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 说课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比的应用 说课教案

ID:507772

大小:11.3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12-2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52页例2和例3——比的应用,在本册教材中主要就是按比例分配。 之所以将例2和例3放在一节课,主要是为了形成知识的层次和渐进,以利于通过知识点的对比,让学生坚定对知识的感知结果。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学生前面已学过的分数的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排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在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而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学习新知识,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以及自学能力,促进能力的发展。 在轰轰烈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为此,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我制定了这堂课的以上三个教学目标。 四、说重难点 重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 难点:让学生知道“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具有典型的特征,理解并掌握了这种特征,就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而把什么数量按什么比例进行分配,则往往是很大一部分学生感觉比较困难的,因此将其作为难点。主要将采用“自学——比较——应用”的方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操作实践,复习引入,指导自学,分析比较,实际应用等教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应该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其次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采取的手段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安排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第三就是指导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让学生带着教师给出的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这样,可以做到既让学生学习,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 第四就是重视应用,正所谓“学以致用”,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巩固学生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六、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程序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解决什么是按比例分配,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而感知,以加深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第二部分主要解决怎么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并能应用这一直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要首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而采用分石子的实际操作法,即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既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更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部分 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按比例分配【《数学课程标准》第21页】 以同方为单位分一分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1)、按1: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2)、按2:1把8颗石子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平均分”。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除了“平均分”以外,还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 怎样按比例分配 (一)、复习 (1)、甲数是8,乙数是10,则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 (2)、第52页出示复习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二)、自学 1、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自学 先出示自学要求: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来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2,表示播种小麦和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玉米的面积与总播种面积的比是几比几?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让学生自学课本例2。其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小组自学,教师进行指导 小组自学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也是新课程要求的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之一。 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解题 先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简略解决例2 然后让学生汇报:把谁按什么比例分配 4、自学例3 让学生在学习、理解了例2的基础上自然的过渡到例3,并运用例2的技能来解决例3,使学生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以及综合运用。 5、比较例2、例3 例2是把总面积100公顷按3:2进行分配,例3是把总棵树按3个班的人数所占比例进行分配。 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按比例分配既可以是2个量比,还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的量比。 (三)、练习 多层次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基础练习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9: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这个练习用采分散难点,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对应性练习。 62页的“做一做”第1题 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后即时得到巩固。 3、综合性练习。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0,甲和乙的比是7: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20米,长和宽的比是3:1,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这种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运用 混凝土,石子、沙和水泥的比是3:2:5,现在有20吨水泥,需要多少石子和沙才能生产出这种合格的混凝土? 有了基础知识,并不等于拥有了技能。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知识方法的同时,教师大力提供应用时空,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双基”去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使学生形成技能和对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应用能力,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全新而又生疏的实际问题,这一点对于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 (五)、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这样做既检验了效果,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例2--------                                   例3-------      总份数3+2=5                                   总人数:47+45+48=140人 (——把总面积100公顷 按3:2 分配  )              (——把总棵按各班人数分配)      大豆100x3/5=60公顷                            一班:280x47/140=94棵      玉米 100x2/5=40公顷                           二班:280x45/140=90棵         答:---------                              三 班280x48/140=96棵                                                     答 :-------- 板书体现了本节课的两个主要内容;将其并排,易于进行对比,简洁而一目了然。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