陶,努力实施美的教育。  创设情境是课堂美育的基本步骤。心理学研究表明,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强烈的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的课文,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实施美育的最佳时机。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楔机,采取有效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  四川省首届高中语文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一等奖获得者毛波在教《长江三蛱》时,为创设教学情境,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创造了壮丽的景色,也孕育了中华灿烂的文明。而长江上景色最为瑰丽多彩,最让我们魂牵梦绕的,还是长江三峡。千百年来,人们为三峡留下了无数的诗篇。杜甫写道:‘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写尽了瞿塘峡水的赫赫声势;李端的‘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则慨叹了巫峡的缥缈艨胧。而同学们最为熟悉的,应该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自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如果说,历代诗人们描写了飞流直泻的三峡,烟雨苍茫的三峡,那么,刘白羽先生笔下的三峡又是怎样一番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刘先生的笔触,走进三峡,畅游三蛱吧!”  这种充满浓浓感情的语言,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易于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八、制造悬念,扣人心弦  悬念,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电影戏剧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注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品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个提示或暗示,但又不马上解答,故事在读者心中留下疑团,产生一种诱惑力,使读者急于求知,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悬念使作品峰峦叠嶂,摇曳多姿,曲折迷人,被人称为是“引人人胜的绝招”。  《三国演义》中“孔明借箭”一节,就设置了众多悬念,险象环生:周瑜有意刁难,陷害诸葛亮,限令他在短时间内造箭十万,而诸葛亮竟当众答应“三天后江边搬箭”,且立下“军令状”。时间短,任务重,诸葛亮能行吗?周瑜怕诸葛亮造箭,把工匠及铁器全都藏起来,人们为亮担心,他该怎么办?亮向鲁肃借船只、布幔和草来,这又是为什么?两天过去了,亮还没动静,他究竟设的什么计?第三天一早,他密请鲁肃上船去取箭,这十万支箭又从何而来?他带兵前往曹营,船近曹操水寨时又擂鼓呐喊,万一曹操大军出动,又如何是好?这一个又一个的疑团就是悬念,它像磁石一样吸引读者,直到最后,读者才恍然大悟,得到一种“原来如此”的快感和艺术享受。  小说中制造悬念能扣人心弦,课文导人中制造悬念,也可以吸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指向教学内容。注意力就像一只小鸟,它是很容易受惊的,只有富有吸引力的诱饵才能把它吸引过来,而悬念就是很好的诱饵。  鲁迅的小说《药》,有位教师是这样利用悬念导入的:  “同学们,你们见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事么?今天学习的课文《药》,就是写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这‘药’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古老的名称除了‘赤县’、‘神州’外,也曾叫‘华夏’。华夏本是一家,现在分成了两家,而且华家吃夏家的血,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秋瑾,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为推翻腐败的满清王朝,她投身反清斗争,被捕后,不幸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秋——夏,时令相对,指姓;瑾——瑜,同为美玉,因此人们说作品中的夏瑜是暗指秋瑾烈士的,鲁迅为什么要这样暗指呢?”  “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满清王朝,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放中国人民。那么,无数革命先驱所要寻找的救国救民的‘药方’是什么呢?”  这里设置的几个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会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当然,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卖关子、设卡子,就失掉了悬念的意义,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