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
一、针对目前我校备课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革方案
1、大部分教师备课以“量”为本,形式主义。
教学管理对教师的备课检查,过分强调“量”化考核,我们检查方法只是停留在“数教案”这一机械模式,忽视备课的内质,致使许多教师出现了应付检查式的备课或抄教案,或直接下载教案,甚至补教案。这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2、以“本”为本,权力至上。
以“课本、教参”为本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禁锢了教师的教学思想,许多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视教科书、教参为权威,致使备课出现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师备课单纯依赖教参,或主备教师下载的教案,备课缺乏创意,使课堂教学缺少活力。教师工作是创新性的,很难适应课改的要求,很难做到减负增效,实现有效课堂。
3、以“我”为主,缺乏协作
教师备课时往往是单兵作战,缺少交流与协作,学科之间更是缺少整合。
二、提出减负增效,决战集体备课的策略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一步强化,如何与时俱进地改进备课方式,以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解决备课的普遍性问题:如何将基于课题研究的方法用于备课,将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解决综合性问题等突显出来。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思考,认为集体备课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载体。
(一)集体备课 的基本流程
1、定量主备2、集体评议3、完善整理4、复案补改5、教后反思
(二)集体备课的研究
1、主讲内容研究
主讲内容是主备教师对主备教案的具体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对教材内容和学习者的分析,即站在教者、读者、作者或编者的角度作深入的分析。
(2)对设计意图的说明,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即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
(4)对层次性作业设计的说明,即从设计有梯度的作业并在体现梯度中让学生有所选择的角度作具体说明。
2、主备教案研究
主备教案的质量是集体备课的关键,直接决定辅备教师的教案调整状况。因此,要根据教师的特长分配备课内容,使主备教师的“长处”融合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避免个性“短处”可能给教学工作造成的损失。
对主备教案的要求
(1)每一节课都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前准备(包括媒体设计)、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后链接、、综合性作业、教学反思。
(2)每一课时要有教学要点、教学流程、作业设计(评价设计)。
3、教案调整研究
相同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师,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不适合就要调整。反思调整是促进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只有经常反思,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才能不断提高。备课组每位辅备教师要在教学上各有所长,个人研究各有特色。因此,发挥集体的智慧,把全组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以弥补主备教师的不足。
(1)一度调整:即辅备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前,抽时间浏览主备教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作一些调整,注上个人见解,对主备教案作教前个人设想调整。
(2)二度调整:即在集体备课集中活动时,在主备人主讲后,辅备教师根据主讲内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谈个人见解,讨论交流,对主备教案进行调整,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博采众长,在空白处做好调整、修改,尽可能形成个性化、特色化的教案。(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个人思维火花的瞬间迸发。)
(3)三度调整:就是平时说的教后反思。课后,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经常反思,可以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这对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重要的。
(4)四度调整: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前,针对上1—-2周的教学内容,教师交流各自的教后反思,这是教后反思的展示性汇报,包括教学的重难点、训练题的设计、学生方面等。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师们就会有不同的教后反思,但这其中肯定要有对主备教案共同的反思,因为这是把教案运用于课堂教学后所产生的感触,一定会更深刻。交流时选取一些共性的反思,广纳众长,作补充调整。
“四度调整”的调整时间依次是:集体备课活动前、集体备课活动的前半段时间、课堂教学后、下一次集体备课活动中。
三、集体备课的管理
(一)教案管理
1、时间要求。要求主备人按要求完成备课教案,将自己打印好的教案在主讲前两天分发给组内教师及主管领导,并要求教师在两天内作好教案的调整。同时交主管领导指导并签字。主管领导对备课指导情况作简单记录。
2、格式规定。统一字体、行距、纸张、页面设置等,并提供样本。(A4、宋体小四、1.5倍行距、页边距上下左2.5, 右4。单面打印,在右边或背面作几度调整。)
(二)活动管理
活动管理分为活动前管理、活动中管理、活动后管理。
1、活动前管理:主要是指对主讲内容、主备教案完成情况,以及分发组内(提前)教案与教案调整方面的管理。
2、活动中管理:活动时有无备课组长主持、主讲人的主讲情况、教师参与讨论的气氛、讨论的内容是否全面、对讨论内容有无及时记录在案。主管领导要参与到活动之中,每周必检查集体备课情况。语文组每周二下午,数学每周三下午,英语每周一下午或每天上午前两节课,其他学科每天的前两节课及最后一节课,学前同科固定时间集体备课。
3、活动后管理:对教师个体而言,主要检查教后反思及上一次集体备课后反思交流时的共性记录情况,都记在教案本上。对学校而言,主要检查反馈情况,包括备课组长记录情况反馈、每次归总情况反馈、检查情况反馈、阶段性情况反馈。
(三)评价管理
把主备教案、教案的四度调整、创新性教学案例分析等都列入备课考评的内容。备课一项要增加考核权数,要成为评定优秀教研组的重要依据。
(四)归档管理
包括主讲材料、主备教案、组长记录、检查情况、阶段性研究材料等内容的归档。
(五)其它管理
个案研讨会。为了展示集体备课阶段性成果,学校开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形式的研讨会,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专项训练和随文训练,积累集体备课的个案材料。
四、确立备课制度,形成集体备课的习惯
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教研组为单位,固定每周一次在办公室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记录。
2、固定各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各科组长就组织一次全科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科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
3、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主备人,主备人必须提前将集体备课的内容,作好准备,在集体备课时将教案和学案(草案)提交给备课组和主管领导进行讨论。主备人要说明一节课的设计思路、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突破的方法和措施,学习方法、设计思路,学案使用方法等,经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修改后才能正式使用。
4.安排人员整理:每次集体备课时均由组内教师轮流执笔,负责把备课内容整理好后在本周星期五前分发给教师,以便老师们参考、设计下周的教案。
5.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6.及时反馈改进: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语文一篇课文、)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业人员解难释疑。
五、加强集体备课的检查评估
1、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检查,要有详实记录,并定期总结、评比。
2、要及时了解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备课组要全员参与,保证集体备课时间。
4、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集体备课材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并及时反馈。
5、加强对同备课组、基础相近班级教师教学成绩横偏差的监控,偏差超过合理限度,视为集体备课不正常。
6、每学期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
7、每学期由教导处组织对集体备课讲稿进行评选。
六、个人备课遵循五步螺旋备课法。
(一)自主备。
(二)集体备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的每一节课不可能都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是时间有限。集体备课的重要作用除了集团队智慧外,还在于固化教师为什么要备课、怎样有效备课、体验备课对于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强烈意识。所以,教师在自主“裸备”的基础上,还需“参考备”,回过头来参阅“教师用书”(参考资料)、网络资源,检测自己的水平,有无新发现,有无遗漏点,有无重大失误处,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的一条很好的“终南捷径”。
(三)建构备。教师的“集体备”或“参考备”是一种同化,教师个体吸纳团队或他人的“营养”而进入肌体之中,但与此同时,又有一个“排异”的现象产生,所以教师必须需要顺应,顺应班级的不同,顺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顺应教师自身素养、性格、风格等的不同,将别人的东西经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变成适合自己的有益,这个层次的备课非常重要。以前我们的备课更多缺少的是建构备的环节。
(四)检验备。课备得好坏优劣需要课堂教学的检验,即使一节很好的备课,也得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验证。开展“主题示范课”活动。课后的评议围绕“审视”这一关键词展开。审视总体效果,审视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审视教与学的过程,审视不理想的环节,审视三维目标的达成与否,总之,审视备课的效果、效率和效应。
(五)反思备。教师课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备课的效果,这个环节围绕“积累”、“剔除”和“修缮”三个词语思考。积累成功之处,积累经验之点,积累机智之光。剔除失败之训,剔除失效之节。修缮缺失之漏,修缮审视之效,修缮整体之美。
个人备课遵循五步法,在上一年内教过此年级课的教师可以参照原来的教案,自写活页添加式教案,进行完善整理、复案补改,注重建构备、反思备。
六、教研活动课的管理
1、每组集体备课的课由分别由一名主备教师上课,也可是辅备的组内任一教师来上课,做到集体听评课。同时主管领导也要有选择参与组内研究课,并做具体的指导点评。保证每学期每人至少一节研究课。中青年教师(40岁以下保证两节研究课)(学校临时检查指导除外,主抓领导主要全面听本学科的课,有时间再听其他学科的课,只要听课就参与评课。)
2、每位教师的评课意见既有部分随机点评,又要有分几条列出综合性的评价,或就某一点深入写出听课感受。学校过程性检查听课笔记,不再规定统一的检查时间。
3、优秀的课在全校作示范,组内出代表总结活动情况。(重点是让教师都能说课、讲好课、评好课、总结教学规律上的认识。)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论接受多少次培训都是短暂的。基于自我完善的内塑自主发展应该是伴随终生的。许多教学名家的成功经历表明:一个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能达到什么程度,虽然是多种因素的结果,但主要是靠个人对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与完善。其实,日常的备课、上课、反思学习本身就是最好的自我学习与完善的过程,请教师认真做好日复一日的常规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让教学过程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成长过程,真正实现我们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同新课程一同成长,让每一项工作都充满生机与活力,不再机械与乏味。